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与丹道》
张良士 撰
(转者注:此文原连载于1948年《苏州日报》,标题为《内功与丹道》(2月21日~3月8日,连载16篇)和《再谈丹道》(4月18日~6月8日, 连载21篇),总计37篇约3万余字。作者为平江张良士(乾乾子)。因作者称汪东亭为“太夫子(太老师)”,称徐海印(海印子)为“吾师”,所以张良士应是徐海印的弟子或学生。其后,应读者的要求将这二部分合并为单行本,名为《丹道概论》,于是年8月由《苏州日报》社出版印行。)
一、写本文的动机 (未见报纸原件照片)
二、内功与丹道的区别和源流
丹道是吾国道家中的“内聚”学术。内功是内丹法中的一种功夫。道家学术,发源于中国历史以前。传道故事,以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为最古。道家学说,“内圣”与“外王”并称,故用以经世,可以安邦定国;用以出世,可以跨鹤骑龙。与儒之偏重经世,释之专讲渡世者不同。所以吕望、张良等道家人物,都能出则为帝王师,退则为神仙伯,达到“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目的。
丹道之中,有内丹与外丹二种。内丹之中,有清静与阴阳二法。清静法门,简便易行,而成功较迟。阴阳法门,复杂难修,而成功较速。二者互有短长,难分优劣,可视学者之环境内缘,而分别取舍之。
外丹法中,有地元与天元两种。地元丹法,为外丹之初阶。天元丹法,为外丹之极品。二者炼法甚繁,非个人所能问津。至于黄白术,则功止点化,不能服食,不得称为丹法。
道家派别,计有隐仙与少阳两系。少阳系中,又有南北东西四派。隐仙系开宗于尹喜,少阳系创始于王少阳。南北东西四派,俱出吕祖门下。南派始祖为张紫阳,北派始祖为王重阳;东派始宗为陆潜虚,西派始祖为李涵虚。至于正一、茅山等派,那是道教中的派系,都带宗教色彩,与道家各派之专重学术者不同,不能列入道家宗派之中。
三、道家与道教之畛域
道家学说,不知创自何人。虽然群推黄、老为道家二祖,实则他们二人亦不过集道学之大成者罢了,并非真正的道家鼻祖。至于道教,则创自汉之张道陵。虽道教中亦奉老子为祖,然其教义,显与老学不符。因为道家是一个专讲学术的学派,道教是一个兼带迷信的宗教,二者内容,根本不同。惟自道教中奉老子为师后,道家与道教二者,便开始混淆了。历来道学之被人斥为迷信,便是受了道教鱼目混珠的影响。因此,现在我们要阐扬道家学术,就非将道家与道教的畛域先分清不可。
四 道家与神仙家之关系
在儒家未创,道家用世之时,本无神仙家之名。迨儒家用世以后,道家入物遂弃经世而专务出世。修出世之法的结果是成仙,于是便成立了一个神仙家的学派。道家是入世与出世并讲的。神仙家则专讲出世,不讲入世。这是二者不同之处。道家的代表作,是《阴符》《道德》二经。神仙家的代表作是《参同》《悟真》二书。从两家的代表作中,便可看到二者宗旨之分野了。不过,神仙家之出于道家,丹法之为道家中的“内圣”学术,那是毫无疑义的。
五、道与丹之真义和不同
道是什么?道是宇宙之本体,万物之单位。它是一件独立绝对的东西,无形无象,无声无色,非但肉眼不能见,便是显微镜与道眼也看它不出。若用科学名词来说,那么,它就是电子的前阶级物,被称为微子或以太的东西。
丹是什么?丹是日月合璧,阴阳混成的东西。它是由相对,炼成绝对的化学工业品。在科学方面,找不出一个适当的名词来称呼它。因为科学里面,根本没有和他同样的东西呀。
若问“道”与“丹”究竟有什么不同?那么,这里有个譬喻:道譬喻一杯生水,丹譬喻一杯熟水。它们虽同样是水,而有生熟之别。道的一杯生水,未经煮过,里面未免有微生物等;丹的一杯熟水,已经煮过,里面是没有微生物等了。“道”与“丹”之不同,便在于此。
六、修道与炼丹之目的和分界
修道之目的,在使学者的肉体和灵性与宇宙本体的“道”合而为一,所谓“与道合真”,便是修道之最高目标。
炼丹之目的,在使学者的肉体与灵性炼成一个永久不坏,神化莫测,和宇宙本体的“道”有同等权威的法身,而与造化分庭抗礼。
总之,修道是返本还原,效法自然的学术。炼丹是盗夺造化,征服自然的功夫。修道近乎哲学,炼丹近乎科学。仁者宜于修道,智者宜于炼丹。这是修道与炼丹不同的地方。
七、修道与炼丹的条件
修道与炼丹之目的和方法,虽有差别,而二者实习时应具之条件,大致相仿。不过修道的条件,可以宽些。而炼丹的条件,比较严厉罢了!
