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生活点滴(三) 开小灶

(2022-05-10 08:08:42) 下一个

初中生活点滴(三) 开小灶
                           

     作者:太行山

   
       初中时的物质生活是比较单调的,但也是温暖的,这温暖主要来自父亲母亲。
       校园里每天都会有来学校看望自己孩子的家长,那一身补丁衣服的打扮,那一脸透着艰辛与希冀的慈祥,这神圣的形象从那时就已经下载到了我的大脑这块硬盘中,随着年代的积累越发的清晰温情,历历在目,叫我深深的想念。他们是给自己的孩儿送食物来的,为此食堂专门留出一节蒸笼来让我们开小灶。
       学校的蒸笼很大,都是边长一米五左右的正方形木笼,我们那节笼每天中午都放的满满的,有白面馍馍,有黄米油糕,有黄菜馍馍,有山药饼饼,有莜面饺饺...有的放在茶缸里,有的装在饭盒中,有的用碗,五花八门,五颜六色。大师傅罕挠子看着满笼的食物,意味深长的说过一句话:这节笼蒸的不是饭,是天下父亲母亲的一片心那!
       蒸笼里放的最多的是山药,同学们用细麻绳或粗线绳结一个带串口的小网袋,装几颗山药扎了口,做个记号放在笼里,开饭时取来,打开串口,拨去山药皮放在碗里用筷子扎碎,加入父母送来的炒面拌匀,味道十分可口,也可以搭配高粱面河捞一起吃,高粱面河捞的涩味就会减少许多。
       那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食物箱,每天都会在课余时间为自己开小灶做准备,比较忙碌,颇有趣味,现在想来那种校园生活对青少年的成长好处多多。
       同学们来自全县各地,我的好友冯喜才、王二娃离家只有几里路,十天半月就有食物送来,家在四区的王瑞远一些,家长就赶着毛驴来。那时全县只有一条石子公路,交通不方便,人们出行主要靠步行,但是山高路远阻不断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天天都有送食物的家长来,有的扛着布袋,有的揹着背篓,那里边装着的都是父母亲从他们的饭碗中一点一点省下来的,那时的食物比较匮乏,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家比较普遍。
       我的家庭条件算是比较好一些的,那时父亲在供销合作社应事,常去县城,正好经过东寨,顺路就带东西给我。父母亲给我带的食物有炒面、山药、小米、豆面、白面馍馍、山药饼饼、炒豆豆、糖三尖、月饼等,很杂,还会有炒好的猪肉,装在罐头瓶子里,加满猪油。
       有时我会做猪肉小米饭,按照母亲教我的方法,把小米淘净,加入适量凉水,放几块炒好的带着猪油的猪肉及几粒食盐,盖上盖拿去蒸。蒸出来的小米猪肉饭那叫一个香呀,盖儿揭开肉香米香立刻飘散开来,好朋友们围拢上来毫不客气的争食,吃罢舔舔嘴唇,余香犹在。
       到了冬天,宿舍生了火炉,是用砖头和泥垒成的朝天开口炉,没烟筒,烧煤渣。星期天我们就围着火炉合伙开小灶——拌疙瘩汤。
       洗脸洗脚的脸盆用沙土擦擦,洗干净就是锅,添半盆凉水,丢一撮盐,山药连皮切成指头粗的条下锅煮,豆面放大碗中,少许少许的加入凉水,边加水边戳且拌,拌成大母指头大小的面疙瘩,下锅煮,煮到豆面疙瘩由白变青就熟了,放入葱花起锅。伙伴们每人舀一大碗,绵沙的山药条配兼有莜麦豌豆香的珊瑚状的筋道的面疙瘩,吃的人心舒胃暖脸烧热汗流。
       那时在城里工作的姐姐也去看我,会给我带去海蓝色的学生制服和高腰白球鞋,所以我穿得像个城里娃,姐姐还会带去面包、桃酥等点心,走时给我留下一些钱和粮票,嘱咐我学校的饭吃烦了就到饭馆改改口味。
       学校对面30余米处有一家饭馆。
       在饭馆吃饭要先到柜台交钱和粮票买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写着菜名,跑堂的看了客人的木牌就唱山歌似的吆喝:刀削面一碗,花生米一盘---,声音婉转尾音很长,让顾客听得心情舒坦,感觉颇有尊严。饭馆里卖过油肉、回锅肉、炒粉条、炒鸡蛋、炒白菜、炒豆腐和炒豆芽等炒菜,面食有白面馍馍、葱油花卷、荤素包子、捞面和炒面等。炒面有炒削面、炒莜面河捞。炒莜面河捞有肉炒、蛋炒和素炒。肉炒半斤盘,半斤粮票两毛七分钱;蛋炒半斤盘,半斤粮票两毛三分钱;素炒半斤盘,半斤粮票一毛七分钱,我买素炒半斤。
       素炒莜面河捞,炒锅中加胡麻油丢入葱段爆香,加绿豆芽、青菜、莜面河捞(莜面河捞是蒸熟的,就热在蒸笼里。)大火掂锅,边掂锅边用炒勺把河捞切断。只听到铁勺敲击着炒瓢,炒锅中发出哧溜哧溜的声音,炒到青菜变色出锅装盘,一分多钟就好了。
       素炒莜面河捞,冒尖冒尖一大盘,绿的青菜,白的豆芽,油汪汪的,核桃色的细条条莜面河捞相互缠绕,冒着微微的热气,这热气中浸润着葱花香,浸润着莜面那独特的故土香,这食物无论何时都是美味,醉人心肺,馋人脾胃,饱人眼目。她是家乡的魂,她是故乡祖辈的智慧和那山那水灵气的结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