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禅宗演义连载之 16 师承两宗

(2021-10-26 10:26:47) 下一个

作者  四川红尘洗梦

赞  播梵音于禅话,传大悲于有缘

 

第八节 师承两宗

  法持禅师,公元635年出生于润州(南京)江宁一户张姓人家。小时候法持禅师不仅肤体细润光滑,而且仪容端庄恭敬。是个人见人爱的乖孩子。不过在很小的时候,法持禅师就出家为僧了。
  法持禅师出家后,废寝忘食的学习着佛法,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佛经,可是十来年过去了,法持禅师总觉得没达到什么高度,于是,法持禅师总盼望着能有名师来指点自己一下。
  此时,弘忍大师的东山佛学院因为招生广告做得非常好,导致全国百分之八九十的优秀学僧都跑去报名入学,法持禅师看见后,也不禁心动了。
  于是在公元665年,法持禅师也收拾行装,不辞劳远来到了弘忍大师的东山佛学院参加入学考试。法持禅师不但通过了弘忍大师组织的笔试和面试,成为了东山佛学院的一名正式学生,更是在以后的学习中,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对于禅宗课程中那些幽微隐秘之处,更是悉心体悟。
  几年下来,法持禅师的学习成绩逐年提高,并且最终和神秀大师慧能大师慧安国师等获得了东山佛学院“十佳学生”的光荣称号。院长弘忍大师对于法持禅师也是给予了高度评价:以后能传承我禅法的弟子只有十个人,法持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啊。
  法持禅师以优异的成绩从东山佛学院毕业后,便四处游方参学。后来来到了南京牛头山,参访牛头山佛学院第三任院长慧方禅师,双方见面,一番寒暄过后,便喝起茶摆起龙门阵来了。一番交谈后,双方都非常满意,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慧方禅师更是把牛头山佛学院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乃至一些师徒之间的悄悄话,都毫无保留的讲解给法持禅师听。而法持禅师也是虚心听讲,从不摆出自己是东山佛学院十佳学生的臭架子。
  自然,一来二去,慧方禅师最后把牛头山佛学院第四任院长的委任书发给了法持禅师。这样,法持禅师就成为中国禅宗史上,非常罕见的同时拥有东山佛学院和牛头山佛学院教学资格的禅师。
  古代的僧人也好禅师也罢,都有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那就是四处参学。一个僧人,不管你在哪个佛学院上学,不管你毕业没毕业,你都可以离开佛学院离开师父,去任何一个佛学院找任何一个师父参学,从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但是参学归参学,你继承哪个师父的法脉又是另外一回事。你参学可以找无数个师父进行学习,但是你要继承某派的法脉,那就只能是一个师父了。
  比如说著名的雪峰义存禅师,曾经三登投子九上洞山最后来到德山,分别找了投子大同、洞山良价和德山宣鉴禅师参学,并且在洞山的时间最长,但是最后却继承了德山宣鉴禅师的法脉。开悟后不久,雪峰义存禅师还前去参访临济义玄禅师,不过走在半路听说临济义玄禅师圆寂了,才作罢。
  再比如临济义玄禅师的头号弟子三圣慧然,在继承了临济义玄禅师的法脉后,前往他的师叔仰山慧寂那里参学,三圣慧然已经是被临济大师认可了的高手,自然在仰山慧寂那里表现出色,于是仰山慧寂就想把自己的法脉传给三圣慧然,三圣慧然因为已经继承了临济义玄的法脉,所以断然拒绝再继承仰山慧寂的法脉。
  所以,能同时拥有两个宗派的传法资格,这在中国这个宗法体系异常严密、等级制度异常森严的国度,是非常罕见的,也是难以想象的。在中国禅宗史上,自唐、宋、元以来,这种情况都是非常罕见的。但是从明朝清朝开始,很多禅师为了扩大自己的法脉,以便自己的弟子遍天下,便开始滥传法嗣,根本就不管这个弟子是不是够资格或者是不是已经是别家的传人了。这种行为,就非常严重的扰乱了禅宗的市场经济秩序,搞得只要是个师父,就可以摆个摊四处兜售自己的学生名额,而且只要你付得起代价或者能讨师父喜欢,任何人都可以前来购买入学指标。这就搞得遍地都是这派高僧那宗传人,而且每个人都昂首挺胸理直气壮地打着某某正宗传人的旗号。鱼目混珠的结果,是珠从此不见了,而鱼目遍地乱滚。
  而且这个遗毒一直流传到现在,读者诸君如果有机会,可以看看现在我们很多寺庙当家人的简历。很多人在简历上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着他们是好几个宗派的传人。我们可以来看一个例子:某某法师是天台宗第四十六代传人,禅宗沩仰宗第十代传人,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净土宗第十五代弟子。上面的这个例子,是一字不漏的抄自某法师的官方简历。光看着简历,确实很牛,竟然可以代表天台宗、沩仰宗、临济宗、净土宗四个宗派传法。不过,这种简历也只能哄哄看热闹的门外汉而已。精通一家的高僧我们现在尚且难以看到,何况同时学习且精通四家?所以,他确实就是个简历而已,并不代表什么的。可悲可叹的是,这种简历,在当今中国那些寺庙的当家人中,简直是太普遍了。

