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

一人一故事,一梦一人生
全部原创,转载敬请注明来源
个人资料
海风随意吹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克罗地亚自由行第一天:杜布罗夫尼克

(2025-11-20 09:03:30) 下一个

 

在之前的博文中提过,我跟朋友计划10月下旬参加一个巴尔干四国游的小旅行团,去塞尔维亚、黑山、波黑和阿尔巴尼亚。该旅行团由上海一旅行社老总亲自带队,20多名旅行团成员多半是老总的大学校友无人机摄影班的同学。之所以只去以上四国,而不去克罗地亚,是因为四国对中国公民免签,而克罗地亚加入了欧盟,需要签证。 

对美国公民来说,去哪儿都方便。虽然已去过克罗地亚的Split,但没去过其他地方,于是决定在去贝尔格莱德参团之前,先去克罗地亚逛逛 

由于不敢开车,出行全靠公共交通,从而决定住在交通方便的城市。考虑到路上所花时间可能较长,安排了七日八夜的自由行路线是 

第一站:杜布罗夫尼 (Dubrovnik,住3晚,其间去附近的斯通 (Ston) 小镇,那里有欧洲第一长城/世界第二长城(中国第一) 

第二站:斯普利特 (Split) 住4晚,包括两个一日游,去十六湖国家公园(欧洲的九寨沟)古城特罗吉尔(Trogir) 

第三站:萨格勒布 (Zagreb) 住1晚。 

这三个城市之间,相隔距离看太远,但因克罗地亚山区多,山间公路崎岖,城际交通颇费时间从一个城市去另一个,路上往往要4-5小时。所幸一路高山大湖河流海滩、森林;正逢黄金十月,秋色斑斓,美景如画权当坐旅游观光车 

 

杜布罗夫尼克简介 

我们自由行的第一站是杜布罗夫尼克。这个海滨城市位于亚得里亚海东岸,从7世纪时便有人居住海上贸易的迅速崛起发生在12至15世纪,当时杜布罗夫尼克船队吨位与威尼斯势均力敌,甚至一度超出威尼斯,遂成为一个独立的城邦国家,国名为:拉古萨共和国 (Ragusa)

 

1806年,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军占领了杜布罗夫尼克,将其作为防御俄国和黑山军队的基地。尽管法国最初声称是来保护而不是占领拉古萨共和国,但事实并非如此。1808年法国正式宣布拉古萨共和国灭亡,将其领土并入了法兰西帝国的附属国——意大利王国。1815年拿破仑战败后,该市又被并入了奥匈帝国。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之后,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共和国”,1929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1918-1941),杜布罗夫尼克是南斯拉夫王国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立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45-1992)。虽然共和国与南斯拉夫王国拥有相同的领土疆域,但政治制度不同,南斯拉夫王国是君主立宪制。 

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后,杜布罗夫尼克成为克罗地亚共和国的一部分 

杜布罗夫尼克漫长而曲折的历史,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不少风格迥异的中世纪建筑,1979年该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是克罗地亚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之一。 

入住杜布罗夫尼克旅店 

从阿姆斯特丹飞到杜布罗夫尼克2个多小时。下午1点左右下机后,入关检查很快。旅游业是克罗地亚主要的收入来源,边境警察、机场工作人员、大巴司机等对游客很友好。 

之后搭乘机场直线(airport shuttle) 去市区,车票10欧元,终点站杜布卢夫尼克公交总站(长途客车总站),中途还停在杜布罗夫尼克的老城区(著名景点均在老城区附近)。因我们去外地需要搭乘长途客车Flixbus,选择住在长途客车总站附近。那天堵车,路上用了1个多小时。 

旅店离车站不远,前台的女士特别热情,也特别实在,主动告诉我们,从旅店出门走3分钟,就是公交站,可以坐公车去老城,才10分钟上车买车票2.5欧,如果要省钱,可以去书报亭购买,才1.8欧。又补充说,如果不介意步行,走过去也不过30多分钟。 

