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滨游记之六:埃及行(2001年12月25日至2002年1月3日)

(2022-04-06 03:04:44) 下一个

埃及行

从埃及回来以后马里兰的家是大雪覆盖,在房间里烤着壁炉的火提笔写游记,火烤着皮肤的感觉就像埃及的太阳照在身上一样。这次我们去埃及旅行,由于九一一事件的发生,从头到尾都有点历险的味道。就在我们出发的前两天,也就是圣诞节的前两天,发生了“鞋炸弹”事件,因为是节日前夕旅行高峰期,所有的电视台在转播时都比较低调,注意不大肆渲染,但乘飞机旅行已经成为冒险的代名词,无疑给我们的旅行加上一层阴影。出发时我们提前大约四小时到机场,准备从头到脚给检查一通。查得是很仔细,排在我们前边的一个老太太手提包里的拔眉毛的小镊子和眼镜盒里的小螺丝刀都被查出来没收了。我们手提行李里的两把削水果刀也给没收了。护照大概被看了三、四次,即使这样,我们心里还是有点不安,因为没有让我们脱鞋子,我们希望所有人的鞋子都给查一查。到法兰克福机场时,梦华在厕所里还看见“反动标语”,说宾拉登是英雄。从法兰克福去开罗的飞机上几乎清一色是阿拉伯人,只有我们和另外一家从英国来的是去旅行的。我们心想,这样也许会安全些,阿拉伯兄弟应该是一家人。

我们旅行的机票、旅馆、火车票都是在网上通过埃及的一家旅行社安排的,网上交往多次还挺讲信用,他们安排人在机场接机,下了飞机就看见了接机人,这给我们不少安慰,至少他们的英语都可以,我们可以交流。首先接我们去他们的办公室,见了经理,根据我们在埃及的天数,他们给我们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好了,除了开罗三天,在另外一个城市卢克瑟(Luxor)四天,他们也安排了那边的人去接站、导游等等。每人每日收费75美元,我们三个人,丫丫便宜点,差不多200元一天。梦华本是最恨让人家领着旅行的。我们以前的经历中也从来没有让人陪过,但考虑到这次是在第三世界旅行,又是非常时期,再加上带着小孩,一旦出问题怕不好对付。


开罗市区的一条河

从旅行社到旅馆的路上对开罗有了初步印象:一是车多。高速公路、低速公路、大路、小路都满满的塞着汽车,大部分是小汽车,一千八百万人口的城市,大概平均每家一部车就是四百万辆车。油价很低,大部分车是低档的,满街跑的的一种白色的小面包是公共汽车,门从来都是开着的,叫“飞棺材”(Flying Coffin),要是中国人绝对不敢乘这种车。也有许多高档的车,埃及是世界上进口奔驰车最多的国家。二是城市大,像旧上海,一层层高速公路飞架在拥挤破旧的老房子之上,沿尼罗河两岸矗立着高楼大厦像上海的黄埔外滩。沿街房子的第一层都是店铺。

住进旅馆时已经是晚饭的时间,本来我们打算自己在附近的街道里找饭店吃,但接送我们的司机热情地要送我们去饭馆吃。书上推荐了一家非去不可的烤肉店,司机带我们开了相当远的路才找到,餐馆倒是挺具规模,但是一个顾客都没有,当时是晚上6-7点钟,看看菜单平均一个菜十美元。导游悄悄问我们是谁推荐的这家馆子,我们说是书上推荐的,他说我们去一家有顾客的吧。他带我们去的这家总算有那么两、三桌顾客。我们按照美国的规矩先要菜单,服务员答应有菜单,却先送上来一叠饼和十几碟小菜,摆满了桌面。每个小碟子里是各种不同味道的酱,夹饼倒也好吃。点菜时我们又和店员要菜单,菜单没来,老板端上来一盘生鱼问我们要吃哪种,盛情难却只好点了一条鱼,最后吃饱了共花了大约30美元,始终没有见到菜单。临走时看见旁边一个显然也是从美国来的顾客也在问店员要菜单,但店员手里端着一盘生鱼向他推销,桌上也摆满了小碟子和饼,能否看到菜单是不得而知了。整个餐馆是店员比顾客多,两层楼几十张桌子的餐厅只有两成顾客。回旅馆的路上,我们所见的灯火通明的餐馆都是冷冷清清。我们住的旅馆是半年前就预订好的,书上说,冬季,特别是新年是旅游旺季,不预订会订不到。但现在住的客房也就是两成。导游说过去的三个月里,他们没事干尽睡觉了,恐怕是真话。

