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1.01 中国科技大学的创办背景

(2023-02-28 13:15:17) 下一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办背景与动因浅析

丁兆君、丁毅信(科大档案馆)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于特殊的时代。其系科专业填补、充实了“十二年规划”所指出的我国的空白、薄弱学科,尤其是与 “两弹一星”研制相关的学科。在全国科技、教育“大跃进”的形势下,同时考虑到对后备科研力量的需求和教育部对科技人才的竞争,中国科学院意识到借鉴苏联经验,以所系结合的模式创办一所培养前沿尖端科技人才的大学是大势所趋。这样一所大学在当时正好满足了国家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十二年规划 两弹一星 大跃进 中国科学院 教育部苏联 中国科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正值新中国科技大发展的时期。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出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1956-1967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未来 12 年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及其重点、基础科学的发展方向、科研工作的体制、科研机构的设置、科技干部的使用和培养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1958 年 5 月 9 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向主管科技工作的中央科学小组组长聂荣臻副总理和中宣部以及时任中央文教小组副组长、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康生呈交请示,建议由中国科学院试办一所大学。经过四个多月时间紧张筹备,从无到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以“大跃进”的速度于同年 9 月 20 日正式成立。此后半个世纪中,中国科大创新立校,科教报国,为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科大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为何创办,又是如何创办的,众说纷纭,渐渐笼罩起一层历史的迷雾。本文依据大量文献、档案史料,试图从不同侧面阐析该校应运而生的历史背景与相关因素。

一、发展尖端科技,填补空白、薄弱学科

《规划》列出了若干填补空白及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其中提到:“目前在我国,最新技术的应用还处在萌芽阶段。和这些新技术有直接联系的某些重要科学部门,如原子核物理、空气动力学、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学等几乎还是空白,或十分薄弱。……对于科学的空白部门必须迅速加以填补,……在十二年内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原子能、自动化、无线电电子学、喷气飞机和火箭等“这些新技术在我国还都是空白点,没有基础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这些新技术;我们还必须加快地建立作为这些新技术的基础的理论学科,包括:原子核物理、基本粒子物理、力学、控制论、统计数学、计算数学、电子学、无线电物理、半导体物理等。”在谈到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时,《规划》强调:“对于少数重要的空白和薄弱学科的研究机构,如原子能、无线电电子学、计算技术、喷气和火箭、自动化、半导体等,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优先给予各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在提到科学技术干部的使用和培养时,《规划》强调:“对原子能和平利用、无线电电子学、半导体、计算技术、喷气及火箭、自动化及国防上的一些问题等重要、急需而又十分薄弱的部门,更应该配备较大的力量。”1

在《规划》列出了系列新技术学科方向之后,一些重点高校及科研机构为适应新的形势,相应采取了各种举措。如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发展和培养新技术专业的干部”,1958 年 7 月,清华大学“在与科学院及北大密切配合的情况下”,将学校现有各系及专业加以调整,包括增设自动控制系(培养自动控制及远程控制、计算机专业干部),将无线电工程系改称无线电电子学系(设无线电技术、电真空技术、无线电物理、电子学物理、半导体等 5 个专业)。【2复旦大学在 1958 年将全校专业由 19 个增加到 27 个,新建专业包括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 8 个,1960 年又新设无线电物理、电子物理等 4个专业。3南京大学“在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下,也“迅速上马”了一批新专业,先后筹建了计算数学、生物化学和放射地质学等专业,增设了技术物理专修科。4

在全国科技大发展的局面下,不同于其他高校增设、改变部分系科、专业以填补空白、薄弱科学部门的作法,新成立的中国科大所设的 13 个系 41 个专业(如表 1 所示)几乎全部都是当时中国科学技术的空白、薄弱环节,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国家的需求。正如聂荣臻在中国科技大学开学典礼上所说:“……在短时期内使我国最急需的、薄弱的、新兴的科学部门迅速赶上先进国家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筹办的。”5郭沫若也指出:“我们的学校所负的任务主要是为国家培养出搞尖端科学的人才。原有的十三个系都是最近三二十年新发展的科学技术部门,即所谓 ‘尖端科学’。”6钱学森也曾表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为我国培养尖端科学研究技术干部的。”7他们的讲话,明确指出了中国科大的创办初衷:发展尖端科技,填补我国的空白、薄弱学科。

 

系 别

 

专 业

 

主 任

1. 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

 

原子核物理、原子核工程

原子能所副所长

赵忠尧

2.技术物理系

半导体物理、铁氧

体、低温物理、固体物理

物理所所长

施汝为

3.化学物理系

高速化学反应动力

 

学、物理力学

力学所副所长

郭永怀

4.物理热工系

燃气轮机及喷气发动机、原子能动力、工

程热物理

动力室研究员

吴仲华

5. 无线电电子

 

学系

无线电技术、声学、

 

电子学、电波天线

电子所所长

顾德欢

6.自动化系

自动学、远动学、自动化技术工具、自动

化计算技术

自动化所所长

武汝扬

7. 力学和力学工程系

高速空气动力学、高温固体力学、土及岩石力学、化学流体力

力学所所长

钱学森

8. 放射化学和

 

辐射化学系

放射化学、同位素化

 

学、辐射化学

原子能所研究员

杨承宗

9. 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

稀有分散元素地球化学、放射性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地球化学、稀有

元素

地质所所长

侯德封

10.高分子化学

和高分子物理系

高分子合成、高分子

物理、高分子物理化学、重有机合成

化学所副所长

华寿俊

11.应用数学和

 

电子计算机系

应用数学、电子计算

 

机、工程逻辑

数学所所长

华罗庚

1 中国科大成立的系科专业与系主任

 

