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彼岸随笔

生活是美的,只是需要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生活里有爱,只是需要一颗能够感受和孕育爱的心。
个人资料
正文

漫游大华府(12)钞票从哪里来?

(2024-07-26 13:58:17) 下一个

漫游大华府(12)钞票从哪里来?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DC 的西南角,离雄伟的华盛顿纪念碑不远的14街与C街的交界处,有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其外观庄严气派,内里更是与众不同。那里是美国制版印刷局(BEP- Bureau of Engraving and Printing) ,也就是印钞厂,一个可以将成本只有几美分的白纸,摇身变为数十倍甚至百倍以上价值的美元的地方。

 

 

作为美国政府印刷美钞的独家机构,印钞局始建于1862年,当时只有6个工人手工切割美钞。1914年,印刷局搬到华盛顿,到了1991年,在达拉斯的Fort Worth又开设了一个新的纸币印刷机构,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业务需求。除了负责设计、制版和印刷美国所有的纸币之外,美国制版印刷局还印刷美国护照、军官证、移民证、白宫请帖等等,并为其他联邦政府机构制作保密文件。

 

BEP 从199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在疫情期间中断了几年之后,今年三月开始重新恢复,游客可在门口领票后按不同的时间段跟随导游入内参观,参观时可以提各种问题,有专人为游客解答,全程大约40分钟。

 

我们去的那天是周四,排队领票的队伍不长,沒有我想象中的"人潮涌动",看来,象我这样"见钱眼开"的人并不多。

 

参观的入口处设在印刷厂的后门,进去后是一个装饰豪华的长廊,长廊的二面墙壁上挂满了资料丰富的展板,左边一长溜记录着纸币的起源和近年来新版美钞的变迁,介绍钱币印刷的进化历史,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的年份。右边一长溜则是制作过程和工艺的简介,包括印钞厂内一些文物的图片。

 

 

根据以前游客的记录,他们参观时长廊的两侧靠墙各陈列着一排一尘不染的玻璃柜,有的玻璃柜中放着雕刻印刷钞票的铜板及各种工具,还有已经雕刻好的美元铜板模型,有的玻璃柜中陈列着美国历史上印制的各种钞票、邮票和白宫的各种请柬,琳琅满目,但这次疫情后重新开放时长廊内大多数的展示柜都被移走,仅保留了在右侧中央立着的一个一尘不染的方形玻璃柜,玻璃柜中摞放着崭新的长宽高各约1米的未切割的10美元美钞,足有100万。印刷局用这种方式,告诉那些没见过百万美元现金的人们,一百万摞在一起是什么概念。而在这个印钞厂,这100万不过是每天流水线上产品的很小一部分而已。

 

 

 

 

穿过长廊,先看完一部介绍性短片之后,我们跟着导游顺着一条高于生产车间的窄长迴廊顺序参观,长廊专门用于供游客参观,二边由防弹玻璃封闭起来。我们一边听着导游的介绍,一边俯视纸币生产车间,亲眼目睹从一大摞空白的纸张开始、最后变成能装进到钱包里的纸币全部生产过程。不过例如水印、金属条等技术细节,防弹玻璃后的参观者很难看清楚。参观全程也不允许拍摄和录音。

 

我问导游,印鈔厂的产量是如何確定的?导游回答说,印鈔局直接对联储会负责,联储会根据市场流通的需要下单(一般为95%換旧,5%新币投入),他们交付印好的钞票给美联署就如同其它工厂接单-生产-交货的程序一样,只是这里生产的产品比较特殊,独一无二。曾有经济学家评论说:"二战后到今天的全球经济格局,大致可以被描述成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生产美元。”  而现在,生产美元的生产线就在我们眼前。

 

 

纸币印刷的整个过程都被监控。这里实行"四只眼”原则,规定在高度保安区域,工作人员不得一人独处。据说想进这里工作,可并非易事,要经过严格的考察,包括审查自己和家人是否有过犯罪记录。有的申请者有着长达20年的印刷工作经验,连续申请了15年,才终于得到了这份工作。这里工人的工资和退休金都很高(比普通美国雇员的平均薪资高一倍),高得让他们即使天天面对美元,也都对美元失去了兴趣,所以从未听说过发生印钞厂在职或退休人员犯罪的事情。

 

纸币的制造过程一点儿都不简单,从制作特殊的纸张、到印刷、检测、分析、剪裁、打包到运往银行。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标准,每张纸币都必须完美无缺,因此每一步骤都必须一丝不苟。

 

钞票用的纸张由麻薩诸塞州的一家专门工厂生产,纸张由25%亚麻(linen), 75%棉随机交织而成,比较耐磨,且仿制不易,这种纸张由BEM 专用。美元的图案是刻蚀在大钢板上的,把这种特殊的软钢模版微弯后固定到印刷轴上,加上油墨后抹干净,只剩下那些留在模版刻纹里的,每天大约要用3吨这种特殊的油墨。绿色是美元纸钞最重要和最古老的安全特征之一。颜料配方是受专利保护和保密的。

 

我们跟着导游参观的印鈔生产线分为4大部分,对应了印刷过程的4个步骤:

1)平板印刷:开始有色彩,用于第一步基底色。

2)凹刻印刷:二台凹刻机各重57吨,每部机器可印4种凹版颜色。将完成平板印刷后的纸张卷到大滚轴上,然后卷入第一台机器中,先印纸币的背面,纸张两面之间施加的压力大约20吨,速度为1000张/hr,每张为50张纸币。这道工序完成之后,大约要等72小时油墨干了以后,再将纸币放入第二台机器中,用黑色油墨印刷正面的序列号,财政部和联储会的印章。这一道工序给予了每一张钞票各自的身份。在被送至央行,该序列被放行进入流通之前,这些钞票“一文不值”。这一道印刷后也须放置72小时等待油墨干透。

3)货币检验:电脑和专用相机相结合分别检验印刷的颜色和防伪图像的准确性以确保质量,有缺陷的要销毁。通过检查后的纸币被切成最后的尺寸。

4)打包:印好的美元要清点、扎成100张一捆,每10捆用塑料纸封成一包。图中标签印有纸币的序列号。最后运往中央银行。

 

当然,再严谨的工序也会出错。2010年,BEP印制的新版100美元钞票曾出现了纸张起皱的问题,这些新钞因为有严重的折痕而不能使用。2013年,3000万张新版100美元纸币由于油墨过多,导致其线条不够清晰,线纹与设计不符,同样被美联储要求将其销毁从而导致百元纸币再次推迟发行。

 

我们这次的参观仅限于纸币印刷的全过程,参观内容沒有包含设计和制版,但我对这一部分内容更有兴趣,所以参观之后自我科普了一下。实际上任何产品最重要的是设计环节,美元纸币作为印钞厂的产品亦是如此。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设计,主要是对图案的防伪技术进行更新。设计完成之后,便是制版,这是一项真正的技术活,这些年来,制版印刷局在纸币的生产技术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在印刷、生产和检验技术上,但在制版上却始终使用一百多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技术。据说雕刻师曾经过十年训练,手艺超凡,专精人像字母和数字的雕刻。设计雕刻完成后需要籍铸造和化学工艺制成32张或50張的印刷模板才能用于印刷。如果印的是面值20美元的钞票。每张纸上有32张钞票,面值640美元。10000张的话就是6400000美元。

 

BEP 最核心的机构是在防伪研发中心。为了提高防伪技术,美国联邦政府每7到10年就会研发、印制一套新的货币。而每将一项新技术应用到一款新货币上,都要花费两到三年的时间。比如把美国军队雄鹰的图案移植到20元美钞上,研发就用了约3年。

 

最新的百元美钞,就运用了3D防伪和颜色变换技术。一般的用户,只需用数秒时间检查一下新版100美元钞票,即可根据其安全特征辨别其真伪。

 

1.肖像水印:将钞票对着光源,然后在肖像右侧的空白处寻找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黯淡图像。

2. 安全线:将钞票对着光源 ,可在肖像左侧看到嵌入纸币的垂查安全线。在安全线上交替压印有字母"USA"和数字“100”,在钞票两面均可看到。在紫外线照射下,安全线会发出粉红光。

3.变色数字“100”:将钞票倾斜,会看到钞票正面右下角的数字“100”从紫铜色变为绿色。

4. 凹版印刷:把手指放在钞票左侧本杰明•富兰克林肖像的肩部上下有一种凹凸感。整张 100 美元钞票均用传统凹版印刷工艺制作,使得美元真钞具有与众不同的纹理。

5. 金色数字“100”:在钞票背面寻找大字体金色数字“100”。采用大字体有助视力障碍人士辦别面值。

6. 缩微印刷:仔细观察,可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衣领上、包含肖像水印的空白区域边缘、 金色羽毛笔上以及钞票四周边缘看到印刷的小字。

 

对于美元现鈔,虽然我们熟悉但却并不熟知,平时用现金购物,除了会看清钞票的面值之外,一般不会去仔细看纸币上的印刷细节,这次参观完了回家,手持一张100元鈔票细细打量,才生平第一次注意到那图案色彩的丰富和字母设计的巧妙,不由得赞叹:这鈔票真的来之不易。

 

钞票是个好东西,人人喜欢,为保持其使用的正当性,除了防伪之外还需要防贪防腐。据说印度总理莫迪用印新鈔替換旧钞的方式防止腐败,大于25万卢比的换钞行为需要证明财产的合理来源,希望这样一来,有的官员不敢换钞,贪污所得不义之财便不得不打水漂。但印度央行后来提供的数字显示,似乎这个方法并沒有奏效,看来有时魔高一尺不一定会有道高一丈,在如今这个社会,人性的贪婪不会绝迹。

 

参观结束后,好奇的大脑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们:美国如此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印鈔据说是每天平均印钞9亿700万)难道不会造成美金在世界上过于泛滥吗?说是每天用生产的95%的新钞来替代市面上的旧钞,市面上真的有那么多极需替换的旧美钞吗?我还担心,随着电子支付的日益普及,或许到了某一天,人们与钞票不再见面,印鈔????会关闭吗?我不知道向谁提问,也不知道谁能解答这些问题,或许我应该先问一下我自己:这些问题是我应该操心的吗?当然,回答是否定的。

 

(除第二张之外的图片均来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