第二天一早,一个司机、一个导游、一辆大面包车载我们三个人去金字塔。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离开罗市中心只有十八公里远。实际上造金字塔时并没有开罗,开罗是在金字塔边建的,慢慢扩大,最后把金字塔都围起来了,周围都是街道和民宅。导游先把我们介绍给牵骆驼的人,可以骑着骆驼在沙漠里走到金字塔固然别有情趣,但是他要的价钱吓了我们一跳,最后讨价还价下来,两头骆驼走二十分钟,要我们150个埃及镑,再加小费约40美元。丫丫和梦华骑一头,我骑一头,一前一后,由一个人牵着走。的确很好玩,一是高,走在路上比那些骑马的人要神气些,二是骆驼走起来一晃一晃,人得跟着晃才行。丫丫骑的骆驼名字叫米老鼠,她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骑在骆驼上看见周围的住宅第一层都是养骆驼、马的,靠这些牲口这样走走就可以走出很多钱来。


金字塔前骑骆驼

导游说埃及有80多座金字塔,开罗的这三座是最大的,也是保存最完美的,建于公元前2700-2200年间,距离今天是5000年。最大的高146米,用230多万块石头块造起来,每块石头重达二吨半。第二大的是儿子造的,稍微低一点,136米高,第三座是孙子造的,只有62米高。周围还有隐约可见的六座小塔,是给王后造的。每个塔的中间还有斜着挖进去的通道,我们参观了第二座塔的里面,一条只有一米见方的通道斜插进去,丫丫可以走,大人都得爬,到尽头是一个厅,厅里放一具石头棺材。梦华突发奇想,要进棺材里躺一躺,当场人不多,看守的人示意可以,他爬出来以后刚要离开,看守人过来伸手要小费,只好给,棺材不是白躺的。


在狮身人面雕塑前

每座金字塔都有东西南北一整套建筑群,有围墙,有通道,另外东边埋皇亲国戚,西边埋士大夫,因为年代太久,配套的东西已经看不出来了,只有第二座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雕塑还很完整。当英国人十八世纪到埃及看到狮身人面雕塑时狮身已经没有了,被沙土埋到只剩人面了。后来考古的人慢慢发掘才发现下面的狮身,现在狮身保存完好,狮子的前爪和屁股上的尾巴都看得一清二楚。


金字塔的石头每块有二吨半重

我们参观金字塔的当天,英国首相(Tony Blair)也去了。可以看到远近沙丘的制高点上都有军人骑在骆驼背上,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军人,很有点电影“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场面。我们看狮身人面像时正好碰上他,人们冲他大喊大叫“Tony!Tony!”他向人们招手飞吻,挺有意思。


站在狮身人面像脚趾旁招手的人是英国首相

在离金字塔不远的地方,有个阶梯金字塔(Step Pyramid),这是最早的金字塔,以后的金字塔结构都是从这起源的。经过近五千年的岁月,这个塔的本身结构和辅助建筑仍然依稀可见,真是奇迹。它的辅助建筑群包括围墙,灵堂,还有一个深埋地下20米处的内脏的墓,为了做木乃伊,得把人体的内脏和脑子都取出来先埋起来。这个地方至少已经发掘出十五个皇室的金字塔,还有更多的深埋于沙土下。


赶毛驴的小孩和丫丫在阶梯金字塔前

当我们听导游讲解时,有几个牵毛驴的小孩凑上来,我们知道他们是想让我们给他们照相要钱,就没有理睬。结果一个男孩子追上来一把把丫丫抱到他的毛驴背上,我们只好照相给钱。