  慧方禅师任命法持禅师为牛头山佛学院第四任院长后,便下山四处弘法去了。于是牛头山佛学院的一切事物,就由法持禅师全权处理了。
  因为法持禅师同时拥有东山佛学院和牛头山佛学院的毕业证书,是当时非常罕见的拥有双学位的佛学精英,所以法持禅师主持牛头山佛学院后,对于前来求学的学僧都能循循善导应答自如,自然四方八面来求学的人就逐渐的多了起来,而且声望也是与日俱增,数年之间,就使得牛头山佛学院成为江南学僧们最想报考的佛学院。
  后来法持禅师也跟自己的师父慧方禅师一样,在佛学院里举行毕业论文答辩会,任命考核成绩第一的智威同学为牛头山佛学院第五任院长,然后就把佛学院交给智威同学管理,自己就下山四处弘法去了。
  后来,法持禅师来到了金陵延祚寺定居。唐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九月五日,法持禅师端坐于延祚寺无常院,叫来自己的弟子吩咐道:“我离开后,不用建造什么墓塔,不要举办什么遗体告别仪式,直接把我的遗体丢在山上的松树下就可以了,那样的话,昆虫鸟兽们也可以来吃我的遗体,不至于饿肚子。而且我是个出家人,希望那些吃喝我血肉的昆虫鸟兽们也能沾上一点善因,将来能发菩提心,能走上正道。”说完没多久,法持禅师便圆寂了,享年六十八岁。
  弟子们按照师父的遗愿,把法持禅师抬往后面山上的松林。弟子们刚把法持禅师从无常院抬出来的时候,空中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飘来神幡,从西边围着整座山绕了几圈,场面非常壮观。而且法持禅师所居住的小院,里面的竹林也忽然变成白色的了,七天以后才恢复正常。

