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野性de思维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随笔杂感 - 政法+军事篇(37)血色浪漫:革命,“革”谁的命?

(2024-06-24 13:58:30) 下一个

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天意吧。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人类好像忽然发现自己被革命激动了,好想要革命这件事到处开花结果。虽然没有几个人真正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但是所有的人,主动的、被动的,积极参与的和被卷进来的,都一直扯着嗓子高喊:我要革命。革命?革谁的命?当然不是自己的命?当然不想让那把雪亮的屠刀落到自己的头上。

革命,血色浪漫,除了血色之外,没有第二种颜色,更没有中间的颜色(所谓的“绿色革命”除外)。革命,除了是红色,就只能是红色。其它任何的颜色,除了是卖弄,就是欺世盗名。

革命是什么?很多的时候,是无奈加上无聊产出的杰作。革命就是换个活法。革命就是用别人的血来滋润自己的血。革命就是让自己快乐,让别人不快乐。正如罗伯斯庇尔说的:“一个人自由的开始,就是另一个人自由的结束。”纵观古往今来的历次革命,只有几次革命还算得上是有人味的革命,而绝大多数的所谓革命,不过就是权力的更迭,利益的换手而已,没有血腥味已经是够仁慈温和的了。

放心吧,不论你怎样做,也不论你做什么,你总会收到美评和遭到恶言恶语的攻击。一场革命,一场没有理想的革命,绝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说得好听点,那是起义,说的烂一点,那是暴动,说得再难听点,那是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的胡闹。

在这场惊天动地的事变之前,我们确实能找到一些暗流涌动的不寻常事例,预示一场剧变,一场即将撼动整个地球的革命即将喷发。革命在等待恰当的时机。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到思想是如何在头脑中酝酿、运动、组合,以及形成的。革命就是暴力,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可问题是,如果你非要在革命的前面,或者暴力的前面,冠上自由民主或者进步正义之类的粉饰性词语,那就要看谁来领这份情了。一切的一切,取决于这场游戏的大玩家,想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但是不论哪一方怎么看或怎么说,事件本身的性质和它所造成的后果,永远都是无法撼动和篡改的铁定事实。

根据这种假说或者臆想,我们完全可以推断:残忍猛烈的革命,同样可以产生一种非同寻常的大爱。从极端到极端,这是人类时不时会想到的一种玩法。法国大革命,是不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革命是什么?就是明天在向今天招手,就是今天在向昨天告别;就是所谓的前进在向固步自封说再见;就是无奈在高举着反抗的大旗,向着远方的明媚前进。一旦迈开了第一步,就再也别指望它会回头看了。

这场革命以柔和的圆舞曲步调开始,却以庄严狂热的进行曲节奏收尾。

一场革命就是一场大火,一场熊熊燃烧的冲天大火。谁有本事利用火势为自己谋利,谁就占据了胜利的制高点。

革命是可以为以往的低贱、贫困、黑暗找到发泄口的。革命是山洪,革命是风暴,革命是海啸,革命是铁和血的诗歌,革命是理想在行动。

革命就一定要暴力吗?革命就一定会不文明吗?谁说的?

革命是什么?是烈火,不是阳光。革命不需要一个被阳光照耀的城市,革命想见到的是烈火走过的那个城市,那片废墟、那块片甲不留的不毛之地。


2024-06-24: 摘自《随笔杂感 – 政法+军事篇》 (3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是啊,此一时、彼一时。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是不是也在变?问候水星兄!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我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听革命的文字,看革命的文章,对改良不屑一顾。现在正好反过来了。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谢谢你来访留评!问候格利,周二快乐!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对比英法,英国就没什么革命。法国就喜欢革命” -- 有意思的发现。问候友人,周二快乐!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不过科技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壮大,让热爱革命的人瑟瑟发抖,这场革命必定会失败,因为逆潮流啊:)” -- 你的观点很有意思。问候友人,周二快乐!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hhhh' 的评论 : 有趣的观点。问好,周二快乐!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号蚂蚁' 的评论 : 谢谢你留下的长篇评论。你的观点新颖,引人深思。问候蚂蚁,周二快乐!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油翁' 的评论 : 谢谢你的好评和鼓励!问候油翁,周二快乐!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在美国想革命的就是“黑命贵”及其拥护革命政策的拜登左派政府之流。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革命”,要命的事情自然是暴力啊!对比英法,英国就没什么革命。法国就喜欢革命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革命就是要人家的命,霸占人家财产,列宁就是暴力革命的头子。谁喜欢革命?机会主义者、穷得没饭吃的人,他们只有靠暴力翻上天,才能有口饭,才能乱中取胜,现在依然还是他们。不过科技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壮大,让热爱革命的人瑟瑟发抖,这场革命必定会失败,因为逆潮流啊:)
ahhhh 回复 悄悄话 革命就是暴力的。暴力被认同的就是统治,不被认同的就是革命。既然不被认同,就一定不文明。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革命的民主党和边缘的年轻人 (2022-03-13 07:46:13) 下一个
民主党从纲领上是革命党,即反体制,改变当前体制的。但是实际操作上却又是执政党。这种矛盾和尴尬的状况和中共的现状非常相似。这是因为民主党是由两部分极端不同的阶级组成的。一方面是全球化进程中得利的全球资本,华尔街硅谷以及附庸的全球贸易的中高级打工者。可谓是现行体制中的最成功者。而另一方面却又是现行体制内的比较失败者,公务员,教师,福利依靠者,各种边缘群体。两者的合作的共同目标,就是大政府。前者需要大政府的政策来维持垄断,比如当前歇斯底里地限制石油生产和维持高通货膨胀。后者需要大政府来维持福利和增加上升渠道。