我们还去了孟斐斯(Memphis),这是埃及第一个皇帝的首都,建于公元前3100年前,现在能看到的是一片残墙断壁和几座雕像。

穿插于文物古迹的参观,导游和司机还带我们去买东西的商店。第一个叫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导游说这是国家管理的,价格公道,进去一看,是卖画的。店员给我们介绍埃及的纸是怎么造出来的,埃及的一种草叫Papyrus,这种植物的杆,去皮以后,削成薄片,在水里浸泡,泡六天以后,榨干,一层层编织铺开,压平,就是纸了。这也是纸为什么叫Paper的原因。在水里浸泡时间越长,纸的颜色越黑,价值也越高。店员是个漂亮的黑皮肤姑娘。商店的墙上挂满了用这种纸画的画,价格昂贵,给我们百分之二十五的圣诞节减价,我们买了两张画,一张送给丫丫的干妈(是个黑人),另一张买给我们自己,画的是埃及文化的代表作,叫最终审判(Final Judgment),在所有的墓地里都可以看到的壁画。说的是国王死了以后,天上有十四个法官决定他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结果七名同意上天堂,七名同意下地狱,不能决定,就把他的心脏放到天平上称一称,天平的一边放一根羽毛,另一边放心脏,如果心比羽毛轻,就是好人,对人们好,可以上天堂,如果心比羽毛重,就是坏人,心就喂给等在一边的狗吃。这个说法和我们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相违之处,有意思。

之后又到香料店。埃及的香水是世界闻名的,但我们对此不感兴趣,一进店就先向店主声明,只是看看,不准备买。店老板对我们这样的人好像非常理解,慢条斯理地讲解,一种一种的香水试闻,味道的确很纯,另一方面他叠小纸玩意逗丫丫高兴。梦华是个会对香水过敏的人,最后居然也花了150镑(合30美元)买了一瓶莲花香水,可见埃及人做生意本领之高。荷花五千年前源于埃及,是埃及的国花。


与香水店的老板合影

最后去的是地毯学校,我们知道是卖地毯的地方,在车上就说不想下车去参观了。导游说这个节目在你一天的日程之内的,你付了钱的,不去似乎吃亏了,只好硬着头皮进去看。二层楼的店,第一层是车间,摆着织地毯的机器,十几个小孩看样子只有十一、二岁,给我们表演手工织、剪,还有老工人做图。第二层就是满房间的地毯出售了,在销售人员面前我们甘拜下风,斗不过他们,又不敢得罪他们,就拣最便宜的地毯买了一块,明知不值这么多钱,但想到楼下的童工一根根织出来也不易。买完后我们要求到楼下去让丫丫与那些小孩照相留念,到了楼下,半成品的地毯还在,人迹全无,才恍然大悟,那些小孩是雇来表演给我们看的,卖的地毯并不是他们织的。一路上到处都是这样的地毯学校,门口停的都是旅游车,进去的都是我们这样的外国人。难怪旅游业是埃及最主要的国民收入,除此以外他没有工业,以前还有棉花出口,现在化纤品代替了棉花,种棉花还不如种花赚钱。再加上苏伊士运河这个财源,这样一个人类文明发源地,五千年后的今天就靠祖先的坟墓吃饭了,不可思议。

埃及的贫富差别就像我们在街上经常看到的情景,一条路上同时跑着奔驰轿车和毛驴车,有很漂亮的宫殿一样的房子,也有土泥巴房。开罗一带的尼罗河有无数支流和运河,河边住的居民把垃圾都倒在河边。牛、羊、狗就放在垃圾上觅食。每年雨季时尼罗河发大水,就把垃圾冲走了,长年累月,循环往复。

第一天在埃及还有一件有趣的事。一般碰到当地人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都说是从中国。吃午饭时有个人问,我们就这样回答了。他说中国人是朋友,穆斯林就是要找中国人当朋友,他在中国买的东西又好又便宜等等,说着还要坐到我们的饭桌来。我们正不知如何对付,旁边一桌的人用埃及话和他吵起来,两边越吵越凶,大有剑拔弩张之势。我们一句也不懂,心想,说是从中国来的就吵成这样,要是从美国来的还不打起来。后来问导游怎么回事,原来和我们搭讪的人有神经病。过后两边人和解了,还与我们道歉。以后再有人找我们搭讪,大多数是旅行社,出租车的,我们就只是摆手摇头,不说话,生怕哪句话又惹出毛病来。

结束开罗的一天,当晚乘火车9个小时到南部的城市卢克瑟(Luxor),离开罗675公里。火车是沙发躺椅很舒服,丫丫睡了一路。卢克瑟是个小城市,坐落在尼罗河上游西岸。公元前1600-1000年是埃及地方王朝的首都。尼罗河在这里比较宽,沿岸的棕榈树也比较绿,空气比开罗干净多了。我们被接到旅馆时是早晨,参观安排在下午3点,所以我们洗完了可以睡一觉。睡到上午十一点,忽然被高音喇叭声吵醒,原来是穆斯林清真寺祈祷的时间到了,持续了整整一个半小时,好在听不懂,声音像唱歌,有催眠作用,我们还能继续入睡,一旦这声音停止了,我们反而醒了,接下来就是像文革大辩论的吵架声,闹得不亦乐乎。以后的几天我们不用看表,只要一听高音喇叭声起,就知道时间,每天是五次,早5点、11点、下午3点、5点、晚7点。清真寺都有一座细高的尖塔,我们旅馆对面有一座,想以它为标记,结果出门四周一看周围有四、五座这样的塔。

