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游记《美国车牌背后的故事》第十篇:第41-45州
上一篇讲到美国的第36-40州,本篇讲美国的第41-45州。
第41州:蒙大拿(Montana,MT)
蒙大拿州的车牌上写着它的别称,“财宝州”(The Tresure State)。
图1. 蒙大拿:财宝州
蒙大拿州的矿产很丰富,有金有银,有铜有煤,还有石油。高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有云杉,有冷杉,有红松,还有雪松。平原地区有星罗棋布的农场和牧场。农场中种植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牧场里养马,养牛,养猪,还养羊。这些都构成了该州的财宝(Treasure)。
所以该州获得了一个别称“财宝州”(Treasure State)。蒙大拿州的面积大,人口少,没有熙熙攘攘的繁华大都会,只有安宁恬静的城镇和村庄。明朗清澈的天空看起来,好像一直在吞咽着广褒的大地。所以该州被也称为“大天空的国度”(Big Sky Country)。
蒙大拿州的州名(Montana)来源于西班牙语,意思是山(Mountain)。该州的东部的2/3是起伏的丘陵和广阔的平原,该州西部的1/3有很多山脉。落基山脉是北美大陆的分水岭,以东的河流向东流再向南流,最后注入与大西洋相连的墨西哥湾。以西的河流向西流,奔向太平洋。
本州的气候也由分水岭来决定。西部太平洋上空的湿润暖流很难向东跨过落基山。同样东部大平原上空的干冷空气也只能呆在那里。分水岭东部的气候,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多雪。分水岭西部的气候,无论夏季和冬季,都是相对的湿润与温和。
蒙大拿州地图像一个直角梯形。北面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阿尔伯达省和萨斯卡切温省,以北纬49度线为界。东面是北达科他州和南达科他州,以西经104度线为界。南面是怀俄明州,以北纬45度线为界。西面和西南面是爱达荷州,边界是弯弯曲曲的落基山脉主山脊。
下面是蒙大拿州的地图。
图2. 蒙大拿州(Montana,MT)的地图
蒙大拿州的建州时间是1889年11月8日。最大城市是本州东南部的比灵斯(Billings),首府是本州中部的海伦娜(Helena)。
2023年7月3日,我来到海伦娜参观“蒙大拿州议会大厦”(Montana State Capitol)。我来到议会大厦的时候,天空湛蓝,白云飘动,红花绿草,格外清新。于是在“蒙大拿州议会大厦”的花坛前面拍下了一张照片。下图是我在“蒙大拿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图3. 我在“蒙大拿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蒙大拿州议会大厦,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是美国国家史迹名录。议会大厦所用的材料,包括正面的砂石岩,基座的花岗岩,上面的青铜顶,都是在本州采集的。1899年独立日奠基,1902年独立日建成,正好用三年。州议会大厦前面有一个人的骑马像,骑马的人是一个什么将军。
进入州议会大厦后,大厅的正面是一个楼梯。楼梯顶棚上的油画是“敲上金钉”(Driving the Golden Spike)。故事描述在1883年,“北太平洋铁路”通车时敲上的最后一颗“金钉”。见下面的图(左)。
在二楼的正面,是一对夫妇的站立雕像。他们是本州的名人,曼斯菲尔德夫妇(Mike & Maureen Mansfield)。麦克-曼斯菲尔德曾任美国众议员(1942-1952),美国参议员(1952-1977),美国参议院议长(1961-1977),美国驻日本大使(1977-1989)。见下面的图(右)。
图4. 议会大厦楼梯顶棚上的油画(左)与楼上一对夫妇的站立雕像(右)
在二楼的对面,是一左一右两个人的雕像。左边的男人是韦伯-桑德斯(Wilbur Sanders),右边的女人是珍妮特-朗金(Jeannette Rankin)。韦伯-桑德斯是本州的著名律师,曾任参议员多年,还是“蒙大拿历史协会”的奠基人。
珍妮特-朗金是本州著名的和平倡导者,还是第一个当选为美国国会的女性议员。下图是韦伯-桑德斯(左)和珍妮特-朗金(右)的站立雕像。
图5. 议会大厦二楼的韦伯-桑德斯(左)与珍妮特-朗金的雕像(右)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这里是印第安原住民的天下。早在1万多年前就有人居住。近代以来,许多印第安人的部落都住在这里,能叫得出名字的就有:乌鸦族(Crow),黑脚族(Black Feet),平头族(Flat Head),筛眼族(Cheyenne),还有名气更大的拉科他族(Lakota)。
1700年,法属的魁北克人曾经来到过密苏里河上游,是到达落基山地区最早的欧洲人。1803年,由于“路易斯安纳购买”,此地归属于美国。1805-1806年,路易斯和克拉克(Lewis & Clark)的探险队,曾经反复几次穿过该州,去寻找密苏里河的源头。
如今在比灵斯(Billings)的北边,有一个石柱,上面刻着克拉克在1806年7月25日的签名。印第安人女向导萨卡卡维亚(Sacagawea),在他们西进的过程中帮助很大。为了感谢她,克拉克称这个石柱为“庞培石柱”(Pompey Pillar),因为克拉克把她总是揹在背上的小儿子叫庞培。
在美国向西部扩张的过程中,这些印第安部族与白人殖民者发生过很多冲突,甚至战争,最后都失败了,被迫进入保留地。目前本州有十一个印第安人部落,大多数都居住在七个保留地里。
1862年,本州发现了金矿,大批淘金者蜂拥而至。1864年,蒙大拿成为美国的领地,越来越多的美国白人从东部迁移过来。1870年代,由于白人殖民者与当地印第安人不断发生冲突,美国政府派军队来镇压。曾经发生过几次与印第安人的战争,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小大角河谷战役”。
1876年6月25日,由美军中校卡斯特(George Custer)率领的骑兵团,与印第安人的首领“疯马”(Crazy Horse)和“坐牛”(Sitting Bull)所率领的印第安联军,在小大角河谷相遇发生了激战。卡斯特只有两百多人,印第安联军却有两千多人。结果美军大败,卡斯特也被打死了。
卡斯特中校在美国向西扩张过程中是个出名的人物。但早年在西点军校学习时,却是个“白搭”(Poker),在班级里的排名总是敬陪末座。但是时势造英雄,内战爆发后他成了军官,而且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军官。他天不怕地不怕,总是带头冲锋陷阵。下图是美军中校卡斯特。
图6. 美军中校卡斯特
他在与印第安人的战斗中杀死过很多人,南达科他州的“伤膝溪大屠杀”(Wounded Knee Creek Massacre)就是他一手制造的。这次他总算是遇上了滑铁卢,连性命都搭上了。不过,他战死的消息一下子成了新闻的头版头条,死后的名气比生前还大。
如今在小大角河谷战场的遗址开辟了“小大角战场国家纪念碑”(Little Bighorn Battlefield National Monument)供人们参观。2023年7月13日,我曾到过这里。除了访客中心的介绍外,还到附近的死难将士公墓去看了。
下图是“小大角战场国家纪念碑”的指示牌,再下图是小大角战场上的阵亡将士墓地,第三图是阵亡将士墓地里的纪念碑。
图7. “小大角战场国家纪念碑”的指示牌
图8. 小大角战场上的阵亡将士墓地
图9. 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正面(左)和侧面(右)
