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游记《西南欧埃及三周游》第十三篇:西班牙-马德里(上)
上一篇讲我们在西班牙托莱多的旅游经历,本篇讲我们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旅游行程。2025年5月14-15日,我们在马德里的市内游览。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西班牙的政治中心。所以在讲马德里之前,先讲一下西班牙的政体。
西班牙王国(Kingdom of Spain),是欧洲西南部的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大部分领土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占半岛总面积的六分之五,另外西班牙还有一些海外领地。西班牙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有世袭的君主和两院。
西班牙国王是国家元首和三军统帅兼宗教领袖。参议院和众议院掌握立法权。首相(正式名称是政府主席)所领导的政府行使行政权。首相由国王提名,并且由国王任命。下图是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Felipe VI)。
图1. 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
目前西班牙实行的是1978年西班牙宪法。这是西班牙的第一部民主宪法,内容由时任议长兰德里诺-拉维莱-阿西纳等法律界专家起草,1978年实施。从而结束了佛朗哥将近40年的独裁统治,该宪法是西班牙向民主体制转变的重要里程碑。
该部宪法规定西班牙的国家主权属于全体西班牙人民,政体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西班牙的君主是虚位元首,只代表国家但不享有实权。行政权由首相掌理,立法权则由国会参众两院掌理。
下图是西班牙国旗。
图2. 西班牙国旗
今天的西班牙是混合型资本主义发达经济体,世界第十六大经济体。西班牙还是联合国(United Nations),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世界贸易组织(WTO) ,二十国集团(G20),欧盟,欧元区,地中海联盟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西班牙的二级行政区划为自治区,地位相当于美国的州,西班牙的自治区有17个。自治区之下共划分为50个省,省及自治市内辖有若干市镇,全国共有8124个市镇。西班牙在地中海拥有三个主权地,由中央政府直接管治。下图是西班牙的行政区划图。
图3. 西班牙的行政区划图
西班牙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发达工业国,与东欧的欧盟新成员(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相比,西班牙更富裕更先进,属于世界上高度发展的先进工业国家之列。
西班牙在欧洲和世界上有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着很舒适的地中海气候并且阳光充足,是很多旅行者的度假天堂。到西班牙观光的游人数量,排在全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第一位的法国,第二位的美国和第三位的中国。
西班牙内河不利航行,海运却很发达,与世界各大港口之间都有忙碌的海运。西班牙航空事业非常发达,共有47个民航机场,其中26个国际机场。马德里机场,与巴塞罗那机场,马略卡岛上的帕尔马机场,是全国最著名的三大机场。
西班牙的铁路主要是宽轨线路,由国营的西班牙国家铁道公司运营。1992年,从马德里到塞维利亚之间的高速铁路投入运行。2008年,马德里与巴塞罗那之间也开通了高速铁路。目前高速铁路1636公里,普通铁路17074公里,客运量50亿人次,货运量3090万吨。
西班牙有四种主要语言:西班牙语,通行于西班牙全国各地。加泰罗尼亚语,用于加泰罗尼亚,巴伦西亚和巴利阿里群岛。巴斯克语,用于巴斯克地区。加利西亚语,用于加利西亚地区。西班牙人主要信仰天主教,也有无信仰人士和其他宗教的信徒。
