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最近心情不好,一问才知跟他二女儿绝裂了。跟老王已是40年老朋友,他家大小事也都清楚。他跟前妻(小刘)离婚也有20年了。至於他跟老二绝裂之事,倒是最近才发生的事。
老王跟小刘人生价值观太不一样,尤其是对子女的教育理念。老王是放任型,觉得要让孩子们自由发展。小刘却是认定了小孩子非得念常春藤,将来才能出人頭地,功成名就。
这事说来话长,得从老王跟小刘家庭背景说起。老王父亲是读书人,在大学教书。小刘自幼家庭貧困,靠着天赋,读了師範大学,更以全额奖学金来到美国。念完研究所后,结婚工作。两个小孩相继出生后,着眼点就放在两个孩子身上。
从幼儿园开始,就学钢琴,小提琴,跆拳道,足球,籃球,游泳,Kumon math, 真是不一而足。目标就只一个,常春藤名校。
老大栽培得晩了一点,高中以前没念上私立学校。但大学还是申请到了史丹福大学。但老大叛逆,不願去,就在纽约州念了州立大学。老二從初中开始,念的就一直是最好的私立学校。这样子的不公平对待,就种下了两个孩子后来的不断衝突。
老王家本来就不富裕,为了让老二念私立学校,常是捉襟见肘的。甚至多次老王去超市购物,到了要付账的时候,店员告知:“你的账户(共同账号)存款不足”。这就又种下了他们两口子最终分手的原因。
夫妻常为诸多事情争执。争执最大的是让老二念私立中学一事。老王曾去学校告知女儿不会去该校念高中,但小刘又跑去学校告知,女儿将去该校就读。这就种下了老二恨她老爸的原因。
老王终於跟小刘在二女儿高三的时候离了婚。从此对他二女儿的教育就竖起了白旗,完全由小刘掌控。仅提供金钱的帮助。
二女儿在母亲的强力支持下,进入了常春藤名校之一的康乃尔大学。从此父女关系越来越淡。两个女儿也因老二进入常春藤学校,冲突日增。
老大很聪明,但天生叛逆。直到最近才知她有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早些年也不太嘹解这方面的症状,只知她常闹情绪。这次跟老二的绝裂起因於老二不满於老大的某些行为,老二送email 给老王,要求他纠正老大。没想到老王說話不慎。却成了替罪羊。老二颇有拿著常春藤名校的招牌訓斥她老爸的心態。这次老王受不住了。告诉他女儿,他们之间不但有generation gap, 还有culture gap, language gap等等。老王发了狠话,告诉他女儿:“You are so cruel”. 父女关系就此断送了。
这也是过去的缘分和底子的问题。今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增长,就很难解决了。
一个家,女性还是要柔和些,上善若水,对丈夫尽量有尊重。妹妹对姐姐要有起码的尊重和恭敬。这家这些方面都乱了套了。
我小孩经过3次测试,三次确诊ADHD,现在我家就特别矛盾,他爸爸非要他吃药,我就是不让,因为要有副作用,不长个,还不知其他副作用。马上就考完试了,爸爸要看结果决定吃不吃药。我还是不想。真着急啊。
—— 如果就是多动症的话,反正看到过吃药后就一下子变得成绩很好的人. 而且长得也很高.
您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几年前在文学城看到的另外一个故事。那故事里先是丈夫埋怨妻子不求上进,比如不愿意找工作,不愿意学车,学了车不愿意上高速,诸如此类的可大可小的鸡毛蒜皮。网友们的反应先是一边倒,不过很快妻子就找到朋友上城反击,网友们的反应又往另外一边倒。所以看到您这个故事,我第一反应是想听听故事中另外一方人物的说法,看看老王是不是也有些做得不妥。
不过确实如您所说,咱们在这儿不是断案,别人的家事始终是别人的事,外人无需多言。婚姻破裂,父母子女关系破裂,不管对谁都是无比巨大的打击。很多事时候最亲近的人伤害自己最深,真要是苦大愁生,那就老死不相往来吧。这前世冤家的三女一男,希望他们都向前看,祝福他们各自找到幸福,继续生活。
生活过得这么拧巴有什么意思? 连带着子女也不开森。我是放养派,相信基因决定一个人大部分的潜力。放手让下一代走自己的路。悄悄地观察,在需要的地方支持一下。
没钱也要推娃,结局真难料。进藤校也不是人生终点。如果不能处好和父母姐姐的关系,怎么可能在社会上所向披靡?
开始女儿不跟他掰,是因为羽翼未丰,还没有独立能力,所以忍受着这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