第九节 少林宗主

  少林寺,位于河南嵩山五乳峰下,是北魏孝文帝为了安置印度来的僧人跋陀尊者,而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修建的。
  少林寺自建寺以来,一直都是由法师主持少林寺。但是进入大唐王朝六十余年后,少林寺便第一次迎来了以禅师身份主持少林寺的僧人,这个僧人就是法如禅师。
  法如禅师,公元638年出生于山西上党,在很小的时候,又跟随舅舅来到了湖南澧县生活,在十九岁的时候,法如禅师终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并且拜青布明为师学习佛法。
  青布明法师,即慧明法师,在当时也算是个有名的僧人,曾经在越州法敏法师那里求学二十五年,被称为“玄解第一”,因为他冬夏常穿着一件青布衣,所以大家都叫他青布明。后来青布明还去了牛头山,跟随牛头山佛学院第二任院长智岩禅师学习了十年的禅法。由此可见,青布明法师也是一位学问高深习禅有方的高僧。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高僧,在教授了法如禅师两年后,发觉法如禅师天赋极高,远超常人。青布明是个非常睿智和谦让的高僧,他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教导法如,从而影响法如的学习和更大的进步,于是对法如禅师道:“蕲州的弘忍大师,学识渊博,禅定造诣精湛,他的东山佛学院现在搞得轰轰烈烈的,在全国知名度非常高,你在我这儿学习,我恐怕会耽误你远大的前程,你还是去报考一下东山佛学院吧,我看只有弘忍大师才能很好的教导你了。”
  法如禅师见青布明师父都如此推崇弘忍大师,于是立马就接受了青布明的建议,收拾行装,往东山佛学院而去。
  公元659年,21岁的法如禅师来到了东山佛学院,正式成为了弘忍大师的学生。而弘忍大师在给法如禅师上过两次课后,也立马发现了法如禅师天赋奇高,于是针对法如禅师的特点对他进行了专门的辅导。所以,法如禅师很快就体悟到了禅宗不立文字,顿悟成佛的真意,自然学习成绩在整个东山佛学院出类拔萃,并最终被评为东山佛学院的“十佳学生”。
  有一天,弘忍大师叫法如禅师过江去办点事,法如禅师立马就下山去了。到了长江边,法如禅师坐上渡船,前往对岸,可是天公不做美,渡船到了江心,忽地狂风大作,风起浪涌,渡船在一番颠簸后,终于翻船了。船上的人落水后,大家都慌乱成一团,会游泳的人和旁边船上的人都赶紧前来救人。
  法如禅师也掉落在了江中,可是要命的是,法如禅师不会游泳,并被江水顺流冲下去好几里。但是法如禅师却一点都没慌张,他虽然不会游泳,并且身处水中,可是他的内心深处竟然没有一丝的撼动,真正的高僧,喜怒哀乐惊恐惧怕贫富得失乃至生老病死这些外在的东西,都是不能使他们的内心起一点点的波澜的。法如禅师就是这种人啊。
  在水中,不会游泳的人,只要心平气和,就绝对不会沉入水底的。只是,心平气和,又有几个人能在紧急的状态下保持住呢。
  法如禅师内心一丝不乱,心平气和的漂浮在水面,顺水漂流,最终被江上的船只救了上来,法如禅师被拉上船只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死里逃生的样子,神色自若,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般。

