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为化学楼烧砖的日子

(2023-12-16 13:32:06) 下一个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为化学楼烧砖的日子

方励之

[编者的话] 化学楼是科大下迁合肥后盖的第一幢实验楼,连盖 楼的砖都要老师自己烧,世界上谁还能找出第二所这样大学?这幢楼 见证了科大在合肥第二次创业的艰难。

 

忽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楼昨夜失火,想起三十五年 前我们为它烧砖的日子。科大的在合肥的校园原来是合肥师 范学院的旧址。在文化大革命中,合肥师院解散了,留下的 校园给了科大。合肥师院原是个文科学院,只设有文学、历 史、音乐、艺术等系科,没有物理、化学等理工专业。所以, 它的校园里没有实验室,没有工场,没有足够的电源、水源、 煤气等理工科系所必需的基础设备。除了几栋教室楼和学生 宿舍外,科大在这里一切都要从头建设。

我们并不怕从头建设,只要确实是在建设。从 1958 年以 后,知识分子就不断地经历“下放劳动”、“再教育”,已 经很熟悉各种各样的体力劳动。我敢放言,中国这一代知识 分子,除了自己的专业本行外,所掌握的其他劳动技能的门 类之广,一定比他们在全世界各地的同行都多。如果要我们 列出自己参加过的劳动的种类,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长长的清 单。

一到合肥,我的清单又增添了一项──制砖。在合肥的 第一年,物理学只能存在于我的业余生活里,制砖才是我的 主业。从 1970 年底起,我就参加制砖劳动,1971 年 3 月, 科大成立了一个制砖厂,我被调去砖厂劳动,成了砖厂的主 力之一。建造科技大学合肥校园里的一栋化学大楼,就用了 我们那时烧制的砖。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这些口号和标语,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随处可见。为了使后世了解这些 口号的内涵,我有责任记述一下科大的砖厂,看一看在当年, 一群中国的知识分子倒底是如何为她“添砖加瓦”的。

制砖厂的人员,共 13 名,除了从合肥请来的一名制砖老 工人以外,其余人都是从各系抽调来的被专政者,黑八类, 值得把每个人的经历都简单介绍一下。在下列介绍中,姓名 之后的职务是当时的。

1,陈希孺,数学系讲师,1956 年留学波兰,1957 年因 “不当”言论被遣送回国,是‘漏网右派’。后为中国最好 的几位统计、概率论学者之一。九十年代,成为院士。

2,钱大同,数学系讲师,在砖厂劳动以前,已有统计数 学著作发表,言论不慎,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后为科 大教授。

3,邓伟廉,数学系讲师。出身显赫,其伯父邓仲元是最 早追随孙中山的一位军事将领,后遇刺,死于广州,至今广 州还有他的雕像供人瞻仰。其父原为国民党政府所辖航空公 司的首领,1949 年率所部人员及全部飞机从香港飞回大陆, 投向共产党,这就是中国民航(CAAC)的首批飞机。邓本人 原在燕京大学历史系念书,1950 年参军,赴朝鲜打美军,没 被炸死。朝鲜停战后,回国,改学数学。因言论得罪当局成 为“现行反革命分子”。七十年代末,移居香港。中英签定 香港问题联合声明后,再从香港移民葡萄牙。

4,徐家鸾,物理系副教授。早年亲共,1949 年放弃出 国机会,响应共产党号召参加新中国建设。因他曾想出国, 遂即被定为企图叛国的“反革命分子”,被斗争,被打。1981 年,他从美国飞去台湾,成为教授级“反共义士”。后移居 美国。

5,李先予,力学系教授。二十年代在上海学工程,曾与 中共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学,并也在那时加入中共。后去日本 留学,脱党,故被定为“叛徒”。八十年代初去世。

6,黄茂光,力学系教授。四十年代留学美国,在康乃尔 (Cornell)大学获博士学位。是中国知名的薄板力学专家。因 他与美国朋友有通信,故被定为“特务”。1972 年美国总统 尼克松访华后,有些认识黄的美国学者也随之访华。由此迫 使当局摘了黄的“特务”帽子。后退休回北京。 