修道与炼丹的条件,就是“法、财、侣、地”四项。四者缺一,便难实行。
所谓“法”者,便是修炼的方法。其他学术的实行方法,书上都有记载。独有修道与炼丹的实行方法,书上记载即使偶有吐露,亦不过一鳞半爪,绝不完整。故学者必先寻师求法,方可实行。可是明师既不挂传道招牌,又不登招生广告,更不一定在深山穷谷,故如着意去寻,那又未必能遇。须随时随地,加以留意。一方面再广种善因,多行方便,一旦善果成熟,因缘凑合,自能得遇明师,指授方法。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所期“财”者,便是钱财。因为学者修炼之初,犹是凡躯,一切饮食起居,均如常人,而又因修炼关系,无暇治生,所以必须预筹一笔款子,作民修炼时的用途。且除学者个人生活费外,还有道侣的生活费,和丹房器皿等一切费用,都要顸先筹足,才能入室下功,否则有“法”无“财”,难以实验。所以闻“法”以后,便要解决“财”的问题了。不过,修道和习内丹法中的清静功夫,所需之财,较可省些。余如修炼外丹和内丹法中的阴阳功夫,那就非有巨款不可了。
所谓“侣”者,便是修炼时的伴侣。关于伴侣一点,非但修道与炼丹有别,便是炼丹方面,亦各有不同。大概修道与炼内丹中之清静法门者,只要有二三人为侣便可,但如炼地元、天元等外丹和内丹中之阴阳法门,均非寥寥数人可办。
所谓“地”者,便是修炼的地方。修炼的地方,非但要宜于卫生,而且要合乎风水,否则不仅难望修成,且有着魔成病等危险。其中尤以炼天元外丹为最甚。
学者须具备了以上四个条件,方能正式修炼。而修炼之时,又须具备“诚、勤、恒”三个条件。假使行而不“诚”,诚而不“勤”,勤而无“恒”,都难成功。
修道与炼丹,是天下最上一乘的事业,所以决非泛泛者流可以担当。世界上的所以“学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就是了它的难学、难行、难成之故。不过,“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又不能为了它的难行,便畏缩不学。必须要用“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去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八、先天炁是什么?
