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游记《世界著名的宫殿与博物馆》第五篇:奥地利
上一篇讲德国,本篇讲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Republic of Austria),是一个中欧的内陆国家,是欧洲大陆从南到北,由东向西的交通枢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阿尔卑斯山贯穿西部和南部。东北部是维也纳盆地,多瑙河从西向东流经东北部,在奥地利境内长达350公里。
奥地利与多个欧洲国家接壤,北面是德国和捷克,东面是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面是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面是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下面是奥地利地图,再下图是奥地利国旗。
图1. 奥地利地图
图2. 奥地利国旗
奥地利的德文名称(Österreich),意为“东方的边藩”。拉丁名称(Austria)是由德语名称转译而来,奥地利的中文译名是由德文名称音译过来。奥地利与德国,瑞士,卢森堡同属德语区,是日耳曼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官方语言是德语,首都是维也纳。
奥地利实行议会民主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每六年一次在全民选举中直接选出。总统负责提名总理,总理通常是议会中最大党派的领袖。奥地利国会由两院组成,分别是由64名州代表构成的联邦院(上议院)和183名由直接选举选出的议员构成的国民院(下议院)。
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帝都。也是统治中欧1300多年(600-1918)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历史上,奥地利和东欧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欧的国家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有着紧密的关联。
罗马帝国衰落后奥地利曾经先后被匈人,伦巴第人,东哥特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和斯拉夫人所占据。公元788年,查理曼(Charlemagne,768-814)征服该地区,鼓励拓殖,引进基督教。查理曼之后,法兰克帝国分裂,奥地利成为东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
1246年,奥地利的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1230-1246)战死,奥地利落入波希米亚的奥托卡二世(Otakar II,1253-1278)之手。1278年,奥托卡二世败于德意志鲁道夫一世(Rudolf I,1273-1291),从此,奥地利一直受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
哈布斯堡家族在十四,十五世纪积极扩张领土。1526年奥地利取得了波希米亚和匈牙利,与奥斯曼帝国的摩擦日益增多。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奥地利联合波兰援军,击败了围困维也纳两个月之久的奥斯曼帝国军队。
1699年,奥地利获取匈牙利全境。从此之后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灭亡之前,哈布斯堡家族便等同神圣罗马帝国。随着普鲁士的崛起,奥地利开始了与普鲁士之间,进行长期争夺德意志地区霸权的斗争。同时奥地利先后伙同普鲁士及俄罗斯,两次参与瓜分波兰。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在此两年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Franz II)宣布自己为“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Franz I)。统治范围是以奥地利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世袭领地。1867年, 哈布斯堡王朝宣布将“奥地利帝国”更改为“奥匈帝国”。
