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展开“全员常态化核酸检测”,不同的只是,①公费、自费,②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还是7天、10天。反正时不时,要去捅一下。
在此前的文章中《流程审计: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流程设计学问》中,我建议“核酸检测仍应该是疫情期间疫区或疫情高危区(如入境机场)、高危人员(如医护人员)中,发现阳性的重要手段。在非疫区,长期全员“常规普筛”投入大,效果不明显,仍应该充分利用高危人群、风险人群的常规检测,建立哨兵网络。如果要增加检测频次,首先要增加高危人群、风险人群的检测频次。”
在文章《流程审计:大规模核酸检测造假的必然性及应对策略》中,我提出了两种提高大规模核酸检测质量的做法,一是完善流程,以“保证高质量的大规模检测”,二是“动态调整,以数量最少的高质量检测,低成本保证及时发现病毒携带者”。相对来说,第二种做法成本低、效率高,且对居民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最小。
现在问题来了,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有必要吗?
其实国家卫健委说得很清楚。“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十五分钟检测圈”,针对的是超大城市和疫情高危的城市(如边境城市),如不属于这两类,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根本没有必要。事实上,核酸检测本来也是一个“检验”环节,不合格品检出率低于万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检验环节都不应该存在。因为成本高且基本上无效。
在奥密克戎之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对内执行的做法还是可取的,仅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且频次不高,除直接接触入境人员或物品的岗位外,检测周期不高于一周两次。
奥密克戎来袭,增加了检测难度,有可能原来的“无疫区”悄悄地出现了聚集性疫情(例如辽宁绥中疫情、宁波某设备工厂疫情、邢台清河疫情等),但这并不是无疫区无差别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理由。尤其是在大街上都没人戴口罩的“健康小镇”,在这种场所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就是在“无蚊区里高射炮打蚊子”,浪费大量钱财,还没有任何效果。甚至,疫情来时,由于检测环节的人为疏忽,仍很有可能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都没有能及时检测出阳性病例(在这里,抗原更不适用,因为抗原可能把健康人检测成“阳性”,带来不必要的混乱)。
更要命的是,某地政府既不属于疫区,还没钱负担核酸检测(这与深圳完全相反,深圳不缺钱,而且境内外交往密切,属于高危区域),该地却下文要求“全员自费常态化核酸检测”,或者“自愿检测”,但“乘公交”、“去火车站汽车站”、“去商场”、“参加活动”等等都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实际也是半强制行为。而且由于该地人口密度低,在偏远地区建立“十五分钟检测圈”根本做不到,又很难要求从农村进镇的人员都提供48小时检测报告。这里要求全员常态化核酸检测,和要求农民种地还戴口罩一样无厘头。
有人说,没钱的话,不要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了,要168小时(7天)或240小时(10天)的,行不行?其实,这就更没用了。核酸规模筛查的目的是什么,是早发现潜在的病毒携带者和潜在的疫情,你都7天、10天了,奥密克戎都可以传播四代了,还能算早发现吗?
当然,要不要求全员常态化核酸检测,与城市有没有钱并不直接相关。只要不在疫区,高频次的全员常态化核酸检测就是浪费。邻省疫情高发时,杭州要求全员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邻省疫情进入可控状态,杭州就把要求改成了72小时,如果邻省疫情威胁进一步减弱,完全可以进一步降低检测频次,或取消全员常态化核酸检测,改为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检测。
核酸检测的一些花絮:
1、去某医院就医,需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没做的话,要求现场做,可有的医院,需要病人等4小时以上才能拿到核酸检测结果,有的病人自愈了,有的病人错过了救治的黄金时间。
2、某地要求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但检测机构能力不足(可能没有造假),检测完后,20小时还没出结果,然后很多人发现,不是在排队核酸检测,就是在去核酸检测的路上。
3、某地要求提供连续两天的核酸检测报告,但报告中没有采样时间,只有实验室出检测报告的时间。结果某人1日、2日均去检测了,且均是上午去的,时间还差不多,可1日采样,当天检测报告就出来了,2日采样,3日才出来报告,结果是,连续的检测,不连续的报告。
4、某地要求48小时核酸检测,但为了防止检测机构“投机”,明确24小时内,第二次检测自费,某检测机构就动员家属每天检测一次。
最后,回到重点:常态化核酸检测,适用于超大城市人口密集区和高危区域(如边境、或对外交往较多城市、近期出现多例散发阳性病例所在市县)、高危场所(如医院、国际机场),并不适合无疫区。无疫区只需做到,①重点人群、环境的常态化检测;②把好出入口,加强对进出人群的管理。
作者: 竞争情报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