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写好开头的两句,就等于写好了《将进酒》整首音乐,那么写好最后一句,就等于写好了《青玉案 元夕》的音乐。
经典咏流传的青玉案跟词一样分两段,不过第二段只是简单地重复第一段的音乐。整首歌中规中举,不过不失。令人失望的是结束部分,词最关键的一句没有被重点关照,分别对待。本来应该可以成为曲作者大显身手的地方,毕竟歌曲快结束了,多搞些花样不会影响到整首歌曲的流畅和结构。
表达寻找, 音乐里早有成熟的手段,通常采用模进的方式。所谓模进,就是至少有2次相同重复的乐想,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出现。在青玉案里,可以用模进的方式反复唱“那人却在” 来表现“众里寻她千百度”。 寻找,上下求索,原地不动或单一方向的模进显然不适合,根音应该忽高忽低,符合词义,又增加趣味。 至于音程,可以固定,也可以慢慢扩展,来表现作者加大寻找的努力。
《青玉案》歌曲的其他乐句没有使用模进,在曲末使用,就可以突出最后一个句子,挺合适。
模进是很常用的作曲手段,几乎所有的作曲家都使用过。我自己则最喜欢贝多芬用这种方法创作的音乐,有时他在大段的音乐里都选用这种方式。如果不是已经熟到会背,我喜欢玩一个游戏,猜旋律的下一个根音落在那里,音程又有何种变化。
全首歌最煞风景的是最后唱的那一堆啦啦啦啦啦。试想一下好不容易找到了人,四目相对,视线胶着,眼里就剩下彼此了,唱到”灯火阑珊处“就应该戛然而止。那一堆啦啦无论从文字和音乐的角度来讲都没有存在的意义。
所有的大师,古今中外,无论搞纯音乐,标题音乐,还是戏剧,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运用一切手段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每一个作品都用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记得一个古典音乐的讲座,主讲人说现在我们能听到的,就只剩下一流的作品,有观众问是否可以让他们听一下当时的二流作品长啥样子。主讲人回答,问题是找不到人去演奏这些二流作品。其实他大可以建议观众就听当下的音乐,从一流到九流的作品随找随有。
青玉案 元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QfexkcOek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 17, Op. 31/2 "Tempest" III. Allegretto (Kempf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dv5jk09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