1918年,一战中战败的奥匈帝国分割为多个小国家,其中一部分成为“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并且被禁止与德国合并。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1945年,纳粹德国战败,奥地利被苏美英法四国同盟军占领,直到奥地利国家条约签订为止。
1955年,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占领奥地利的各同盟国军队陆续撤离。奥地利最终获得独立,成为“奥地利第二共和国”。随着欧洲一体化,1995年加入欧盟,1999年加入欧元区,2000年正式使用欧元。
奥地利产生过很多著名作曲家,例如海顿,莫扎特,舒伯特,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等。其他著名人物有物理学家玻尔兹曼-薛定谔,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电影明星阿诺德-施瓦辛格等。
我在上一篇的“德国”里讲过,我与我儿2018年8月的“东欧五国自由行”,其中也包括“奥地利”。2018年8月12日上午11点半,我们坐长途大巴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出发,行车近三个小时,下午2点半到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一)霍夫堡皇宫(Hofburg Palace)
2018年8月13日清晨,我们到市中心去参观“霍夫堡皇宫”(Hofburg Palace)。从地铁站出来,步行到“玛丽亚-泰瑞莎广场”(Maria Theresa Plaza)。广场中央是玛丽亚-泰瑞莎女皇在高台上的坐像。下图是我与我儿在丽亚-泰瑞莎女皇坐像前面的留影。
图3. 我与我儿在玛丽亚-泰瑞莎女皇坐像前面的留影
玛丽亚-泰瑞莎广场直接与“霍夫堡皇宫”(Hofburg Palace)相连。1918年之前,霍夫堡皇宫一直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宫殿,现在是奥地利总统的办公室。进入霍夫堡皇宫的大门后,就是霍夫堡皇宫的“新宫”(New Palace)。
下图是“霍夫堡皇宫”的大门,再下图是霍夫堡皇宫的“新宫”。
图4. 维也纳“霍夫堡皇宫”的大门
图5. 维也纳霍夫堡皇宫的“新宫”
下图是我与我儿在霍夫堡皇宫“新宫”前面的留影。
图6. 我与我儿在霍夫堡皇宫“新宫”前面的留影
在霍夫堡皇宫新宫前面的广场上,耸立着欧根亲王(Prince Eugene of Austria)骑马像(下图左),和查理大公(Archduke Charles of Austria)站立像(下图右)。
图7. 新宫广场上欧根亲王骑马像(左)和查理大公站立像(右)
欧根亲王(Prince Eugene,1663-1736),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伟大将领之一,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元帅。他与英国的约翰-丘吉尔,法国的维拉尔元帅,并列为欧洲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军事将领。在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和西班牙王位争夺的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查理大公(Archduke Charles,1771-1847),是哈布斯堡王朝重要将领,奥地利陆军元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第三子,皇帝弗兰茨二世之三弟,是奥地利对抗拿破仑的重要将领。尽管他患有癫痫病,但不影响他作为军队指挥官和奥地利军队的改革者。
在霍夫堡皇宫,我买了价格优惠的三联票,其中包括:1)哈布斯堡皇家居所,2)茜茜公主博物馆,3)银器和家具博物馆,另外还包括郊区的逊布伦宫(美泉宫)。同时,我买了一本英文书《Vienna》,没有见到中文书,下图是英文书《Vienna》。
图8. 英文书《Vienna》
在霍夫堡皇宫,我首先参观“茜茜博物馆”(Sisi Museum),博物馆里展出这位不寻常女人传奇的一生,有很多相关的用品和资料。下图是茜茜公主的雕像(左)和剪影(右),她经常把自己的头发盘成皇冠的式样。
图9.“茜茜博物馆”里的茜茜雕像(左)与剪影(右)