下午第一个参观的是卡尔奈克(Karnak),离市中心只有三公里远,是个只有亲眼见才相信的历史古迹。整个建筑群经过近一千年,62个皇帝连续的修建。建于公元前1600年,每个皇帝都在这留下了文字记载。当年我们去希腊时曾对希腊2000年前的古迹惊叹不已。卡尔奈克比希腊更早约2000年,那希腊比埃及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卡尔奈克没有故宫大,但是有类似的构思,外有高约20米的围墙,城门,内有广场、大厅、内厅、一进一进的庭院。大门外中间是石头铺路,两边排着对称的几十个巨大的石狮,羊的雕塑,气势磅礴。广场上有几个当时皇帝的雕像,保存最完好的一个皇帝在位60多年,有几十个老婆,上百个子女,其中还和自己的四个女儿结了婚。


卡尔奈克的大门口

大厅的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是由137根40米高的石柱支撑的,每根柱子都有人民大会堂门口的柱子那么粗。柱子上雕刻着皇帝的名字、功绩、故事仍清晰可见。中间的柱子比旁边的稍高,为的是采光。庭院里有两根形状和华盛顿纪念塔一样的石碑,是用一整条石头雕刻而成,40米长,320吨重。本地不出产大石头,所有建筑上用的石料都是从215公里以南的阿斯旺(Aswan)运来的,那时没有金属工具,采石的方法是用木楔在石山上打洞,在洞里塞满杉树木料,然后灌水,这种木料见水就脹,石头就会开裂。运石头靠的是尼罗河,先开运河把石料运到主河,用木料和船把石头绑好,等尼罗河发大水时顺流而下。把碑立起来是靠堆沙土,320吨重的碑用了36个月才建好,而这个树碑立传,流芳百世者是个女皇。历史在这块地方每一步都留下了痕迹,石头墙上记载着当时这里养了多少羊、牛、多少战俘、奴隶。波斯帝国侵略的伤害,尼罗河洪水沙石也留下了痕迹。当希腊的亚历山大帝国侵略时,亚历山大的兄弟统治埃及,他比较明智,也跟着埃及当地人供奉当地的神,帮他们修卡尔奈克内厅专门奉神的庙,顺便把自己的形象也刻上去。虽然是侵略者,至今埃及人仍然以亚历山大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城市。


卡尔奈克的尖塔和废墟

我们在卡尔奈克浏览时,有人走过来告诉我们,从哪走可以到一块高地俯瞰整个废墟,我们就顺着爬上去,正高兴地环顾四方,又上来一对中国人,向我们换零钱,说是要小费给那个领路人,我们说不必吧,再说我们也没有零钱。可下去时那条窄路已经被他用根铁棍子栏起来,只好给他五镑(一美元)的买路钱。这以后又有扛枪的军人要引导我们去看什么东西,还有头缠巾,身穿长袍的当地人从石缝门洞里窜出来,示意要我们进去看,我们都回避,不敢有好奇心,不愿被无故敲诈。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那上面很多镜头都是在这拍的。


大石柱上雕刻着大事记,还有洪水淹过的水迹

离开卡尔奈克不远就是卢克瑟庙宇(Temple),这个庙宇就在市中心,原先庙宇和卡尔奈克是连在一起的大宫殿群,庙宇的规模比卡尔奈克小,结构差不多,也有广场、大厅、庙宇、雕像和一进一进的门洞,建于公元前1400-1200年间,历经4-5个皇帝才建成。其中一个皇帝的儿子继位以后,对他父亲的宗教进行了改革,原来是多神论,每个法老(皇帝)就代表一个神,这个儿子推翻多神论,只信奉一个太阳神,他就是太阳神,但他死后他的改革就被复辟了。从庙宇的石柱上,墙上刻的文字上可以读到这场改革的来龙去脉,名字被改来改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庙宇逐渐衰败了,到十九世纪法国拿破仑入侵埃及时,这个城市大部分被埋在沙泥里,只有柱顶和塔尖露在外面。后人在上面又盖起了房子。到1885年开始发掘这座古迹时,上面的房子一片片拆走,有一个寺庙是1077年建的,对当地居民有意义,居民反对拆它,所以这个庙上之庙仍保留着,并且每年还在那举行活动。地基建在古老的庙宇之上可以从旁边墙基上看到。

