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发出过疑问:到底东汉末年董卓乱政时候的凉州,是董卓的,还是马腾韩遂的?
在三国演义里面,一开始是董卓的,后来是马腾韩遂的,就是这个设定。
马腾还参加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董卓还活着,在京城行使暴政,当董太师的时候,西凉怎么从董卓的变成马腾的了?而且董卓和马腾还不开战?马腾是怎么从董卓手上抢了西凉的?
这个三国演义没有解释。
而真正的情况,和三国演义完全不同。
凉州不是一个铁板一块,大家服从一个领袖,一个州牧。
实际的情况是:一盘散沙,豪强各自控制一方。州牧和太守,能控制多大的地方,要看你有多少兵,别人听你的,是给你面子。但是你也不能把手伸到别人的地盘。
凉州地处汉朝的西北边陲,是多民族交融之地。除了汉族居民外,还杂居着大量的羌、胡等少数民族。这些不同的族群在凉州共同生活、生产,但也常因土地、资源和文化差异产生摩擦甚至冲突。
冲突发生,灭人满门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各个家族为了自身安全,也有自己的武装和堡垒,控制一小块地方。
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下,凉州的本地豪强和拥有军事力量的人物迅速崛起,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他们凭借家族的影响、组织民众的能力以及在与少数民族长年交锋中锤炼出的军事实力,掌握了对凉州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其中就包括马腾、韩遂这样拥兵自重的军阀,以及董卓这样从凉州起家并进如中央掌控朝政的人物,都是凉州豪强势力“控盘”的体现。
董卓在凉州当刺史,也只是通过他的部曲,控制州政府所在地,并且对各个凉州豪强控制的地盘发表命令。
各个凉州豪强到底听不听董卓的,那是各个豪强的个人选择,听你的是给你面子,不听你的,你也拿我没有办法。
马腾韩遂就是这样的地方豪强之一。
所以,董卓带自己的部曲进京控制中央政权之后,对于凉州豪强进行过拉拢,让他们进京当大官,那个和吕布发生矛盾,导致和孙坚的战争失败的董卓军统帅胡遵,就是和马腾韩遂一样的凉州豪强,接受了董卓的招安,所以董卓也投桃报李,让他去当吕布的领导。
而马腾韩遂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地盘,一直拖拖拉拉没离开,后来董卓死亡之后,马腾及韩遂合兵到达长安。李傕拜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马腾为征西将军,屯于郿。
也就是说,他们一直都是董卓势力中听调不听宣,介于盟友和部下之间的骄兵悍将。
名义上你是领导,但是我有自治权,一国两制。
所以,在董卓势力瓦解后,马腾韩遂就占据了西凉。
但是西凉其实还是控制在其它地方豪强势力手里面,比如姜姓,张姓,杨姓,胡姓这些大族,对马腾韩遂,同样是听调不听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