印第安人的部落首领“疯马”(Crazy Horse)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南达科他州。另一个印第安人的部落首领“坐牛”(Sitting Bull),却是本州出了名的人物。他精力充沛,擅长骑射,头脑清晰,深孚众望。他联络邻近的部落组成联军,在小大角战场打败了卡斯特。
下图是印第安人的部落首领“坐牛”。
图10. 印第安人的部落首领“坐牛”
战后他和他的部落成了当局的眼中钉,于是他们逃到加拿大。但是寒冷和饥饿迫使他们不得不回来投降。可是他回来之后又进行抗争,目的是为印第安人争取更大的自治权。终于被当局逮捕,最后不明不白地死了。他死之后,印第安人没有首领,不久全都被赶进保留地。
蒙大拿州的故事并不总是悲惨的,本州西北部的“冰川国家公园”(Glacier National Park),就是一个令人心情舒畅的地方。那里森林密布,河流纵横,有二十多个冰川和几百个大小湖泊。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下图是冰川国家公园的指示牌,再下图是公园里的雪山白云。
图11. “冰川国家公园”的指示牌
图12. “冰川国家公园”里的雪山白云
公园里还有一条“通往太阳之路”,是一条观景自驾车道。从东大门的入口开始,忽高忽低,左盘右旋,蜿蜒曲折,有惊无险,一直到西大门的出口。2015年7月20日,我曾经到过这个公园参观游览。走了一路玩了一路,饱览了湖光山色和冰山大川,痛痛快快地娱乐了一番。
下图是我在“冰川国家公园”里的留影。
图13. 我在“冰川国家公园”里的留影
“通往太阳之路”的最后终点,不是“太阳”,而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湖。一群孩子们在湖边玩耍戏水。眼看着欢天喜地的孩子们,我的心情也一下子快乐了起来了。下图是我在小湖边逗弄孩子们。
图14. 我在小湖边逗弄孩子们
第42州:华盛顿(Washington,WA)
华盛顿州的车牌上写着它的别称,“常青州”(Evergreen State)。
图15. 华盛顿:常青州
华盛顿州的入口指示牌上,也写着同样的别称。
图16. 华盛顿州的入口指示牌
华盛顿州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全州充满了高耸的冷杉和松树,还有地面上郁郁葱葱的苔藓和绿叶蕨类植物。全州50% 以上的面积被原始森林所覆盖,所以,本州获得了“常青州”(Evergreen State)的别称。
华盛顿州位于美国本土大陆的西北角,北面是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以北纬49度线为界。东面是爱达荷州,两州交界的大部分是西经117度线,只有东南角是由斯内克河分界。南面是俄勒冈州,两州交界的西段是哥伦比亚河,东段是北纬46度线。
华盛顿州的西面是浩瀚的太平洋,但西北角却有着崎岖的海岸线。古代冰川所形成的皮吉特湾(Puget Sound)深深地插进本州大地,形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渠道和大大小小的岛屿。下面是华盛顿州的地图。
图17. 华盛顿州(Washington,WA)的地图
华盛顿州的地理样貌分为东西两大部分,由南北走向的碦斯碦特山脉分开。山脉从加拿大南下,经过本州和俄勒冈州,一直延伸到加里福尼亚州。山脉中有许多石灰岩溶洞和火山岩洞,山顶则有很多活动的冰川。山脉的西边是太平洋雨林区,属海洋性气候,夏天凉爽冬天温暖。
碦斯碦特山脉的东边,是半干旱的草原和沙漠,由于西面的山脉挡住了太平洋温暖湿润的海风,所以是大陆性气候,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另一方面,东面的落基山脉,也挡住了来自加拿大的北极寒流,所以东边的气候虽然不及西边的温暖,但比起相同纬度的其他州来说,还是温和得多。
哥伦比亚河发源于加拿大的落基山脉,从东北部进入本州后,再弯弯曲曲地向南流,一直流到与俄勒冈州的边界,然后改向西方流去,最后注入太平洋。哥伦比亚河是美国的第四大河,也是太平洋水系中流量最大的河流。它从高山峡谷中奔流而下,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在哥伦比亚河主干流上,先后筑起14座拦河大坝,人为地形成很多人工湖和水库。其中最大的是大古力水坝。水坝上游的河水被逼成罗斯福湖,蜿蜒曲折地向东北延伸到加拿大边界。其实它已经不再是“湖”,而是一条弯曲宽阔的“河”。下图是“大古力水坝”上游的“罗斯福湖”。
图18. “大古力水坝”上游的“罗斯福湖”
“大古力水坝”(Grand Coulee Dam),是华盛顿州哥伦比亚河上的重力水坝。水坝的基础是花岗岩。水坝最高处是168 米,坝顶长度是1272米,是哥伦比亚河上最大的水坝。大古力水坝的主要功能,是水力发电和实施灌溉。大坝后面的发电厂房共有三座。
1933年水电站开工,1941年投入运行。发电能力196万千瓦,控制流域面积19.2万平方公里,总灌溉面积40.5万公顷。“大古力水坝”完成后,水坝前的人工湖命名为“罗斯福湖”,用以纪念小罗斯福总统。
下图是大古力水坝的混凝土坝体,再下图是大古力水坝的游客中心。
图19. “大古力水坝”的混凝土坝体
图20. “大古力水坝”下游的游客中心
华盛顿州的早期经济以伐木,渔业,畜牧,小麦和菓园为主。如今虽然各种工农业都已经发展起来了,但本州的苹果产量仍然全国第一,占全国市场的一半以上。我常去华盛顿州购物,觉得苹果很便宜,也吃了不少。读了资料才知道,原来本州是出产苹果最多的州。
1579年,英国探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曾经从海上到达此地。1592年,希腊船长胡安-德富卡,受西班牙派遣来到北美探险,驶入皮吉特湾。1775年,布鲁诺-德海卡塔在西海岸登陆,宣称此地属西班牙。1778年,英国船长詹姆斯-库克测绘了海岸地图,英国宣称拥有此地的所有权。
1782年,美国船长罗伯特-格雷,航行进入哥伦比亚河,宣布此地属于美国。1805年,路易斯和克拉克受杰斐逊总统的派遣,把通向西北的俄勒冈小道,延伸到太平洋岸边。1819年,西班牙与美国签约,把这一地区让给美国,但是英国仍宣称对此地拥有主权。
1846年,美国与英国签订了俄勒冈条约,从而解决了多年的边境纷争。划定北纬49度线为美英(今加拿大)边界。1853年,建立华盛顿领地,1889年11月2日,华盛顿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第42个州,州首府是奥林匹亚(Olympia)。
奥林匹亚是华盛顿州的首府,“华盛顿州议会大厦”(Washington State Capitol)是州议会及州长办公室所在地。兴建于1922年到1928年,是新古典主义的建筑。2010年8月23日,我来到奥林匹亚去参观州议会大厦。当时秋高气爽,天空晴朗,于是在大厦前面拍下了一张照片。
下图是我在“华盛顿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图21. 我在“华盛顿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对于这个州的州名,我至今不解。建州时华盛顿已经去世90年了,他生前从未踏足本州大地或者参与本州的事件。但是不仅州名用他的名字,连州属公路标记也画上他的头像。西雅图的内湖叫“华盛顿湖”,此湖与太平洋连接的水道叫“华盛顿运河”,西雅图的大学叫“华盛顿大学”。
下图是州属20号公路的标记,再下图是西雅图的华盛顿运河,第三图是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
图22. 华盛顿州属20号公路的标记
图23. 西雅图的“华盛顿运河”
图24. 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
到处都是“华盛顿,华盛顿,… …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无论用什么方式来纪念他,都不足以表达美国人民对他的怀念,崇敬和感激之情。
