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帝尧(yáo)在巢父,许由,子州支父那里捡到便宜后,把注意力转向了另一个势单力薄的小人物,舜(shùn)。
说起来舜也不是外人,居然是根正苗红的皇室后裔:咱们在青阳和昌意,东院和西院里提过,西院的颛顼(zhuān xū)帝死后,政权就被帝喾(kù)夺回了东院。但颛顼这一族的血脉并没有断,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gōu wàng),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gǔ sǒu),瞽叟生舜。
他们这一边显然早生早育,辈份迭代的比东院快了好几倍。自穷蝉那一辈起降为庶人,所以舜血统虽好,却是个十足十的六代平民。
关于舜和他老爸瞽叟,后妈,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象,有很多故事,咱们在下一回再单独细讲。现在只说舜化逆境为机缘,以大孝大贤为人设,名声渐渐传了出去。
帝尧的继承人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这天他又来问群臣了,‘给我推荐个贤臣吧。’
这次四岳共同举荐一人:舜。
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闲,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
史记?五帝本纪
其实尧最初选择了舜,是不失为一步妙棋的。尧现在的困境是,他自己年事已高(「尧立七十年得舜」-《五帝本纪》),很希望儿子丹朱能接替自己的位子。
但他又很希望儿子能做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仁君,不希望丹朱的手上沾血。
所以尧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帮自己给儿子除去接班道路上的绊脚石。而这个人最好是新人:现有的大臣们和已有的几股强势力纠缠的太紧了。
于是在尧的设想之中,舜简直就是老天爷赐给他的最佳礼物:舜在外除去政敌,丹朱在内做储君坐享其成。最妙的是,根本不需要担心舜,他一个刚被自己提拔起来的平民,能成什么气候?
于是舜被尧看中提拔了,一路青云直上,连升三级,从平民,到小官,到大官,一直做到了大司徒。(「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说苑?君道》)
为了拉拢舜(说是试验舜的品德),尧也真豁出去了,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他。(「尧以二女娥皇女英妻之。」-《帝王世纪》)
舜也确实很给力,先后帮帝尧除掉了共工氏,欢兜(huān dōu)氏,鲧(gǔn)这几个朝中大佬。
(舜)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尚书?舜典
请注意,舜「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这些事,都是在帝尧年间做的。
换句话说,他是举帝之旗,行尧之事,为太子丹朱除去了一个又一个政治强敌。
但事情很少有按照原先设计的方向发展的。
舜虽本布衣,仗着尧的全力支持,在外纵横驰骋多年,居然羽翼渐丰。他和帝尧的二哥弃(大司农),三哥契(大司马),四岳,颛顼帝的外重孙伯益,都私交甚密。
甚至被他下令诛杀(祝融氏执行)的鲧的儿子禹(yǔ),都没有记恨他。因为舜举荐禹为新一任治水总工程师。
当帝尧开始警觉要提防舜的时候,就像几千年后的李渊面对战功赫赫的李世民,哪里还有机会?
于是乎,「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竹书纪年》。丹朱万万没想到,竟是自己的二伯,把他从太子位请了下来。
而帝尧本人呢?我们来比较一下《史记》和《古本竹书纪年》的不同记载:
尧 …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史记?五帝本纪
即使在正史记载中,尧也是在死前二十八年就「辟位」给了舜。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古本竹书纪年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而竹书里,舜就是赤裸裸的篡位了。
真相永远是在二者之间。此时舜的实力和朝中的追随者,都已远远超过了尧。就像后世的李世民杀死了太子建成之后,尊李渊为太上皇。舜施加压力迫帝尧提早退休,安度了二十八载的晚年。
如果我们在拍电影,这一部的结尾处,有这么一段插曲:
看着渐渐落山的夕阳,帝尧回想起自己的一生,竟似是痴了。
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于涂。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论衡?感虚
他嘴里喃喃的说道,天下太平,万民安康,天下是不是帝尧的,和我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