二、研制、发展“两弹一星”的需求

1955~1956 年,中国已开始酝酿研制原子弹和导弹,并得到了苏联的支持。1955 年 1 月 15 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在我国建立核工业、发展核武器问题。1956 年 3 月 14 日,为发展中国的火箭、导弹科技事业,周恩来总理召开专门会议,决定成立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具体领导这项工作。1957 年 10 月至 1958 年 1 月,有中国科学院主要领导参加的 120 人组成的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问苏联,征求苏联政府有关部门及科学家对我国《规划》的意见并商讨两国科学技术研究的全面合作。在代表团访苏之前的 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赵九章和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随之提出我国也要研制人造卫星的建议。1958 年 5 月 17 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代表团在访苏期间,特别关注到了苏联有关“两弹一星”的学科、专业发展情况。正如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在回国后所作的总结报告中所言:“在访苏期间,代表团的成员亲身体会到苏联科学的高度水平。……人造卫星和洲际导弹的成功就是最显著的例证。这些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都是一系列的科学和技术相应发展的结果,包括着喷气技术、高温合金、自动控制、空气动力学、无线电、精密机械、半导体、稀有金属、燃料及特殊非金属材料、高空气象学、数学和计算技术、生物学等的互相配合。当然,在核子物理和原子能利用方面,苏联也是站在世界最前列的。这一门科学的发展也和超纯材料、特殊合金、放射化学、化工和动力技术、自动化、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等科学的发展分不开来。”8杜润生在汇报中也提到“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提醒加强某些有意义的部门如对稀有元素、高分子化学、放射化学等。……在生物方面,要强调发展生物物理等。”9中科院副秘书长武衡也明确提出:“对于国家建设急切需要的空白和薄弱部门和新技术部门要适当地集中力量,迅速建立起来。”101958 年 6 月 8 日,中国科大筹备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确立了校名并通过了建校方案和本年度招生简章,决定设置 12 个系。之后赵九章又建议设立应用地球物理系,7 月 28 日,学校筹备处召开的第 1 次系主任会议决定增设该系。当时高考报名已经结束,在赵九章等人的努力下,四川省提供了支持。结果中国科技大学 1958 级地球物理系的学生全是四川人,其中包括四川省省长李大章的女儿。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科技大学所设的 13 个系 41 个专业中,很多是与“两弹一星”密切相关的,如 1 系、8 系与原子弹,3 系、7 系与导弹,13 系与人造卫星。尤其是“两弹一星”研制的三大领军人物11中,钱学森与赵九章分别是 7 系、13 系的系主任,而钱三强因为公务繁忙没有出面,由赵忠尧代替他担任了 1 系的系主任。在 1999 年 9 月 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 11 位曾在中国科大任教,除赵九章、郭永怀、钱学森三位系主任外,还有钱三强、彭桓武、陈芳允、程开甲、杨嘉墀、陈能宽、于敏、周光召。可见中国科技大学的创办与“两弹一星”关系之密切。

三、科技与教育“大跃进”的促进

自 1957 年 10 月以来,以农业打头,“大跃进”运动在 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58 年 2 月 13~15 日, 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所长动员大会,部署科学工作大跃进。郭沫若在会上号召“科学工作者拿出吃奶的气力来”,促使 科学大跃进。121958 年 4 月、6 月,中共中央分两段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确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8 月 13 日,毛泽东在视察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时指出:“以后要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13此后于 9 月 1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由此展开全国系统的“教育大革命”。14在“大跃进”的影响下,全国大力发展中、高等教育。仅就高等学校而言,1957 年全国共有高校 229 所,到 1958 年增加到 791所,1959 年增加到 841 所,1960 年增加到 1289 所。15在科技、教育“大跃进”中,高等学校遍地开花、办学神速的形势下,作为全国科学研究中心的中国科学院自然不甘落后,1958 年不仅创办了中国科大,还创办了中国科学情报大学(次年并入中国科大)。此外还由各研究所自行创办了一些院校,如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创办了西北生物土壤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创办了长春化学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创办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北京、上海两地也分别成立了科技学校(这两所科技学校后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等。16在中国科学院 1958 年 8 月 6 日的党组扩大会议上,计划局副局长谷羽提出:“学校第二个五年计划要办 43 个,合办 14 个,自办 26 个,科技大学 3 个,高等专科 23……”。17科技大跃进对中科院办学热情的推动由此可见一斑。在 1958 年 5 月 9 日中科院党组向聂荣臻、中宣部、康生呈交试办大学的请示之后,5 月 20 日,聂荣臻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此事,得到了周恩来的首肯。次日,聂荣臻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提交报告:“中国科学院拟办一所大学,我认为是可行的。昨日与恩来同志面谈时,他也很赞成。校址科学院曾建议用原华北行政委员会旧址,我与彭真同志谈过,请市委予以调整,请中央批准,以便立即着手筹备暑期招生。”6月 2 日,经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批示:“书记处会议批准这个报告,决定成立这个大学。”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领导人也审批同意了中央书记处的决定。聂荣臻随即批示:“张劲夫同志即办。”18在全国性的办学高潮中,中央及有关领导人的支持下,中国科大才有可能快速创办起来,于同年 9 月 20 日即告开学。正如郭沫若所说:“我们的学校是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之下,在去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气势中,根据教育大革命的明确的方针,新建立起来的。……我们的学校毫不夸张地,可以称为‘跃进大学’。它是总路线的一个成果,是生产大跃进的一个纪念碑,是教育大革命的一个试验田。”19“我们的学校是在 1958 年大跃进的气势中创办的,……我们的学校可以说是大跃进学校。”20