曾跟好几位前南斯拉夫共事,感到他们富有实干精神,干起活来讲究实效,没太多花架子。这位旅店前台,三十来岁的瘦高个女生,风风火火,实实在在,深得我们好感。 

杜布罗夫尼克城墙 

按照旅店前台的指示,搭乘巴士1A或1B(十几分钟就有一班)去老城区。巴士的终点站在老城区的门外(Pile Gate)。 

门是进入老城的最主要通道,门口熙熙攘攘,游客成群。虽然已是十月中旬,下午4点的气温仍在华氏75度,蓝天艳阳,不少人穿着夏装,短袖短裤加拖鞋。 

前不久,看了博友云台兄图文并茂、信息丰富的博文《走进《权力的游戏》里的“君临城”》后,得出一个结论,杜布罗夫尼克的最佳景点非老城墙莫属千万不能错过。 

我们进了老城,直奔城墙入口,到了入口才得知,城墙晚上6点关闭,门票40欧一人遂问售票员,现在上城墙还来得及走一圈吗?售票老先生说,不用担心,一定走得完。我俩赶紧买票进去。 

后来得知,可以买Dubrovnik Pass(一日通票),也是40欧,除了爬城墙,还可免费参观博物馆和画廊24小时内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 

城墙建于7世纪,最初是木质的防御工事,12世纪改建为石灰岩结构,之后在14至17世纪不断扩建,全1940米,环绕整个老城区,1979年被列为联合国世遗。 

登上一段陡峭的楼梯,上了城墙,按照标志,逆时钟方向绕行。城墙上视野开阔,只见远远近近的教堂、钟楼尖顶竖立在一片各种形状的红色屋顶再看脚下人头簇拥的老城别有一番趣味。 

城墙有14座炮塔,5座主要堡垒,分别是:明切特堡垒(Minceta Fortress)、博卡尔堡垒(Bokar Fortress)、圣伊万堡垒(St. John Fortress/Sveti Ivan)、拉弗林堡垒(Revelin Fortress)和罗维里耶纳克堡垒Lovrijenac Fortress) 

其中,罗维里耶纳克堡垒独立于城墙之外,位于西门外的悬崖上,俯瞰海港。这个堡垒被称为“杜布罗夫尼克的直布罗陀”,是防御海上入侵的第一道屏障。

  

左边是博卡尔堡垒,右边是罗维里耶纳克堡垒

我们首先西边临海的博卡尔堡垒(下图一),这堡垒紧邻皮勒门,建于15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防御建筑,守卫着西侧的城门和护城河。在这儿可以隔海遥望对面罗维里耶纳克堡垒的全景(下图二)

 

沿着临海城墙前行,风景十分壮观,坚固的城墙旁是蓝色的大海,海浪一排排涌来,拍打到城墙脚跟。下图为博卡尔堡垒附近的景色:

 

 

走过一长段临海的城墙,沿着灰白色的石阶梯,时上时下,穿过石拱门,经过圆顶的小岗楼,眼前一亮,迎面而来的是蓝色的亚得里亚海和绿树覆盖的洛克鲁姆岛。不知不觉就到了位于城墙东南角的圣伊万堡垒(译自克罗地亚语),也称圣约翰堡垒(译自英语)。圣伊万堡垒面向海港,曾用于防御海上入侵者海盗。目前是杜布罗夫尼克海洋博物馆所在地。 

   

由于我的旅伴特爱拍照,同一景色可以拍好几张,拍照时又精益求精,要找到最佳角度,所以我们一路走来,为拍照花了不少时间到圣伊万堡垒已快五点半了。不知前方还有多少路要走,决定跳过海洋博物馆,继续向前。下图是圣伊万堡垒附近的景色:

不久到达了东边的拉弗林堡垒的屋顶平台,该堡垒建于16世纪,结构庞大,位于老城的另一个出入口——普洛切门(Plo?e Gate)附近,是东侧的主要防御工事。如今,拉弗林堡垒成了举办演出、展览和活动的文化场所,内部夜总会和博物馆入口在老城码头 (Old Port)。下图中右边长方形的巨大建筑为拉弗林堡垒。

拉弗林堡垒的地理位置极佳,从顶部平台可以清晰看到老城码头停泊的小船、城墙外的防波堤,以及圣伊万堡垒的轮廓。同时,还可以俯瞰老城屋顶、钟楼、教堂圆顶和亚得里亚海的全景,景色绝佳(见下图)。 

      

 

走过拉弗林堡垒,一路登高,就到了城墙的最高点,位于西北角的明切特堡垒。夕阳西下,红顶的颜色愈加浓郁,钟楼上了一层金黄,天边一抹橙红色的晚霞。这会儿,已过了6点,城墙上游人不多在明切特堡垒顶部,看着夕阳落地平线,心底涌出难以言明的一份感动,大自然太美了!