文化上,除了对音乐世界有庞大贡献(弗拉明戈舞和吉他等),西班牙各地拥有五花八门的文化表现,如塞尔特传统与举世有名的料理与建筑。西班牙民风可说是奔放热情。曾经一直受欢迎的斗牛,今日却颇受争议。
教育上,一般说来,西班牙的教育是五育均衡。西班牙是由17个自治区组成的王国。每个自治区都是独立的,所以全国没有统一的各学科计划和大纲。有意思的是,西班牙政府却严格规定了各科的教时。
近年来因大批来自北非,中南美及东欧国家的移民,先以各种渠道偷渡入境西班牙,作为桥头堡转进欧盟其他国家。或经由西班牙非法居留,沦为无合法居留证件的“非法移民”,并以打黑工或者行窃,抢劫,贩毒等方式谋生。
再者由于西班牙警力不足及缺乏具威吓力的法律制裁以及遣返困难等因素,导致西班牙的治安急剧恶化。主要大城市如马德里,巴塞罗那,塞维利亚,巴伦西亚的治安皆急速恶化,抢窃案件频传。
马德里(Madrid),是西班牙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马德里自治区首府。马德里的位置处于西班牙国土的中部,经纬度是:40°23’N,3°43’W。曼萨纳雷斯河(Río Manzanares)贯穿市区。市内人口约340万,都会区人口约627万,均占西班牙首位。
下图是马德里在西班牙的相对位置。
图4. 马德里在西班牙的相对位置
马德里建城于九世纪,是在摩尔人边贸站“马格立特”旧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1561年, 费利佩二世将首都从托莱多迁于此。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以后西班牙殖民帝国的运筹中心。现今已经与巴塞罗那并列为西班牙的两大对外文化窗口。
马德里与其近郊组成的马德里大都市区是欧盟第三大城市经济体,仅次于法国的巴黎和意大利的米兰。同时在生活水平,经济产出和市场规模方面,马德里是南欧和伊比利亚半岛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是欧洲与拉丁美洲之间的主要贸易通道。
绝大多数西班牙国内企业的总部均设在马德里,如西班牙电信,国际航空集团和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等。一些研究机构,如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和塞万提斯学院。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下属的世界旅游组织和伊比利亚美洲国家组织等,也将总部设在马德里。
近年,各种文化活动在马德里开展。由于马德里在政治,教育,娱乐,环境,媒体,时装,科学,文化和艺术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马德里被列为国际大都市之一。根据2017年的指数排名,马德里入选世界最佳居住的城市第十位。
马德里是西班牙旅游人数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巴塞罗那。虽然它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但是它仍完好地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太阳门广场,西贝莱斯广场和西贝莱斯喷泉已成为马德里的标志性象征。
下面是马德里地图。
图5. 马徳里地图
马德里地图中标出了我们于5月12-16日在马德里活动的地点:1.阿托查火车站,2.住宿客栈,3.马约尔广场,4.马德里大教堂,5.马德里王宫,6.西班牙广场,7.太阳门广场,8.西贝莱斯广场,9.普拉多博物馆。
2025年5月14日上午9点,我们从住宿的客栈出发,到马德里市区去参观。今天的第一个景点,是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由于马约尔广场离我们住宿的客栈不远,所以虽然下着小雨,我们也不坐地铁或公共汽车,步行而去。
马约尔广场,亦称主广场或大广场,是马德里的中心广场,修建于哈布斯堡王朝时期。其形状为长方形,长129米,宽94米。周围环绕着三层住宅楼,有237个阳台面临着广场。主广场的名称曾经几度更改。最初称为“阿拉巴尔广场”,而后又被称为“主广场”。
1812年之后,西班牙所有主要广场都更名为“宪法广场”,以纪念1812年宪法。1814年,波旁王朝恢复后,将其改名为“王家广场”。1873年,更名为“共和国广场”。1876年,阿方索十二世又恢复了“宪法广场”的名称.