四、中国科学院具有办学实力且对年轻后备力量有强烈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院就一直是国家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中心”。1949 年 9 月 4 日印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中提出了“设立科学院为国家最高的科学机关”。此后由丁瓒、钱三强起草的《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中更为明确地规定了人民科学院的基本任务是有计划地利用近代科学成就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组织并指导全国的科学研究,提高科学水平。21科学院成立之后,先后接收了原中央研究院化学、植物、动物、工学、物理、气象、天文、地质、医学、药学等研究所(或筹备处),原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药物等研究所。在此基础上,通过争取并协助在国外的科学家回国等措施,中国科学院先后成立了相对齐全的自然科学各门类的研究所,也集聚了大批各方面的科学家。至 1958 年,中国科学院已形成了“学科广泛,专业近百”的局面。正是由于作为国家最高科学机关的中科院学科门类(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齐全,后来才有可能创办中国科大这样的“综合大学”。此外,中国科学院一直具有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实际经验。科学院与大学曾合聘了大批高级研究人员,他们一半时间从事研究工作,一半时间在大学教学。同时,科学院有很多高级研究人员在大学或专科学校兼课,还为解决部分大学教学人才缺乏而借调高级研究人员到各地大学任教或短期讲学。22自 1955 年学部成立之后的 2 年内,科学院各研究所的690 名研究员和副研究员中,在高等院校兼课的有134人。科学院和有关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的研究机构有十余个。全国有91 个高等院校派送到科学院各研究单位进修的有420人。此外,高等院校先后派往科学院生产实习的学生有 1395人,参加各种短期训练班学习的有 146 人。……23“大跃进”之际,作为全国学术科研中心的中国科学院,虽拥有众多的高级科学人才,却也急需补充优秀的后备力量,特别是国内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在 1958 年 2 月中国科学院部署科学工作大跃进的所长动员大会上,郭沫 若就提出:“我们加强了科学的队伍。要作事必须要有人,要有干部,干部决定一切。必须发挥老科学家的潜力,同时 培养大量的新生力量。”24聂荣臻在 1958 年 3 月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第 5 次会议上也提出:“在科学事业大跃进中,摆在我国老一辈的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很重大的。国家要求他们既要切实从事研究工作,又要热心培养青年干部,在两方面都作出成绩。”“老一辈科学工作者是我们国家宝贵的财产,但是人数终究很少,而且按照自然规律,会逐渐减少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必须把对青年科学干部的培养当作首要的任务。”25郭沫若再次强调:“科学进军的最中心的环节是科学干部问题。”“对于最急需的科学部门的干部,还有一种特殊的培养办法,即选拔中学毕业生中各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在紧张而严格的教学计划和充分的物质设备的条件下学习最重要的专门知识和技术。”26据郭永怀夫人李佩 2006 年初向《科学时报》记者回忆,1958 年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三巨头”(所长钱学森、副所长郭永怀、党委书记杨刚毅)在万寿山的一次会议上确定了力学所研究方向是“上天、下海、入地”。钱学森认为,首先必须办一个学校培养学生,不能只靠所里刚回国的几位专家。随之,他向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建议成立星际航行学院。中国科学院召开院务会议讨论力学所成立星际航行学院的提议,许多研究所负责人都表达了急需年轻人才的强烈愿望,讨论结果是建立一所多学科的新型大学。27而此前于 2003 年 7~8 月间在接受中国科大校友基金会《校友风采》栏目的采访时,李佩曾表示她“据朱兆祥说”,万寿山会议是 1958 年 7 月 6 号召开的。28时间与汤宁主编的《力学所科研发展史里》中所记述的一致。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创办学校的报告是此前的 5 月 9 日呈交的。究竟万寿山会议是何时召开的,这成为判断“星际航行学院”与中国科大有无关联的一个关键。遗憾的是,力学所历史上这次重要的会议在档案中未发现有任何记载。据一些老人回忆,该会议召开时间在“四五月或者七八月份左右”29,在 5 月 9 日前后摇摆不定。在钱学森之后继任力学所所长的两院院士、钱学森的学生郑哲敏也仅记得“大跃进中,我们所三巨头……在颐和园开了几天会”30。从而,万寿山会议的召开时间成为一个难解之迷。经笔者查阅中国科学院档案,发现杨刚毅曾于 1958 年 6月 12 日上报院党组一份《关于培养力学干部的初步意见》,建议“在培养干部方面也实行遍地开花的方针。……除在科学技术大学培养研究尖端性问题的人才外,在高等院校也普遍建立力学专业。”其中并未提到星际航行学院。31而在 2个月之后的 8 月 18 日院部专门讨论力学所工作的会议上,钱学森提出了办学问题,计划次年办星际航行学院,由“清华搞,可以吸收三四年级学生。”但紧接着又提出要在“科技大学设一专业,大学三四年级生转来。”(如图 132另据力学所档案记载,在 1958 年 8 月 11 日领导小组讨论会上有这样一句话:“力学所第一研究室作为星际宇航设计院的前身,其当前主要任务是...”。33由此可见,关于“星际航行学院”的设想,应该是确有其事的,只是名称有些出入而已。无论是李佩,还是朱兆祥,他们对于“星际航行学院”与中国科大相关联的记忆都应该来源于郭永怀、钱学森等当事人。但在时间上却显然存在着差异,中国科技大学的筹办在星际航行学院之前。由此可以判断,“星际航行学院”的提议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创办,但却不是直接动因。