7,朱兆祥,力学系教授,中国爆炸力学方面的一流专家。 1949 年以前在浙江大学加入共产党,从事地下活动,反对国 民党。1950 年代初,被派往香港,负责接回钱学森。1957 年, 因右派言论,被开除共产党籍,是“漏网右派”。80 年代, 宁波大学成立,朱为首任校长。 

8,鲁阳,化学系讲师。1957 年右派。1936 年,主张抗 日的“七君子”遭国民党逮捕,一时轰动国际,爱因斯坦也 发过声援电报。七君子中的唯一女性,史良,是鲁阳的姨母。 不过,这层关系对鲁阳的政治境遇并没有帮助。在 1936 年, 中国共产党极为赞赏七君子,但到 1957 年,七君子中也有两 位成了右派。是谓,彼一时也,此一时也。1981 年,鲁阳自 杀。

9,刘朗,科大校医院院长,主治大夫。早年参加中共, 在军医部门服务。他参加共产党军队前,也曾服务于国民党 的机构,所以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八十年代后,回 到北京,退休在家并写作。

10,郭劳夫,四十年代初曾去日本军医大学学习,并在 日本占领的东北工作。后来参加林彪的部队,并加入共产党。 随军从东北打到广州。因早年去日本的历史不清,故也成为 “历史反革命分子”。后退休在北京,性好钓鱼。 

11,靳永涛,物理系技术员。这是 12 个人中唯一没有受 过高等教育的人。1957 年在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任技术员,也 在那时成为右派。后为北京科技管理学院工程师。

第 12 名是我,当时是物理系讲师。

可见,若按平均教育水平和知识水平而论,我们这个制 砖厂,绝不低于世界上任何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工厂。不同的 是,当局并不需要我们的知识,只要我们的体力,要我们用 两千多年前就有的烧砖技术,烧制中国的现代化,建化学楼。

俗语云:秦砖汉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国已会制砖; 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已会作瓦。从技术角度说,绝无必要再 来记述科大砖厂的制砖法。我们砖厂的大部分技术,至少在 1637 年出版的宋应星著一书中就有详细的描写。然而,为了 说明当时如何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建设马克思发明的共产 主义天堂,不能完全避免重复三百多年前宋应星已经写过的 东西。

传统制砖法的第一步是脱坯,即用木模把和好的砖泥作 成坯。要由两个人合作,一个人用力固定住木模,另一个人 把一团重约七公斤的泥高高举起,然后用力摔进木模。砖的 质量决定于摔泥的力气。力气越大,摔出的坯越致密,砖质 量越好。若摔力太小,砖内部就成了充满空洞的海绵状,经 不住压力,是废砖。一个人摔不到一百块坯,一定筋疲力尽。 在我们砖厂,只有讲师级的年轻人有力气摔坯,教授、副教 授们则负责扶住木模。后来,砖厂来了一台制坯机,可以免 于摔泥,是一大进步。这也是科大砖厂的唯一的机器。

第二步是晾干砖坯。一块砖约 2.5 公斤,在坯子时要重 一倍多。全靠人力,运送坯子到通风并阴凉的地方。在晾干 过程中,还要数次翻动砖坯,保持均匀。

第三步建烧砖窑。它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砖窑是一个 帐蓬状的园拱结构,全用土坯建成,直径约十公尺,高六公 尺。拱形结构是中国古代在建筑力学上的一大创造。一千多 年前的赵州桥,就是一座跨度很大的一个石拱结构。指挥我 们工作的老制砖工人,可能就是师承一千多年前的技术。他 不用计算,不用图纸,也不用测量,全凭眼睛左看右看,就 指挥我们建出了一座曲线优美的拱顶。堪称技艺精良。三位 力学教授也赞叹不已。 

制砖的最后一步是烧窑。这也是一项技术工作。劳动则 比较轻松。我们只要听从工人的指挥适时加煤就可以了。一 窑砖要烧八、九天。这是制砖工人最保密的手艺,他不愿意告 诉别人他根据甚么判据来判定是否应加煤,是否砖已烧好。所 以,这位老工人很辛苦,他要一天 24 小时都守候在窑边指挥, 只在每次加煤之后,睡一两个小时。我们 12 个人分成三班日 夜加煤烧火。教授们都是日班,我总是上夜班。