站在街边就可以看到卢克瑟庙宇的发掘工作还在进行,沙坑边排列着一个个大概价值连城的石头。但是这个城市的文物保护规划太急功近利,这么珍贵的废墟紧挨这车水马龙的街道,旁边就是旅馆、民宅、很不协调。开罗也是一样,金字塔旁边就是旅馆、游泳池、高尔夫球俱乐部。

在卢克瑟的第二天早晨,我们乘车来到尼罗河的西岸不远的山里。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法老们改革了以前死后埋在金字塔里的传统,改为埋在山洞里。上天赐给他们的这座沙石山远远地看呈粉黄颜色,寸草不生,湿度大概是零。每个皇帝从登基开始就修建陵墓,希望能防盗,防潮,死后还能永生,享受人间的贡品,直到死了,有的墓还没有修建好。这座山里目前已发现的陵墓有62座,是十三陵的好几倍,这叫国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62座已经开发的陵墓轮流向参观的人开放,以减少污染和风化。我们参观了其中的三座,大同小异,进去是很长的一段通道, 通道墙壁上画满了画,三千年前的天然颜色还奇迹般地保留着,红蓝色彩鲜艳。通道的尽头是摆棺材的厅,石头棺材,棺盖朝上雕刻着国王,棺盖朝下刻着个女的形象。木乃伊和财宝就放在棺材里,但大部分都被盗了。只有一座娃娃国王的墓奇迹般地保存完整。这个娃娃九岁登基,十八岁死。墓比较小,经过七年的寻找,1922年被发掘,5000多件珍宝和木乃伊都放在开罗博物馆。


去国王谷途中的两座巨大雕像

此外,在山的另一边,还有王后谷(Valley of the Queens),附近还有贵族的墓地(Tombs of Nobles),埋当时的达官贵人。还有工匠村(Workers Village),是墓地工匠们住的地方,几千年来这些人祖祖辈辈住在山上,他们中间分工不同,有专门开山凿石的,有把石头磨平涂泥的,还有画壁画的。这么多年他们住在荒山野岭上是如何生活的一直是秘密。埃及政府经常通知他们,让他们搬到平原去住,世界上著名的学者还专门给他们设计了村庄,但他们没有动。据说盗墓的也都是当时在墓地工作的人,他们的秘密还藏在那漫无边际的石山上。


这条山谷里发掘出62座皇帝陵墓

前面提到的那位给自己树碑立传的女皇在位15年(公元前1498-1483),她的功绩还有就是依山修建了一个大宫殿,用现在的眼光看都很时髦,远远地在河对岸就可以眺望到,当年加上喷泉、花草树木,可以想象到这位女皇是何等辉煌,不可一世,但她的身份,与当时三个国王到底是女儿、姐妹还是老婆这个关系一直是个谜。1997年,58个外国人和4个埃及人被穆斯林极端主义分子打死就在这座宫殿前。


女皇建的宫殿

回来的路上导游又把我们带到卖石头制品的店,门口有几个工人表演如何加工(这次我们知道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制造者,而是表演者)。我们以安全为重,不与人发生摩擦,拣最便宜好带的东西买一件,结果花20多美元买了一个石头的屎壳郎。别笑话这屎壳郎,它在埃及是吉祥物,皇帝的脖子上都戴它。在卡尔奈克宫殿里有一个半米见方的石头雕刻屎壳郎,人们现在还迷信他,要想生孩子就去围绕走三圈。