  法如禅师在弘忍大师身边一待就是十六年,一直到弘忍大师圆寂,从而成为整个东山佛学院的学生中,在弘忍大师身边学习时间最久的人。
  弘忍大师圆寂后,法如禅师也离开了东山佛学院。他先是在淮南一带游方了九年,后来又来到嵩山一带游方。不过,虽然法如禅师已经出家十八年了,但是现在法如禅师的身份,就和他的大师兄神秀大师以及东山佛学院的很多同学一样,是个没有僧籍的私度沙门。看来,还是要先找个寺庙解决自己的身份和户口问题才是啊。
  于是,法如禅师来到了少林寺。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此时还默默无闻潜心修道的法如禅师终于在少林寺取得了国家承认的僧人身份。
  而此时的少林寺完全是如日中天。中国经过那么多次的改朝换代,经过那么多年的战乱,对于很多地方的城市也好宫观寺庙也罢,破坏程度都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少林寺似乎是个奇迹,从建寺以来的近两百年间,虽荒芜频繁但是寺业充实,僧人们穿衣吃饭一点问题都没得。
  进入唐朝以来,少林寺的地位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为在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的战斗中,少林寺以昙宗为首的十三名武僧,参与了这场战斗,并且通过里应外合,夺取了唐军久攻不下的辕州城,而且居然擒获了王世充的侄儿王仁则并把他交给了李世民,为李世民最终平定王世充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段历史在后来就演绎成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精彩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武打片《少林寺》,就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这部电影,想当年红尘洗梦也是搬着个小板凳去看得津津有味的。
  李世民登基后,自然对于少林寺恩宠有加,使得少林寺不仅寺产庞大,而且政治地位尊崇。唐咸亨年间,唐高宗李治专门巡幸少林寺。公元684年,武则天也专门来到少林寺为唐高宗做法事。
  所以此时的少林寺,不仅声威显赫,而且龙象云集,高僧大德很多,一般的人,自然是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的。而法如禅师到了少林寺后,根本就不以东山佛学院十佳学生自居,而是非常的低调,处处退让,保持着自己那颗朴素之心,对于那些世俗的荣华富贵,从来就不放在眼里。所以法如禅师在少林寺待了三年,也没有那个发现法如禅师是个学识渊博而且禅定功夫精湛的高僧。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时间一久,大家终于发现原来法如禅师是个高手高手高高手,而且还是弘忍大师东山佛学院的十佳学生之一。于是,慧安国师的弟子元珪禅师会同都城里的惠端禅师等一些高僧,来到少林寺,并且和少林寺那些管事的僧人以及一些有身份的信众,联名邀请法如禅师主持少林寺,并且希望法如禅师登坛说法,广招学僧,传授东山法门的禅法。
  法如禅师多次推辞不掉,终于在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勉强答应在少林寺开法。从而成为少林寺历史上,第一个以真正的禅师身份主持少林寺的僧人。这就给后世带了一个非常好的头,从而使得少林寺在历史的绝大多数时期,都是以禅师作为最高管理者的。
  法如禅师主持少林寺后,广开禅法,应机接物,善导群学,使学僧自悟不可言说之本来一心。从而在整个北方地区声誉鹤起,成为了北方地区事实上的法主。而此时,慧安国师还在终南山隐居,神秀大师也还在当阳玉泉寺默默无闻的养老,而慧能大师在曹溪开法不久,并未显达。所以,法如禅师是弘忍大师七百多名学生中,成名最早的。不止成名最早,成为一方宗主,而且是最早引起皇室对弘忍东山法门高度关注的禅师,这为最终慧安国师、神秀大师、玄赜禅师等进入京城,使弘忍大师的东山法门成为佛法的主流并席卷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法如禅师声名远播,使得很多的僧人都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找法如禅师学习禅法,这其中就包括神秀大师门下最优秀的两个弟子普寂和义福。可是人的命运是不可捉摸的,普寂禅师走在半路上,就听说法如禅师圆寂了,感到非常可惜,于是就转而去拜谒神秀大师。而义福禅师却是千辛万苦走到了少林寺,才得知法如禅师已经圆寂了,义福禅师“怅然悲愤,追践径行者久之。”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法如禅师主持少林寺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便于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七月二十七日午时,在方丈室里端坐着去世了,享年只有五十二岁。法如禅师真的称得上是英年早逝啊。
  法如禅师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便在少林寺的西边,修建了一座墓塔安葬法如禅师,并且在墓塔内立有一座青石碑,上面篆刻着《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比较详细的记载了法如禅师的一生。而且此碑历经千年沧桑,现今还屹立于少林寺,从而成为少林寺景区现存最古的墓塔。