1 议记录中的学森

据时任中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的张劲夫后来回忆: “由于科技工作开展得很快,每年国家分配给科学院的大学生,各研究单位都反映满足不了需要,并在业务对口上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因此,1958 年初,京区一些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出:运用科学院各研究单位高级科学家及中青年科学家众多的优势,采取‘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法创办科技大学。”34严济慈回忆:“一九五八年初,中国科学院的许多科学家和领导同志一致提出,要改变我国过去采用的办教育的方式,把教育同科学研究密切结合起来,利用科学院的科学家力量比较雄厚、各研究所实验设备条件较好的特长,创办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5究竟当时科学院的年轻人才缺乏到什么程度,可以用数据来说明。1958 年 8 月 8 日,中科院干部局、计划局上报院党组的一份报告中显示:当年科学院各单位共要求新进大学毕业生 2049 人(大跃进之后要求追加的数字不算在内),而当年国家计划分配到科学院的大学毕业生为 1062 人。36缺口之大,显而易见。为此,张劲夫曾直接上书聂荣臻、李富春两位副总理,希望给科学院补充大学毕业生一千余人。37至于是谁第一个提出科学院要自己创办这样一所大学的,已经无关重要了。笔者目前所能看到的关于创办科大的最早提议是在 1958 年 3 月 18 日的中科院院务会议记录中,院长郭沫若提出:“为了培养干部,可以考虑科学院附设高等学校,这样我们可以便于培养干部,挑选最好的学生,这是解决干部的中心环节,应该给中央写报告。”最后形成的会议纪要为:“为了培养科学研究干部,会议认为本院有必要附设高等学校,决定由一位副院长或秘书长负责与有关方面商讨提出意见报请国务院审议。”38另据中国科技大学 1958 年档案记载,张劲夫说,“是各所党员副所长首先提出来的。”“原来还曾经考虑过是否搞研究班或者训练班。后来各所同志都不同意,认为干劲不足,大家积极性很大,信心很大。大家认为要列入国家计划,必须搞大学才行。”39笔者查阅了中国科学院 1958 年的党组会议记录,在召开部署科学大跃进的所长动员大会的前一天,2 月 12 日下午,院党组确实组织了一次各所党员副所长会议,讨论即将召开的所长会议有关问题。但该记录极为简要,未见有讨论办学的痕迹。但也不能据此排除会上提议办学的可能性,因为在其它会议记录中,与会议主题不十分密切的内容未能及时记录者比比皆是。但毫无疑问的是,利用中国科学院的自身优势,创办一所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是中国科学院领导和许多科学家的共同期望。