伊丽莎白-欧根妮(Elisabeth Eugenie,1837-1898),是奥匈帝国的皇后伊丽莎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之妻,被家人与朋友昵称为“茜茜”(Sisi)。她出生在巴伐利亚一个贵族家庭,但是在16岁之前,一直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巴伐利亚的湖光山色之中。
婚姻将她推入了正式而刻板的宫廷生活中,这让她始料不及,并感到志趣相异。婆婆苏菲女大公在伊丽莎白的女儿出生后,立即接管了她们,因女儿的抚养权与婆婆不和。她与皇帝之间虽然最初相互吸引,但逐渐显得格格不入,她虽然享尽荣华富贵,却总是郁郁寡欢。
伊丽莎白从内心里一直拒绝扮演传统的妻子,母亲,皇后乃至于帝国形象代言人的角色。晚年的她心灰意冷,周游欧亚非列国。1898年,她在日内瓦被一个无政府主义分子杀害。尽管如此,她仍以美貌的魅力和浪漫忧郁的气质深受臣民爱戴,甚至征服整个欧洲。
1955年,在奥地利拍摄的德语电影,《茜茜公主》(Sissi),讲述了茜茜公主传奇的一生。饰演茜茜公主的是德国籍兼法国籍的维也纳女演员罗密-施奈德,她也为此电影一举成名。1988年,电影《茜茜公主》在中国大陆译成中文上映,引起巨大轰动,一时间万人空巷。
下图是真正的茜茜公主(左)与电影演员罗密-施耐德(右)。
图10. 真正的茜茜公主(左)与电影演员罗密-施耐德(右)
我还参观了新宫的“银器博物馆”(Silver Collection),下图是其中的部分展品。
图11.“银器博物馆”里的部分展品
在霍夫堡新宫的“皇家居所”里,展示了一些雕塑艺术品。下图(左)是玛丽亚-泰瑞莎的长子,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约瑟夫二世(Joseph II)。下图(右)是玛丽亚-泰瑞莎的幺女,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奈特(Marie Antoinette)。
图12. “皇家居所”里玛丽亚-泰瑞莎长子(左)与幺女(右)
下图是圣母玛丽亚(左)和盲父与孝女(右)的大理石雕像。
图13. 新宫里的雕像圣母玛丽亚(左)和盲父与孝女(右)
下图是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左)与大臣(右)的雕像。
图14.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左)与大臣(右)的雕像
从霍夫堡皇宫后门出来之后,我们步行两个街区,去参观“圣斯蒂芬大教堂” (St Stephen Cathedral)。大多数旅行团都把圣斯蒂芬大教堂看作霍夫堡皇宫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联合景点。圣斯蒂芬大教堂,尖塔高度137米,以多彩色的瓦屋顶成为维也纳的知名地标。
下图是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外观,再下图是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内部,其中(左)为“主祭坛”(右)为“圆形天顶”。
图15. 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外观
图16. 圣斯蒂芬大教堂的“主祭坛”(左)与“圆形天顶”(右)
我还买票登上了大教堂的顶端,俯瞰维也纳市区,下面的两图是维也纳市区的景观。
图17. 维也纳市区的景观之一
图18. 维也纳市区的景观之二
在霍夫堡皇宫的附近,有一个“霍夫堡公园”(Hofburg Park)。我看到音乐神童莫扎特(左)与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右)的雕像,就顺手拍摄了下面的两张照片。
图19. 音乐神童莫扎特(左)与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右)的雕像
最后说一下我对霍夫堡皇宫的印象。在霍夫堡皇宫里,只见到“新宫”,没见到“旧宫”,不知道有没有“旧宫”。即使在“新宫”,也没见到“御座”,“龙床”,“接见大厅”。在霍夫堡皇宫里,到处是皇后茜茜公主,少见的是约瑟夫皇帝,“皇后”风头压过了“皇帝”。
所谓的“霍夫堡”,没见到“城堡”,所谓的“皇宫”,也没见到“宫殿”。由此看来,所谓“霍夫堡皇宫”,是一个既看不到“宫殿”的“皇宫”,也是一个没有“城堡”的“霍夫堡”。好了,不说了,下面是维也纳的另一个景点“美泉宫”。
(二)美泉宫(Schonbrunn Palace)
2018年8月14日,我们去参观美泉宫。“美泉宫”亦即“逊布伦宫”(Schonbrunn Palace),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郊区的“逊布伦镇”。 “美泉宫”是这一座巴洛克艺术型建筑,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御用皇宫。