西雅图(Seattle)是华盛顿州最大的城市,在普吉特湾与华盛顿湖之间,距美加边境174公里。西雅图是美国与东亚的贸易门户。4000年前,已经有美洲原住民在此地区居住。1851年,阿瑟-丹尼的探险队从波特兰乘坐帆船出海,抵达现今西雅图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定居点。
1853年,该定居点以“西雅图酋长”之名,命名为“西雅图”(Seattle)。西雅图第一个产业是伐木业。但在19世纪后期的阿拉斯加淘金热中,成为通往阿拉斯加途中的商业和造船业中心。大萧条时期受到影响,二战后逐渐恢复。这得益于波音(Boing)公司将其制造中心定于此地。
从上世纪的80年代起,西雅图发展成为一个科技中心。不少像微软(Microsoft)这样的公司在西雅图地区创立。西雅图的咖啡消费量极大,是“星巴克”(Starbucks)品牌的诞生地。第一家门店就开设在西雅图。
西雅图的官方别名为“翡翠之城”(Emerald City)。其他别名还有“雨城”(Rainy City),“常青之城”(Evergreen City),“阿拉斯加门户”(Gateway to Alaska),“女王之城”(Queen City)和“喷气机之城”(Jet City)。
“西雅图中心”(Seattle Center),在市区的西北部,是1962年举办21世纪博览会的地方。此地的“太空针”(Space Needle),是西雅图著名的地标。太空针是一个高大的塔形建筑物,巨大的三脚架支撑着一个飞碟状的圆形瞭望塔。下图是“西雅图中心”的“太空针”。
图25. “西雅图中心”的“太空针”
2010年8月21日,我来到“西雅图中心”参观“太空针”。下图是我在“天空针”的入口处留影纪念,再下图是我从“太空针”的顶上俯瞰西雅图。
图26. 我在“太空针”入口处留影纪念
图27. 我从“太空针”顶上俯瞰西雅图市区
下图是我从70号游船码头眺望“太空针”,再下图是我在游船上远望西雅图的“天际线”。
图28. 我 从70号游船码头眺望“太空针”
图29. 我在游船上眺望西雅图的“天际线”
第二次来西雅图时,我才知道,“哥伦比亚中心”(Columbia Center),比太空针还高。于是,2010年8月30日,我又去了“哥伦比亚中心”,并且登上楼顶,从另外角度俯瞰城市和海湾。城市和海湾的风景,既相似,又不同。
下图是“哥伦比亚中心”的指示牌,再下面的两图是我在“哥伦比亚中心”顶上俯视城市和海湾。
图30. “哥伦比亚中心”的指示牌
图31. 我在“哥伦比亚中心”顶上俯瞰市区
图32. 我 在“哥伦比亚中心”顶上俯瞰海湾
西雅图是美国航空之都,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就设在这里。据说西雅图一半的就业人口都与波音有关。我有一个朋友在波音工作,建议我参观波音飞行中心。2011年8月19日,我来到“波音飞行中心”,跟随导游参观波音787的装配生产线。
下图是停在“波音飞行中心”外面的飞机。
图33. 停在“波音飞行中心”外面的飞机
2014年5月1日,我到“飞行博物馆”(Museum of Flight)去参观。博物馆原来是飞机工厂。现在早已没有生产线,专门展出各个时期的飞行器。在一个展厅里,还看到一架带有八一军徽的中国战斗机,真不知老美是怎么搞到手的。
下图是“飞行博物馆”。再下图是中国的战斗机。
图34. 西雅图的“飞行博物馆”
图35. “飞行博物馆”里的中国战斗机
在另一个几层楼高的大厅里,还有一个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游人可以进到里面去参观。下图是“飞行博物馆”里的航天飞机。
图36. “飞行博物馆”里的航天飞机
华盛顿州的名人当首推“微软公司”(Microsoft)创办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这个哈佛大学来不及毕业就赶紧出来创业的旷世奇才,用他的计算机软件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我与绝大多数人一样,对他崇敬有加。下图是比尔-盖茨。
图37. 比尔-盖茨
2014年8月16日,我专程到“微软公司”总部去参观。可惜周末大门紧闭,只好在门前照了一张像。下图是我在“微软公司”总部门前的留影。
图38. 我在“微软公司”的总部门前的留影
华盛顿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三个著名的国家公园。第一个是“雷尼尔山国家公园”(Mt Rainier National Park),位于西雅图的东南方。公园的主体是一座圆锥形的活火山,海拔高度14411英尺。山顶上的积雪终年不化,还有20多个冰川沿坡而下。
山麓下有原始森林,湖泊和瀑布,从而吸引大批本地人和外来的观光客,夏季健行,冬季滑雪。2010年8月23日,2014年8月11日,我曾经两次到过这个公园。每次都试图登顶,但这实在不是我的年龄和身体所能承担的。即便是如此,壮丽的山间美景,仍然令我流连忘返。
另外我曾经几次在飞机上俯视雷尼尔山。从高空观察这个冰封雪盖的山顶,的确别有一番风味。下图是我在“雷尼尔山国家公园”大门前面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在“雷尼尔雪山”脚下的留影。第三图是我在飞机上拍摄的“雷尼尔雪山”。
图39. 我在“雷尼尔山国家公园”大门前面的留影
图40. 我在“雷尼尔雪山”脚下的留影
图41. 我在飞机上拍摄的“雷尼尔雪山”
第二个是“奥林匹克国家公园”(Olympic National Park),位于本州西北部的奥林匹克半岛。这个公园为游人提供了三个截然不同的风景区。一是冰雪覆盖的险峻高山,二是潮湿闷热的热带雨林,三是风景优美的阳光海岸。
2010年8月22日,我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游览这个公园,首先是在寒风凛冽的“飓风山脊”(Hurricane Ridge)上瞭望“奥林帕斯山”(Mt Olympus)。然后在“豪雨林”(Hoh Rain Forest)里观赏布满青苔的参天古树。最后在“红宝石海滩”(Ruby Beach)上观看漂亮的海滩。
在一天之内,我就体会了从寒带,经温带,再到热带的全程过渡。下图是“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指示牌,再下图是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的“飓风山脊”,第三图是奥林匹克国家公里的“豪雨林”,第四图是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的“红宝石海滩”。
图42. “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指示牌
图43. “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的“飓风山脊”
图44. “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的“豪雨林”
图45. “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的“红宝石海滩”
第三个是“北碦斯碦特国家公园”(North Cascade National Park),位于本州的中北部,该公园以高山景色见长。公园内有许多冰川,峭壁和峡谷。那里的天空湛蓝,湖水清澈,群山倒影,宁静淡泊。确实是个休闲度假,远足垂钓,划船打猎的好去处。
2010年8月24日,我曾经到过这个公园。美丽的高山湖泊晶莹剔透,各种松树杉树环绕四周,幽深的峡谷美不胜收,谷里的草甸繁花似锦。呼吸着清新的山间空气,眼望着不尽的旷野风光,倍感无忧无虑,心旷神怡。
下图是我在“北碦斯碦特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在“北碦斯碦特国家公园”里群山前的留影。
