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mp 未“创普”(贴近发音又略无褒贬义之选)
“川普”是tramp (扭曲发音贴近另一词的败笔)
感谢陈光诚
名归韵串谱
在YouTube上观陈光诚大会发言视频,听他几度呼唤“President TRA—M(川)P”,被逗得一乐再乐,如同听相声。人说盲人因失去视觉而具有超常的触觉和听觉,据此可判知陈光诚到美国后听英语时绝不会不察Trump与tramp两词的发音区别,他之所以在大庭广众之中咬言咂字倾情告白般地把 President Trump 唱成President TRAMP,是在抒发他爱戴总统而特地突出华人为之转音命名的由衷美意。
殊不知这一声绕梁三日的呼唤终于使这蹩脚译名发挥了其自问世以来的最全功能,亦“信”亦达亦“雅”,能令总统全家老小刺耳扎心,咬牙切齿。更会让“川普”译名的始作俑者廿多年来的沾沾自喜顷刻碎成尴尬。
作为反照,被拥戴者对华T粉的倨傲愈加鲜明:你们只要拿钱来就得,其他的(如为我的对华政策献智献策),我根本用不着你们!华人“trampers”(川粉) 终归挤不进美国Trumpers (T粉)的妈嘎嫡系,陈光诚式的一头热不识相让人家看不上,不是缘由第一也是之一。
与“川普”相照,这一例发音跑偏更远,只为了添加“意义”。
加拿大保守党现任党领的名字Pierre Poilievre对很多说英语的人是个挑战,因此,一位英语采访者告诉他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念您的last name。Poilievre 回答: “The simplest way for Anglophone to say is Poly-ev.” 本人既如此认可,那么,按照名从主人的译名原则,贴近发音而无求含义(除非碰巧得宜、否则只需中性)的译法或可是“坡利耶夫”、或可是“坡利埃”。
可叹,与“川普”相仿,出于爱戴之忱的中文译者又要有所表示了,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博励治”。这个“治”跟本名不沾边,无论用法语还是用英语都念不出它。它的来源是中国古代君王的“励精图治”——译名作者显然是为了表示此子将为加国之主。但他/她忘掉了国家政体的背景。若能想到民选的国家领导人应是选民的雇员即公仆,他/她本来大可选用“仆里埃”或“仆里哀”,以示乐于竭诚服务的姿态,也胜过那个居高临下的蹩脚翻译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