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游记《西南欧埃及三周游》第九篇:埃及-卢克索(下)
上一篇讲我们在埃及卢克索西半部的旅游经历,这一篇讲我们在埃及卢克索东半部的旅游行程。2025年5月8日中午时分,我们结束了哈女王神庙的游览。开车通过尼罗河大桥,进入卢克索东半部,按照计划到卡纳克神庙观光。
但是,有一件事让我感到很奇怪。明明我看见左前方有卡纳克神庙,司机却直接冲过去了。驶过两公里后,才打回头拐进旁道。原来这段路没有回头处。其实我在开罗和吉萨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当时还以为是个别现象。
现在看来是普遍现象,埃及的公路设计确实大有问题。埃及人的聪明才智,都被老祖宗们用光了。古埃及的法老会建造金字塔,会制作木乃伊,会修建帝王谷。但是子孙后代却非常愚笨,连公路的回头处都设计不好。
我又联想到昨天的一群小孩子,不在家好好学习,整天在旅游景点围着游客喊“弯刀啦”,还经常搞恶作剧。从小又笨又坏,长大能好吗?一代不如一代,越往后越笨,这样的埃及还有希望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吗?哎呀又吐槽了,不吐不快呀。
不久,我们到达卡纳克神庙的信息中心兼售票处。二小姐要开电话会议,没有时间参观,想要把门票转给我,我说可以没问题,当场给她现金LE600(埃镑)。我儿脚伤不能去参观,第四次“自由”地不参观,也不用买票,呆在车里等我们回来。
下图是卡纳克神庙的信息中心兼售票处。
图1. 卡纳克神庙的信息中心兼售票处
卡纳克神庙(Karnak Temple),在卢克索东北方大约3公里处。卡纳克神庙由三个庭院所组成。第一个庭院是为战争之神孟修斯,第二个庭院是为穆特神,第三个庭院是为阿蒙神。三个庭院一个接一个,连成一串。
卡纳克神庙的入口通道很宽阔,两侧有排队的狮身羊面像。第一个庭院也比较宽阔,两侧也有排队的狮身羊面像。第二个庭院比较复杂,有很多高大的石柱和方尖碑,中间还有一个幸运石,门口两侧还有拉美西斯二世的立像。
第三个庭院更复杂,有几个殿堂,以及通向殿堂的长廊。还有一些刻着象形文字的石碑,各期法老的雕像等。第三个庭院的后面还有一个小湖,叫圣湖。圣湖长80米,宽40米,深4米,专门用于洗礼仪式。
下图是卡纳克神庙的入口通道,再下图是我在入口通道上的留影。
图2. 卡纳克神庙的入口通道
图3. 我在卡纳克神庙入口通道上的留影
下图是入口通道左侧的狮身羊面像,再下图是入口通道右侧的狮身羊面像。
图4. 卡纳克神庙入口通道左侧的狮身羊面像
图5. 卡纳克神庙入口通道右侧的狮身羊面像
下图是卡纳克神庙的第一庭院,再下图是卡纳克神庙第一庭院左侧的狮身羊面像,
第三图是卡纳克神庙第一庭院右侧的狮身羊面像。
图6. 卡纳克神庙的第一庭院
图7. 卡纳克神庙第一庭院左侧的狮身羊面像
图8. 卡纳克神庙第一庭院右侧的狮身羊面像
下图是卡纳克神庙第二庭院,再下图是庭院中间的幸运石,第三图是是放大了的幸运石。
图9. 卡纳克神庙的第二庭院
图10. 卡纳克神庙的第二庭院中间的幸运石
图11. 放大了的幸运石
下面的两图是卡纳克神庙第二庭院里的列柱,列柱上刻有浮雕和象形文字。
图12. 卡纳克神庙第二庭院里的列柱-12
图13. 卡纳克神庙第二庭院里的列柱-34
下图是卡纳克神庙第二庭院里的两个方尖碑,据说是哈女王为其父图一世树立的方尖碑,作为她给父亲的礼物。
图14. 卡纳克神庙里的方尖碑
下图是卡纳克神庙第二庭院里粗糙石柱的远景(左),与近景(右)。
图15. 卡纳克神庙第二庭院里粗糙石柱的远景(左),与近景(右)
下面的(左)图我在是卡纳克神庙里的留影。下面的(右)图是卡纳克神庙的一块石碑,石碑上面刻有象形文字。
图16. 我在卡纳克神庙里的留影(左),与卡纳克神庙里的石碑(右)
下面的(左)图是我在第二庭院里的留影。下面的(右)图是庭院里的一个石碑,上面刻着象形文字。
图17. 我在卡纳克神庙第二庭院里的留影(左),与庭院里的石碑(右)
下图是卡纳克神庙里拉美西斯二世夫(右)妻(左)的雕像。
图18. 卡纳克神庙里拉美西斯二世夫(右)妻(左)的雕像
下图是卡纳克神庙第三庭院里的过道(左),与外边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右)。
图19. 卡纳克神庙第三庭院里的过道(左),与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右)
下图我在是卡纳克神庙里的留影,再下图是一个圣殿,第三图是圣殿后面的一个广场。
图20. 我在卡纳克神庙里的留影