图46. 我在“北碦斯碦特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47. 我在“北碦斯碦特国家公园”群山前的留影
“圣海伦斯火山”(Mt St Helens Volcano),位于华盛顿州的西南部,是碦斯碦特山脉中比较年轻的一座火山。它在沉睡了123年之后,1980年5月18日突然爆发,喷出的火焰直冲云霄,火山的浓烟遮天蔽日,整个山的北坡分崩离析。
紧接着又引发了巨大的雪崩,泥石流和森林大火。附近的河流被阻塞,森林和农田被毁坏,方圆几十英里内交通瘫痪,生物绝迹,火山的灰烬甚至飘移到邻近的两个州。现在,在火山的周边开辟了“圣海伦斯火山纪念碑”(Mt St Helens Volcanic Monument)。
2011年8月20日,2014年8月10日,我曾经两次参观过这个公园。沿着北坡的小径从各种角度观看坍塌的山体,想象火焰喷发时惊心动魄的场面,禁不住心情颤动两腿发抖。与大自然相比,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了。
下图是我在“圣海伦斯火山”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圣海伦斯火山的坍塌山顶”。
图48. 我在“圣海伦斯火山”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49. “圣海伦斯火山”的坍塌山顶
在该州西南部的哥伦比亚河北岸,有个小城“温哥华”(Vancouver),但“此温”非“彼温”。不是加拿大的“温哥华大都会”,而是早期西方人来此地探险时所建的要塞。虽然已经发展成居民城镇,但是“温哥华要塞国家遗址”(Fort Vancouver National Site)仍然是名胜古迹。
2014年9月10日,我参观了这个景点。要塞本身很平常,美国有很多类似的建筑。但出乎意料的是,这里还有个“马歇尔故居”(Marshall House),主人就是二战之后提出“马歇尔计划”的那个美国将军。中国人称他为“马歇尔元帅”,其实美国从来没有“元帅”这个军衔。
他的军衔是四星上将,姓氏“马歇尔”(Marshall)这个英文词,含义是“元帅”,而他又是一个职业军人,所以在翻译时误打误撞地给他晋升了军阶。
下图是“温哥华要塞国家遗址”的指示牌,再下图是“马歇尔故居”的指示牌,第三图是马歇尔故居的房子,第四图是马歇尔将军的肖像。
图50. “温哥华要塞国家遗址”的指示牌
图51. “马歇尔故居”的指示牌
图52. “马歇尔故居”的房子
图53. 马歇尔据将军的肖像
华盛顿州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很值得一提,即西北角的“罗伯茨点”(Point Roberts)。名字叫“点”,其实不是“点”,而是一个小小的半岛,可以叫“海角”。由于1846年的俄勒冈条约,把北纬49度线作为美加边界,所以这个半岛的南部,就从加拿大割了下来归属美国。
下面的地图显示了“罗伯茨点”的地理位置。
图54. “罗伯茨点”的地理位置
尽管此地是美国,但是如果经陆路去本州的其它地方,就得先进加拿大,开车20多英里后,再进美国。在这个海角的西北角,仍然竖立着当年的第一号界标,注明是北纬49度线。
现在那里开辟为一个小公园,2013年10月15日,我专程从加拿大开车过去游览了那个小公园,并在那个界标旁边摄影留念。下图是“罗伯茨点”的第一号界标。
图55. “罗伯茨点”的第一号界标
为了实现我的退休养老计划,我于2013年8月份进行了最后一次横跨美国的长途 “大搬家”。费时七天,住宿六晚,途经七州(密歇根,威斯康星,明尼苏达,南达科他,蒙大拿,爱达荷,华盛顿)。最后一天到华盛顿州百灵罕(Bellingham),停好车,吃午餐,买食品,驶向新家。
下图是我在百灵罕停车场上的留影。
图56. 我在百灵罕停车场上的留影
第43州:爱达荷(Idaho,ID)
爱达荷州的车牌上写着本州的绰号,“著名的土豆”(Famous Potatoes)。
图57. 爱达荷:著名的土豆
凡是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爱达荷的土豆是著名的。下图是卡通漫画“百分之百认证的爱达荷土豆”(Certified 100% Idaho Potatoes)。
图58. 卡通漫画“百分之百认证的爱达荷土豆”
爱达荷州的地图很像一个大写的“L”。北面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以北纬49度线为界。东面是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与蒙大拿州的边界很复杂,蜿蜒曲折不整齐,是落基山脉主山脊。与怀俄明州的边界是西经111度线。南面是内华达州和犹他州,以北纬42度线为界。
爱达荷州的西面是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该州与两州的大部分边界都是西经117度线,只有中间一段边界是弯弯曲曲的斯内克河。下面是爱达荷州的地图。
图59. 爱达荷州(Idaho,ID)的地图
爱达荷州在地理上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以首府博依西(Boise)为中心,是人口稠密的地区,I-84,I-86号州际公路横跨南部。北部地区大多被森林覆盖,有雪山峡谷,高原丘陵和湖泊瀑布,有大量未开发的荒芜土地,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爱达荷州的北部地区以小城柯达林(Coeur d’Alene)为中心,I-90号公路穿州而过。该州的南北两个部分,在州内没有高速公路相连。而是向东绕道蒙大拿州,由 I-15号公路,把 I-90号以及 I-84,I-86号公路连接起来。
该州正式名称“爱达荷”的来源反而不太受关注,是来自柯达林印第安部落成语(ah-d’hoo),意思是“惊喜的问候”(Greetings by Surprise)。2013年,我因搬家曾经三次穿过柯达林,看着地图上的名字,无论如何也读不成音,到了访客中心才搞清楚来龙去脉。
气候上,由于爱达荷州位于高耸的落基山脉以西,受到太平洋暖流的影响,虽然纬度很高,但是与相同纬度的其它各州比较起来,冬季的气候还比较温和。爱达荷州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多雨,冬季也不是过分寒冷。
经济上,长期以来以农业,林业和采矿为主。农业在东南部,林业在中北部,矿业在北部。早期的矿业以黄金为主,但是已经开采殆尽。不过还有银,铅,锌,铜和磷等矿藏。所以仍然保持着别称“宝石州”(Gem State)。
1805年,路易斯和克拉克(Lewis & Clark)受杰斐逊总统的派遣,率领探险队翻过落基山,来到如今爱达荷地区,成为第一批到达此地的欧洲人。他们得到印第安妇女向导萨卡卡维亚(Sakakawea)的帮助,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
下图是萨卡卡维亚与路易斯和克拉克在一起的青铜雕像。
图60. 萨卡卡维亚与路易斯和克拉克在一起
1809年,英属加拿大人大卫-汤普逊(David Thompson)在此建立第一个毛皮贸易站。1836年,传教士亨利-斯鲍丁(Henry Spaulding)夫妇建立第一个修道院,开办了第一所学校,翻译了当地的语言,出版了一些书籍,创造了灌溉系统并开始种植土豆。
1846年,俄勒冈条约(Oregon Treaty)签订后,规定美国对俄勒冈领地的自治权,包括今天的爱达荷州。1850年代,成千上万的拓荒者从东部乘坐大篷车,穿过爱达荷到加里福尼亚去淘金。1860年,此地也发现了金矿。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建立爱达荷领地。
1865年内战后,大批人涌入爱达荷,包括摩门教徒,南方难民,爱尔兰人,还有淘金和修路的中国人。1890年7月3日,爱达荷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第43个州。州首府设在爱达荷州西南部的博伊西(Boise)。