西班牙内战结束后,更名马约尔广场。马约尔广场的位置,见前面马德里地图中的第3点。马约尔广场面积不算太大,当时广场中央正在维修,所以显得很拥挤。我本来想在马约尔广场找到信息中心要一张地图,如今看来是不行了。
下图是我在马约尔广场上的留影,再下图是马约尔广场上的费利佩三世骑马像。
图6. 我在马约尔广场上的留影
图7. 马约尔广场上的费利佩三世骑马像
我们没有找到信息中心,我没有拿到马德里地图。看到广场正在维修,乱糟糟的,我有点失望地离开马约尔广场。走了一会儿,见到另一个小广场,就进去看了一看。里面有一个中世纪武士摸样的立像,不知是谁,但我还是拍摄了下来。
下图是这个武士的立像(左)与放大(右)。
图8. 马约尔广场外边的武士立像(左)与放大(右)
西班牙的君主很多都重名,不是“费利佩”,就是“卡洛斯”,只好用“某某世”来区分,经常搞得人们眼花缭乱。下面我用三张“世袭图”来简单直观地做以说明,可能对读者大有脾益。第一张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王室成员世袭图”。
图9.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王室成员世系图
请注意,世袭是从“西班牙王国”(Kingdom of Spain)创世人“伊莎贝拉一世”(红字)开始,所有成员都标出与她的关系。直到最后的一位“费利佩五世”,不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王室成员,而是西班牙“波旁王朝”的首位君主,因为他开创了西班牙的波旁王朝。
另外还请注意,“费利佩五世”登基成王的公元1700年,是西班牙王国改朝换代的转折点。“费利佩五世”原来是法国的“安茹公爵菲利普”,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的最后受益者。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起端,就在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卡洛斯二世死后绝嗣。卡洛斯二世临死前,在群臣力荐和罗马教宗的诱导下,在遗嘱中宣明传位外甥“安茹公爵菲利普”,他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二嫡孙,这成了法国外交上的巨大胜利。
但是引起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不满,他们认为西班牙的王位本应由同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奥地利大公查理(后来的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来继承。因此他们积极寻找同盟,以期对法宣战,夺回西班牙的王位。
这场战争敌对双方各自与友好国家结成同盟,形成了两派阵营。法国与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及数个德意志邦国,还有萨伏依与葡萄牙组成同盟。神圣罗马帝国则与英国,荷兰,勃兰登堡,汉诺威和多数德意志小邦国,以及大部分意大利城邦组成反法“大同盟”。
1701年,大同盟正式对法国宣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正式开打,法国最终成了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西班牙王位最后由波旁王朝的安茹公爵菲利普继承。法国从此消除了被哈布斯堡王朝两面夹攻的忧虑,大大扩展法国在欧洲的影响力。
但是有条件:法国与西班牙不得合并。下图是从“费利佩五世”(红字)开始的“西班牙波旁王朝王室成员世系图”,所有成员都标出与他的关系。
图10. 西班牙波旁王朝王室成员世系图
“费利佩五世”是法国的“安茹公爵菲利普”,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二嫡孙,法国王太子的二儿子,法国王太孙的二弟,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二叔。
有点拗口了不是?
要想搞明白这个“绕口令”,请看下面这个以路易十四(红字)为参考点的,“法兰西波旁王朝王室成员世系图”,所有成员都标出与他的关系。
图11. 法兰西波旁王朝王室成员世系图
