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谶
?微信消息,查忠华先生于9月20日,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终年58岁。查忠华,安徽省诗词协会徽商诗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我与他认识,是2022年,在中华诗词学会商海诗潮群里。他那时是商海诗潮编辑部的执行主编。
当时他在朋友圈发了一首七律。
我看到了,觉得诗里“薄命”一词不吉利,就给他提了个建议:换成落魄,落魄字典的解释就是穷困潦倒不得志。他接受了。
后来他又发来一首七绝,句中又有苦命一词。当时我觉得也不吉利,但是因为指出过一次类似的,又觉得这个词比薄命终究要轻些,就没再重复说。
后来又看到他发了几首七律,其中的句子,像 “修来薄命运偏孤”,“万事终随一梦休,韶光苦短复何求”,“富贵徒堆身后丘”, “我辈人生似梦游,来时欢喜去时愁” , “还了来生百样愁”,“不到黄河死不休”,等等,读着心里都感觉不太吉利。没有想到,竟成诗谶,而且是凶谶。
关于生死年寿的诗谶, 古人是有不少记载的。下边举几个例子。 大都出自诗话总龟一书。
西晋权臣石崇有一花园,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称之为“金谷园”。一些著名的文人,包括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结成诗社,史称“金谷二十四友”,经常在此聚会。一次,石崇在金谷园中为征西大将军王翊设宴饯行。众多宾客赋诗,宴后把所赋诗篇编成一集,命名为《金谷集》。潘岳当时的诗如下。
金谷集作诗
王生和鼎实,石子镇海所。
亲友各言迈,中心怅有违。
保以叙离思,携手游郊畿。
朝发晋京阳,夕次金谷湄。
回溪萦曲阻,峻阪路威夷。
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
滥泉龙鳞澜,激波连珠挥。
前庭树沙棠,后园植乌椑。
灵囿繁石榴,茂林列芳梨。
饮至临华沼,迁坐登隆坻。
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
扬桴抚灵鼓,箫管清且悲。
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
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潘岳是二十四友之首。?孙秀是晋惠帝时权臣,专权跋扈。他曾想强要石崇的爱妾绿珠,石崇不肯,因此结怨。?孙秀对潘岳也有怨,可能是早年交往时潘岳没有以礼相待,态度傲慢。后来孙秀因政治斗争失败,被晋武帝(司马炎)收拾。同一天,孙秀、石崇、欧阳坚、潘岳都被抓去问罪,送往刑场斩首。石崇在刑场上对潘岳说:“安仁(潘岳的字),你也落得这步田地了吗?” 潘岳淡定回应:“这也算是 “白首同所归” 一起赴黄泉吧。”
?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被认为是诗谶。石友,字典的解释是指情谊坚如金石的朋友。没料到是指的石崇,结果竟然应了这首诗,二人果然“白首同归”,四年后在同一天一起被处死。
崔曙,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应进士举,试题为《明堂火珠诗》,崔曙当时所作的诗最为人称赏。尤其是这首诗的颔联,“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文人们都为之所折服。登第后任河内尉,开元二十七年卒。曾与薛据交游。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〇、《唐才子传》卷二。《河岳英灵集》卷下评崔曙诗“多叹词要妙,情意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逸》补断句2联。诗如下:
奉试明堂火珠 盛唐 • 崔曙
五言律诗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写诗后的第二年,崔曙就去世了。这首诗,当时就被人们认为是诗谶。“曙后一星孤”,崔曙去世后,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孤女,名叫 “星”。 当时的人对此都感到奇异,议论纷纷。
余靖,宋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皇祐四年起知桂州,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余安道从番禺接到诏令前往京城,在途中经过韶阳游览龙光寺,写了一首诗说:“暂离人世界,且至佛家乡。”旁人议论说这并不是吉兆,结果他真的死在秦淮亭下。
胡大成,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写了类似的诗却没事(可能是诗里没有那个不吉利的离字吧):
游龙光寺 南宋 · 胡大成
五言律诗
香宇依空结,虚轩傍水开。
沙明鸿影度,径静竹风来。
午磬传清梵,晴花点绿苔。
寥寥人境外,宴坐送馀杯。
张咏(九四六~一○一五),字复之,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张乖厓公在担任陈州知州的时候,曾经去赵家西园游玩,写了一首诗说:方信承平无事久,淮南闲杀老尚书。
“这才相信,太平日子过得太久了,把我这个老尚书在淮南能闲死。”
没想到一年之后他便去世了,这首诗仿佛成了他命运的预言。
苏舜钦 (1008—1049),字子美,号沧浪翁。仁宗景祐元年 进士。工诗文,善草书。《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一《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有《苏学士文集》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他写了一首七绝:
沧浪观鱼(1048年) 北宋 • 苏舜钦
七言绝句
瑟瑟清波见戏鳞,浮沈追逐巧相亲。
我嗟不及群鱼乐,虚作人间半世人。
没过几天,又作一首七律如下:
春睡(1048年) 北宋 · 苏舜钦
七言律诗
别院帘昏掩竹扉,朝酲未解接春晖。
身如蝉蜕一榻上,梦似杨花千里飞。
嗒尔暂能离世网,陶然直欲见天机。
此中有德堪为颂,绝胜人间较是非。
后人说他沧浪亭观鱼诗句:自嗟不及游鱼乐,虚作人间半世人。非吉意也。限定了自己只能活半世。据说欧阳修看了他的春睡一詩中的句子 “身如蝉蜕一榻上,梦似杨花千里飞”, 大惊曰: “子美可惜!子美可惜!”写诗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终年41岁),一世只活了半世。天下的文人都叹息不止。
王处厚,字元美,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太祖乾德五年(967年)进士。登第后出郭,徘徊古陌,轸怀长吟(七律一首如下)。傍晚的时候回到家里,突发心脏病去世。
游古陌吟 后蜀至宋初 • 王处厚
七言律诗
谁言今古事难穷,大抵荣枯总是空。
算得生前随梦蝶,争如云外指冥鸿。
暗添雪色眉根白,旋落花光脸上红。
惆怅荒原懒回首,暮林萧索起悲风。
北宋 • 陈师道 (1053—1101)徐州彭城人,字履常,一字 无己,号后山居士。为江西诗派有代表性诗人。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等。有一天,他写了这样一首七绝:
题明发高轩过图(1101年) 北宋 • 陈师道
明窗写出高轩过,便逐愈湜闻吟哦。
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
后人说他 这句 却怪岁月来无多 不吉利。因为他写罢这首诗 没几个月就离世了。
何昌陵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南唐时曾任庐陵县宰。《全唐诗》存诗1首。曾任庐陵郡的官员,他的下属杨克俭很会讨好州牧,从而获得了权势。何昌陵视杨克俭如兄弟。一次,何昌陵游览杨克俭的池馆,赠送给他一首诗:
题杨克俭池馆 南唐 • 何昌龄
七言绝句
经旬因雨不重来,门有蛛丝径有苔。
再向白莲亭上望,不知花木为谁开。
没料到这诗把朋友给诅咒了。不久,杨克俭因为连续借贷事件被判死刑,他的家也因此破败。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一种“谶语”(预言),暗示了杨克俭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