博伊西名字的来由,始于到此地探索的“陷阱捕兽者”(Trapper)。他们跨越一片干旱地区后,发现这片遍布白杨树的河边地方,于是给这个地方取名为博伊西(Boise),意思为“多树的”。因为这个原因,博伊西后来即被称为“树城”(City of Trees)。
2011年8月23日,我来到博依西参观“爱达荷州议会大厦”(Idaho State Capitol)。此时天空瓦蓝,艳阳高照。于是在州议会大厦前找好角度,拍下了一张照片。
下图是我在“爱达荷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再下图是“爱达荷州议会大厦”前面的林肯总统站立像。
图61. 我在“爱达荷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图62. “爱达荷州议会大厦”前面的林肯总统站立像
然后我进入“爱达荷州议会大厦”内部参观。印象最深的是大厅里有一个完全镀金的华盛顿将军骑马像,还有一个胜利女神的大理石雕像,是法国巴黎卢浮宫里“胜利女神”的复制品。
下图是镀金的华盛顿将军骑马像,再下图是“胜利女神”的大理石雕像。
图63. 镀金的华盛顿将军骑马像
图64. “胜利女神”的大理石雕像
在博依西市的东南方,I-84号公路的沿线上,有一个“黑格曼化石床国家纪念碑”(Hagerman Fossil Beds National Monument)。这是3-4百万年前的动物化石床,主要是淡水鱼和小型哺乳动物,还有一个古代马的整体骨骼化石。
2007年8月26日,我与我妻曾经到过这个景点,沿着自驾线路参观游览。在访客中心里,我们意外地发现,不远处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叫“密尼道卡临时集中营国家纪念碑”(Minidoka Internment National Monument),是二战时期关押日裔侨民临时集中营的遗址。
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对日宣战。将日裔侨民关押在美国若干个集中营里,以防止可能的间谍活动,密尼道卡便是其中之一。下图是关于“密尼道卡临时集中营国家纪念碑”的小册子。
图65. 关于“密尼道卡临时集中营国家纪念碑”的小册子
我与我妻当即决定去参观,临时集中营原来有600多间房屋,占地3万多公顷。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立了几块铜牌作以说明。其实,美国对于敌国的侨民已经算是很讲人道的了,集中营里不仅有住房,还有商店,邮局,医院和学校。除了不能擅自离开之外,在里面活动还是自由的。
这与法西斯德国关押犹太人的死亡营,根本无法相比拟。与日本法西斯在中国令人发指的暴行,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下图是“密尼道卡临时集中营国家纪念碑”里的剩残垣断壁,再下图是我妻在这些剩残垣断壁处的留影。
图66.“密尼道卡临时集中营国家纪念碑” 里的残垣断壁
图67. 我妻在“密尼道卡临时集中营国家纪念碑”残垣断壁处的留影
就在几年前,克林顿总统为此事向日裔美国人作了公开道歉,说曾经对他们有过不公正的对待。反观日本人,不仅不为自己对邻国的侵略罪行忏悔,反而大肆渲染核爆惨状。好像他们才是战争的受害者。这一反一正,美日的伦理观念何其不同!
不过最近查看资料,发现这个景区的名称起了微妙变化,改为中性词“密尼道卡国家历史遗址”(Minidoka National Historic Site)。有关当局可能感觉到,“集中营”毕竟不是什么好事,既使是“临时性的”也不大光彩吧。
在爱达荷州的中南部,有一座2000年前爆发过的死火山,美国国家公园局在这里开辟了“月球火山口国家纪念碑”(Craters of the Moon National Monument)。公园占地面积很大,有大量的火山口,火山溶洞以及火山岩浆笋柱,其火山熔岩地貌与月球上的环形山很相似。
2007年8月27日,我与我妻曾经来到这个公园。沿着7英里长的自驾路线参观游览。自驾路的两旁到处可见凝固的火山熔岩流,熔岩管道和火山渣锥。从而实现了不必登月的月球景色观赏和月面行走的体验。下图是我在景点指示牌旁边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妻在火山熔岩堆里的留影。
图68. 我在“月球火山口国家纪念碑”指示牌旁边的留影
图69. 我妻在火山熔岩堆里的留影
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为使宇航员熟悉月球上的火山地貌,特别安排他们在此地训练。爱达荷州没有出过总统这样的名人,但是却出了一位宇航员杰弗瑞-阿什比(Jeffery Ashby)。他是爱达荷大学的毕业生,曾经驾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 Columbia)升空。
第44州:怀俄明(Wyoming,WY)
怀俄明州的车牌上画着一个驯马的牛仔(Cowboy),背景是本州的魔鬼塔(Devils Tower)。
图70. 怀俄明:牛仔州
怀俄明州的别称“牛仔州”(Cowboy State),这与怀俄明州早期历史密不可分。当年西班牙人从墨西哥北上,占据了美国西部的广袤疆域。从他们营地里逃跑的马匹,很快繁殖成为遍地可见的野马。怀俄明牧民将驯服野马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牛仔州”成了怀俄明州的别称。
驯马的牛仔骑在一个身体前倾,尥起蹶子的野马上。这个形象已经成为怀俄明州的象征。在该州的入口指示牌上,也有个驯马的牛仔。另外,2007年发行的怀俄明州纪念硬币,背面也是一个驯马的牛仔。下图是怀俄明州的入口指示牌,再下图是怀俄明州的纪念硬币。
图71. 怀俄明州的入口指示牌
图72. 怀俄明州的纪念硬币
“魔鬼塔”(Devils Tower),是一座花岗岩孤山,它像一个馒头一样突然冒出来,比周围地面高出867英尺,其山顶四周的山体几乎垂直。这是史前火山爆发时,岩浆冷却后所形成的奇观。
1906年9月24日,第26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此地为“魔鬼塔国家纪念碑”(Devils Tower National Monument)。可能因为它是第一个宣布的纪念地,形状又像个纪念碑,所以叫“国家纪念碑”。后来凡是比国家公园规模小的,不管是什么形状,一律称为“国家纪念碑”。
2007年8月30日,我与我妻曾到“魔鬼塔国家纪念碑”游玩了大半天。下图是“魔鬼塔国家纪念碑”,再下图是我在“魔鬼塔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面的留影。
图73. 高耸的“魔鬼塔国家纪念碑”
图74. 我在“魔鬼塔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面的留影
怀俄明州坐落在美国西部的心脏地区,地图是个标准的长方形。东面是南达科他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以西经104度线为界。南面是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以北纬41度线为界。西面是爱达荷州和犹他州,以西经111度线为界。北面是蒙大拿州。以北纬45度线为界。
该州面积97000平方英里,人口56万,是美国人口最稀少的州。下面是怀俄明州的地图。
图75. 怀俄明州(Wyoming,WY)的地图
怀俄明州地处落基山区和美国中部大平原的交汇处。西部的1/3是落基山区,北美大陆分水岭。东部的1/3是大平原的西边界。中部的1/3是大盆地。全州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6700英尺,是美国第二高的州,仅次于科罗拉多州。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都发源于落基山。