图21. 卡纳克神庙里的圣殿
图22. 卡纳克神庙里圣殿后面的一个广场
下图是卡纳克神庙外边的棕榈树,再下图是卡纳克神庙外边的五彩树。
图23. 卡纳克神庙外边的棕榈树
图24. 卡纳克神庙外边的五彩树
下图是卡纳克神庙里拉美西斯二世夫(右)妻(左)的雕像。走了一圈儿,又转回来了。不过,阳光从不同方向射过来,雕像的样子还是有些不同。
图25. 卡纳克神庙里拉美西斯二世夫(右)妻(左)的雕像
我们在卡纳克神逗留了大约一个小时。下午1点,我们结束了卡纳克神庙的游览。然后,导游带我们吃饭,算是告别午餐。午餐是一些典型的阿拉伯食品:有阿拉伯饼,黄豆粥,蒸米饭,牛肉块等,很丰盛。饭后去参观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Luxor Temple),坐落在卢克索的市中心,从卡纳克神庙开车十分钟就可以到达。卢克索神庙,建造于公元前1392年。第18王朝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开始建造,第19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继续修建。
2025年5月8日,下午1点半,我们来到卢克索神庙的售票处。四小姐累了,不想参观了,想把她的票转给我。我说没问题可以,当场给她LE500(埃镑)。我儿因脚伤不能参观,第五次“自由”地不参观,也不用买票,呆在车里等我们回来。
下图是卢克索神庙的售票处,再下图是卢克索神庙的正门,正门两旁有五个法老的雕像,第三图是我在卢克索神庙的正门前面的留影。
图26. 卢克索神庙的售票处
图27. 卢克索神庙的正门
图28. 我在卢克索神庙正门前的留影。
下图是神庙左廊柱,再下图是神庙右廊柱,第三图是神庙里的法老雕像。
图29. 卢克索神庙的左廊柱
图30. 卢克索神庙的右廊柱
图31. 卢克索神庙里的法老雕像
下图是卢克索神庙里的游客们。
图32. 卢克索神庙里的游客们
下图是卢克索神庙里的浅浮雕壁画。
图33. 卢克索神庙里的浅浮雕壁画
下图是卢克索神庙里第一石柱长廊的远景(左),与近景(右)。
图34. 卢克索神庙里第一石柱长廊的远景(左),与近景(右)
下图是卢克索神庙里第二石柱长廊的远景(左),与近景(右)。
图35. 卢克索神庙里第二石柱长廊的远景(左),与近景(右)
下图是卢克索神庙里的法老坐像(左),与卢克索神庙里的粗壮石柱(右)。
图36. 卢克索神庙里的法老坐像(左),与卢克索神庙里的粗壮石柱(右)
下图是神庙里的多圆形石柱(左),与神庙里的浅浮雕壁画(右)。
图37. 卢克索神庙里的多圆形石柱(左),与神庙里的浅浮雕壁画(右)
下图是卢克索神庙里的拉美西斯二世(左)立像,与(右)立像。
图38. 卢克索神庙里的拉美西斯二世(左)立像,与(右)立像
下图是卢克索神庙里的通道(左),与法老的坐像(右)。
图39. 卢克索神庙里的通道(左),与法老的坐像(右)
下图是卢克索神庙外面的寺庙(左),与塔楼(右)。
图40. 卢克索神庙外面的寺庙(左),与塔楼(右)
当天下午2点半,我们结束了卢克索神庙的游览,也结束了四天三晚的“尼罗河两岸半自由行”。团队成员分为两组:大小姐,二小姐,蜜月新娘小两口和温老弟为一组,继续他们的旅行(红海海岸)。我与我儿,三小姐和四小姐为一组,去卢克索机场,飞往开罗。
下午3点,我们来到卢克索机场,但是大门不开,要等到5点。我们在外边长凳上睡觉,直到5点开门。安检之后找到候机室,仰在座椅打瞌睡。但是总也睡不着,而是思绪纷乱,总的说来有两条。
第一是关于埃及的印象和感慨,主要是针对“上埃及”。几天下来,总得印象是“很好”。“尼罗河两岸半自由行”。名字有点奇怪,但也符合事实。对于主办方和游客都有好处。“尼罗河”就不说了,自古以来,就是埃及的命脉和生命的摇篮。
“半自由行”就是说:你“有自由”,可以参观,要买票,也可以不参观,不用买票,全凭你自己,旅行社不管。同时,你也“无自由”,无论你参观还是不参观,你都不能自由离开,你要等到别人回来后一起走。这里与开罗的情况不同,没有团费全包,这是上埃及旅游的“因地制宜”。
我儿的这次经历中,充分体现了“半自由行”的好处。在上埃及的八个景点中,我儿因为脚伤,失掉了五个。假如团费全包,岂不是自己损失?还有二小姐和四小姐,临阵脱逃,不也浪费了吗?所以说,“半自由行”对游客们更有利,对旅行社也没有损失。
我儿虽然漏掉了五个景点,但最重要的都参观了。阿布辛贝神庙,是上埃及“拿摩温”(Number One),阿斯旺大坝,是埃及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不参观这两个著名景点,等于没来埃及。菲莱神庙与科翁坡神庙,他也参观了,后来漏掉的几个,也都很相似。
