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雷半岛有所小小的研究生院——蒙特雷明德国际研究学院 (Middlebur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Monterey,以下简称MIIS)。上个星期,明德大学校长 Ian B. Baucom 给全校师生员工发了一封信,宣布给 MIIS 判了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这个“死缓”跟四人帮的死缓性质不同,四人帮的死缓等于改判无期或有期徒刑,根据政治局势决定关多久,而 MIIS 是死定了。要不是因为秋季入学通知书已经发出,新生即将到校,而且还有一批学生尚未毕业,就不是死缓,而是“立即执行”了。
之所以判死刑,是因为 MIIS 一直处于严重的财务赤字状态。这儿有必要介绍一下该学院的历史。
MIIS 成立于70年前——1955年,是由一对法国夫妇创办的,丈夫曾是美国陆军语言学院(现美国国防语言学院)的法语系主任。最初的校名是蒙特雷外国语学院,专门教授法语和德语。之后,学院渐渐扩大,课程从外语学习衍生到外国文化、政治、社会、外交,最后演变成一所研究生院,并在1979年改名为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
应用外语教学一直是该学院的强项,尤其是翻译系盛名在外,不少校友毕业后服务于美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等),有人甚至称该校为“翻译界的哈佛”。这个名称或许有点儿言过其实,因为美国高校中专攻翻译的研究生项目少之又少,大约两只手能数过来。基数如此之低,排名均为“前十”,各大学只要愿意,都可自封为翻译界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让自己高兴那么一会儿。
除了外语,MIIS 的其他学科都跟“国际”有关,如国际政治、国际商业管理(MBA)、国际教育项目管理、国际防核武器扩散、国际环境保护等等。与其他大学不同,学生在攻读主修课的同时,必须掌握一门外语,也就是说,外语必须达到高级水平才能毕业。该校的教学理念是:外语是深刻理解外国国情和风土人情的有效工具。
这一理念可以从两面来解读,一是理想主义,语言是沟通工具,一旦跟当地人沟通无阻,就少了偏见误解,成了连接、理解各种文化的桥梁。国际上产生的共鸣,是实现和平和发展的基础。二是出于对外国的不信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掌握对手的情况,才能让自己百战百胜。
如果看一下 MIIS 的学科,便不难得出结论——这是一所“野路子”学院,跟传统的学术研究离经叛道,走的是“应用”和“实用”路线。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像是在培养学生的专科技能,而不像一般的文科大学,从人文历史和理论研究入手。
反传统的教学大纲注定 MIIS 吸引的是特殊人群。试想,有多少美国人愿意花时间去掌握一门外语?会说英语,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为了确保毕业时达到高级外语能力,不少学生入学前或在读期间会去海外留学,实习或工作,间接反映了学生较高的教育和经济水平。
经过一两年的专业技能培训,MIIS 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错。学生中获得各种奖项的比例也相当高,如不少学生获得 Fulbright 奖学金,该奖学金资助美国公民去国外学习、研究、教授英文等,算是“软实力外交”(文化输出和价值传播)的一部分吧。
此外,该校毕业生几乎每年都有人荣获总统管理研究员(Presidential Management Fellow, PMF)的位置。PMF 项目竞争激烈,从全美成千上万硕士博士申请者中,挑选出几百个最终入围者,入围者有资格在联邦政府机构任职18个月,为优秀毕业生正式进入联邦政府提供了重要途径。鉴于美国有近4千所大学设有研究生项目,而PMF每年的入围人数在500-800,是不是跟国内的“公务员考试”有一拼?假设某大学每年都有人考取国务院的公务员,该大学是不是挺有面子的?
尽管 MIIS 看似风光,实质上常陷入财政危机。首先,该校学生不多,多年来徘徊在500-800之间。招生针对小众是致命伤,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学院位于旅游胜地,所在城市每年接待400-500万游客。为了不过分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市政府要求位于市中心的 MIIS 把招生上限控制在800人以内。
学生少(学费收入少)、专业多(教师费用多)、校舍昂贵(旅游胜地的黄金地段)导致了 MIIS 的入不敷出。该校自打成立以来,经常陷入财政危机。千禧年后,MIIS 开始寻找“买家”,希冀能依附于一所规模较大的大学,助其脱离财务危机。几经周折,终于在2005年跟位于佛蒙特州的明德大学(Middlebury College) 建立了附属关系,那时财务上是分离的。2010年明德大学决定把 MIIS 正式收归旗下,成为该大学的研究生院。
据说,明德大学近年来也遭遇了财务困难,截止今年4月,总赤字为1400多万,其中包括十多年来填补 MIIS 运营资金缺口的 870 万。持续的财务压力促使明德董事会最近做出决定——在2027年6月底之前关闭 MIIS。
别看 MIIS 可怜兮兮的,欠了一身债,其实该校在苟延残喘的70年里,先后在蒙特雷市中心的黄金地段置下了20多幢建筑,包括好几栋大型商用楼,外加几个停车场、花园、空地等。只要卖掉一栋商业楼,别说800万,数千万就能回来,从而有人觉得明德大学的决定不可理喻。显而易见的解释是:MIIS 毕竟不是亲生的,是后来领养的,所以才沦落到被抛弃的地步。当然也有可能,这些房地产仍有房贷要还,出售套现所得有限。无论如何,明德拥有 MIIS 的房地产,只赚不赔,黄金地段小小一块空地都值百万。
有些 MIIS 工作人员原本就对“非亲生”待遇有所不满,虽然被明德大学收购了,但是 MIIS 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远远低于“亲生的”。明德教授有终身制 (Tenure),而 MIIS 教授是1到5年合同制;明德“亲生”403b 退休金匹配率高达15% (职工贡献工资的5%,大学贡献15%),而 MIIS “非亲生”退休金匹配率只有5%,资金不足时,甚至低于5%。
近年来,为节约开支,明德的退休金匹配率从2026年开始,将下调至11%。此举激怒了“亲生的”,坚决要求把“非亲生的”赶出家门,以免影响自己的薪酬和退休福利。
撇开“过去”的原因,更深层的是对“未来”的担忧。传统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以及AI 的飞速发展,首先威胁到的是技能型,而不是思考型教育,技能随着时代而飞速改变,人类的思考能力千百年都难以出现重大改变。如今,哪怕“翻译界哈佛”的毕业生,面对的强大对手是机器翻译。机器翻译比人工翻译快捷经济,不但大大减少了对人工翻译的需求,而且改变了传统翻译人员的角色,他们成了校对、编辑、质量检查员,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当然,高层次的翻译,如外交活动、文学艺术等,由于对译文的信达雅要求较高,还离不开翻译人员。信达雅的意思是:信(忠实原文)、达(通顺明白)雅(选词得体优美)。
MIIS 被判死缓的消息令当地人甚为遗憾。这所学校虽然一直在苦苦挣扎,但也活了70年了,成了小城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校友通过 MIIS 认识并爱上了蒙特雷半岛,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在半岛安家;其中不少人实现了梦想,比如我家斜对面的邻居和隔着三栋房子的一名租户都毕业于 MIIS。
值得安慰的是,MIIS 的消逝不会影响校友和当地居民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唯一不同的是,实体的回忆对象将烟消云散。从虚无到存在,再重回虚无,这不也是人生的规律吗?
原创图片
多少过去熟悉的东西,现在都没有了。
过去:Sony Walkman
现在:iPod
过去:Oldsmobile
现在:Tesla
过去:MySpace
现在: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