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

献给我们这些六七十, 八九十的新新一代。
正文

2020 记录之二:老年话题

(2021-01-17 11:33:21) 下一个

2020年 记录之二: 老年话

2020大疫情中,大家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高龄群体相对高的病亡率,老年话题引发了一些关注。 作为老年群体的一员,我们自己也需要发点声音。

1.老年, 要忍让

当新冠病毒在全球许多国家大流行,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新冠病毒是家庭矛盾的放大器“。

确实如此。因为疫情,大人,孩子被困在家里。 孩子失学,大人或失业或被迫在家办公,共处同一空间的人多了,每一个人都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轨道,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这些压力的释放,引发并放大了家庭的一系列矛盾。

疫情前, 孩子大部分受教育的时间在学校,接受的是相对比较专业的教育。失学在家,失去了和同龄人游戏玩耍的机会, 接受着各种合理的或不合理的“教育”其中不乏一些来自于“心理专家”或网络大咖们东拼西凑,断章取义所得出的“育儿宝典“。一些值得质疑的“宝典”被冠以科学的名义,强加在没有发言权的孩童们身上。他们真的不易。这种经历对他们身心的伤害,可能要他们成年以后才会被社会认知。

疫情中,大人们更不易。家长们或失去了工作,或留家工作,离开了熟悉的生活轨道和社会工作环境。毕竟家庭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大人们需要在社会工作中寻找并体现自己的价值。现在被迫脱离了社会,并且还要承担自己本不熟悉的教育责任,管理各种生长期,逆反期的孩子,同时努力压抑住内心的烦燥和不安。后果可想而知。此时如果再加上家里的老人,矛盾就更加复杂。

孩子不易,家长不易,老人也不易。 各有各的难。但老年人的不易大多不能说,也不想说。不知为什么,现在社会发展进步了,却经常在文艺作品中被塑造成自私,愚昧的代表。网络上也少有老年人自己的声音,偶尔说出点直言,被直接无视,或遭批回。这些,让老人们先就短了底气,好像活着都是亏欠了大伙似的,特别是在当前的大疫情环境下。对于现在的处境,人一定要学会理解,学会忍让一些不易和委屈,只埋藏在心里。这是我们在此刻可以为儿孙们作出的一点奉献。

人生的许多无奈,世世代代的人都要经历,这是常态。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懂得。

2.老年,忍让不是放弃

如今我们老了,一些专家学者们时常告诫我们,教育我们:老了要存好钱,留下房,少说话,少管事,等等。事无巨细,都为老人想到了,唯独忽略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好像人老了以后,活着就只剩下吃饭穿衣,低眉顺眼地在黑夜中熬日子。

我们说老年要忍让,但忍让不是要放弃自己。我们更需要建设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适应老年时期的变化, 并抵制外界落后思潮带给我们的反科学,反理性的愚昧观念

世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精神世界。小孩的精神世界我们所知甚少,不敢妄议,猜想那一定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成年以后,我们一直在建设和经营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个只属于一个人的隐秘空间中,存放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寄托着我们的希望和梦想。精神世界的建设,使我们从青涩的青春走向成熟今天我们老了,不能老得只剩下躯壳,一定要记得自己的心灵留一个空间。要记得通过继续学习和思考,丰富和滋润自己的灵魂,吸取继续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这样我们就会渐渐地发现,老年,既不像人们想像夕阳那么美,也不像许多作品中描绘的那么黑暗。从社会历史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中途退下的话,老年只是人生一个必然的存在阶段。不论你怎样想,它都在那里。那里有暴风骤雨,也有雨后七色彩虹;那里或平静安好,或波澜起伏,有阳光也有黑暗;那里有人间最长情的浪漫温馨,也有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生命可能终止在那里的任何一刻;但在此之前,生命的任何一刻,都应该被尊重,值得珍惜。

这样我们就会渐渐地发现,内心的强大,并不能对抗死亡,因为我们知道,生生死死本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但是,强大的内心,一定能够帮助我们,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不放弃自己,活得通透,温馨从容。

3 老年,不必自卑

今天,在新冠疫情中逝去的约二百万生命,促使我们更多地去思考生老病死,思考活着的本意。。一个个体从孕育,出生,成长,成熟,直至老年, 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精彩。人类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历史就是这样世代相传。虽然每一代人都被打上了一些特殊的烙印,但是生命的轨迹却代代相传。童年的可爱,青春的张扬,中年的坚韧,老年的宽厚,早已刻入了我们生命的年轮。

就说我们这些老年人吧(这里暂且把所有65 岁以上的人都算上)。我们成长在和平的阳光下,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我们曾埋头苦干,不计报酬,共同为近几十年的腾飞奠定基石;在大变革的时代,我们同样默默承受了各种因社会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和我们的父辈一样,我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虚此生。我们从不是自私自利,鼠目寸光的一代。

如今,我们步入老年。可是在当下,老年人常常被认为是愚昧落后,自私自利的代名词。好像除了少数模范楷模,剩下的都是所谓的“老人变坏,坏人变老”,总之离不开一个“坏”子。在这种网络文化的背景下,老年人缺少了最基本的尊严,在社会的精神层面上处于底层。

其实,哪个群体中,又没有一些愚昧落后,极端自私,缺乏社会公德的人呢?以偏概全,任意给一个群体戴帽子,这绝不是社会成熟的表现。今天,在许多人所梦寐以求的长寿目标中,老年将是其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不知道那些教导我们说,人活到75岁左右是结束生命最佳时期的所谓专家们,自己是怎么打算的?

如果一定要给今天的老年人加一个标签,那么在宽厚的底色上,忍让就是我们的特点。我们的父辈们,经历过逃荒要饭,枪林弹雨, 他们更加刚毅。而我们,则学会了任让。因为我们经历了解放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触及灵魂的多次变革,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历程,又初见了互联网的和信息革命的兴起,一辈子经历了这么多的大变革,历史给我们的人生涂抹上了重的一笔,让我们学会在大变革的阵痛中为大局着想,为他人着想,学会忍让。

我们应该对得起这波澜壮阔的人生,既然活着,就好好珍惜。和七十年前相比,人的寿命增长了大约一倍老年期也随之增长。这种增长,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我们不需要签,只需要做好自己。

让我们丢掉自卑,成为在精神上大写的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