这位老工人,并不太保守。每次加煤之后有暂短休息, 大家围坐在窑边,这时老工人常向我们讲几句烧窑的技术, 也许他已把我们看成他的学徒了。烧窑技术的关键是识别温 度,即所谓看“火候”,它是根据砖和火焰的颜色估计窑内 的温度。一般人对颜色的辨别力不高,不能区分 600、700 或 800 度几种温度时的颜色差别。而烧窑工人则能‘看’出温 度。手艺越高的人,“看”出的温度误差越小。 

后来,我读到司马迁的《史记》上记载着,那时的天文学 家,能把天上的星按颜色分成白、蓝、黄、红、暗等几类。 很多人怀疑这个记载。的确,除了几颗行星以外,如今有谁 能用肉眼分辨出恒星有如此众多不同的颜色?更令人惊异 的是,现代天体物理学同样也把恒星按颜色分类,不同颜色 相当于不同温度,而且,许多恒星的颜色分类,所给出的竟 同现代天体物理学由光谱测量所得到的是一样的。这更令许 多人不信。

因为有烧窑的经验,我倒觉得上述记载也许可能是真的。 试想,两千年前中国就已有烧窑者,他们都有极强的分辨颜 色能力,说不定,那时的天文学家也能练就一付极敏锐的眼 睛,辨别不同恒星之间的极细微的颜色差别。然而,这种辩 别恒星的颜色的本领,如果曾经有,也早失传了。那时,虽 然我很佩服这位烧砖工人能看出温度,但是并不想去学它。 因为,只要一支测光温度计就可以根据窑内颜色测出温度。 然而,我并没有去物理实验室找一支温度计来,因为我们是 在被改造。我还是听从吩咐,加煤,加煤,再加煤。

砖厂的生活,政治性不太强。原则上我们都是专政对象, 都是在接受改造的人,但当局并不多管我们,可能已不认为 我们这些人还具有任何可改造性。当时,每天早上砖厂都举 行一个五分钟的仪式,要我们“向毛主席请罪”,是集体的 忏悔。大家(12 个有“罪”的人)向着毛泽东的圣像肃立,低 头。按规定,请罪时应在心中向着“伟大领袖”默述自己的 “罪行”,祈求圣上的宽恕。然而,鬼知道,这些教授、讲 师当时心里都在想什麽,也许什么也没想,而是发现了一个 苍蝇正在那圣像上爬……

我们这批被专政者当时相互戏称为“老油牛”。意为, 对共产党的政治运动来说,我们是:(1)老经验了,不怕;(2) 任何历害的打击落到我们头上,就如刀砍到油上一样,无效; (3)任何“动听”的思想改造说教,对我们来说,就如对牛弹 琴一样,扯淡!直到八十年代,甚至我定居美国后,在砖厂 的旧友之间通信时,仍常常互称为 Dear O-3,这是一个缩写, 意为 Old Oiled Ox。当时,从外表来看,我们一个个的确是 十足的 O-3,衣衫褴褛,一身的砖泥煤黑,一脸的烟灰土垢。 有时我们上街去拉板车,运煤或运砖坯,一付不计脏累的劳 动样子,颇为内行的动作,不相识的人,都会相信我们是制 砖里手。

所以,我敢说,经我们手烧出来的化学楼的砖,是再也 烧不坏的。

本文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75212186

作者简介

方励之(1936-2012 年),著名物理学家,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 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 年生于北京,籍贯浙江杭州。1952 年, 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 年调至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前后担任助教、讲师和天体物理学教授,1984 年到 1986 年底任副校长。在中国率先开展相对论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研究,著有 著作《宇宙的创生》、《相对论天体物理的基本概念》等专著(科学出 版社出版)。

编者的话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86 年被中共开除党籍,1989 年 被迫流亡美国,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 有译作《引力论》(正中书局 1998 年初版)。2012 年 4 月 6 日去世。

下面摘录网友对本文的留言: 