五、中科院与教育部关系协调的结果

作为分别主管全国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部门,中国科学院与(高等)教育部40一直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科学院在建院伊始就注意与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41并从高校吸引、抽调了大批科研骨干力量。早于 1955 年,在中共中央做出建立我国的核工业并发展核武器的决策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958 年更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就开始帮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与原子能有关的尖端专业。此后两校分别成立了技术物理系、工程物理系。1956 年的《规划》曾明确要“用最大力量来加强中国科学院,使它成为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1957 年,科学院与高教部因人员调动问题发生争执,毛泽东于 3 月 16 日指示:“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之间的矛盾不要吵了,划个‘三八线’,具体的‘停战协定’由科学规划委员会开会讨论。”在同年 6 月 13 日召开的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聂荣臻指明:“在我国统一的科学研究体系中,‘中国科学院是全国的学术领导和重点研究中心,中国有一个拥有必要的科学研究机构的国家科学院是完全正确的,合乎世界科学发展总趋势的。政府必须对中国科学院担负的重点任务给予积极支持’。”42科学院有很多研究人员到北大、清华等高校兼职任教。仅以北京大学为例,中科院钱学森、郭永怀、傅承义等著名科学家都在该校兼任教授。截至 1958 年 4 月,在该校理科 5 个系兼职任教的科学院研究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即有 30 余人。仅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在北大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就达 90 篇,约占其全部毕业论文的 50%。43同时,科学院每年都要从各高校中吸收大批毕业生到院工作,但正如前文所述,分配到院的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不仅如此,公安部、教育部曾联合下发了一个《对毕业生质量搭配的通知》,规定1958 年暑期毕业生对二机部、国防部、解放军、中共中央各部;科学院、一机部、邮电部等首先给以照顾。但在清华、北大两校具体搭配时,只是重点保证了分配到二机部、国防部、解放军、中共中央各部的毕业生质量,而分配到科学院的毕业生条件相对较差。甚至连科学院到校查询毕业生档案都得不到满足。据当时科学院干部局上报党组的一份报告显示,清华、北大两校拟分配到科学院的有关专业毕业生右派比例相对较高。为此,1958 年 8 月 22 日,中科院党组上报聂荣臻,要求教育部对于分配给科学院参加和国防有关的重大研究项目的毕业生给予支持,尤其是和国防部、二机部性质相同的研究单位在质量上给以必要的照顾。44此前,1958年 5 月 29 日,中国科学院党组还曾上报康生及中央文教小组,建议科学院所需大学毕业生和必要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采取由科学院按年度提出计划,经二办、经委或科委批准后统一调配并难予优先选拔。45此外,由于“大跃进”的推动,一些高校的规模也迅速扩大,从而面临着师资短缺的问题。如北京大学为了充实教学力量,曾决定“从各系三、四年级学生中抽调 250 人左右, 培养一个时期后担任讲课任务,称为‘预备师资’”。46这 些未毕业就被预留下来的“预备师资”,自然是最优秀的学 生。也无怪乎两位科大校友说:当时“大学往往把最好的学 生留在本校,中科院却为得不到优秀人才所苦。……中科院 决定‘借大跃进的东风’,自己办大学培养科研人员。”47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建伊始就由中科院调到学校工作的任知 恕回忆:“为什么要办中国科技大学?当初分配大学毕业生,国防部门要提前选,高等院校要自己留,最优秀的很难分到 我们科学院。后来我们就跟大学商量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则:拔尖的毕业生,一三五归谁,二四六归谁。可大家都争好学 生,那差一些的学生怎么办?也要搭配一些。这导致不少科 学家觉得分配来的学生用起来不顺手。”48张劲夫后来也回 忆:“科学家们说,当时分配来科学院的人,有的合乎我们 需要,有的就不合我们需要,我们能不能自己办个大学,选拔最优秀的学生,适合研究的青年。”49在决定自主办学之 后,人才瓶颈得以突破,科学院与其它高校的合作关系自然 难免削弱。如地质学专业方面,科大在筹办时暂缺,地质研 究所仍保持着与北大、清华的合作。为此,郁文表示:“我 们宁可咬咬牙把地质系办起来,……地质所的 50 个人还是 放到科大为好。”后来在科大成立之后,地球化学和稀有元 素系的主任便由地质研究所所长侯德封担任。再如力学方面,力学研究所一直与清华、北大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在筹 建科大时,钱学森即表示:“工程力学研究班与清华合作,两年后拟把这套力量搬回来自己搞。”50在中央科学小组的一次会议上,张劲夫向聂荣臻副总理汇报了科学院拟办一所大学的设想,聂荣臻表示值得考虑,并要求中宣部研究一下这个问题。1958 年 4 月 15 日,中宣部科学处处长于光远通过教育处处长程今吾致函中宣部部长陆定一,转达了科学院拟办大学的愿望,并强调了张劲夫所提出的“目前科学院干部的补充也存在着问题,各研究所不能很好的挑选自己所需要的大学毕业生”,对办学表示赞同,并提出了三点注意事项:“⑴中国科学院同北大的协作问题还未有很好地解决,中国科学院如果自己办大学,不要妨碍这种协作。中国科学院同北大的协作问题应该在整风中抓紧解决。⑵中国科学院办大学,人数不要多,而且只办自然科学方面的,只办与科学院已有研究所对口的系科,学校也不必办得很正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⑶北京地区由教育部同中国科学院一起研究是否办这样的大学。”次日,程今吾亦表示同意,并“觉得这个建议很好”。4 月 24 日,教育部部长杨秀峰通过程今吾转报陆定一,表示同意于、程的意见,并建议“科学院同北大协作问题,可以由光远同志召集科学院、教育部和北大共同谈一下。科学院建立大学的整个安排也可以召集我们共同考虑一下。”515 月 9 日中科院党组向上呈交试办大学的请示中也提议这所大学由教育部和科学院双重领导,主要依靠科学院现有的科学力量,同时请教育部调配一定数量的讲师、助教支援,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教育部副部长黄松龄和竺可桢、吴有训、严济慈、钱学森、杜润生、郁文、赵守攻等 9 人组成筹备委员会,立即进行筹备工作。5 月 30 日,由中宣部召集教育部、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召开会议,讨论科学院筹办大学问题。参加会议的有教育部副部长黄松龄,中宣部科学处处长于光远、教育处处长程今吾,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副秘书长郁文、谢鑫鹤,北京大学党委第一书记兼副校长陆平,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等人。与会人员纷纷发言,表明对科学院办大学的态度与所存在的问题。黄松龄首先提出:“是否可以把清华、北大某些系科完全交给科学院领导,招生、办学、学生分配都按照科学院的意向和需要来办。这样是否比力量分散来搞的办法更好一些。因此,可否依靠这两个已有的学校,不一定科学院另外办新的。这样是否更好一些。”蒋南翔立刻表示赞同,并提出科学院要办的专业中有 4/5 清华已经设立了,且得到了科学院很大的支持。“科学院再办这个学校,会使现有清华、北大已有的专业受影响。”“一个娘的奶,几个孩子吃,是否好?反而会影响学生质量,培养速度反而慢,同一专业又是重复在办。”“可否考虑把清华现有的新技术专业,作为科学院、教育部双重领导。”张劲夫对前二者的发言立即做出了回应:“科学院办大学并不是代替和削弱大学。……中央提出来动员各方潜力,专县都可办大学,科学院连这条件也没有吗?同时,科学院每年几个重要专业吸收学生来源也很困难,自己办大学来培养,解决问题可能好一些,也可以为国家增加一些潜力。北大、清华要科学院支持的地方,我们可以尽力支持。……但如果所里自己办学校,就可以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在我的思想里,认为和北大、清华两大学合作问题已经解决了,不仅思想上支持,而且只要学校提出要求,我们实际上总是尽力支持的。”张劲夫阐明了由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表明中科院继续支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办学的态度,以消除他们的顾虑。此后,程今吾表示,科学院要尽力支持现有的大学,“有余力再自己办,能办多大就办多大。”于光远提到“聂总意见原则上促进一下。他并且和总理、彭真同志谈过。”表示“基本同意今吾的意见,第一条是加强北大、清华,……第二条是还有潜力还应该办大学。”黄松龄、蒋南翔、陆平、张国钧也纷纷表示同意程、于意见。会议最后形成决议:“在原来(科学院与清华、北大的)协作不削弱而且进一步加强的条件下,科学院还是照办大学”。52这次会议集中反映了几方对科学院办学的态度。显然教育部及清华、北大是不支持中科院另起炉灶自办大学的。北京大学此前曾明确提出:“某些科学如高等学校的基础较好,即可以它为基地开展研究工作,不必在科学院另建机构。那种各自为政,各立门户的思想应由双方领导负责予以纠正。”53而中宣部则在聂荣臻等领导的意见下有意促成,张劲夫之所以能力排众议,与中宣部的支持不无关系。虽然在此后的 6 月8 日召开的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的筹委会54委员中包括黄松龄,但中国科大的创办无疑使得科学院与教育部的关系变得更为微妙。聂荣臻在中国科大开学典礼上曾特别指出:“特别希望你们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密切协作,互相支援。”55