第一条是格林河(Green River),向南流入犹他州,最后汇入科罗拉多河。第二条是斯内克河(Snake River),向西流入爱达荷州,最后汇入哥伦比亚河。第三条是黄石河(Yellowstone River),向北流入蒙大拿州,最后汇入密苏里河。
该州的正式名称“怀俄明”,源于本地印第安人成语(mecheweaming),意思是“在大平原上”(On the Great Plain)。有人用三个以字母 w 开头的词来形容这个州:辽阔 (wide),西部(west),大风(wind),形容得相当贴切。
在整整齐齐的长方形大地上,东西宽360英里,南北长280英里。纵向有 I-25,横向有 I-80和 I-90,再加上联合太平洋铁路,纵横交错的州内公路,把全州连成一片,还不辽阔(wide)吗?至于西部嘛,更是毋庸置疑。
本州高速公路的入口指示牌上,写着“西部”(West),而且还是“永久的”(Forever)。大风(wind)更是本州的特色。怀俄明在美国各州中,是风最大的一个州。虽然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好事情,但却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怀俄明州的气候总体来说,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白天炎热晚上凉爽,冬季严寒风大。本州各地的全年降雨量稀少。全州各个地区的气候不一样,取决于当地的纬度和海拔的高度。中南部大平原常有暴风雨和龙卷风。
本州的矿业资源十分丰富,煤炭生产全国领先,铀矿生产全国第二。另外,还有石油,天然气,石膏和黏土,所以采矿业是本州重要的经济支柱。另一个经济支柱是旅游业,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本州的摇钱树。例如黄石国家公园,仅2010年7月份的一个月,就有100多万人光顾。
第三个经济支柱是畜牧业,1862年的家园法令(Homestead Act)鼓舞大批农民来到本州拓荒。一些德州的牧牛大款(Cattle Tycoon),带着他们的德州长角牛来到这里,从而使畜牧业得到飞速发展。目前本州羊毛和羊肉的产量全美国第二,仅次于德州。
怀俄明大地在历史上是印第安人的家乡。1743年,西班牙和法国的探险家曾到过这里,但都没有久留。1803年,因为路易斯安纳购买而归属美国。1806年,路易斯和卡拉克的探险队从该州北部穿过,但探险队成员约翰-科尔特(John Colter)却离队留了下来,不久发现了黄石风景区。
1834年,在本州东南部建立第一个毛皮贸易站,“拉勒米堡”(Fort Laramie),地名是纪念美国陆军准将大卫-拉塞尔。十九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拓荒者,经本州的俄勒冈小道向西部移民。为了保护和帮助这些拓荒者,1849年,美国政府收购了拉勒米堡。
2007年9月2日,我与我妻从南达科他州总统山回来的时候,路过拉勒米堡,于是到“拉勒米堡国家历史遗址”(Fort Laramie National Historic Site)参观了大半天。在这个历史遗址中,再现了当年拓荒者的生活场景,保存着当年拓荒者的实物和文件。
下图是我在“拉勒米堡国家历史遗址”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76. 我在“拉勒米堡国家历史遗址”指示牌前的留影
1867年,联合太平洋铁路修到这里,为西迁的移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1868年,建立怀俄明领地。1890年7月10日,怀俄明领地加入联邦,由“领地”(Territory)升为“州”(州),成为美国的第44个州,首府设定在该州东南角的夏延。
夏延(Cheyenne),是怀俄明州的首府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广阔的落基山脉南部山前之北端。1867年7月5日,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将这里的一个小镇地点划上了标记。居民们将该镇命名为“夏延镇”,以纪念夏延族印第安人。1890年成为怀俄明州的首府。
“怀俄明州议会大厦”(Wyoming State Capitol),建于1886年。2011年6月11日,我来到夏延参观州议会大厦,却发现大楼正在维修不对外开放,只好在楼前照了一张相。下图是我在“怀俄明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图77. 我在“怀俄明州体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其实我不止一次路过此城,因它恰好位于高速公路 I-25与 I-80的交叉口,但是每次都错过了。错过的部分原因是这个城市在美国不太出名,而且这个城市的印第安名字(Cheyenne)太拗口,不知怎么发音。这次巧了,有个保安正在值班,于是我前去请教怎么读,他说叫“筛眼”。
“筛眼”就是“筛子”上的“眼”。当我头脑中反映出这两个中文字的含义时,不禁哑然失笑, 当然他不知道我笑什么。回家后,仔细查阅美国地图册,又上网查阅怀俄明州首府,才知道标准的中文译名是“夏延”。
但我发誓,我的中文译名与那个保安的标准英语发音完全一致。两个字分别是第一声和第三声。不像地图册中那两个字分别是第四声和第二声,而且第一个字的辅音也译得不准确。其实美国有许多地名来源于印第安语,不请教当地人还真读不出来。
“筛眼”就是筛子的“网眼”,这个“网”字让我想起了一个翻译佳作“万维网”(www)。当代资讯非常发达,用搜索引擎什么都能查到。美国人搞出一个“世界范围的网络”(world wide web = www),三个 w 的前缀缩写早已广为人知。
不知是哪位天才,译成了“万维网”,真是精妙绝伦。中文汉语拼音的前缀,也正是同样的三个前缀 w(wan wei wang = www)。几何上一维是直线,二维是平面,现实的立体空间只有三维。你的网络有“世界范围”那么大,我的网络有“万维空间”,涵盖的范围比你绝对只大不小。
2023年7月10日,我又一次来到怀俄明州的首府夏延。这次不仅在外面照相,还参观了内部。下图是参议院会议厅,再下图是众议院会议厅。
图78. “怀俄明州议会大厦”里的参议院
图79. “怀俄明州议会大厦”里的众议院
怀俄明州最吸引游客的景点,是美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国家公园。1872年建立的“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公园里有各种峭壁,峡谷,瀑布,河流,湖泊和森林。最著名的景点有老忠实喷泉,大棱镜彩虹,黄石峡谷,黄石瀑布,黄石湖等。
黄石公园最大的特色是“沸泉”(Geyser)。由于公园坐落在地球上最大的活火山的火山口上,所以在巨大的地下岩浆里,仍然滚热沸腾冒着气泡。涌到地面就形成了沸泉。因为沸泉里的藻类和细菌的分解,泥浆呈现出鲜艳的五颜六色。下图是五颜六色冒着气泡的沸腾岩浆。
图80. 冒着气泡的沸腾岩浆
更为吸引人的是,不时有一些喷泉水柱射向天空,甚至高达几十英尺。喷泉固化之后就成为五颜六色的石灰石山。下图是涌到地面并向上喷射的沸泉,再下图是固化后所形成的石灰石山。
图81. 涌到地面并向上喷射的沸泉
图82. 固化后形成五颜六色的石灰石山
公园里除了地理奇观之外,还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各种动物漫游其间。有野牛,美洲狮,灰熊,黑熊,麋鹿,羚羊,梅花鹿,长角羊,狐狸等等。难怪有人调侃说,怀俄明州动物的比人还多,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下图是漫游在公园里的野牛。