网友 1 留言

方励之是流亡海外的科大前副校长。 

科大化学楼昨日凌晨失火,今天网络上就有他写的一篇 文章。看来,他老人家还在时刻关注着他的科大。 

看了他的文章,很有感慨:科大 70 年南迁合肥,能发展 到今天这个地步,真的好比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真的太不 容易了。这也是对科大人的韧劲和拼搏精神的最好诠释。

当年,科大在合肥只剩下 8 位教授,12 位副教授,其他 的都是讲师和助教。而其中 3 位教授和 1 位副教授就在这个 烧砖队伍中。呵呵。 

科大在合肥没有实验室,没有图书馆,普通教室也严重 缺乏,试验设备损失得也差不多了,国家曾决定就地解散科 大。

当时恐怕没有比科大境况更惨的大学了。科大教师们在如 此艰苦的条件下,就自己推土、烧砖建房子;更难能可贵的 是,他们一有空闲就在茅草棚和地下室演算、搞研究。就 凭借这一点,就知道科大从文革的废墟中再次崛起一定是必然 的。

再回顾一下 1978 年的科大

原副校长卢岗峰 讲述 何来发搜集整理 2005-01-15

我是 1978 年 1 月到科大工作的,那时,这里还是合师院 旧址,该校文革中被撤掉了,只剩下破破烂烂的房子,连 普通居民区都不如。我当时心里凉了半截,这哪能办大学呢? 

首先房子不够。先说教学楼。当时教一楼只有两个教室, 在哪儿上课呀?

其次没有设备。从北京搬来的 378 个大型集装箱里,都是 实验仪器设备,雨淋日晒的,等我们打开时统统坏了。77级一 进校,要上数、理、化、外、电这五门大课,连一个最 简单的物理实验设备都没有,怎么能教学呢?东区的 320 机 组是老掉牙的计算机,还遭过火灾,烧后的计算机、房子需 要重新请技术人员试压、检验。 

再看图书馆。我们的图书都是从北京带过来的,以前苏 联出的俄文版图书,放在一楼,堆成一堆,跟北方农民的牛 屎堆一样,大门用木条封起来,不要说什么过刊、现刊,像 现在的这些通信设备,更不要谈了。

作者:VastNebulae 2006-1-1 19:31

网友 2 留言

中科隐忍,越是艰险困厄,越是傲世卓绝.......

作者:资质不好 2007-5-12 17:51

网友 3 留言

悲壮的校歌“永恒的东风” 

那是在 1969 年,中苏边界开了火,驻校工军宣队组织我 们到科大西墙外的八宝山上挖防空洞,说是怕苏修扔原子弹。 忘了介绍自己了,我是科大化学系 64 级的。几个月后就坐火 车,轮船跑到安庆。四十天后换了安徽的工军宣队,立即前 往马鞍山。临上船前,在一所中学里集结。忽然,从一间教 室中传出燎亮、悲壮、高昂的校长郭沫若作词,著名音乐家 吕冀作曲的校歌“永恒的东风”。声音越来越大,唱的人越 来越多,响彻长江两岸,在迎江寺镇风塔上空久久回旋!在 那臭老九不值钱的年代,唱出了人们的理想,唱出了知识分 子的抱负。当时,系主任杨承宗也在我们的行列中。我问他, 您为什麽不留在北京呢?他说我不能在科大最困难的时候 离开她!掷地有声的回答至今我还记得。

有这样一批科技精英何愁科大不能振兴! 

作者:wdlxs 2007-5-22 17:08

网友 4 留言

……前一个月科大化学楼又着火了(平均两年着一次)。 但看罢这篇文章,我感到了一种在化学楼火焰里跳动着的另 一种力量。是那种老一代科学工作者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 产! 

作者: liuxzz 2007-6-3 23:26

网友 5 留言

但看罢这篇文章,我感到了一种在化学楼火焰里跳动着 的另一种力量。是那种老一代科学工作者留给我们宝贵的精 神遗产!

作者:七彩的乐章 2007-6-15 10:08

网友 6 留言

感谢方校长,他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方校长, 您是位好校长。

作者: 211.138.184.* 2007-11-27 12:25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王9015 | 林菁 861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十几年前就读过这篇文章,印象很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