六、受苏联大学的启发及“所系结合”的办学模式

1958 年 6 月 2 日,在中科院第七次院务常务会议上,拟办大学筹备处负责人晋曾毅56曾明确提出:这所大学是“依照苏联性质相同的大学办的,目的为了培养干部速度,加快京都高新技术薄弱、空白方面。”57樊洪业先生主编的《中国科学院编年史》中提到,关于中国科大的创办,是“参照苏联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与新西伯利亚大学所系结合的经验”。58由于 1957 年 10 月至 1958 年 1 月,由中国科学院主要领导参加的 120 人组成的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刚刚访问了苏联,在当时全面学习苏联的形势下,受“老大哥“的启发而办学,是合情合理的。但这里存在着一个时间问题: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是 1957 年成立的,新西伯利亚大学则成立于 1959 年,而中国科大在 1958 年就成立了。此外,中国科大在 1958 年成立时有 13 个系,分别对口于中国科学院不同的研究所,由各所领导、著名科学家兼任系主任,主要的任课教师也都由研究所的科学家担任,是谓所系结合。而新西伯利亚大学在 1959 年成立时只有一个系(自然科学系),谈不上所系结合。

虽然新西伯利亚大学成立稍晚,但组建该大学的决议早在 1958 年 1 月就由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59,甚至早于 1957年 5 月,在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科学院西伯利亚总分院、关于在新西伯利亚城附近为总分院建设一座科学城的决议之时,就“计划在科学城建立一个设有自然科学方面系科的大学。”60而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苏回国的时间为 1958 年 1 月 20 日61。据笔者判断,可能代表团在回国之前就从苏联科学院获悉了即将成立新西伯利亚大学的消息,并从中受到启发。特别地,苏联科学院副院长、西伯利亚总分院院长M.A.拉甫连捷夫院士曾应郭沫若院长的邀请,于 1958年 4 月 7 日到达我国访问讲学,62进一步增强了双方关于办学交流的可能。而该大学的 1 个自然科学系包括 5 个独立专业(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地质学),各专业分别对口于某个研究所是可行的。也就是说,苏联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与新西伯利亚大学的结合是所与专业结合,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大的所系结合并无本质的不同。此外,在拉甫连捷夫来访期间与钱学森、华罗庚的会谈中,还特别提到了哈尔科夫大学物理系与乌克兰物理研究所的对口结合问题。结合方式为:从学生一年级开始,就执照他们将来所属的科学院和工业研究单位分开,教学工作由该研究单位的研究工作人员担任。63

有趣的是,1957 年 12 月 24 日,于光远在中科院党组会议上汇报赴苏情况,提到西伯利亚科学城时提到:“建一综合大学,便于科学家子弟得到升学。大学的特点是:①满足科学家子弟升学要求,由科学院出钱,管还是由高教部管。这是第一个创举;②不设专门性实验室,都利用科学院的所。三年以上的学生到研究所去。科学家讲课。这可保证最新的实验室、现代化设备。又经济,又可使大学和所密切结合;③设的专业都和科学院有关。”64后来成立的中国科大与于光远所提的这所“科学家子弟大学”的特征基本相同。虽然科大并非为科学家子女专设,但也确有着很多科学家子女在校就读。此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子女也有多位在科大就读

(如表 2 所示65)。

 

系别

姓名

性别

家长

5801

叶正光

叶  挺

5801

罗小青

罗瑞卿

5807

乌可力

乌兰夫

5910

葛怀华

谭震林

6002

徐鲁溪

徐向前

6002

陈伟力

陈  云

6005

陈昊苏

陈  毅

6006

任远远

任弼时

6006

习富平

习仲勋

6010

罗玉田

罗瑞卿

 

5813

华晓光

华寿俊

5901

赵维勤

赵忠尧

5901

张培华

张劲夫

5906

竺 松

竺可桢

5908

杨家雷

杨承宗

5912

郭庶英

郭沫若

5912

华 陵

华罗庚

5913

赵理曾

赵九章

6005

施雁晹

施汝为

6012

柳慰祖

柳大纲

 

2 科大建初期招收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科学家子女一

(注:“5801”指 1958 级 01 系,依次类推。)

除新西伯利亚大学外,苏联的另外两所大学对中国科技 大学的创办可能也有着重要影响。其一是莫斯科物理技术学 院,该校绝大部分教师由苏联科学院各研究所的研究员兼任,各系下属的教研室主任也由对口的研究所所长兼任,学生在 入学时不分系科,统一招生,重视强化数物化基础教育,高 年级时分到各个研究所进行专业学习。中科院党组于 5 月 9 日呈交的创办大学的请示上特别提到:“我们研究了苏联物理技术学院的经验”。66其二是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该校集中了苏联大批著名的科学家进行核武器的设计、制造,拥有多位科学院院士。在中国访苏科学技术代表团回国后,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杜润生在汇报苏联科学发展情况时特地提到了工程物理学院:“学生有完整的基础知识训练,又有工程技术训练,是全能的。”【67】中国科学界对这两所学校是颇为关注的,《科学通报》曾专门提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时加紧培养新技术方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成为十分必要的,为此,在苏联建立了许多高等学校(莫斯科物理-工业学院、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等)。”68