图83. 漫游在公园里的野牛
1996年9月22 日,2007年8月28-29日,2013年8月8日,2023年7月4日,我曾经四次到此公园参观游览。但是仍然感到没有尽兴,如有机会还是要去。第一次去黄石是,趁着长周末,开车数百里,看完老忠实,马上就离开。下图是我在公园北门外的留影。
图84. 第一次去黄石,我在公园北门外的留影
第二次去黄石是我与我妻同行。这次不是看“黄”石,而是看“彩”石。下图是我在公园南门外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妻在“五彩石”前的留影。
图85. 第二次去黄石,我在公园南门外的留影
图86. 第二次去黄石,我妻在五彩石前的留影
第三次去黄石是由我儿陪同。不仅重复第二次的路线,还到了黄石峡谷,黄石瀑布,黄石湖等。我儿第一次去,兴趣浓厚到处去玩。下图是我与我儿在公园西门外的合影,再下图是我在“老忠实喷泉”(Old Faithful Geyser)前面的留影。
图87. 第三次去黄石,我与我儿在公园西门外的合影
图88. 第三次去黄石,我在“老忠实喷泉”前面的留影
第四次去黄石是我的另一个儿子陪同。不仅看了“老忠实喷泉”(Old Faithful Geyser),还参观了“大棱镜热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s)。下图是我在公园西门外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儿在公园西门外的留影,第三图是我在大棱经热泉前面的留影。
图89. 第四次去黄石,我在西门外的留影
图90. 第四次去黄石,我儿在西门外的留影
图91. 第四次去黄石,我在“大棱镜热泉”前面的留影
第45州:犹他(Utah,UT)
犹他州的车牌上写着本州的别称“蜂房州”(The Beehive State)。
图92. 犹他:蜂房州
犹他州(Utah)的正式州名,来自当地印第安原住民“犹他人”(Ute),意思是“群山之民”。该州的别称是“蜂房州”(Beehive State)。人们就奇怪了,犹他州养蜜蜂多吗?完全不是。“蜂房”代表犹他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代表摩门教教义和理念,还有一个曲折动人故事呢。
“摩门教”(Mormonism)是基督教(Christianity)的一个分支。1827年,纽约州北部一个贫农的儿子约瑟夫-史密斯(Joseph Smith)说:“先知的儿子天使摩洛尼访问了他,并把用符号写在金页上的经文传授给他。经过他翻译后,这本金页经书就成了摩门教的经典。
1830年,史密斯正式创立了摩门教。最先的圣地选在密苏里州,后来迁到伊利诺伊州。1844年,史密斯被暴民击毙。他死后摩门教分成两派:一派人数不多,否定一夫多妻制。另一派占多数,全盘继承了史密斯的教义,以杨伯翰为首领,下图是杨百翰(Brigham Young,1801-1877)。
图93. 摩门教首领杨伯翰
1847年,杨伯翰率领众信徒来到大盐湖地区,在这个没有人愿意居住的地方创建家园。他们开荒垦地,挖渠灌溉,伐木造房,规划街道,不到一年就成绩斐然。尽管1848年美墨战争后此地归属美国,但是天高皇帝远,联邦政府鞭长莫及,这里实际上是个“国中之国”。
杨伯翰雄心勃勃,企图建立一个只有摩门人的州,连州名都想好了,“德瑟莱特”(Deseret)。这是先知史密斯曾经用过一个的词,意思是“蜂房”(Beehive)。用以赞誉摩门人都能像蜜蜂一样地辛勤劳动,建设家园。但是当杨伯翰申请建州时,国会却不批准。
国会认为这个词容易与“沙漠”(Desert)混淆,不如选取当地印第安名字“犹他”(Utah)。其实更深一层的原因是,联邦政府不愿让他们坐大,更不赞成他们的一夫多妻制(Polygamy)。从此以后,他们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紧张了好多年。
1857年,双方矛盾激化,联邦政府派军队到犹他,要镇压摩门人可能的叛乱。杨伯翰也被迫交出总督权。还好双方都克制,没有造成流血事件。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后,军队调往别处,但是紧张关系一直延续到了十九世纪末。
1890年,摩门教义废除了一夫多妻制。1896年1月4日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第45个州。建州的过程也好事多磨,历经30多年,递交6次申请,终于获得成功。最后双方各让一步,正式州名叫“犹他”,别称叫“蜂房”。有人说,蜂房无蜂不存在,反之亦然,此乃箴言也。
犹他州的地图是个有缺口的长方形,它的四周边界都是由经线和纬线划定的,东北角缺口也是。该州的东面是科罗拉多州,以西经109度线为界。南面是亚利桑那州,以北纬37度线为界。西面是内华达州,以西经114度线为界。北面是爱达荷州,以北纬42度线为界。
东北角缺口的外面,是怀俄明州,由西经111度线和北纬41度线分开。下面是犹他州的地图。
图94. 犹他州(Utah,UT)的地图
在犹他州的东南角,该州与科罗拉多,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等三州构成一个“四角十字”(Four Corner Cross)。其地理位置是西经109度,北纬37度。在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四角标志”纪念地。周围插着八面旗帜,分别是四个州旗,三个印第安部落旗和美国国旗。
犹他州东半部是科罗拉多高原(Colorado Plateau)的一部分。这个高原从东向西延伸,一直到瓦萨契山脉。瓦萨契山脉南北走向,把犹他州对半分为东西两半。东半部是科罗拉多高原,西半部是大沙漠和落基山脉的尾端。从此向南不再有山,大盆地(Great Basin)由此开始。
这个大盆地是内流型的,就是说它没有出海口,盆地内的任何水流,永远呆在那里,自生自灭。本州的西北部有著名的大盐湖(Great Salt Lake),是美国最大的咸水湖。湖水的盐分是海水的5倍,比重很大,人躺上去都不会下沉,大盐湖的西边是大盐湖沙漠。
犹他州有三条大河。第一是塞维尔内陆河(Sevier River),由南向北流,最后注入干枯的塞维尔内陆湖。第二是处女河(Virgin River),从本州流向内华达州,在米德湖注入科罗拉多河。第三是格林河(Green River),来自怀俄明州,蜿蜒曲折向南流,最后注入科罗拉多河。
总体来说,本州自然地理景观有三大区域:一是落基山脉,二是盐湖沙漠,三是科罗拉多高原。以科罗拉多高原最为出色,那里的地势险峻,岩陡谷深,在长年的风化和水流侵蚀下,形成了许多奇特的景观,是最优美的风景区之一。
犹他州的气候属干旱的大陆型。西边的内华达山脉拦住了太平洋暖流,瓦萨契山脉又挡住了东部的湿气。所以本州绝大多数地区缺水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但有些局部地区却雨量充沛,森林密布,冬季降雪很厚,是著名的滑雪胜地,2002年的冬季奥运会就是在盐湖城召开的。
该州在经济上,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金,银,铜,铅,锌,钼,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当然还有大盐湖的制盐业。本州的土地有一半以上归联邦政府所有。除了一些用于军事国防,如火箭试验场之外,大部分土地都保护起来,用以开辟旅游度假休闲游乐的场所。
1540年,西班牙探险家第一次来到犹他州南部。由于此地过于荒凉,他们并未将其作为殖民地。1821年,墨西哥从西班牙手中接管了此地。1847年,摩门教徒为了逃避宗教迫害,在首领杨伯翰(Brigham Young)的率领下,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从东部来到了大盐湖地区定居。
