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量超过4万吨,搭载电磁弹射技术,四川舰的横空出世正在重新定义现代两栖攻击舰的作战边界。
11月14日上午,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解缆启航,奔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海试。
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的战舰,以其独特的双舰岛设计和全纵通飞行甲板瞬间成为全球军事关注的焦点。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四川舰首次在两栖攻击舰上集成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使其能够弹射固定翼战机和大型无人机,战力被专家称为“小航母”。
由此,中国海军正式开启了四航母时代。
一
四川舰作为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凭借其4万余吨的满载排水量,在全球两栖攻击舰中位居前列。
与传统的两栖攻击舰相比,四川舰在外观方面最具有辨识度的就是它的双舰岛式上层建筑和全纵通飞行甲板。
双舰岛设计让前后舰岛各司其职,前舰岛主要负责航行指挥,可以专注于和其他舰艇航线的配合和整个编队的组成;后舰岛则负责航空管制。
四川舰最核心的技术亮点在于其首次在两栖攻击舰上集成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
这一创新意味着四川舰不再局限于搭载垂直/短距起降的舰载机,而是能够像航母一样,高效弹射包括固定翼飞机、大型无人机在内的多种机型。
二
军事专家张军社接受采访时表示,四川舰具有电磁弹射、双舰岛设计等核心优势,战力堪称“小航母”。
该舰可弹射歼-35第五代战斗机、歼-15T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等固定翼战机,还能弹射无人机。
四川舰无需改进即可复制福建舰电磁弹射成果。
这意味着福建舰可以依靠电磁弹射弹射歼-35战斗机,在076上不经任何改进就可以复制在福建舰上的起飞和拦阻效益。
无人机作战能力是四川舰的另一大亮点。
按照目前四川舰拦阻弹射起飞的效率,今后的大型无人机,包括多种无人机,都可以在准航母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未来在四川舰上可能出现至少两类无人机:侦察预警无人机和隐身攻击无人机。
三
随着四川舰的海试,关于中国是否进入“四航母时代”的讨论也随之出现。
2025年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
从辽宁舰、山东舰到福建舰,我国航母事业实现了3次飞跃。
改造续建国外滑跃起飞航母——自行建造完全国产化航母——建造电磁弹射的平直通长甲板大型航母。
关于第四艘航母的展望,军事问题专家邵永灵认为,第四艘航母的核心突破应聚焦于动力系统的升级,核动力将成为其最值得期待的特质。
相较于常规动力航母,核动力系统的优势尤为突出:它无需频繁进行燃料补给,能极大延伸航母的续航半径与部署周期,让远海存在成为常态。
四川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海军两栖作战能力实现了从“投送”到“武装投送”的质变。
过去两栖攻击舰主要承担快速将登陆部队送达目标区域的任务,但自身火力及制空制海能力相对有限,需要其他舰艇和航空兵提供掩护。
而四川舰装备电磁弹射系统后,能够弹射大型无人机和有人舰载机,让其在提供两栖登陆部队安全掩护的同时,也能确保编队上空的制空和制海安全。
从071型船坞登陆舰到075型两栖攻击舰,再到今天的076型四川舰,中国海军在登陆作战领域的关键装备核心设施体系化布局呈现出惊人变化。
071解决了快速登陆问题,075实现了两栖立体登陆作战,而076凭借“准航母”效应,将登陆作战和制空对海掩护都提高到新高度。
四川舰的海试仅仅是一个开始。
这艘被誉为“小航母”的新型战舰,未来将能执行立体登陆作战任务,既可携带两栖装甲装备进行登陆,也能利用直升机等在敌方滩头阵地后方实施垂直登陆。
军事专家张军社明确表示:“四川舰未来完全可以执行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作战任务。”
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从071、075到今天的076,中国海军正在以自己独特的技术路径和发展节奏,一步步走向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