先天炁在丹道之中,扮演主要的角色,无论内、外丹法,假使没有了它,便不能成功。故如炼丹而不明先天炁,那真是在暗中摸索了。
先天炁既然这样的重要,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原来它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之“一”,亦就是周子所说的“无极生太极”之“太极”。至于现在科学家所说的“以太”与“微子”,也就是它。那么,它与“道”究有什么分别呢?我可以干脆地说一声,“道就是先天炁,先天炁就是道”。如硬要把它加以分别的话,那么只能说:“道是真空,先天炁是妙有。道是体,先天炁是用。”不过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体之与用,亦是一而二,二而一,分无可分的。
“炁”从“旡”从“灬”。“旡”,就是“无”字。“灬”,就是“火”字。于此可见“炁”就是无形的火。因此,当学者将先天炁感召到身上时,会发生温暖的感觉。厉害时,竟如发烧。而造字者的寓意,亦可见一斑了。至于那个“气”字,是后天气,与“炁”字不同。
天下万物,都是从“道”中生出来的,亦都是从先天炁中产出来的,故不问动、植、矿物之中,都含有先天炁。所谓“草木皆有佛性”,“万物各有一太极”。不过,各物所含先天炁,有多寡纯杂之分,故有动静智愚之别。人之所以为物之灵,就是因为所含的先天,比较其他物类来得纯粹与多的缘故。
人于结胎成形之后,先天一炁与后天气血即混而为一,譬如乳之入水,合而难分。故人身中所含是先天炁,已是后天中之先天,非本来面目了。且吾人身中所含先天炁之多寡已定于得胎之初,及成形出生之后,那所含之先天炁,便只会减少,不会增多。因自出生之后,所呼吸和饮食的东西,俱属后天之故。一旦身中所含先天炁耗尽,便立即死亡,所以我们如欲避免衰老病死的定律,就非保留和增加先天炁不可。可是世间万物,都是先后天的混合物,而非纯粹的先天炁。且各物所含的先天炁,大多还不如人类所含的为纯粹而多,吃了他们的最高效力,亦不过疗饥解渴,补益后天,决不能却老免死,增益先天的。所以我们要想长生不老,决不能仰赖于后天物质,必须以取得吾人生命之源的纯粹先天炁为原则,才有效力,否则都是“隔靴搔痒”,劳而无功的。
那么,先天炁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哈哈!它近在眼前,就在身外的虚空中,但不是空气,请勿误会。惟在我们呼吸空气之时,先天炁亦大量入肺,惜至肺而止,即行吐出,不能深入身内,以致获益甚微,不过得此一些间接的功用,其效力已大于食物了。你瞧,我们能一二天不吃东四不死,而不能片刻不呼吸。故如能使先天炁吸而不呼,深入身内,其补益之大,可以想像了。
++++++++++++++++++
九、内丹的真相 (尚未录入)
++++++++++++++++++
十、炼外丹的真相
外丹法中,有地元与天元两种。现在把它分述如下:
一、地元外丹法
地元外丹法,是一种包含化学与冶金的方法。在烧炼之时,须得一清静隐僻而又合乎风水的地方,又要依式打造一个炉鼎和备齐各种应用之药材,如铅矿砂、白银、汞氧化合物、水金、硫矿、砒石等。其主要材料,就黑铅,当其镕化至相当程度畤,铅中即发出一种吸力,以收摄空中之先天炁。此先天炁,又能从铅中传到银,再由银传到朱砂、水银上面。这样传接下去,直到水银成铅,此粉名叫“死汞”。其效力能将贱金属,如铁铜等在镕化时变为真银。再用手术,将此“死汞”提炼,到后产生另一物质,其名叫做“圣丹”,此丹能点化贱金属变为黄金。再将圣丹提炼,制成一种金色透明之粉,名为“灵丹”。此“灵丹”现能点化瓦砾或任何金属成为黄金,又能服之延寿。地元外丹法,炼至“灵丹”地步,功程已登极顶,不能再有进步了。在炼地元外丹时,学者须忍受极大之艰苦,如守丹炉,看火候,昼夜不停,且须立定某一地点,注视池中变化之景象,经过一年至两年之久,方能有所成就。
古代好道帝王,往往因服丹而死者,就因为他们不懂丹法,误服了未到“灵丹”地步的外丹之故。
二、天元外丹法