笔者认为,无论是新西伯利亚大学,还是中国科大,抑或是其它由科学研究机构所创办的高等学校,“所系结合”或所与专业结合的办学方式是自然而然的。相对于(高等)教育部所属高校,科学院采取这种对口合作的办学方式形式上属于创新,其实却是必然的选择。在创办科大之前,科学院各研究所与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合作也基本上属于这种形式。1958 年 6 月 20 日,中国科学院分管人事、教育的副秘书长郁文(后兼任中国科大党委书记)召集召开会议,研究科技大学教学力量问题。晋曾毅提出普通课由大学负责,专业课由各所负责。电子学研究所马大猷、物理研究所邓稼先、化学研究所华寿俊、力学研究所钱学森等均表示:物理、力学等基础课由个别研究所负责有困难。张劲夫则提出了请吴有训、严济慈主讲物理课的想法。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学校师资宜采取专、兼职并行的办法。张劲夫提出“专业、学科领导由一个所主督;教学力量,需要多少,由各所合理负担,但要有为主。”69这次会议,基本拟定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思路。1 个月之后的 7 月 28 日,学校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系主任会议,确定了 13 个系主任、副主任分别由对口研究所的所长、副所长与研究员担任。由于办学时间仓促,师资力量不足,会议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全院办校,分头包干’。各系教学干部、实验设备和基础课均由各所负责包干。两个物理所包物理学,化学所包化学,数学所包数学,各系由有关所分包。大包中有小包,所内力量不够时,向有关所求援。”70这次会议,全面确定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

七、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科大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2 年科技规划为中国科技大发展绘制了蓝图,并指明了方向。中国科大的系科专业设置填补、充实了《规划》所指出的我 国的空白、薄弱学科,尤其是与“两弹一星”研制相关的学 科。在全国科技、教育“大跃进”的形势下,中国科学院在 对于年轻科技人才与后备科研力量的需求的促使下,在与(高等)教育部对于科技人才竞争的情势下,借鉴苏联充分发挥科学家作用的经验,以研究机构办大学、所系结合的模式,创办一所培养前沿尖端科技人才的大学是大势所趋。而这样一所全新模式的大学在当时正好满足了国家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正如聂荣臻在中国科大开学典礼上所指出的:“我们的国家在……出现了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高潮,在科学技术工作方面,必须大力培养新生力量,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创造一种新型的大学是十分必要的。”71也正如《人民日报》在报道中国科大成立时引用聂荣臻讲话所称道的那样:“这将是写在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72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大不负人望,不辱使命,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并取得丰硕科研成果,其享誉世界的办学成就充分证明了当时创办该校的正确性。

致谢: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笔者几番得到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樊洪业先生的悉心指教,并在查询中国科学院档案时得到曹效业副秘书长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藜研究员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谨致谢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26)

On the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of the founder of USTC Ding Zhaojun, Ding Yixin

(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Anhui 230026, China )

 

 

 

1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EB/OL]

[2014-1216] http://www.most.gov.cn/ztzl/gjzcqgy/zcqgylshg/200 508/t20050831_24440.htm

2清华大学关于各系及专业调整的议决事项──1957-1958 年度校务行政会第 7 次扩大会议记录[M]//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六卷第一分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549-550.

3复旦大学校志编写组编.复旦大学志(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205.

4王德滋.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41.

5聂荣臻副总理在本校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上的讲话[N].中大校刊,1958-9-27(1).

6郭沫若.在新学年开学典礼大会上的讲话[B].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959-WS-Y-23-3):2-3.

7钱学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N].人民日报,1959-5- 26(6).

8郭沫若.加强中苏科学合作为促进科学事业的大跃进而战斗──访苏科学技术代表团总结报告[Z]//中国科学院办公室厅编.中国科学院年报(1958).北京:[出版者不详],1958:20-21.

9杜润生.苏联科学发展中的一些情况和经验[Z]//中国科学院办公室厅编.中国科学院年报(1958).北京:[出版者不详],1958:

10武衡.关于 1957 年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情况和 1958 年科学技术研究计划的说明[Z]//中国科学院办公室厅编.中国科学院年报(1 958).北京:[出版者不详],1958:54.

11樊洪业.“两弹一星”人才的教育背景与启示[J].民主与科学, 2005(4):39.21 系原常务副主任梅镇岳于 2007 年 8 月 5 日接受笔者访谈时述及。

12张志辉.“科学大跃进”初探[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2007:58

13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67.

14教育 50 年大事记.[EB/OL], [2014-12-16].http://www.edu. cn/da_shi_ji_491/20060323/t20060323_156305.shtml.

15常连智,贾协增,侯建设.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五十年的历程与时代特征[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2):18.

16樊洪业主编.中国科学院编年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105-106,2,20,19,96-97.

17党组扩大会议纪要[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8-1-18- 1):47.

18中央书记处会议文件[B].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95 8-WS-Y-11-1):1.

19郭沫若.在新学年开学典礼大会上的讲话[B].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959-WS-Y-23-3):1-2.

20郭沫若.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勤奋学习、大胆创造[B].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960-WS-Y-14-1):29.

21转引自樊洪业主编.中国科学院编年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2.

22樊洪业主编.中国科学院编年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20.

23中国科学院院长工作报告草稿[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 958-1-14-6):48-49.

24科学界的精神总动员──郭沫若院长 1958 年 2 月 15 日在中国科学院所长会议上的讲话[Z]//中国科学院办公室厅编.中国科学院年报(1958).北京:[出版者不详],1958:84.

25科学事业必须为生产大跃进服务──聂荣臻副总理 1958 年 3 月

在科学规划委员会第 5 次会议上的讲话[Z]//中国科学院办公室厅编.中国科学院年报(1958).北京:[出版者不详],1958: 7-8.

26加强中苏科学合作为促进科学事业的大跃进而战斗──访苏科学技术代表团总结报告[Z]//中国科学院办公室厅编.中国科学院年报(1958).北京:[出版者不详],1958:22-24.

27崔雪芹.已故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夫人李佩讲:那些人,那些事[EB/OL].(2006-1-24 [2014-12-16].http://news.science net.cn/html/showsbnews1.aspx?id=161585.