1848年,美国从墨西哥手中夺取了这个地区。1850年,设犹他领地,杨伯翰任总督。1869年,联合太平洋铁路与中央太平洋铁路在大盐湖接轨,第一条横跨北美大陆的铁路建成通车。1896年1月4日,犹他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第45个州,杨百翰成为第一任州长,首府在盐湖城。
盐湖城(Salt Lake City),是犹他州的首府和最大的城市,以紧靠大盐湖(Great Salt Lake)而得名。2023年7月5日,我驾车到犹他州的首府盐湖城。直接开上山去参观犹他州议会大厦。下图是盐湖城的“犹他州议会大厦”(Utah State Capitol)。
图95. 盐湖城的“犹他州议会大厦”
进入州议会大厦后,看到在大厅中央的地面上,画着一个巨大的圆形犹他州州徽,上面写明了建州年代,1896。下图是“犹他州议会大厦”里的“犹他州州徽”。
图96. “犹他州议会大厦”里的“犹他州州徽”
下图(左)是州议会大厦中央的楼梯,下图(右)是二楼中央的杨伯翰雕像。
图97. 州议会大厦中央的楼梯(左)和二楼中央的杨伯翰雕像(右)
下图是参议院的楼梯(左)与会议室(右),再下图是众议院的楼梯(左)与会议室(右)。
图98. 州议会大厦的参议院
图99. 州议会大厦的众议院
其实,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来盐湖城。2007年9月5-8日,我与我妻曾经来到盐湖城开会。顺便游览了盐湖城的市中心。下图是我与我妻在盐湖城市中心的合影,背景是摩门教圣殿堂。再下图是我在摩门教圣殿堂楼顶上的留影,背景是犹他州议会大厦。
图100. 我与我妻在盐湖城市中心的合影
图101. 我在摩门教圣殿堂楼顶上的留影
犹他州有五个国家公园,六个国家森林和两个国家休闲度假地区。这些国家级的风景区,再加上诸多的州立公园,成全了本州的旅游业。犹他州的交通也很发达,铁路是连接西部的交通枢纽,航空有盐湖城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有 I-15,I-70,I-80和 I-84。
2006年8月末至9月初,我与我妻曾经到美国西南部的各州旅游了一次,对于科罗拉多高原上的犹他州南部,印象尤为深刻。我们花了三天的时间,连续参观了五个国家公园和几个州立公园。这里只是简单地罗列出这些风景区。
1)“雪松间歇国家纪念碑”(Cedar Breaks National Monument),2006年8月28日。这个公园环绕着一个像露天剧场一样的大深坑,坑里是风化的砂石。形状复杂,颜色鲜艳,非常漂亮。下图是我在景区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雪松间歇国家纪念碑”的景色。
图102. 我在“雪松间歇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103. “雪松间歇国家纪念碑”的景色
2)“宰恩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2006年8月28日。印象最深刻的是形状奇特,颜色各异的险峰巨石。下图是我在“宰恩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在“宰恩国家公园”里的留影,第三,第四图是“宰恩国家公园”里的奇峰异石。
图104. 我在“宰恩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105. 我在“宰恩国家公园”里的留影
图106. “宰恩国家公园”里的奇峰异石
图107. “宰恩国家公园”里的奇峰异石
3)“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2006年8月29日。公园最大的特征是在“露天剧场”(Amphitheatre)似的深坑里,有大片小石柱,叫“虎毒”(hoodoo),大小不等,高低不一,密密麻麻,五颜六色。是砂石被风霜雨雪常年侵蚀的结果。
下图是我在“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指示牌前面的留影,再下图是我与我妻在“露天剧场”前面的合影,第三图是“露天剧场”里大片的“虎毒”。
图108. 我在“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109. 我与我妻在“露天剧场”前面的合影
图110.“露天剧场”里大片的“虎毒”
4)“国会礁石国家公园”(Capitol Reef National Park),2006年8月29日。公园中有很多礁石一样的悬崖,上面还冠以整块的巨大圆石,很像美国国会大厦(United States Capitol)的圆屋顶(Dom),因而得名。
下图是我在景区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妻在“国会礁石国家公园”里的留影。
图111. 我在“国会礁石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112. 我妻在“国会礁石国家公园”里的留影
5)“峡谷地国家公园”(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2006年8月30日。公园环绕着一个严重风化了的深深峡谷,穿插着许多天然的石桥,拱门和平台。下图是我在“峡谷地国家公园”指示品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妻在“峡谷地国家公园”里的留影。
图113. 我在“峡谷地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114. 我妻在“峡谷地国家公园”里的留影
6)“死马点州立公园”(Dead Horse Point State Park),2006年8月30日。公园位于科罗拉多河的一个拐弯处,河边有郁郁匆匆的沙漠绿洲,两岸是陡峭险峻的悬崖绝壁,从高处往下看是全景,五颜六色十分漂亮。
传说中一匹野马不经意地跑到这里,竟累得渴死了,所以得名。下图是我在“死马点州立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妻在“死马点州立公园”里的留影。
图115. 我在“死马点州立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116. 我妻在“死马点州立公园”里的留影
7)“拱门国家公园”(Arches National Park),2006年8月30日。这是南犹他五个国家公园中最漂亮的一个。各种各样的沙石景观它都有,石柱,石墙,石尖塔,石鱼鳍等不一而足,尤其是砂石拱门,竟有2000多个。
下图是我在拱门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妻在拱门国家公园里的留影,其中像眼镜一样的“双窗”(Double Windows)很出名。
图117. 我在“拱门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118 我妻在“拱门国家公园”里的留影
最奇特的是“精美拱门”(Deliberate Arch),已经成了犹他州的地标,并画在本州的车牌上。下图是“拱门国家公园”里的“精美拱门”,再下图是带有“精美拱门”的犹他州车牌。
图119. “拱门国家公园”里的“精美拱门”
图120. 带有“精美拱门”的犹他州车牌
谢谢欣赏,共同学习,平安是福。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文学城最近才推荐我的文章,其实我从2021年1月1日起,就开始发布游记,至今已经有199篇文章了,不知您看过没有。您对我的文章评价,既中肯,又高估。"中肯"是指,您说出了我的目标和愿望。“高估”是指,我远远还没有达到您的期望。我陆陆续续收到不少点评,但像您这样的还不多,愿我们今后共勉。安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