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油管上汪东兴的小传,突然意识到怀仁堂政变是老帅与毛派中的反文革派联合发动,而政变后两年老帅踢走毛派盟友有其必然性。
对华国锋与汪东兴下台的标准解释是这些凡是派成了拨乱反正的绊脚石。零点历史的视频提到一个我以前不知道的细节。他说叶剑英等人在毛病重时就想抓四人帮,后来得知华国锋与汪东兴也有这样的计划。用汪东兴的卫兵比让叶帅调野战军更简单,方便,于是老帅们就与毛派中的反文革派合作,抓起文革派,结束了文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是二次革命,把毛派彻底清除,从而彻底结束毛的错误路线。邓小平接受了苏联的教训,没有像清算斯大林一样彻底否定毛泽东。邓给毛三七开,就避免了对中共合法性的质疑,而苏联全面否定斯大林使苏共失去合法性,为1991年的崩塌埋下了祸根。邓全面否定文革,就等于说全面否定了晚年毛泽东。凡是派不否定老年毛泽东,就与邓等改革派发生冲突。
铲除华汪也是对毛的晚年用人原则的否定。毛选过五个接班人:刘少奇,林彪,邓小平,王洪文与华国锋。前三个基本靠谱,这些人资历深厚,可以服人,可是后两个资历浅,难以服人,也是老帅们有意搞政变的深层原因。毛泽东想砸烂官僚体系,让陈永贵与王洪文这样的工农坐火箭升迁。汪东兴1955年授的是少将衔,而粉碎四人帮后同为副主席的叶剑英与邓小平是元帅级的。李先念也是上将级的。这种资历上的悬殊差距在老帅们看来体现了老毛用人观的荒谬,也意味着这只是对华国锋与汪东兴扳倒四人帮的短期奖赏。三国剩两国,华国锋与汪东兴这些“火箭军”与老帅老将的阵营相比就太单薄了,被迫降是迟早的事。
二战前的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英美眼里都是与他们势不两立的极权国家。希特勒同时挑战英苏让这两个敌人暂时结为盟友。三国去一国后丘吉尔就迫不及待地拉上铁幕,直到柏林墙推倒,苏联崩解。国共为打倒军阀,统一中国而第一次合作,为抗日又搞第二次合作。西风压倒东风用了46年,而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只用了四年。
汪东兴从中央警卫局的局长升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又升为政治局常委与副主席,体现了毛派火箭式升迁的荒谬。拨乱反正不只是让含冤的老干部扬眉吐气,它也包括把火箭军打回原形。老帅老将们不用再动用军队,他们只需要用他们的势,就可以把华国锋,汪东兴们像棋子一样移动。一个个领导被换下来,一个个没有士兵参与的“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