屎壳郎的石雕

在卢克瑟我们自由的时间较多,可以在街上闲逛,但是走在沿河的街上很受干扰,卢克瑟的旅游客只有正常旺季的百分之二十,大大小小的旅馆多空闲着,门口等满了马车、出租车,沿河又是开游船的人,一见我们走出旅馆的门,人们就追上来,我们的头都摇酸了,每次买水就让梦华一个人去,一个人冲出封锁线比较容易。所以我们逛街就走居民区,走没有游客的街。在小街里,我们见到了真正当地人吃的饭,当地人挤满的小店我们也挤进去,找了个会说英语的小伙子,给我们要了一迭饼,炸茄子,炸辣椒,以及炸蚕豆粉做的素丸子。还有书上专门介绍过的Fuur,是把干蚕豆连皮放在一个口小肚子大的锅里煮,煮到豆子和皮都稀烂为止,然后加上调料吃,豆瓣酥的味道,丰富的蛋白质和纤维,是埃及人每天必不可少的食品。这次吃到了,但对我来说蚕豆皮煮得再烂也难下咽。还有一种是用粉碎机把豆和皮再打碎了,更难吃,因为你没有办法吐皮了。这顿饭加上小费只花了15镑(合3美元),相当于在开罗第一顿饭的小费钱,我吃得很高兴,但丫丫和梦华都有胃亏肉的毛病,两顿回民的素食下来,夜里作梦都是吃活杀鸡。因为我们第一天看见小吃店旁边有卖烤鸡的,第二天就去把烤鸡买回来。这只鸡一顿没吃完,第三天他们两人就泻起肚来,没有带够止泻的药,只好去药房买。好不容易找到一家24小时营业的药房,却关门。问路上的行人是怎么回事,原来当时正是五点钟祈祷的时间,营业员到旁边的清真寺去了。等了约二十分多分钟,才见几个男人从寺里出来穿鞋。药品都是外国产的,有英文,花了20美元买了药,才止住泻。俩人吃这只鸡的价值也够高的。此外,埃及的甜点很多,各种各样的蜜三刀、沙奇马、枣泥卷、一口酥、买一盒才6镑,不到二美元,买了在火车上吃,大过其瘾。我们在外面吃饭只要瓶装水,但发现当地人都喝可乐,一问价可乐比水便宜,一瓶只合25美分,水则一元。


菜市场

由于尼罗河的上游阿斯旺(Aswan)修了水坝,这条世界第一长河在卢克瑟一带出奇地平静。整个埃及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都住在尼罗河两岸狭长的河谷上,河谷大约只有4公里宽,远处就是沙丘。河谷平平整整地一片绿地,以前是靠发洪水肥田,现在土地看上去还很肥沃。我们在码头租了条船,船夫带着我们在河上漂,沃野千里,隐隐约约可见农夫在地里耕作,牛、马、骆驼就散放在收割后的庄稼地里。棕榈树丛上飞舞着成群白色的鹭鸶,一派农家乐景致,只可惜相机太小,不能把美景都拍下来。船夫把我们停到河心岛上,坐在沙滩上饮埃及红茶,看当地小孩在河里打鱼,真有世外桃源的感觉。在卢克瑟的最后一天风比较大,河面上有许多帆船,太阳光从不同的高度照下来,河水,远山的景致就不同,我们坐在河边的餐馆里吃饭,欣赏这瞬息万变的自然风景,快日落时,我们爬到停泊在河边的船旅馆顶层,看河上千帆竞发,夕阳西下,实在另人陶醉。


尼罗河上乘船


尼罗河日落
 

是否还记得电影“尼罗河的惨案”里乘船航行在河上的情景,那种船就是一个旅馆,有饭厅、舞厅、游泳池、酒吧、客房,每只船有四层楼高。这样的船排列在卢克瑟码头边有上百条,没有游客,绝大部分闲泊着。我们还去了卢克瑟最古老的,最昂贵的一家旅馆叫冬宫(Winter Palace),“尼罗河上的惨案”也有这里的镜头。比起外边喧哗的闹市,这里面是宁静的热带植物花园,餐馆得穿着打扮了才能进去。


穆斯林帐篷

卡尔奈克晚上有个节目叫声和光的演出(Sound and Light Show)非常精彩,天黑了以后,到宫殿的露天剧场里看,在宫殿的不同角度,亮起不同颜色变化多端的灯,配之以音乐和解说,再给人复习一遍历史,描述当时皇帝、皇后的生活,很引人入胜。我一边听一边想,如果故宫搞这么一出戏也会很吸引人,配上中国的古典音乐,梦华说还可以用激光在天上打出古代人物的形象,不用屏幕,什么乾隆、慈禧、珍妃、光绪都可以从天外姗姗而来,这不就像见鬼了一样吗!哈哈!

