正文

“无组织”维权影响深远

(2022-07-14 16:38:58) 下一个

中国国内的“小业主停贷风潮”是一种集体维权行为,从政府的立场而言,面对的是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假如对抗力量由某个组织操纵,要扑灭它并非难事,将其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镇压下去就可以了,但是这次小业主与政府、银行、地产商博弈,却无组织之形而有组织之实,政府想对付他们也毫无办法。

全国各地的烂尾楼小业主陆续业主发出《强制停贷告知书》,抗议因项目烂尾导致业主无法收楼的情况。较早发起“业主强制停贷”运动的有河南郑州、商丘、南阳、漯河、周口、新乡,江西南昌、景德镇,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山西太原,江苏宿迁等地,其后蔓延至全国各地,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规模让人震撼。

据花旗银行发表的研究报告,截至7月12日,中国已有22个城市超过35个烂尾楼的业主决定共同停止偿还房贷。13日,断供潮继续蔓延,更多的烂尾楼业主在网上发出联合声明。媒体统计的断供烂尾楼名单不断拉长。当天稍晚时候的一份名单显示,公开声明断供的烂尾楼盘已增加到至少150个。

过去民间有组织的对抗行动从未收到过这样的效果,这次无组织的对抗行动却影响深远。虽然不能说小业主们争取到什么利益,但是迫于无奈的维权至少可以避免他们继续损失下去。买了烂尾楼,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住进去,还要每月给银行还贷,不知何年何月才是尽头,现在停贷,除非楼盘全面复工。事情到了这一步,小业主们的损失就是首期付款和前期的贷款。但是政府却面临巨大冲击,银行遭受严重损失。

其实,这次全国性小业主停贷风潮正是由官僚-金融-地产利益集团培育出来的。早在2003年,央行曾经出台的“121号文件”中表示,建筑不封顶,银行是不允许发放贷款的。等你准备好这些材料之后,审核通过,开发商才能提取监管账户的资金。但是银行发放的贷款往往不进入监管账户,而被地产商挪作他用。业主们在维权时询问银行:银行作为贷款方,为何在房子主体结构末封顶前发放按揭贷款?为什么将按揭贷款资金违规划入非监管账户?银行也是监管方之一,为什么没有履行资金监管义务?有业内人士说: “银行出现问题,也是地方政府官员出现问题。银行官员、地方官员和开发商之间有很多利益勾兑,行贿、受贿、贪污甚为普遍,所谓监管制度如同虚设,小业主的贷款没得到任何保障。” 

有人说对抗的力量会被政府分化瓦解,但是小业主本来就无组织,所以谈不上分化瓦解。政府确实没有办法让他们继续供楼,因为他们已经无钱再供,银行唯一的手段是“征信”,小业主连生活都成问题了,还在乎“征信”吗?小业主已经损失了首期和之前的贷款,今后的金融“窟窿”还得由政府和银行自己来承担吧,有人说政府有“七十多年对付任何民间犯上行为的经验和意志”,可是这次真派不上用场了。

7月13日,《人民日报》旗下的《证券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使屋主、房企、银行同受伤害。对金融机构来说,断供潮会导致坏账增加,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系统是执政当局的“定海神针”,观察这次“小业主停贷风潮”,显而易见,没有利益集团之间违规的钱权交易,就不会形成动摇其统治根基的对抗力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