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井观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名主持人两代收养故事 (NPR 记忆 之二)

(2021-04-06 03:06:37) 下一个

4月5日全国公众电台的1A栏目讨论了收养问题。主持人换了简-怀特后选题不好,我听得不多了。这天她请来王牌主持人斯蒂文-因斯基普(Steve Inskeep)。令我吃惊的是因斯基普是被收养的,更令我吃惊的是他还从武汉收养了一个女孩

  因斯基普主持早上7点到9点通勤黄金时间的《晨版》栏目。如果你喜欢开车时听新闻,应该熟悉他的声音。他毕业于肯塔基的茂海德州立大学,一个没有名气的学校,但他却因沉稳庄重的主持风格在人才济济的NPR记者中脱颖而出,常常被委以重任, 采访政府首脑或者支持重大活动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似乎是哲学问题,但对被收养的人来说是最想知道的问题。美国几十年前的常规是对此保密,但近些年来被收养人中的活动分子四处游说,很多州和县对此不再保密。印第安纳州2019年改变收养保密法律,因斯基普才第一次弄清楚自己的身世。他上大学的地方正是他生母出生的地区,可是他一直不知道!因斯基普的生母是肯塔基山区居民到工业州打工那批人。近年的畅销书《乡下人悲歌》也描述了这批人。他的生母1969年18岁时独自一人从俄亥俄向西开车,在第一个大城市印第安纳波利斯停留,生下他。因为那时生私生子是丑闻,就把他送给人收养。

 

  因斯基普是公众人物,对自己的隐私却不避讳,反而写文章,上电台介绍自己的经历,算是被收养人中的活动分子。他这次被邀请上1a做节目,源于他3月26日在《纽约时报》上发的文章《五十年间我无法弄清我的身世》(For 50 Years, I Was Denied the Story of My Birth)。文章引起强烈反响,收到大量读者来信。美国有六百万被收养人。这大概是最有好奇心的一个群体,因为每个人的身世都是一个谜。有听众说他花2500美元雇私人侦探调查自己的背景。

 

  因斯基普有一个亲生女儿,他和夫人到武汉收养的二女儿12天时被生父母遗弃在医院。她有先天心脏疾病,但通过手术已经不再是问题。这个孩子大概受到父亲的影响,也是活动分子,还和孤儿院被收养的孩子们搞重聚。

My Turn

  我见过几个被收养的中国孤儿,都在学中文。我也见过危地马拉的,俄罗斯的和韩国的。俄罗斯的小伙子有点邋遢,也许生父是醉汉?韩国的小伙子在超市打工,交房租都费劲,不符合对东亚人的预期。

 

  华人常常慨叹:美国人真伟大,让这些中国弃婴找到好的归宿。跟着生父母哪里上得了美国名校?因斯基普这样回答:“收养是艰难的,但不是牺牲。我们把安娜带回家不是为了拯救她或者改造世界。我们这么做是给家里添个人,就像我的父母多年前所做的。我们的生活因此而更丰实。有句老话说我们都有两个家-我们出生的家和我们后来找到的家。对一些人来说,我们找到的家是全部,这就够了。” (“NPR 主播因斯基普谈他的两次收养 NPR Host Steve Inskeep on His Two Adoptions”, 《新闻周刊》2013年2月19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mikecwu 回复 悄悄话 我很想去中国领养孩子,但老婆不同意。她说连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耐心,收养的更加不会有耐心了。我看到那么多被白人家庭收养的亚裔孩子,长大后都有身份认同的问题(Sam Richards一个视频是在大学课堂对亚裔学生的对话,两个在白人家庭长大的亚裔女孩就说,绝对不会找亚裔男朋友,一个原生家庭长大的亚裔女孩就说她希望找亚裔男友),如果我们华裔家庭收养中国孩子,这些孩子长大后都会比较健康幸福的。
快乐红宝石19 回复 悄悄话 令人感动的话。这个就是中美文化的不同。中国人往往会强调收养孩子的父母是多么辛苦。而美国的收养父母却认为,是孩子给了他们很多joy.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Mr.因斯基普的话,平凡得高尚! 感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