卢克瑟可让我们体验到了热带沙漠冬天的气候,开罗不是很明显,因为空气污染,早晨,下午的天空都是雾蒙蒙的,中午比较热。但是卢克瑟,在旅馆房间里不见太阳还有点冷,夜里盖一条毯子不够,得开暖气。但只要一见阳光就热得不行,连玻璃反射的阳光都是烫的。阳光下不戴墨镜就睁不开眼,经常是戴着墨镜还找墨镜。再热出门也是尽量穿长袖衣服,否则皮肤会晒疼,再热的天,只要走到阴凉地,就像进了空调室一样。这是十二月底的气候,若是夏天根本出不了门。很多欧洲来的游客都在游泳池里日光浴,这是晒太阳的宝地。卢克瑟是埃及的南部,人的皮肤比开罗的要黑,长得象非洲黑人的也多。

原来看埃及古代壁画,把人的眼睛都画得特别大以为是艺术夸张,电影里那些扮演埃及人的也是拼命地画黑眼圈。现在观察下来,埃及的很多人眼睛是很独特,眼裂很深,很长,眼睛周围的皮肤黑,且眼角细长地挑上去,快到耳朵了。女的再包个头巾,不露头发只见两眼。我们走路见到大眼的就说快看“牛眼”,结果“牛眼”比比皆是,连丫丫的眼也是“牛眼”了。随后,我们就制定了“牛眼”标准:从人的侧面,可以看到整个眼睛(角到角)的才能称之为“牛眼”,使“牛眼”规范化了,能达标的大概是典型的埃及人。其实埃及人纯种的并不多,看公元前两千年的墓地,那时的皇帝有黑人,黑人皇帝的墓里壁画上的人物与其他的皇帝是一样的,只是皮肤是黑颜色的。

来埃及以后才感到我以前对希腊二千年没有再出人才的一番感慨是少见多怪。 埃及这样一个有着更加辉煌过去的,四,五千年过去了,尼罗河水向北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再也没有建树。今天埃及经济的三大来源:一是苏伊士运河收入,由于空运的竞争,逐渐减少,不会增加。二是劳工输出,很多人在中东其他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工作,寄钱回家,中东一旦战乱就会受影响。三是旅游收入,从今年我们的所见所闻,九一一给埃及的损失太大了。美国的旅行团统统取消了,少数成群结队的外国人不是欧洲人就是日本人。应该爆满的旅馆、餐馆都是空空如也。说到埃及历史,纳赛尔应该是提得上的近代伟人。他1956年军事政变推翻前国王以后,把土地、资本收归国有,把苏伊士运河从英国人手里夺回来,在世界上搞不结盟国家联盟,可惜命太短,他死后埃及人是倾国倾城为他送葬。纳赛尔走的是社会主义的路子,他的继承人萨达特又走的是资本主义的路子,现在的穆巴拉克在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搞平衡,西方国家和中东石油国都把大量的资本投入埃及,以保持埃及在中东的特殊地位。但是一个有着这样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国家,何至于这样落后呢。

2002年的新年前夜我们是在火车上度过的,本想是空的火车居然客满。这一路没怎么睡觉,早晨快到开罗时正赶上日出,广阔的地平线上雾气弥漫,远处近处是参差不齐的棕榈树,当天空变粉色时,树影是黑色的,太阳像个鸭蛋黄一点点攀升,景色真像一幅迷人的画卷。

在开罗的最后两天完全由我们自己安排,再不用别人牵着鼻子转了。先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从旅馆出来步行大约半小时就到了。比起法国的罗浮宫,埃及博物馆不算大也比较陈旧,但样样物品都是奇珍异宝,因为他的年代历史长。除了数不尽的石雕以外,还有很多出土装饰品,像皇帝的金面罩、手指套、脚趾套、珠子、项链、做工非常精细。像前面提到的那个九岁登基十八岁死的皇帝,5000件文物保存完好,可能是因为沙漠气候,不易腐烂。我们原来只知道人的木乃伊,在当时还有动物的木乃伊,有一只狗的木乃伊,狗的外皮毛还在。 还有鱼的木乃伊,绷带细细地包着鱼的身体一层压一层,看上去就像鱼鳞一样。馆内橱窗里陈列的石器时代的石头,每块石头上都画着点古代文字,石头的颜色就和我们在金字塔旁边捡的石块一样,丫丫回家准备用墨水在石头上也画点埃及古文字,以假乱真作纪念。顺便提一句,丫丫这次学会照相了,凡是我和梦华两人的合影都是丫丫拍的。