天元外丹之炼法,手术虽简,而条件极难,譬如丹台坐落之位置须合风水,且须建一适用之房屋,将各种应用的器具陈列悬挂。其中最贵重的,就是精密制造的一个“神室”。这个“神室”,须用地元外丹点成之黄金制造。世上普通的黄金不适用,因其易于镕化,难有结果。“神室”的形状大小,宛如鸡卵,全体分为两半,半为阴而半为阳,用时合在一处。天元外丹,全用真水、真火二者炼成。所谓“真水”,就是用“方诸”(即凹形大蚌壳),于中秋月夜,从前半夜九点钟起,置于月光之下,至后半夜一点钟止(每年只此一夜可用。此夜如阴雨者,则须用其他变通办法)。
“方诸”之内,经此数小时月光之照射,自能感应生水。此水乃真阴所成,与凡水不同,故名“真水”。所谓“真火”,就是用“阳燧”(即凸面透光水晶)置于“神室”之上,每在晴天,从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由太阳中收聚热力,连续不断行之,历九年至十年之久,“神室”之中,便会产生一种光华灿烂之朱粉。此朱粉,便是天元外丹,名叫“神丹”。无论何人,甚至禽兽,只要服此“神丹”少许,立能改变体质,肉身化气,而达到“与道合真”的目的。从前许旌阳之拔宅飞升,就是服了“神丹”所致。
外丹中的地元与天元二法之真相,已在上面讲了一个大概。惟炼外丹,更较炼内丹为难,非有一个集团的力量,难以实验。现因统论丹法,故把它略述一下,聊备一格。
十一、炼内丹的效验
炼外丹的效验,已在上章中附带述及,而炼内丹的效验,尚未讲到。现在将其逐步效验详述如下:
炼丹等于科学,它是虚不虚,要讲当场试验的。这种当场试验的效验,果然是它的长处,而亦是它的短处。因为动讲实验,果然货真价实,合乎科学脑筋的实验主义者的口味。可是万一不虚,便没有转圈余地,而要受到人家的严厉指责了,不比宗教家们所说的效验,是死后往生与死后升天。究竟往生与否?升天不升?横竖只有死人肚里得知,活人是无从知晓的,因此,宗教家言,虽不合于现实主义者的胃口,而他们是不会受到人家的责问的。
炼内丹的效验,虽然随着学者实习的勤惰与所修方法之种类而有差别,然大概情形,无甚出入。现在将逐步效验的概况详述如下:
学者依照“心息相依”的方法下功后,最初的效验,便是心静息调,觉得心田之中,非常清静,不像平常那样的杂念纷纭了。呼吸方面,亦渐渐细长和缓,不像平时那样地粗短急促了。由此进步,便能念头忽止,呼吸乍住,入于恍惚杳冥之境。修士能常得恍惚杳冥之景,效验之门,可谓已开,此后便能得到周身酥软,恍然阳生之验。此时之阳生,是为后天中之先天。自后日日阳生,气满丹田,于是便有冲调通脉之景。任督一通,功效渐著,所有耳闻风声,目见电光,鼻闻香气等种种现象,不一而足。俟小周天火候功纯,便接行七日过关功夫。是时丹己成形,一粒火珠从丹田,渡下鹊桥(即尾闾),穿夹脊,经督脉,上升泥丸时,呼呼有声,背脊发热,形势之烈,远胜小周天时。继由泥丸,渡上鹊桥(舌舐上腭,名上鹊桥),经任脉,下降丹田。是时诸景顿息,神入大定,较之以前之乍定小定不同。
从此以后,境界顿殊,渐能自见脏腑,遍体生光。(此种景象,名为“玄影”,只能自见,外人不能见到。这是一种色阴变化,不足为奇。切不可惊异执着,致入魔境为要。)
及至十月胎足,便能元神出壳,身外有身。修炼至此,须发白者,可以还黑;牙齿落者,可以重生。所出之神,可以渐离肉体,出外游行了。待三年乳哺功成,元神便可与色身宣告离异,惟亦可与肉体再行合作,而达到“肉身化气,形神俱妙”的炼丹最高目的。在乳哺功成之时,色身内的赤血,已成白血;圆形的瞳孔,亦会变成了方形。凡修到乳哺功满,即弃壳而去者,是谓“神妙而形不妙”,可称中成。必须修到肉身化气地步,才能称为“形神俱妙”,而为大成了。
以上所举逐步效验的景象,不过是个大概情形,且学者体质各异,所习方法亦各有不同。甲所得之景象如此,乙所得者,又未必这样了。仅大概情形,没有多大差别罢了。
炼丹如行路,效验如路中景物,行一段路,景物变换一番,这是当然之事,不足为奇的。故修士对于效验,不宜亟求,尤不宜执着惊奇。口口口中景物,过眼即忘为是,否则贪恋景物,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为照片中报纸原件缺损之字。)
我给您去了悄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