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子

久识文学城,才有时间整理文字。愿与诸君共享浪花,慰藉游子之意
个人资料
正文

Tarrytown之旅

(2023-10-30 05:14:14) 下一个

Tarry town是纽约往北方向约28英里的一个小镇,它在哈德逊河边,是有名的SLEEPHOLLOW,即断头谷的所在地。因着万圣节周末,我家驾车去往此地小游。那附近古宅子颇多,游览感受良多,小述如下。

我们在TARRYTOWN游览了三处景点,分别是河边灯塔,WASHINGTON IVRING 故居,及LINCHVILLE MASSION,
河边灯塔是屹立在小镇临哈德孙河边的一座红白色的约七八米多高的灯塔。它在旅游图片上看起来很美丽易到达,实际走到塔下面颇费周折。因为那里现在在建设。它周围是阔达的新建豪华公寓区,如EDGE OF HADESON RIVER等楼盘有三四个,楼盘临河边,因而有广大的面积都正用围栏围住在建。我们绕了好远才迈入沿河公园区。曲曲长长的公园环境优美,临着哈德逊河的宽阔水面,水面平静悠远,明净如镜。能想象住在这附近小区,享受得到四季河景,是优质的居住环境。灯塔在公园河岸中部,灯塔不高,整体形象有点象个佛教浮屠,更几何感,新刷过漆很有景观美,其正在修缮就没上前。其边上是若干高达树木,树叶黄褐,落叶缤纷,在秋日的天空下分外美丽。附近幼儿游乐区烧烤区等一应俱全,能想象都修建好以后居住体验棒棒的。我居纽约皇后区,少见新小区新楼盘,原来开发商都是在远郊风景区有火车通达的地方建新小区,还是高大上的楼盘,真是不出城就少见多怪啊。
我们去的第二处景点是WASHINGTON IVRING 故居。本来是打算在镇里就近参观两处故居(分别是石油大王ROCKFILLE庄园和另一农庄式故居),结果因为节日之故,当日合适的参观票都售完,弄得我们赶紧上网搜远些的景点门票,有票才敢去。这镇子的参观规划做得寸,我们远路而来,还得先网上订好票才能参观,有点累啊。索性作家故居有票。那故居坐落在曲径深处靠近哈德逊河边。整个院子有四五英亩。院子里装饰着万圣节彩饰,也有专給游客照相用的布景框和可随意穿用的作家年代的服饰。我们穿将起来,就扮成了十九世纪荷兰风格的小贵妇或农家女或乡村绅士,挺有趣的。
更有趣的是作家故居的讲解员们。他们都是旧时乡村妇人或绅士打扮,等在故居门口或各分陈列室门口。待参观者前来,即上前详细耐心地讲解作家故事,或当时年代衣食住行的情形,令人大开眼界。直接是一堂作家生平年代的乡村风俗课,直观生动。让我很佩服设计这套程序的人,心思慎密啊。我是假装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考察另一个写作者的故居加生平,分析起来挺有趣。比如说作家,一般喜欢清幽的院子,故他选址买地是路的最深处的宅地,紧邻哈德逊河谷。
二是此作家买好这宅地后几年,就到欧洲公干游历了十七年,后回到此地居住。他写的《断头谷》这篇短篇小说,是作家在本地听到些鬼传说,并结合在德国等地无头骑士的传说,最后写进他在1820年左右在欧洲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里的一篇。是深入生活,又借鉴其他古老故事加工而成的一篇好作品。(我在游客中心的录像室,听看完他全篇《断头谷》的皮影动画演示,深觉故事丰满,人物塑造有趣,语言文雅风趣,人物心理抓得准确,是一篇好故事。难怪它这篇是美国文坛上可圈可点的佳作。)在合着我从讲解员口中听到的关于这房子的一些细节,不禁在心中对这作家及他的时代有了全面立体的了解,不虚此行啊。(TARRYTOWN 断头谷的传说,那么真切,令我一起到这名字,眼前脑际就生发出许多无头骑士在此地附近荒野飘荡而过的幻觉。真真是个过瘾的万圣节啊)。
第三处景点是LINCHVILLE MASSION。它面积有六十九英亩,是个有近150年历史,历经三个非富即贵人家之手传递下来,于1947年捐献于镇政府,并随后开始对外参观的大院子。它的主体建筑是新哥特加罗马式,在当地也很少见,是镀金时代某州长/铁路巨富/巨商几代更迭的夏季宅院。室内陈设华丽优雅,很多订制的物品。如内门高大,它的顶部是三角的,内部房间的大玻璃窗是蒂芙尼玻璃特制的,书房小桌是异形件是外州某木工厂特制的。主要房间的物品都是初建时遗留,整体售卖给后继者的。有几件卧室装修比较新颖,是某富家女眷居法国四十年后,回国居住时的新主意等等。我看着这奢华考究的夏季庄园,看着历代主人家人的肖像照片,不禁想起这个问题,人究竟能留下什么?
原来有位诗人写的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

时光过了这么些年,原先中学课本上的诗文已成了记忆。

如今对比想来,这些巨富达官曾经也是很辉煌,如今在这旧宅里仿佛是个或有或无的存在。他们的家族旧宅,仿佛是个纪念碑,是无字的。

那平凡如我的普通人,回头又能留下什么呢?

我印象里,从事着公益事业,又奋斗终身的人,会留下他/她的信念/精神,其他人呢?或留下家族祖训,或留下一些回忆,能被人记住的人,都是生前做很多有益于人的事儿。

普通人的一生会留下什么?

怎么我不光参加追悼会时会思索这些,参观个旧式大宅,也有这样的思索,有点沉重啊。

其实我在听完年长的男士讲解员讲完此大宅的前世今生,心里急切地想跟他讨论:为何镀金时代大多大宅都废弃了(如长岛曾有1400多座大宅子,如今现存470座。上州我也是看过一些视频,有人去废弃大宅里探险)。TARRYTOWN的文保工作显见得比纽约某些庄园园林保护得好。(如我去过的SANDYPOINT大宅,OLDWESTBURYGARDEN大宅,很多都是非盈利机构从事经营的,服务也少——如讲解少,免费但频率少——OLDWESTBURYGARDEN我去过十几次,只遇到两次免费TOUR。而此处是收费的,且讲解材料准备充足,走的是取之于游客服务于游客的路子。很不错)

再见了!TARRYTOWN!

有机会再见!很有特色的一个小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