28刘志峰,张苏.美丽人生——李佩先生专访[EB/OL].[2014-12- 16].http://alumni.ustc.edu.cn/view_notice.php?msg_id=53 9.

29据杨丫男在力学所访谈所得结论。

30共和国科学档案[EB/OL].[2014-12-16] http://www.bjscivid. org/html/2013/review_0701/6458.html.

31杨刚毅.关于培养力学干部的初步意见[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8-1-31-20):73-74.

32讨论力学所工作[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8-1-22-1):

6.

33领导小组讨论会纪要[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A011-18,力学研究所,1958-1-1).

34张劲夫.深切怀念老院长郭沫若同志[M]//郭沫若故居,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编.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38-39.

35严济慈.聂总与中国科技大学[N].中国科大,1983-10-5(4).

36严济慈.聂总与中国科技大学[N].中国科大,1983-10-5(4).

37张劲夫致聂荣臻并报李富春函[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 958-1-35-1):3.

38第三次院务常务会议记录[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8- 2-4-14):174.中国科学院第三次院务常务会议纪要[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8-2-4-15):176.

39讨论科学院筹办大学问题会议记录[B].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958-WS-Y-11-11):12-13,17.

40高等教育部于 1952 年 11 月成立,1958 年 2 月并入教育部;196

3 年 10 月又从教育部中分立出来,1966 年 7 月再次并入教育部。

 

41樊洪业主编.中国科学院编年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19.

42樊洪业.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史事编年述要[EB/OL].(200 9-09-23)[2014-12-16].http://www.cas.cn/jzzky/byfz/2009 09/t20090923_2515295.shtml.

43  关于北大与科学院在联系合作方面的一些情况、问题和意见

[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8-1-4-3):17-18,20.

44中国科学院党组致聂荣臻函[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 8-1-35-2):11.

45中国科学院党组致康生并转中央文教小组函[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8-1-35-3):25.

46沈克琦,赵凯华主编.北大物理九十年[Z].北京:[出版者不详],

2003:51.

 

47戴开元,华新民.刘达与科大[J].科学文化评论,2008,5(5):

108.

 

48熊卫民:《任知恕先生访谈录》(初稿)。

49张劲夫.勤奋学习 热爱祖国 立志当社会主义中兴大业的积极分子──在中国科技大学“郭沫若奖学金”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授奖大会上的讲话[B].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 980-WS-Y-54-1):48.

50郁文同志召集会议[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8-1-21- 2):71,69.

51于光远致程今吾、陆定一函,程今吾致陆定一函,杨秀峰致程今吾转报陆定一函[B].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958-WS

-Y-11-2):1-2.

52讨论科学院筹办大学问题会议记录[B].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958-WS-Y-11-11):17.

53  关于北大与科学院在联系合作方面的一些情况、问题和意见

[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8-1-4-3):20.

 

54郭沫若为主任委员,黄松龄、竺可祯、杜润生、郁文、严济慈、赵守攻、钱学森、于光远等为委员。

55聂荣臻副总理在本校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上的讲话[N].中大校刊,1958-9-27(1).

56原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后任中国科大副校长、党委副书记。

57第七次院务会议记录[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8-2-5- 24):170.

58樊洪业主编.中国科学院编年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96-97.

59杜作润.世界著名大学概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385.

 

60M.A.拉甫连切夫院士.苏联的新科学中心(吴世真译自 1957 年

11 月 29 日苏联“真理报”)[J].科学通报,1958(1):29,3

 

1.

 

611958 年大事记[Z]//中国科学院办公室厅编.中国科学院年报(1 958).北京:[出版者不详],1958:271.

62短讯[J].科学通报,1958(9):288.

63中国科学院机关档案(档号待确定)。

64党组扩大会议纪要[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8-1-17- 3):128-129.

65高干子弟学生登记表[B].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95 8-WS-Y-26-5):1-21.五八、五九年高干子女学生登记表[B].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959-WS-Y-38-1):1-15.高干子女学生登记表[B].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960-WS

-Y-25-3):1-13.

66中国科学院党组致聂荣臻并报中宣部、康生函[B].合肥: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958-WS-Y-11-1):5.

 

67杜润生.苏联科学发展中的一些情况和经验[Z]//中国科学院办公室厅编.中国科学院年报(1958).北京:[出版者不详],19 58:32.

68Д.巴诺夫.科学与社会主义(金树、叶英译自苏联“共产党人”

1958 年第 1 期)[J].科学通报,1958(6):172.

69郁文同志召集会议[B].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处(1958-1-21- 2):69.

7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次系主任会议纪要[B].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1958-WS-Y-16-1):8-9.

71聂荣臻副总理在本校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上的讲话[N].中大校刊,1958-9-27(1).

72  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学

主要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尖端科学研究人才[N].人民日报,

 

1958-9-21(2).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was founded in a special era. Its departments and specialties have filled and enriched the blank and weak disciplines which were pointed out by the Twelve-year Plan, especially the discipline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wo Bombs and One Satellite. I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Great Leap Forward began in both national sci-tech and education area, and under the demand of ret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and competition for talent wi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CAS learned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Soviet Union to establish a university combining institutes and departments seemed to be a general trend. Such a university just meets the needs of national sci-tech development and talents training at that time.

Key words: Twelve years plan, Two Bombs and One

Satellite, Great Leap Forwar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viet Union, USTC.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委会

许赞华 803| 陶李 8112| 刘扬 815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陈锦雄 812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沈涛 822
Jay Sun 8364| 吴钧 898| 王 9015

投稿邮箱:kedashunjian@gmail.com
公众微信号:USTCMoment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