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发现诸葛亮的草庐,不在现在官方认定的位置:南阳的卧龙岗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123/202508/3102.html
当时,我按照习凿齿《汉晋春秋》中“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的说法,加上我自己的主观认定,认为诸葛应该住在襄阳,认定了这个说法,诸葛亮的草庐,应该在襄阳城西的隆中小区。
但是,昨天我吃完饭又随手查了一下,发现这个地点也不正确。
“隆中”是王隐对沔之阳“隆山”的加注,是隆山的泛区域化称谓,说不上是具体地名。《蜀记》记载的隆山(隆中)在“沔之阳”,与后世出现的襄阳“古隆中”南辕北辙。
“隆中”这个地名在汉末三国是不存在的,所有三国史书均没有任何记载。清晚期,襄阳把位于阿头山的明代襄简王墓石牌坊改刻为“古隆中”牌坊,1982年谭其骧以个人名义擅改1975版国家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集》魏荆州图,把阿头山标注抹去,第一次将"隆中"明确标注在地图中。
我们知道,沔水就是现在的汉江,而沔之阳就是汉水的北边。
而现在的隆中,是在汉水的南边,明显不符合条件。
也就是说,真正的诸葛草庐的位置,应该是在汉江北岸,位于新野和襄阳之间的某个地方。属于古代的荆州南阳郡的地方。
既不是远在河南南阳的那个“卧龙岗”,也不是现在位于襄阳西部的那个隆中小区。
现在我来定位这个诸葛草庐的位置。
它位于古代南阳郡,而且位于汉江的北面。汉代的南阳郡南部,包括今湖北省的大洪山以北地区,以及应山、郧县以东的一些区域。包括新野县,也就是刘备控制的新野。
所以,诸葛亮的草庐,应该是在新野,因为新野是属于南阳郡,所以叫南阳诸葛庐,没有问题。
当时诸葛亮并无名气,为啥刘备拜访他?而且按照历史记载,刘备并没有请诸葛出山,而是后来诸葛主动到刘备那里要求帮忙。
按照这个推断,刘备拜访诸葛的原因应该只有两个:1. 诸葛亮家在新野境内,在新野到襄阳的路上,刘备去襄阳见刘表,顺便路过歇脚,喝点茶什么的。2. 诸葛在自己的治下,路过拜访一下,聊聊民情。相当于微服私访。新野是个小县,里面出个读书人诸葛亮,应该是当地名人。刘备拜访一下,问一下当地的情况,非常正常。这也是为啥刘备没请诸葛出山的原因。因为本来就是普通拜访。当然,诸葛亮是刘表的亲戚,了解当时的最新政治动态,所以,刘备和诸葛亮聊到天下大势,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诸葛草庐的真正位置,是在新野县境内,汉江的北边,在靠近古代新野到襄阳的大路附近。
诸葛亮自己应该也是经常到襄阳,去拜会当时的文坛人物,比如庞统,庞山民,还有自己的岳父黄存彦。他也算是当地的士族,所以并不穷,家住的位置应该是汉江北边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的地方。而不会是需要走很远,有财狼虎豹的偏远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