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致年轻的你:不要以为自己啥道理都懂

(2021-10-19 22:08:26) 下一个

致年轻的你:不要以为自己啥道理都懂

第117 期       15创4班班主任

 

最近和几个同学吃饭聊天,有了一种感觉,我们班的同学可能是太聪明了,聪明到啥道理都懂。往往我刚开口,他们就知道怎么“迎合”或“反驳”我,让我无言以对,直接把“聊天聊死”。

懂道理是好事,但我们在成长中,读到太多的道理,以至于对他人的问题,很容易就能头头是道,道出条条解决方案;而轮到自己,就变得特别讨厌自己的失败被人知道,尤其厌烦听人讲道理,甚至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聊天,聊死了吧?

 

道理,谁不知道。可惜知易行难!

知易行难的症结,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因为缺乏情绪管理。

最近我太太在教我阿德勒心理学,又叫做勇气心理学。阿德勒的一个观点是,情绪是被捏造出来的。比如:愤怒只是为了大发雷霆,震慑对方,使对方屈服的一种手段。沮丧是为了博人同情,聪明如我者不是做不成这等小事,而是大事情太多。许多的情绪,往往是为了逃避挑战,缓解自卑,是为了避免失败打击而故意拖延行动的一种借口而已。

“不认真听课”——有同学给我解读成“大学要培养自学能力,我在寝室自学来着”。我不否认很多知识点自己能学懂个大概。但大学不同于中学,大学的学习节奏很快,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更重要的是,绝大部分科大老师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他们讲课的重点并非知识点的字面意思,而是背后的学术思想、试错过程、创新思维。还有一些很棒的老师,会把知识点背后的发现故事讲出来,希望大师的思路能与我们的思路共振。我常常提起科大李群祥老师怎么教我上“量子物理”课。他经常讲一些量子力学假设背后的故事,说一说那些“大师”走过的弯路,聊一下“大神”是怎么灵感爆棚,直接“猜到”答案的。这些故事,帮助我们轻松牢记知识点,更让我在科学方法论方面受益匪浅。

“考试一塌糊涂”——有的同学解读成“我就是喜欢推导,不喜欢教科书,不喜欢死记硬背概念”。我把化学院谢毅院士告诫我的话转送给大家:“一定要给本科生上课。我们的研究,很多都是来自教科书里的老概念,在教学和讨论中得到的启发。”其实,我在高中的时候,也喜欢推导,甚至会在考试现场做个小推导,来回答一些忘记了答案的概念题。但在做了二十年科研之后,我豁然意识到,推导是工具,名词是关键,概念是精髓。许多我们观察到的新奇现象,会突然发现用一个几十年前的经典“概念”就可以高度概括。甚至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找到的一个复杂机理,其实就躺在教科书的一个“名词”里面,仅仅是看到这个名词,我们就豁然开朗,不由得对当年的大师无限敬仰。这是因为,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用语言进行思考和记忆的(当然也就例外,如传说中爱因斯坦是用图像和公式进行思考的),比如量子力学基本假设,比如牛顿定理,背后的公式再简练,大师们在面对丰富多样的研究对象时,还是会用故事描述思想、用讨论承载分析。

啥都懂?

 

“别人成绩优秀”——有的同学解读成“他们是高分低能,就会猜老师的出题思路”。这一次,我把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徐昕教授的话送给你们:“从来都是高分高能,猜题准确本身就是高度的概括能力和对规律的敏锐察觉。”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次研究会采集到大量数据,每次调研文献会看到无数的观点,每次学术交流会了解到无数热点方向。所以,迅速地从大量信息中找到重点,从纷繁复杂的数据流中提取规律,是必需的技能。一本教科书,老师的一堂课,一定会有意无意中强调出知识的重点、前后的关联、应用的逻辑,找到这些,就可以学会在考试中“猜题”,在科研和应用中“解题”。

“课题坚持不下来”——有的同学解读成“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忙不过来啊,只好放弃一些旧方向”。我有好几个特别“聪明”的师弟或学生,刚来的时候让导师眼前一亮,接受新课题特别快,短期成果特别好,创新想法特别多。于是乎,他们总是处在特别忙碌中,甚至跟导师讨论也是“来去匆匆”,刚用新想法“惊艳”了导师,就要忙着去实施了。这就是一种情绪的失控,因为聪明人很擅长找借口,遇到难题,害怕失去众人眼中的“聪明学生”的标签,就甩锅给情绪,要找更炫酷的课题来做。最后,课题想了好多个,一碰到难题就有新想法,换了新课题又重新做汇报,一两年后完成的成果一项也没有。

“缺乏沟通”——有的同学解读成“我要潜心科研,不去跟老师套磁”;有的家长也帮忙说“我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内向,不会来事啊,请老师您帮忙推荐。”科大的吴奇院士有一句话:“高中不会沟通,你可能还能考全班第一。但到了研究生阶段,不会沟通的学生是无法生存的。”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成功其实都来自于无数次失败的尝试。而历史由成功者书写,我们的科学文献上,教科书上,写的都是成功的案例,都是历尽沧海的真理。然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老师和学长们的“手口相传”。

失败之后的分析手段、前人曾经走过的无数弯路、具体到左脚还是右脚先迈入实验室大门的操作细节,无法写到教科书和论文里,却是一个课题组的真正“底蕴”。我在读研阶段,经常带着失败的结果,很沮丧地去找陆卫、罗毅两位导师讨论。而神奇的是,他们往往对出乎意料的失败结果更开心。正如罗毅老师给我出师毕业上的最后一课:“永远都不要批评你的学生。如果他们总给你想要的好结果,那一定很没意思。连你都想得到的结果,那得有多么平庸啊!”

15创4班,毕业啦

所以,懂再多的道理,不如去完成一两件事情。越是聪明的同学,越要约束自己的情绪。希望大家早点进入成年人的世界,给自己设定一条不可逾越的规矩:开始了的任务,就必须完成。任何事只要去做,就不再知易行难!

 

文图编辑:黄剑辉, 腾春晖     

校对:菁卫         

排版:俞霄 130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