中文导游“刘飞龙”,服务很棒,对全体团友一视同仁。见我年老体衰,更是对我照顾有加。我儿不在的景点,还专门为我照相。还有司机和汽车,司机全听导游安排,从来不怕麻烦。汽车是14个座位的小面包,我们9人团正合适,可见旅行社安排得很周全。
关于上埃及的气候,我早有心理准备,君不见我每天穿短裤外出吗?埃及每天气候炎热,天空湛蓝,根本无雨。偶尔有几片白云,轻飘虚渺。只不过是为了点缀天空,免得单调。但是你看地上,除了尼罗河水,到处都黄沙铺地,难得见到绿色。
现在身在卢克索机场。卢克索,中文亦译“乐蜀”,“乐不思蜀”。我刘阿斗啊,没心没肺“此间乐,不思蜀”。非也,这次旅行虽然好,但如果让我选择居留地,绝对不“乐蜀”。天热难挨,满目黄沙,难见绿地,“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李白,蜀道难)。
第二是关于我儿对我的照顾和保护。我们的这次“西南欧埃及三周游”,葡萄牙的船前游和西班牙的船后游,是我一年前预定的。但是,在“黑心的”大洋游轮公司取消航线后,我们的“紧急应对计划”,是我儿一手策划的。
预订机票和酒店,寻找适合的旅行社,讨论随团游的日期条件和价格,都在几天内完成。所有衣食住行,都由他安排。每天出门,他在前面拿手机,找路线,我跟在后面跟着走,拍照片。他把两个“双肩包”(一前一后)变成“四肩包”。我拿手机拐杖,只揹一个包。
他还不时提醒我,小心脚下台阶,防止被贼盯上。我在晚年有如此孝顺的儿子照顾,真是三生有幸,不枉人生。中国人天生内向,不善于亲吻。但是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其实,他也不再年轻(56),而且身体有病。伟大领袖1949年建国登基的时候,也是56岁。
他一个“老人家”,照顾我一个“更老人家”,岂不非常有趣?
我们今天的飞机是开罗航空(Air Cairo),航班是(SM57)。晚上8点,从卢克索(LXR)起飞。一个小时后,晚上9点,到达开罗(CAI)。下一段的飞行路线是:从埃及开罗(CAI)起飞,经奥地利维也纳(VIE)转机,飞往西班牙马拉加(AGP)。
我们到达开罗机场后,从国内航班区走到国际航班区,然后再通过海关。在护照上的埃及“落地签”上盖章,就算离开埃及了。最后是通过安检,找候机区等候登机。在开罗起飞的时间是后半夜3点半。
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我坐在椅子上,继续思考我对开罗的印象和感想,就是“开心”。“手里拿把啰儿,开山斧啊,啷啰,挑起扁担啷啷彩,咣彩,上山岗啊,啷啰 … … ”。“开罗,开罗,开心啰”。我不是四川人氏,却唱起四川民歌,只是因为高兴。
我们在开罗参加的是“四天三晚随团游”。“四天三晚”不假(5/1-4)。至于“随团游”嘛,只有我与我儿两个游客,算上导游和司机,总共只有四个人。三天的开罗游,共六个景点。几天来,大家一直混在一起,算是个“随团游”。
第一导游“纳赛尔”接机,帮我们办“落地签”和入境盖章。第二导游“麦克”负责接送酒店收团费。第三导游“高明”,中文翻译,陪同参观,最后送机。所有的食宿交通,景点第一门票全包。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流水作业,效果不错。
我们两人只要跟着走,跟着看,跟着照相就行了。既省心,又省力,不动脑筋,不用操心。你想啊,两个中国人,语言不通(虽然流通英语,但在市井不行)。文字不识(阿拉伯符号)。交通不便(火车与公共汽车)。又是老弱病残,怎么在开罗旅游?
所以这个“随团游”太适合我们了。语言不通,有导游。文字不识,不用了。交通不便,不存在了。至于老弱病残嘛,任何旅行社都无法解决,没办法只有自己克服了。想来想去,再加上我们在上埃及的“尼罗河两岸半自由行”,这次埃及的旅游,实在太幸运了。
“开心”,不等于“没有负面印象”,主要是交通道路的设计与管理。从开罗到吉萨的公路,不论是普通公路,还是高速公路,都没有划线,也没有速限。有的汽车横冲直闯,走“S”路线,也没人管。开车全凭司机经验。我看了着急,司机却习以为常,安之若素。
另外,不论是普通公路,还是高速公路,打回头的“U Turn”很少,相隔的距离也很远。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资源。说明埃及公路交通网络的设计太落后,距离发达国家的交通网络,还相差得很远。
关于埃及的游记讲完了,下一篇是关于西班牙的游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