奥地利的“逊布伦镇”之与维也纳,犹如英国的温莎之于伦敦,法国的凡尔赛之于巴黎,德国的波茨坦之于柏林,俄罗斯的“彼得霍夫宫城”之于圣彼得堡。它们不是首都却胜似首都,在各自的国家里,起到了政治中枢的作用,也都是本国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
“美泉宫”的名字,来源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Mathias,1612-1619)。传说他在狩猎途中在此处饮用泉水,见此泉清澈见底,味道甜美,遂以神圣罗马皇帝的身份赐名为“美泉”,此后“美泉”成为这一地区的代称。
172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Charles VI,1711-1740)继承了美泉宫。但是,他对美泉宫不感兴趣,把它送给了女儿玛丽娅,即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女皇玛丽娅-泰瑞莎(Empress Maria Theresa),她把美泉宫从狩猎寝宫改成为帝国皇宫。
玛丽亚-泰瑞莎(Maria Theresa,1717-1780),哈布斯堡君主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统治者。在位40年(1740-1780),统治的范围覆盖奥地利,匈牙利,克罗地亚,波希米亚,川西尔维尼亚,米兰,加里西亚,洛多梅里亚,尼德兰及帕尔马。
欧洲的神圣罗马帝国,正如伏尔泰所指出:“既不神圣,亦非罗马,更非帝国”,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联邦。皇帝政令不出国门,各地诸侯自行其是。哈布斯堡真正的权力,只限于奥地利的领地。所以神圣罗马皇帝只是虚名,奥地利大公才是真正手握实权的“老大”。
玛丽亚-泰瑞莎从1740到1780的40年间,先是辅佐丈夫,丈夫死后辅佐儿子,把哈布斯堡王朝的国势推向历史的巅峰,是欧洲史上出名的“开明专制时期”(Enlightened Time)。虽说是“辅佐”,但实际上大事小情,都是她说了算。
玛丽亚-泰瑞莎的丈夫,神圣罗马皇帝弗兰茨一世(Franz I,1745-1765),有点像“倒插门的女婿”,靠老丈人上位。玛丽亚的丈夫死后,儿子约瑟夫二世(Joseph II,1765-1790)继位,玛丽亚成了“皇太后”,谁听谁的,不言自明。
玛丽亚-泰瑞莎不仅在政治上精明强干,家庭生活更是幸福美满。在她与丈夫弗兰茨一世的28年婚姻中,总共育有16个子女,平均不到两年就生一个孩子。年复一年怀孕生育,日理万机治国有方,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能够与之相比的,只有号称“欧洲老祖母”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她虽然家庭生活很幸福,但也只有9个子女。至于中国的慈禧太后更是不值一提,虽然霸占权力48年,但昏庸腐败治国无能。家庭生活更是空虚无聊,儿子多病早死,本人终生守寡。
玛丽亚-泰瑞莎的子女们各个出类拔萃:日后的法兰西王后,那不勒斯西西里王后,帕尔马公爵夫人及两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和利奥波德二世)。下面的油画是玛丽亚-泰瑞莎的全家福,包括16个子女中的11个。
图20. 玛丽亚-泰瑞莎的全家福
美泉宫在历史上发过一些重大事件。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反法联盟在此举行维也纳会议。帝国首相梅特涅在会议上纵横捭阖,他在英法俄等欧洲列强之间大肆玩弄平衡外交,建立欧洲协调的新秩序,使奥地利帝国获得了超过其国家实力的外交利益,因而烜赫一时。
1961年6月3-4日,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领袖,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总理赫鲁晓夫,两者之间的首脑会谈就在美泉宫举行。选择在中立国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所举行的这场会议,旨在减少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2018年8月14日,我与我儿坐地铁从维也纳市区到逊布伦站,再从地铁站步行到美泉宫。美泉宫入口大门的两侧,是带有金鹰的埃及方尖碑,看起来十分壮观。美泉宫的广场上,有两个喷泉,喷泉上是一些大理石雕像,有老人,有小孩。