  法如禅师除了是第一个以禅师身份成为少林寺住持之外,还第一次在禅宗史上勘定了禅宗的法脉传承。作于公元689年的《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着禅宗的法脉传承: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法如。
  现在我们都知道禅宗的六祖是慧能大师,而且五祖弘忍大师有学生七百多人,更有“十佳学生”各自分化一方。可是上面的行状却清清楚楚的写着弘忍大师唯一的正宗传人是法如禅师。弘忍大师是禅宗五祖,那么法如禅师不用说自然就是禅宗六祖了。
  但是,最让人不解,最让人惊异的是,这个行状写在那儿,居然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质疑,更没有任何一个人去反对并且把它用各种方法销毁掉。真的是一个人都没得。
  和法如禅师同在嵩山传法的慧安国师一系没吱声,(他们就在嵩山,应该看得见这个碑文的啊。)
  稍后不久声势显赫如日中天的神秀大师一系也没吱声。(神秀大师贵为三帝国师两京法主,有人胆敢独占六祖的称号,并且排斥掉神秀大师的传法资格,那还不马上传到神秀大师和朝廷的耳朵里啊。)
  神秀大师的两个弟子普寂和义福,在神秀大师去世后,执掌北方佛教,同样声威显赫如日中天,可是对于在自己掌控范围内的这块少林寺的碑文,他们同样没吱声。只不过神秀系的弟子重新提出了一套传承系统,以神秀大师为第六代,普寂为第七代。按照神秀大师和普寂、义福他们如日中天的声势,完全有能力把法如禅师的碑文铲除掉,可是他们都没吱声。
  慧能大师此时刚在曹溪开法不久,别说你写个告示说谁是六祖,就是你把传法袈裟拿走了,他也不会心动一下,他也不会眨一下眼。所以,慧能大师也没吱声。即使是后来他的小徒弟神会禅师跳起来拼了老命为师父争夺六祖的名分,也没看见他对法如系提出任何攻击的言论。
  即使是拿到了金襕袈裟的智诜禅师一系,也没敢说传法袈裟在我的手里,法如禅师那个六祖是假的。
  上面那些老大哥都没吱声,玄赜禅师之类的小师弟们自然就更不会跳起来反对了。
  对于法如禅师以禅宗六祖自居,相关各方全部保持沉默,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这种情况,在中国这个宗法体系异常森严的国度,简直是无法想象的。须知,后面为了六祖的名分之争,很多人那是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头破血流的啊。
  红尘洗梦经过查阅和分析大量的资料,个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法如禅师在弘忍大师手下学习了十六年,并且一直守候到弘忍大师圆寂,这在东山佛学院那是独一无二的。玄赜虽然也守候在弘忍大师身边,并主办了弘忍大师的后事,但是玄赜只跟随了弘忍大师五年时间,和法如禅师的十六年相比,自然有相当大的差距。法如禅师跟随了弘忍大师十六年并一直在身边,作为弘忍大师的正宗传人,那是绝对有资格的。
  其次,红尘洗梦前面也说过,真正的高僧,对于那些外在的荣华富贵尔虞我诈得失是非生老病死等等,在他们的眼里,真的就是身外之物,真的就是粪土,真的就是过眼云烟。如果随便一个称号就能打动他们的内心,那他们也就不配成为什么大师了。所以,不论是慧安国师,还是神秀大师,还是慧能大师,对于六祖名分之争,实在是没有任何兴趣的,不但如此,他们还非常谦让,彼此尊重,兄弟伙关系其实是非常融洽的。比如慧安国师让弟子去找慧能大师学习,神秀大师不但在皇帝那儿推荐慧能大师,更派出自己的弟子到慧能处学习,法如禅师在临终前也留下遗训,要求自己的弟子们前往当阳玉泉寺去找神秀大师学习。而慧能大师也从来没有发表过诋毁师兄弟们的言论。所以,对于谁说谁是什么,这些大师们真的是毫不关心,也毫不在意的。更不要说发起争执进而残酷争斗了。
  最后,那就是法如禅师开法时间非常短暂,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而他自己可是在当时最顶尖的禅学大师弘忍门下整整待了十六年才毕业的。所以法如禅师没办法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出来,这也是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在自己圆寂后去找神秀大师继续学习的最根本的原因。
  法如禅师的法嗣里,除了嵩岳元珪禅师和写出《传法宝记》的杜朏稍有名声外,别的弟子大都是默默无闻之辈。所以,法如禅师去世后,自然就没有什么人打着什么六祖七祖的旗号到处弘法,到处招人眼目。相应的就不会招来关注招来反对招来攻击。法如禅师的法系因为没有优秀的学生传承,很快的就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了。所以,法如禅师的碑文,就是一个空架子摆在那儿,光有什么六祖,却没有六祖的门人去传法,去光宗耀祖。自然,也就没人会花功夫去搭理那块墓碑了。
  法如禅师不仅在身前成为少林寺的宗主,也成为当时北方地区实际上的佛教领军人物,可以说是声名卓著。而且在他快要离开这个俗世的时候,法如禅师更是留下遗训,要求弟子们“而今已后,当往荆州玉泉寺秀禅师下资禀。”由此可见,法如禅师同样是一位胸怀宽广气度过人的优秀禅师。
  法如禅师的禅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佛密意,顿入一乘。”这个思想被后来的禅宗南宗进行了深入的发扬,从而为南宗顿悟特色的理论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可惜的是,法如禅师的弟子们,没有一个继承了这种禅法,从而只能让慧能一系一枝独秀且独占鳌头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