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子

久识文学城,才有时间整理文字。愿与诸君共享浪花,慰藉游子之意
个人资料
西安游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做融资贷款公司的文友博客有感

(2025-07-03 04:43:16) 下一个

某日,读了某文友博客文“她说她赚不到钱,是她太品质高尚了”,并因之读了那文友的系列创业文章(约87篇),不觉回忆起了自己曾在某贷款公司实习的一些经历,略微分享一下。

我某次找工作时,想到某华人贷款公司碰碰运气。于是应聘那里,并在其公司实习约一个月时间,中间遇到各种业务人员,颇为“有故事”。说实习,其实是没有一分钱底薪的学习过程,它那里会有业务人员抽空每日或隔几日给新来的人“上上课”,约半小时一小时,其他基本是翻资料,或“偷听”业务打电话,打量业务怎样跟上门客户介绍业务。因这工作收益是提成,即每办成一单贷款业务,业务和公司按比例提成,赚取自己的收入,故很多时候,业务是跟客人单独在小间会客室谈话,想学习的人还不能旁听。

说起那公司,实际分部经理是个三十几岁的小伙子,为人较热情,但他自己也做业务,挺忙,实际在公司时间不多。我们新来的几个,就散散地待着。这其中,有两个大姐,都六十岁左右的老移民华人。一个在长岛制药厂做工程师多年,歇业后在长岛房地产经记,业余来这里学习新东西。另一个是个退休的上海人老薄记,每天开着奔驰车奔来学习新技能,再一个是个年轻的像男孩子福州女生,可能觉得读书闷吧,于是来学习贷款知识。我们几个,见天见面。而办公室似乎是自由工位,自由电脑。哪个业务来了,在某办公桌上待个把小时,处理自己的手头文件,然后就“飘”走了。跟我们也没啥交集。偶尔也遇到一起学习的其他部的人,如遇到一个中国老小伙,和一个穿戴整齐的孟加拉小伙子。那老小伙儿,人挺实在。也跟我们说说他“熬”了一年左右,终于搞来了业务,也曾尝试各种途径接触客户。如他曾到长岛某美国经纪开售的房产处,“碰客户”,结果对方经纪明确要他“离开”,他也只好悻悻离开等段子。我方知道贷款员要碰那么多“钉子”,等等。

一个月间,我时常见的,是几个业务。一个是福建小伙子,高高大大,他话不多,但真是有东西。如我曾见他拿着笔记本,上面是--他潜在客户的生日,重要日子啥的。他会在重要日子“关切”客户,很是精心。我曾听他讲,他真是“走线”来的,慢慢读了些书,做过其他工作,后开始做这类帮人办贷款的业务,他收入水平不错,待人也算“nice”。因为从他们角度看,新人来来去去,能做得起来的约需要一年左右时间“抗磨”,很多人扛不住,陌生脸孔早就看得麻木了。

另一个印象深的是个北京“姐姐”。我说不清是姐是妹,她个子中上,人长得漂亮,很注重穿衣打扮,年纪约五十上下,她嫁了个美国人,有个高中混血女孩子来过办公室。她嘴巴很甜很会说,业务也不错。她来公司还总是在附近安排了饭局,跟客户应酬,像个“花蝴蝶”飞进飞出,还笑语樱声的。我后来看过她“Facebook”,发现她同时还做着地产经纪,用的图片显然是十几二十年前的,更漂亮!

再一个,是个高高胖胖的富态的三十几岁小姐。她做银行房贷员几年后,出来在贷款公司工作。属于资深“业务”。她讲课最多,有时还小考试。某时她略微讲了一句,说我不会“举一反三”。她自云,她从入这行开始都是只拿佣金做收入的,从没拿过底薪!她业务很精,是另一个分部的小头目。也曾带我们几个去过她那分部,一个办公室加几个小接待室,格局差不多,情形也差不多。

我也曾积极申请去新售卖的房产经纪“open house"的地方宣传贷款,跟人家经纪一起呆整天,还买上小食小饮料跟经纪及跟来看房客人套近乎。总之,一些琐碎耗时的工作。从效果看,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从社会调研视角看,真是接触了形形色色一批人。而这批人的特点,基本是形象光鲜,头脑灵活,行动积极,其身后一般还有第二职业啥的。如地产经纪,同时还做Uber司机。如贷款经纪,一般还做房产经纪。如我陪了整天的房产经纪姐姐,福建人,会经营,家里房产几处,业余还开uber.唯一不幸是丈夫年前去世,否则真是顺意人生。

总之,一个月下来,我慢慢感觉自己不够灵活,脸色啥的也不会看,且觉得年轻经理啥的慢慢态度都更冷淡起来。可能人家也觉得我不适合做这行吧。于是就转做他行了。

我后来还看过几个贷款经纪及熟人的媒介账号:如北京漂亮姐后来似乎转公司了,但还做房产经纪;我同实习的福建小妹,居然是个“女同”,她跟她富裕的女友租下一个公寓结婚了,自己后来做往国内快寄的工作;上海薄记老姐不知在做什么,她偶尔会卖卖家中闲置。

总归,比起我日常工作结交的许多实实在在的人,做贷款经纪那批人真是很不相同。我能说,特别有中国特色,也需要特别的为人技能。这些,一般人是不太具备的。故我读那文友的文章,细细记述他从业以来的感受,焦灼,真的是能理解。看他文章,他真的很尽心在找客户自找资源。。。而且,我曾去听过融资公司的课,这文友更可能是在融资公司工作,即结识某有矿客户,游说他/她把钱放公司替他们理财等等,更是像个“大忽悠”的工作。不过呢,这贷款行当或经纪行当或保险代理行当,都是挺久不开张,开张后才收入好。一定是认准自己能干那些,才有恒心坚持下去。

仅以此记那群有趣的灵活的经纪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markyang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有朋友做贷款经纪,这一行的确开始都是靠熟人圈子推荐,非常不容易,但是做了几年后,有了稳定的客户介绍圈子,就比较稳定了,现在她主要做商业房产的贷款,金额更大,而且竞争相对少一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