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出名的美女众多,她们或因美貌闻名,或因传奇故事流传,亦或因文学作品的渲染成为文化符号。从今天起,本号介绍中国古代“十大美女”的生平、故事和其最终归宿。
西施,春秋末期越国人,称号沉鱼。帮助勾践实施“美人计”迷惑吴王夫差,灭吴后下落成谜,苏轼有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王昭君,西汉时人,称号落雁。她和亲匈奴,嫁呼韩邪单于,促进汉匈和平。杜甫有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貂蝉,东汉末年人,称号闭月,《三国演义》中设“连环计”离间董卓、吕布,结局成谜。
杨玉环,唐朝中期人,称号羞花。唐玄宗宠妃,安史之乱中缢死马嵬坡,“一骑红尘妃子笑”典出她。
妲己,商纣王时期,标签是红颜祸水。她是纣王宠妃,传说发明酷刑,助纣为虐,商亡后被处斩。
褒姒,周幽王时期,标签是一笑亡国。幽王为博她一笑“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结局或被掳或被杀。
赵飞燕,西汉时人,标签是掌上舞。她是汉成帝皇后,姐妹专宠,迫害皇嗣,飞燕后被废自杀。
甄宓,三国时期魏人,标签是洛神原型。先嫁袁熙,后为曹丕妻,因失宠被赐死,曹植《洛神赋》疑似影射她。
李师师,北宋时人,标签是青楼才女。她是宋徽宗情人,靖康之变后或殉国、或流落江南,结局成谜。
陈圆圆,明末清初人,标签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因她降清,引发历史巨变,晚年出家为尼。
————————————
西施,春秋末期越国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以“沉鱼”之貌闻名。她因越王勾践的“美人计”被送入吴国,成为吴王夫差的宠妃,最终帮助越国灭吴。但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结局,历史记载模糊,多出自后世传说。
西施的出身与早期生活
相传,西施为越国诸暨苎萝村(今浙江诸暨市)。 她出身贫寒,父亲卖柴,母亲浣纱。传说她在溪边浣纱时,鱼儿见其美貌而忘记游动,沉入水底,故有“沉鱼”之称。
越国被吴国击败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仇。大夫范蠡和文种提出“美人计”,选美女迷惑吴王夫差,削弱吴国。
范蠡在民间寻访美女,发现西施和郑旦(另一美女)。西施被送入越王宫,接受歌舞、礼仪训练,培养成“间谍”。
约公元前490年,西施被献给吴王夫差。 夫差对她极为宠爱,建馆娃宫、筑姑苏台,沉迷享乐,荒废朝政。 西施在吴国期间深得夫差信任,常伴其左右。传说她暗中传递情报给越国,并挑拨夫差疏远忠臣伍子胥,加速了吴国的衰败。
关于西施的归宿,有以下说法:
一、随范蠡隐居。
越国灭吴后,范蠡辞官,带西施泛舟太湖,隐居经商,成为富商“陶朱公”。这一说法是来源于《越绝书》等后世文献,但正史无载。
二、被沉江处死。
《墨子·亲士》记载:“西施之沉,其美也。” 东汉《吴越春秋》注疏称,勾践认为西施是“祸水”,下令将她沉江。
三、被吴人杀害。
部分野史称,吴国遗民因恨西施亡吴,将她刺杀。
历史上,西施是否真实存在?先秦史书《左传》《国语》均未提及“西施”之名。《史记》仅载勾践献美女,未提具体是谁。由此,不少史学家认为西施的形象可能是后世对“美人计”的文学加工。
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施更可能是符号化的人物,其结局本身是后人对权力、性别与道德的隐喻。 她的故事与貂蝉一样,反映了古代女性在政治权谋中的工具性命运,以及后世对“红颜”矛盾的态度——既歌颂其牺牲,又归咎其“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