 

  

太阳下山后,天色马上暗下来,加快脚步下了城墙。华灯初上,皮勒门半明半暗增添了一点朦胧感。

 

爬了两三个小时的城墙,饿了。随意在皮勒门外的一家餐厅坐下,点了色拉和二人海鲜拼盘端上来才发现海鲜拼盘的量这么大。

 

晚餐后,为消化那么多不健康油炸食品,从老城沿着海边散步回旅店,路上很清静,海风轻轻拂面,棕榈树叶摇曳杜布罗夫尼克的夜晚宁静而迷人。 

 图片均为原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握手握手,完全赞同,名胜古迹只是旅游的一部分,我更喜欢走走逛逛,看看当地人是如何生活的,吃什么,穿什么,住得怎么样,公共设施如何,商店里卖些什么东西,等等之类,这比单纯打卡有意思多了。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从一个城市去另一个,路上往往要4-5小时。所幸一路高山、大湖、河流、海滩、森林;正逢黄金十月,秋色斑斓,美景如画,权当坐旅游观光车吧。】
我也有同样的心态:去一个国家,不光要看几个旅游热点,还要看看那个国家旅游热点以外的地方是什么样子,才能更全面地了解那个国家。
战前,我坐过一次从当时南斯拉夫内陆到亚得里亚海滨的公共汽车。沿路风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公共汽车上还和阳光乐观的大学生聊天,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后来战争爆发,我常常想起那几个大学生,不知道是生是死、命运如何,为他们国度发生的悲剧感到难过。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小树好,在杜城的城墙上,随便往哪儿摁一张,都是美景。谢谢来访!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加拿大姥姥' 的评论 : 谢谢姥姥鼓励!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雾欣阑' 的评论 : 谢谢晓雾的留言。跟你同感,很喜欢杜城。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沫' 的评论 : 问好水沫!好像中欧和巴尔干列国盛行红屋顶,平时就觉得好看,夕阳下变得那么红,更让我喜出望外。谢谢来访留言。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untai' 的评论 : 谢谢云台兄来访,这次参考你的游记,追随你的脚步去了不少地方,再谢!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景色太美了,水与天完美呈现,像许多年有卖的那种明信片~~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好。这家饭店在景区,算是“游客陷阱”,但是跟美国相比,依旧显得“经济实惠”:)。量大,价钱不贵,而且还不要小费。西班牙一定也是如此吧?祝你在西班牙玩得开心!
加拿大姥姥 回复 悄悄话 感谢前辈辛勤写出一个字,每一帧照片,美不胜收。
晓雾欣阑 回复 悄悄话 我曾去过君临城 对于杜布罗夫尼克我是喜爱至极的,排除掉那部宏大的美剧滤镜之外我依然觉得这里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那里的傍晚让人着迷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五湖兄,久违了。杜城遇到好天气,风景特别美。城墙上看日落,留下无比美好的回忆:)。去补读了你的杜城游记,这些前南斯拉夫列国之间的进出边境,实在是麻烦:)。顺祝安康快乐!
水沫 回复 悄悄话 红色的屋顶好美~~~
yuntai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海风姐放拙文的链接!跟着海风姐又走了一遍杜布罗夫尼克古城墙,沿海一侧的片片拍得壮观漂亮,拉弗林堡垒港湾景色绝佳,夕阳映照下的城墙最高处美轮美奂!谢谢海风姐好分享!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一起随着海风姐游,海风姐一共去了多少个国家,感觉你是一直行在路上。片片也超级的美,海鲜的份够大,哈哈!赞好文。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跟着海风重游杜布罗夫尼克。杜城特別上镜,城市随形就势,高低错落,房屋白墙红瓦,你们傍晚时拍得更好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