世系图中可以清楚地标示出这些关系。路易十四的次孙(红字),就是“安茹公爵菲利普”,亦是“法国国王费利佩五世”。从世袭图中看出,法国王室的孩子,尤其是“长门长子”,都对“路易”这个名字情有独钟,上面世系图所示的“路易”,竟有十三位之多。
除了波旁王朝的开创者“亨利四世”,和末代君主“查理十世”之外,全叫“路易”。而代替查理十世宣读退位诏书的,就是其子“路易十九”。现在看起来,法国王室的长门长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在想着自己应该排上“路易十几”。
这种情况有点像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第20王朝,几乎全部法老都叫“拉美西斯”(从三世到十一世)。原因是“拉美西斯二世”名气太大了,想借他的名气壮胆。法国的情形也类似,路易十四是当时的“欧洲霸主”,他的后代都想扛起这面大旗。
好了,这些王室的血统关系,就讲到这里,下面继续我们在马德里市区的旅游。虽然天还下着雨,我们继续往前走,路上看到了一个教堂,好像不是马德里大教堂。但还照了相。
看到这些姑娘们打着雨伞走路,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淋湿了。但是不管怎样今天也要游遍马德里。下图是我在马路对面拍摄的冒雨出行的游客们。
图12. 小教堂前冒雨出行的游客们
我们的目标没达到,所以继续向前走。过一会儿,看到街对面有一个门前挂旗的小洋楼。看了一面旗帜才晓得是“马德里俱乐部”(Club de Madrid),另一面旗帜是“亚洲之家”(Casa Asia)。下图是这个混合小洋楼。
图13. 马德里俱乐部的亚洲之家
拍完照片一回头,身后门旁有一块牌子,虽然不识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但是词根与英文是一样的。靠猜想也知道是“意大利大使馆”(Embassy of Italy)。下图是意大利大使馆门旁的招牌。
图14. 马德里意大利大使馆的招牌
下一个景色精彩了,我老远就看到马路对面的建筑群马德里大教堂,全名为“马德里王家阿穆德纳圣母主教座堂”(Catedral de Santa María la Real de la Almudena de Madrid)。马德里大教堂的位置,见前面马德里地图中的第4点。
教堂北面隔着“兵器广场”(Plaza de la Armería)与马德里王宫相对。该教堂的主保圣人为“阿穆德纳圣母”(Virgen de la Almudena),她也是马德里的主保圣人。1561年时,西班牙将首都从托莱多迁至马德里,但教会中枢仍然留在托莱多
这使得新首都一直没有主教座堂。西班牙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早在16世纪就有修建此教堂的计划,并且已决定将教堂奉献给阿穆德纳圣母。但迟至1879年才正式开工,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兴建工程曾被迫中断,直到1950年才复工。
教堂的建筑样式原为哥特复兴式,复工后改为巴洛克式,好与马德里王宫的白灰两色建筑相对应。1993年6月15日,教堂在时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祝圣下正式启用。2004年,费利佩王子(如今的国王费利佩六世)在该教堂举行了婚礼。
下图是大教堂背面的双钟楼。
图15. 马德里大教堂背面的双钟楼
下图是我在马路对面拍摄的马德里大教堂的外观。
图16. 马德里大教堂的外观
下图(左)是大教堂的前立面。下图(右)是圣彼得立像,他高举双手,祈祷苍天。
图17. 马德里大教堂的前立面(左),与大教堂广场上的圣彼得立像(右)
进教堂参观的人员必须脱帽,以示尊敬。下图是教堂的主祭坛,(左)图是远景,(右)图是中景。人们可以排队走上台阶,一睹圣母玛利亚的风采。
图18. 马德里大教堂内部-12
下图还是教堂的主祭坛,(左)图是近景,(右)图是的中间是圣母与圣婴。我也跟着人群上了台阶,并且照了相。当我下了一段台阶时,主教来了。他高唱福音,人们也跟着唱。我只好默默地等待,结束后才下到地面。
图19. 马德里大教堂内部-34
下图(左)是大教堂入口,与祭坛相对。下图(右)是大教堂侧方,基督钉在十字架上。
图20. 马德里大教堂内部-56
大教堂总算参观完了,下一个目标是马德里王宫(Palacio Real de Madrid)。马德里王宫,费利佩五世1738年下令修建。马德里王宫是西班牙君主正式官邸,现仅用于国家典礼。马德里王宫的面积为13万5千平方米,有3418个房间,目前是欧洲最大的王室宫殿。