开罗的天空和市容

最后一天去参观开罗最有名的清真寺,建于公元800-900年间。本来进去是应该脱鞋的,但是那天不知是因为正在维修满地尘土还是天气冷,变成给我们每人鞋上包块布,交十个镑。这是一个外面有围墙的大广场,面积有六公顷的地上铺着砖,广场中间有一间小房子,举行活动时广场会挤满了人,人们就用一块小地毯铺在地上,跪在上面祈祷。广场边上有一个转着圈上去的尖塔,爬上去可以看周围的街景。这是老城,街道还是土路,两边的楼房外表也很破旧,尤其是从上面看下去。在埃及,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的房子都盖了一半就不盖了,几乎所有的新房子,不管是二、三层的,还是五、六层的,下面已经住人了,楼顶上都还竖着钢筋水泥柱子,或露着钢筋头,很不雅观。后来梦华突然想起十几年前看过的一篇论文,才明白,埃及的税收政策对新盖房收特别重的税,对改建翻新加盖的收很轻的税,所以人民盖房时都留一条后路,盖一层住一层,等以后有钱再盖,这叫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穿着包脚布在清真寺内-丫丫摄

清真寺旁边不远的地方是皇宫,非常大,我们只在外面拍照,没有进去,而去逛开罗最大的跳蚤市场。里面从吃穿、到布匹、地毯、鞋袜、金银首饰应有尽有。纺织品大部分是中国制造的。最挤的地方是卖香料的摊位,还不是外国人买,都是本地人买。又看见了卖蚕豆汤的车子,当地人每人手里拿个大碗,像抢一样地排队,好像是一镑一碗。卖的人手持长把大勺子在大锅里掏,梦华站在一旁直咽口水,有照片为证,但是不敢再冒险了。这两天吃饭我们都找比较保险的餐馆吃,烤羊肉夹饼,现烤现吃,不会出问题。我们在当地居民区街道里转,卖肉的就把半片半片的牛肉挂在门口。我记得以前东大桥也是回民街,卖肉的也是把肉挂在门口。埃及还有一景是水烟壶。街边茶馆里很多男人排排坐在一起抽水烟,书上介绍过,说这种水烟比较健康,不伤身体。开罗的宗教气氛比南方松弛些,住在旅馆里再也听不到高音喇叭的祈祷声了,但我们的确看到很多上年纪的男人脑门中间有块黑迹,据说是磕头磕出来的,他们以此为骄傲。


身后橱窗里摆的是抽水烟的烟具

离开领馆区机场时我们留了一百多镑以防万一。因为我们刚刚到开罗机场时,梦华去上厕所,碰上有人收费,他没有埃及钱,就用20美元在兑换机器上换,谁知这机器只进不出,找人去修,管机器的人不在。拜托接我们的翻译第二天再去问问,结果人家说你有什么证据说那钱是你的,就吃了一个哑巴亏。临走我们怕他们又要收机场费之类的,机场费倒是没有收,可是在外币兑换美元时,所有的窗口都没有美元、欧元,只有澳元。这样我们又吃了一次哑巴亏,只好买了些我们从来都不愿意买的免税商品。埃及人遇事爱说上天的旨意(God’s willing),这大概也是上天的旨意。

总而言之,埃及之行是我们花销最大的一次旅行,也是最有意思的一次旅行。丫丫长大了,虽然大部分的走路都是爸爸抱着(还像小孩儿一样),但是所见所闻能记住了,会对她今后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哈哈!

可以说我们的心直到飞机在华盛顿机场落地以后才松了一口气,在飞机上都是绷得紧紧的。特别是从法兰克福转机时,机场查得很严,旅客中又大部分是阿拉伯人长相的。坐在飞机上对前后左右的人都观察一番,看看有没有怪异的表现。我们前排的一个阿拉伯男青年,干脆空着两手上飞机,是不是可疑?反过来设身处地为他们想,大概也是给查烦了(机场的安检人员对阿拉伯人查得紧)。我们托运的行李也被打开查了,拉链都拧坏了。可见人们现在旅行多么神经质,草木皆兵。


用床单扮装成四岁的小穆斯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戴宁生202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青字' 的评论 : 谢谢你的夸奖!
青字 回复 悄悄话 哇,我一口气读完。那么多的历史,那么详细的记录吃买行。行文流畅,文字描述的画面栩栩如生。谢谢分享
我爱城堡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20年前的游记今天读来更珍贵。文章最后那个四岁的小穆斯林太可爱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