下图是美泉宫大门里的广场,再下图是美泉宫广场上的喷泉。
图21. 美泉宫大门里的广场
图22. 美泉宫广场上的喷泉
下图是我儿在美泉宫广场上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在美泉宫广场上的留影。
图23. 我儿在美泉宫广场上的留影
图24. 我在美泉宫广场上的留影
然后我们到美泉宫内部去参观,我可以用茜茜博物馆的三联票,我儿买单独票。美泉宫里有很多房间,在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工作厅的墙上,悬挂着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和皇后伊丽莎白的大幅画像,
下图是这两幅画像,(左)图是皇帝,(右)图是皇后。
图25. 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左)与皇后伊丽莎白(右)的画像
1830年,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出生和成长在美泉宫。美泉宫是他居住时间最长的住所。美泉宫是他与妻子伊丽莎白1854年第一次相见的地方。1916年,他在这里走完人生旅程,在位68年,享寿86岁。
美泉宫里有玛丽亚-泰瑞莎居住的房间,小女儿玛丽-安托瓦奈特居住的房间,拿破仑征服奥地利时所住的房间。还有一个房间叫“镜宫”,四面全是镜子,是6岁音乐神童莫扎特为玛丽亚-泰瑞莎演奏钢琴的地方。
下图是美泉宫里玛丽亚-泰瑞莎不同时期的画像。
图26. 玛丽亚-泰瑞莎的标准画像(左)和寡居时的黑衣画像(右)
美泉宫里有1000多个房间。有一个“大节日大厅”,是举办豪华宴会和重要会议的地方。还有一个“小节日大厅”,是举行小范围家庭庆典的地方。还有沙龙,客厅,亲属们的专门工作厅等。房间太多参观不完,参观过的房间也记不住。
下图是某个房间里悬挂的油画,内容是圣经里的故事。
图27. 美泉宫里关于圣经故事的油画
从宫殿里出来后,我儿感到有点累,找个地方休息,我自己游览后花园。美泉宫的后花园相当漂亮,是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后花园的模仿品。从后花园观看美泉宫的大楼,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美泉宫特有的米黄色。
下图是我从后花园里观看宫殿,再下图是我从后花园的高处观看宫殿和远山。
图28. 我从美泉宫的后花园里观看宫殿
图29. 我从美泉宫后花园的高处花园观看宫殿和远山
美泉宫后花园里,有30多座大理石雕像,大部分是德国艺术家威廉-拜尔(Wilhelm Beyer,1725-1796)的作品。雕像的内容出自古希腊神话,古罗马神话和古罗马的历史事件。下面的四组雕像显示出其中的一部分。
图30. 美泉宫后花园里的人物雕像
图31. 美泉宫后花园里的人物雕像
图32. 美泉宫后花园里的人物雕像
图33. 美泉宫后花园里的人物雕像
沿着美泉宫后花园的中轴线向后走去,会遇到古希腊“海神喷泉”(Neptune Fountain)。下图是古希腊“海神喷泉”的近景。
图34. 美泉宫后花园里的“海神喷泉”
后花园中轴线的尽头是“格劳瑞埃特”(Gloriette)。这个词是法文,中文直译是“凉亭”,意译是“凯旋门”。中央部分是凯旋拱门的外形,上面有一只威武的雄鹰站在地球之上。下图是凯旋门正面。我在里面的咖啡店喝杯咖啡吃些甜点,借以慰问自己爬坡的辛劳。
图35. 美泉宫后花园的尽头是“凯旋门”
离开美泉宫之前,我在礼品店里买了一本中文书《美泉宫》,下图是中文书《美泉宫》。
图36. 中文书《美泉宫》
当天下午1点半,我们结束了美泉宫的游览,乘坐地铁回到市区。我儿直接回旅馆休息,我自己去游览“维也纳城市公园”(Vienna City Park),那里有许多音乐家的雕像。最著名的是小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II,1825-1899)。
浑身镀金的他,正站在一个拱门中间演奏小提琴,看着他那优美的拉琴姿势,仿佛能听到《蓝色多瑙河》与《维也纳森林》,悠扬乐曲随风飘扬。我虽然迫不及待,但也十分耐心地等待游客的到来,帮我拍摄与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合影。
下图是我从两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小施特劳斯在演奏小提琴。再下图是我与小施特劳斯演奏小提琴金色雕像的合影。
图37. 维也纳城市花园里镀金的小施特劳斯在演奏小提琴
图38. 我与演奏小提琴的小施特劳斯合影
离开城市公园后,回到旅馆,用过晚饭后,整理行装,明天离开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