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则徐的悲剧

(2023-01-31 11:50:37) 下一个

 

有网友指出,林则徐是从新疆赦归途中病逝的,希望核实。

再次确认,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镇压太平天国,无奈旧病复发(疝气),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辰时去世,享寿66岁。

纵观林则徐的一身,是悲剧的一身。虽然他是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但是他最多是半睁半闭,糊里糊涂的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糊里糊涂的虎门硝烟,糊里糊涂的和洋人打了一仗。这个仗,从开战就注定会输的满地找牙。

这不是林则徐一人的错,整个国家机制,整个民族的愚昧和走入工业时代的英国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朝廷的腐朽专制不说,最可气的是当时英军从舰船上向虎门炮台开炮,老百姓站在岸边伸着脖子观望,看到清军抱头鼠窜还拍手大笑。这和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老百姓帮着架云梯,龚自珍的儿子带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乃至和鲁迅笔下那些像是被人掐着脖子拎起来的鸭子的看客们,何等的相似!

林则徐自己何尝不是一只鸭子呢?

我们曾经受到的教育说,林则徐是痛恨鸦片毒害国人而奋起禁烟,其实不是,他只是皇帝手下的奴仆,奉命查办烟土。鸦片作为一种毒品的危害,在当年没有人真正了解。英国人种鸦片,中国人也种鸦片,鸦片还是一味被李时珍记录在册的中药,当然英国人也不例外,当年英国有专供婴儿的鸦片糖浆,可以让哭闹的孩子安静下来。

鸦片贸易在世界各地都是合法买卖。(100年后的南泥湾的鸦片买卖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就在虎门销烟的当口,又有一万箱鸦片运到了中国海面,战争失败后,鸦片进入中国的年总和,已远远超过林公禁烟前一年的数字!鸦片战争与其说是道德之战,不如说是中西第一次贸易战。

既然是贸易,就和经济利益有关。中国人也讲经济,林则徐本人其实并不反对鸦片,他曾经给江西抚州知府写信:“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阿芙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如绍兴之美醍,湖广之锭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

林则徐所希望的,只是广大烟民接受国货:“第恐此种食烟之人未必回心向内耳!”

鸦片是拉动内需,提升GDP的重要支柱,地方政府喜爱鸦片,这玩意儿能征收超出粮食20倍的税收,“州县因之添设陋规,私收鸦片烟土税,亦数倍于常赋”(郭嵩焘)。老百姓喜爱鸦片,因为“种植罂粟花,取浆熬烟,其利十倍于种稻”,“鸦片之利,数倍于农。小民无知,孰不弃农而趋利乎?”。“种罂粟一亩所出,视农田数倍,力又复减省”(郭嵩焘)。

看《白鹿原》,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望无际的五颜六色的罂粟花。

关于林则徐的死因,一般只说病重。其实疝气即便在当时也不是不治之症,福州曾有人建议林则徐看西医,以外科手术治疗。林本人并不排斥,但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不便前往洋人诊所,终不治身亡。

当地知县派名医黄华珍为林则徐诊治。其后人记载:“大人之病,是身体虚弱,外感风寒所致,兼之误服方药,引致风寒入里,今病情危急,唯有尽量设法挽救而已。当即立下脉论、症论、方论,详细书明呈上,完毕之后退辞而归。越日,县令又亲请敝祖华珍公覆诊。敝祖诊其脉象转变,断言:‘大人一定无服昨天所开的方药,现已无法挽救!’辞别而归。越数日,林则徐便病逝于‘四老爷’衙”

呜呼!悲哉林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