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完《落叶飘零》的胡思乱想

(2022-10-25 13:55:43) 下一个

终于读完马严君玲(Adeline Yen Mah)的写于1997年的《Falling Leaves》。 先要郑重地感谢文学城网友(很抱歉没有记住网友名字)的推荐,好书, 也胡乱写几句读后感。

作者从她个人经历的角度讲述了一个豪门恩怨的故事。虽然一般网上的介绍总是以她生母早逝,后母不仁,父亲冷漠为切入点,给我印象深刻的却是此书绵长的时间跨度,迥异的空间切换, 和交织其中的中国人的生活和选择。从日本占领中国起讲到国民党逃离大陆,再讲到共产党的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从殖民懦弱的中国,到动荡的香港,再到充满歧视的英国和血气方刚的美国。本书栩栩如生地描写了同一家庭的人们在不同国家生存、生活的故事。君玲的姑爸爸为了哥哥的几个孩子,被要求留在家中照顾几个没有母亲的孩子。终身未嫁的姑爸爸给了幼小的君玲无尽的爱。 为了逃避和嫂子也就是君玲继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姑爸爸选择留在新中国, 境遇悲催,令人扼腕。

书中详细描述了改革开放后她第一次携夫回国。她提到几条主路,淮海路,南京路, 和它们49年以前的旧路名,以及她看到的法租界。她还提到现在的上海路边没有包在报纸里的弃婴。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哪里会晓得这些,让我唏嘘不已。

有人说作者到最后也没有原谅她的父亲和后母。如果是我,我也不知道能否原谅他们。仅仅在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年月把她一人留在天津教会学校读书,还不让天津的亲人探访这一件事,就很难原谅他们。毕竟作者那时只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后来还是她家的远房亲戚自作主张带她去了香港, 才得以和家人再相聚。家中其他孩子,除了嫁在天津的大姐,四位兄弟加一位妹妹,不论男女都一同去了香港,仅仅因为她的生母在她一出生就因为产后热而过世吗? 我想不明白她的父亲为何也同意把她留在天津。难道是这句俗话有后妈就有后爸的印证吗?

作者有一次失败的婚姻。我感觉是为了美国身份,她嫁给了Byron。

虽说她小时长期生活在严苛无爱的环境下,她的父亲和后母还是为她提供了很好的教育,从小在教会学校, 后来又在父亲的建议下去英国读医。医学院毕业后她先成为一名麻醉师,然后开始英文写作, 完成自己少时的梦想。她的文笔虽然简单明了,但是教会学校的童子功给了她许多帮助。像我们这种初中后才开始学英文的, 如果没有极高的天赋, 即使想用英文写作, 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后母去世后作者被后母莫名其妙地排除在遗产继承人之外,她的三哥建议她继承其中的一套房产。书中用小妹的口吻说道因为回归在即,香港房地产严重低迷。前面也提到在国共交接之际香港的人心动荡, 居民纷纷办理他国居留证。那时还是英国治下。新冠疫情前香港人民上街游行示威,类似的事情也发生了。不论何时,香港和大陆还真的是血肉相连,打断骨头连着筋。作为短视软弱的人类又有几人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或者准确地判断何时该变。

以近年来国内的走势,我们这些当年飘洋过海的大陆人都会庆幸自己的选择。即使不问世事,也可以安静地生活, 老去, 做不做核酸自己选择。可是没有几年前, 我们中又有多少还无比羡慕留在国内的那些老同学,有无限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呼风唤雨, 名利双收。我们每个人也仅仅是一粒沙,在时代面前总是那么的无能为力,唯有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是我们可以把握的。

君玲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曾经将公司做到在香港上市。他和君玲的几次对话展现了一位精明且现实的商人父亲形象。第一次是他建议君玲学医,而不是写小说。给出的理由是君玲从小受的教育限制了她的中英文水平。第二次是父亲去她在加州的小家访问,敏锐地发现女儿的婚姻有问题,并毫不犹豫地提醒了君玲。很好奇今日的严家又如何?网上的资料并不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同欢 回复 悄悄话 我有这本书,算起来有近20年了, 今天翻出来再读读
青舫 回复 悄悄话 多谢,就记得是个很有特色的网名。
FightCovid19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推荐这本书的博主是张铁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