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俄乌战事随想录之八》发文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这几个月来,一直将精力花在对战事的研判上,没有写这样的随想文章。从目前的战况发展来看,我在前九篇随想录中对这场战争的猜测还算靠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文章底部“好文导读”中阅读“之八”,然后就可以找到其他各篇。
既然是随想,当然可以写得很随意,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或许能给朋友们一个看事物的新角度。这样的文章,读的时候既轻松也不轻松,它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不细究战场一城一地的得失,不纠结于具体信息的真伪。
结果如何,早已被历史和时代所决定。而我们,只是历史巨轮上的尘土,跟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我一直认为,今年爆发的俄乌战争,是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无论把它的意义看得多重都不会过分。
因为它既是二战以来近一个世纪人类文明的总结,也必将开启人类文明的新时代。未来世界的走向,人类是继续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摸索,还是在光芒万丈的大道上狂奔,将由这场战争的结局来决定。
只有从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去看这场战争,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这样的论述,非得一部洋洋洒洒的专著才行,不是我们公众号的短文章所能完成的任务。我只能从这个角度浮光掠影地梳理一遍,聊作引玉之砖。
关于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标记,专家们有无数种不同的标准,但在我看来,只有当商业出现时,人类文明才算进入现代文明阶段。
因为商业的特征是:各取所得,各得所利。
15世纪的欧洲商人用亮闪闪的玻璃球从南亚换回大量的肉桂香料时,双方都认为自己沾了大便宜;蒙古人用牛羊肉和动物皮毛从宋人手里换回盆盆罐罐时,彼此也都把对方当作傻子。
需求就是利益。
获得需求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抢;另一种是交换,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换别人多余的东西。
如果用交换——或者说商业——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干嘛还要提着脑袋去打仗呢?
宋代之所以总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是因为宋王朝关闭了边境贸易口岸。宋人没有肉可以吃稻麦,北人没有盆罐,晚上烧个热水洗脚都不行。既然不让换,那就只有去抢了。
当时最奇怪的现象就是:双方的中间地盘彼此都不要,推让给对方。宋人不要是因为土地够用,占有这些地区还要派人防守,不合算;北人不要是由于这些地方没有肥美的水草,养不了牛羊。
所以真正争夺地盘的战争只会发生在同质化的族群之间:都是农业民族,或者都是游牧民族,毕竟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
当各个族群先后都进入农业文明之后,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才多起来——目的就是抢夺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
进入商业文明之后,交换可以得到一切。商品交换的难题是如何才能等价交换。
价值——价格都是谈出来约定俗成的。商业文明的核心是谈判。
所以,农业文明崇尚战争,商业文明追求和平。
纵观当今世界,虽然都在追求利润,但凡是商业发达的地方,人们都更加理性,更加喜欢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但凡商业落后,靠不可再生资源生存发展的地区,才会有战乱。
从这个角度看,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的分水岭。
整个一战前的人类文明都可以算是旧文明,从一战到二战可以划为人类文明的调整期,调整期结束后人类将迎来新文明。这两场战争,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是输家,没有赢家。
战争之后,人类痛定思痛,决定构建共同的国际社会,以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大战。
一战之后的国联,只勉强维持了22年的和平。这并不奇怪,因为构建这样一个维护所有参与者利益的庞大体系,谁都没有经验。那些参与构建一战后国际体系的先贤们认为,只要对发动战争者予以足够的惩罚,让他们吸取教训,就可以避免再发生大战。
但事与愿违,正是因为这严厉的惩罚,才催生了第二次大战。
虽然第二次大战和第一次大战一样,都是发起国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但战胜国并没有掠夺战败国,反而对成为一片废墟的战败国予以援助——像“马歇尔计划”——帮助他们迅速重建、恢复经济。
二战两个最大的失败国——德国和日本——不仅没有沦为世界底层,反而成为首批发达国家,融入了世界,再无发动战争的欲望,和一战后的战败国命运完全不同。
从这个结果来看,失败的是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不是德国人民和日本人民,两国人民得到的只是重生。
联合国的蓝图设计师罗斯福曾经说过,他对联合国最大的期望就是,保证50年内不再发生世界规模的大战。
今天看来,他设计联合国模式的初衷已经实现了。遗憾的是,联合国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永保和平的功能。
错不在先贤们。
因为二战其实并没有真正结束,人类文明的调整还没有完成,今日之世界,仍然处在从旧文明往新文明过渡的调整期之内。
众所周知,二战仗还没有打完时,战胜国就出现了以美苏为中心的两个对立阵营,不久就进入了冷战时期。
冷战其实仍然是二战的一部分。冷战结束后,也只是达成了暂时的和解,将各方谋求利益方式的差异暂时搁置,各自养精蓄锐。
联合国所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和规则,没有从根子上平衡好各方的利益,只是提供了调停利益冲突的机制,却不能消除冲突本身。
所谓的公正公平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公正公平、局部的公正公平,而不是根本利益上的公正公平。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各方对公正公平的理解没有统一起来。
几天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说:战争没有赢家,公正和平没有输家。
这话既对,也不对。
说它对,是因为这是当今世界的现实;说它不对,是因为那些发起战争的人还活在二战的思维模式中。
这种思维模式,就是当今世界的毒瘤。
该割掉的瘤子没有割掉,保守治疗只会拖延时间、增加治疗难度。虽然经过打针吃药,这个瘤子已经小了许多,但毒素一点都不低。只要不割掉它,它就一直在;它一直在,二战就没结束;二战不结束,人类文明就一直在过渡期内,就没有进入新文明。
这一次的俄乌战争,就是这个瘤子发作了。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开;手术刀不动,瘤子不会自己掉下来。
我在这场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就在《俄乌战事随想录》系列文章里说过,即便俄乌战争引发世界大战,也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延续。
二战后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将在这一次战争中解决;二战遗留下来的所有毒瘤,也都将用这把手术刀割掉。
无论是从历史的规律、还是介入战争各方的认知来看,这场战争都不可能像历史上的战争那样以谈判妥协的方式结束,它的结局只可能是你死我活。
要么世界延续二战进入动荡期,将十八世纪以来近200年的历史重走一遍,再经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完成文明的过渡;要么付出巨大的代价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割掉毒瘤,再用10-20年的时间将毒瘤旁边的腐肉切掉、养愈伤口,人类社会才能真正进入没有战争、没有互害的新文明世界。
也许置身其中的政客们都不一定从理论上认识到这一点,但这正如同解数学方程题,列的式子不同,正确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所有身处其中的人都知道自己的角色和使命。
这是终极之战,交战各方都会把所有的招数使尽,不会留有余地。
对此,几乎所有人最大的担心都是——会不会发生核战。当然,那些等着为核战欢呼的无脑腔肠动物不在此列。
我建议担心核战的朋友都洗洗去睡吧:绝对绝对不会发生。
有人问,万一那个威胁要核战的人疯了怎么办?
放心,他不是疯子。用他的对手白头发老头的话说:他是个“理性的人”。他的“理性”倒不是因为对人类与和平的关爱,而是因为他“理性”地知道,那些个蛋蛋根本就发不出去,或者即便能发出去几颗也没有实质性的意义,除了将自己送上不归路。
这才是白头发老头所谓“理性”的真实含义。
你若觉得他是疯子,只是因为你没有坐到那个长桌子后面;或者说,这也就是你之所以坐不到那张长桌子后面的根本原因。
作者:吴老师醉后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