人类文明就是阶级文明。对内,促进生产力私有制产生了财富的差异。对外,促进生产力的分工合作产生了权力的差异。文明从技术上从物质上是进步。从道德上从残忍邪恶上是退步,还不如野蛮来的有原则。所以很多时候,相对的阶级地位比绝对的物质技术重要得多。后者是可以无限增长的。而前者是永远的零和游戏。

就好比爬藤,最终只有那么多比例,那么多名额。内卷和军备竞赛是不可避免的。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使得藤的价值差距大幅度减少,最终不值得死拚。但是问题是,人类“文明”社会的本质就是三六九等。没有了藤校这个初级入门的筛选,也会有其它的筛选,最终还是会打破头。因为位置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于个体的天赋和努力。

同样状况对于位于另一头的年轻人来说就不是内卷的残酷了。而是根本连卷的资格都没有。社会体制决定了只有百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人可以爬藤,或者做人上人。同样社会体制也决定了有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多的人,出生于福利,又永远依赖福利的死结中。

如果一个社会只有百分之二三的人拿福利,这是比较正常良好的秩序。因为没有绝对完美的,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甚至必须承担的社会风险,会导致一定比例的社会必须的负担。但是如果这个比例很大,而且还越来越大。那么就是社会出现了系统性的问题。不是概率偶然,而是设计必然了。如果很大比例的人口尤其年轻人,发觉无论如何努力,后天努力也无法打破先天限制的话,就会必然走向反社会反体制人格。

反社会反体制有两种行为。一种是比较聪明有能力的,会走向颠覆性革命性破坏性的活动。很多极左积极分子的言行看起来和普京一样不可理喻。就是因为他们和普京一样,认为讲现行体制的理,肯定输。所以首先要打倒的就是这个理。另一种更加绝望的,则只能通过对自己施虐,因为只有自己似乎还属于自己,来达到某种解脱。比如,宅,吸烟,酗酒,吸毒,大纹身,肉饰,出柜,变性,等等。极少数人或许本来就有这样那样的独特癖好。但是超过一定概率的跟风者,无非就是一种发泄。演艺界,底层中这种变异的比例远高于其它阶层主要是后天因素促成的。

一个体制对很小比例的意外做二次分配的微调是有效的。这在工程上几乎是必然的。但是如果大比例地出现误差,就不是微调能解决的。而是一次分配本身有严重错误的地方,需要重大修正改造。而民主党的二元对立属性,导致了它一方面不要重大修正,以保护金主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又必须做点什么,以满足它主要战斗人员的要求改变的诉求。于是只有通过加大二次分配力度来扬汤止沸。于是只能抢劫和压迫中产。于是造成了更多的中产沦为绝望的下层。短时间内增强了更多战斗的力量。长久下去必然导致体制的整体崩溃,反而也更加破坏既得利益。

因为在一定比例的人才能被选拔或者必然被淘汰的体制下。对一些个体的帮助照顾鼓励,也许会使得这些个体改变了命运。但是同时必然使其它同等数量的个体丧失了机会,也改变了命运。于整个社会而言,知识一点也不改变命运。依然会有同样比例的年轻人走向绝望。去喊口号,去犯罪,去自虐。想去工作,想努力,想活的有尊严,却不得其门。因为这道门总要关上一定比例的人。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作者野性de思维的文章引人深思,革命是一场火焰,需要谨慎对待。逻辑清晰,幽默风趣,值得认真思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