马德里王宫位于马德里市中心西侧的拜伦街,位于曼萨纳雷斯河东岸,邻近马德里地铁的歌剧院站。马德里王宫的位置,见前面马德里地图中的第5点。
马德里王宫的正面,隔着兵器广场与大教堂的背面相对。下图(左)是马德里王宫的正面,下图(右)是马德里大教堂的背面。
图21. 马德里王宫的正面(左),与大教堂的背面(右)
上午11点,我们进入马德里王宫庭院去参观。成人门票14欧元,老人减半,共21欧元。在马德里王宫的礼品店里,我买了一本中文书《马德里王宫》,11.90欧元,下图是中文书《马德里王宫》的封面。
图22. 中文书《马德里王宫》的封面
在马德里王宫礼品店的出口处,树立着国王费利佩六世夫妇的大幅照片。下面的(右)图是马德里王宫里的费利佩六世夫妇的大幅照片,下面的(左)图是在马德里王宫东方广场上的费利佩四世骑马像。设计者参考伽利略的计算,使雕像的重心,落在马的后蹄上。
图23. 费利佩四世的骑马像(左),与费利佩六世夫妇的大幅照片(右)
马德里王宫外面的东方广场面积很大,是当初伊莎贝拉二世下令修建的城市化绿化公园。广场中央是费利佩四世的骑马像(见上面的左图)。广场四周树立着西班牙历代名人(包括国王和将军)的雕像。例如下图是一个女人(左)一个男人(右)的雕像。
图24. 马德里王宫东方广场上的名人雕像
我们在广场上转悠了好一阵子,我拍摄了许多雕像的照片,之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不过在离开马德里王宫之前,我最后一次拍摄了马德里王宫的正面与背面。下图是马德里王宫的正面,再下图是马德里王宫的背面。
图25. 马德里王宫的正面
图26. 马德里王宫的背面
离开马德里王宫之后,我们向北走,穿过一个小公园。我看到远处有两个商业大楼,于是用望远镜头拍下了大楼的圆拱尖顶。后来才知道,它们都是我们住宿的“格兰比亚大街”上的商业大楼。
下图是“格兰比亚大街”上,两个商业大楼的圆拱尖顶。
图27. “格兰比亚大街”上,两个商业大楼的圆拱尖顶
我们的目的地是西班牙广场(Plaza de España)。西班牙广场是马德里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广场和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位于马德里王宫的不远处,格兰比亚大街的西端。西班牙广场的位置,见前面马德里地图中的第6点。
广场的中心是米格尔-德-塞万提斯纪念碑,包括上方的塞万提斯石雕,前方的堂-吉诃德和桑丘铜像,以及代表堂吉诃德真爱的两尊石像:平凡的村姑阿尔东沙-罗任索和想象中美丽的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塞万提斯纪念碑是为纪念塞万提斯逝世300周年而建的。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是以西班牙骑士为主题的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他的作品以性格描写见长。他是一位贫穷的外科医生之子,从小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全靠自学才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
下图是西班牙广场上的塞万提斯纪念碑。细高挑的堂-吉诃德,骑着高头瘦马,左手持长枪,右手指前方,昂首挺胸地走在前面。矮胖敦实的桑丘,骑着笨拙的毛驴,揹着行囊,老老事实地跟在后边。铜像完全再现了塞万提斯在书里描述的情景。
下图是西班牙广场上的塞万提斯纪念碑,再下图是我在塞万提斯纪念碑前面的留影。
图28. 西班牙广场上的赛万提斯纪念碑
图29. 我在赛万提斯纪念碑前面的留影
西班牙广场上有马德里最高的两座建筑:建于1957年,142米高的“马德里塔”(Torre de Madrid)和建于1953年,117米高的“西班牙大厦”(Edificio España)。下图(左)是“马德里塔”,下图(右)是“西班牙大厦”。
图30. 西班牙广场上的“马德里塔”(左),与“西班牙大厦”(右)
下图是西班牙广场上的不锈钢艺术雕塑品(左),与广场对面的商业大楼(右)。
图31. 西班牙广场上的不锈钢艺术雕塑品(左),与广场对面的商业大楼(右)
我们在西班牙广场上的小公园里吃了野餐,然后步行回家,我们住宿的客栈离西班牙广场不远,不用坐车。我儿在路过的华人超市买些食品回来做晚饭。然后就早早休息了。今天全天步行参观没有坐车,无论是地铁还是公共汽车。
明天继续游览马德里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