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枫叶黄

憧憬退休的生活,闻吻夕阳的色彩
正文

母亲百岁冥诞(续)

(2023-04-17 19:13:10) 下一个

母亲百岁冥诞(续)

今天按农历算还是母亲百岁冥诞。

翻看母亲的笔记,发现一些汇款记录,很是感慨。

在我的大姐出生后,父亲先来到东北工作。1949年末,姥爷病逝,母亲只好出来工作养家,1950年2月在合肥黄麓师范教书两个月后,带着我大姐来到东北和父亲汇合。

这时,姥姥已是近六十的人了,家里没有别的经济依靠,也不像爷爷家在农村可以自己糊口。父母刚刚来到东北后还没有站稳脚跟可以把姥姥接过来,只能每月寄生活费去安庆孝敬姥姥。

刚刚建国时经济情况很混乱,货币也是乱七八糟。母亲从南方来东北过山海关时就把身上为数不多的人民币换成东北币,大概是一比十几,放大了好多。当时东北的经济好,钱值钱。她说身上只有很少一点人民币,换成东北币后却可以买到很多好东西。

可是她往安庆姥姥那里寄钱的时候就是反过来了。我看到她的汇款记录,从1950年5月起,到1951年4月,正好12个月,共计1200万东北币。到1951年4月东北币停用,换人民币9.5:1,所以这1200万东北币相当于1951年120万左右的人民币。人民币后来“缩值”,10000:1,所以为了感受其值可以忽略那个“万”字。

也就是说,她来东北后的第一年寄给姥姥120(万)元人民币,或者说每月10元,注意那时的钱的购买力是比较高的。之后,她每月汇款慢慢增加,估计工资也在增加。在1953年一年,她汇过去了640(万)元。这一年比较多,原因是1952年8月我的大哥(1岁)大姐(3岁)被送回到安庆的姥姥处帮忙照顾。

直到1954年夏,长江发大水淹了安庆,母亲去安庆把姥姥和大哥大姐接回了东北。

反观八十年代我大学毕业后,基本上是“啃老”,没有给母亲什么钱,反倒是她经常会补贴我,很是惭愧。发一个续贴感慨一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