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attleU-DistrictStreetFair创始於1970年,已经有52年历史。基本上是想把地方社区以艺术的方式联系起来。以往多是走马看花,觉得没什么特殊之处。但这次仔细看了一圈。觉得还是頗有可看之处。在UniversityWay上,從50thSt.往南走。首先碰到几个中型旅行车改装成卖吃食的摊位(图1)。图1.WeathervaneStand卖的東西并没吸引我,倒是它的名字有点意思,AlaskaWeathervaneScallops。这是一种特大[
阅读全文]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最多孔龙化石的国家,截至2019年,已经发现了322种。我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图1)的时后,该馆正在展出安徽巢湖动物群的化石(存在於2.48亿年前)。图1.中国地质博物馆安徽巢湖动物群化石以巢湖龙为代表,还包括了原史鱼龙类,鳍龙类,鱼类,及一些节肢动物的化石。为什么巢湖龙是这次展览的焦点?因为就演化的过程来说。生命最早起源於海洋,后来[
阅读全文]

5月6号我去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若要按照开啟年代,1970,逐年纍数到2022年就显得无趣。在此,我试着把看过的加以消化,希望具備一点可读性。但要强调的是我这纯属简介性质。若要求得精準,自有专业书籍可以参考。1970年中央决策研制“曙光号“载人飞船。但直到16年后的1986年,国务院才明確“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
阅读全文]

5月1日晚上到了北京首都机场。第二天去給父母亲掃墓。隔天就準備飛往蘭州。一大早去机场,在出境处就被攔下,說我的台胞証只能用在台北跟北京之间,無法搭机去蘭州,就只好在北京待著了。5月4日,堂妹开車把我放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图1)。博物馆本身並不大,但頗有历史意义。一進门,有一短文解释胡同的起源。大意是说,胡同是誏人可以行走的巷子。为什么叫史家[
阅读全文]

泰迪是我堂妹的狗。9年前我来北京,牠正是年轻的3岁(人的21岁)。活潑乱跳。这次来北京,牠已是12岁(人的84岁高龄)。牠走路蹣跚,眼神无力,听力也不好(图1)。图1.衰老的泰迪.看着泰迪,想着我自己。我昨天去博物馆参观,堂妹硬要我坐在轮椅上,让她推着。说这样比较快,但让我觉得我真是残障的老人了。我在吃晚饭。牠看着我,不言语。牠的主人又出去了。我[
阅读全文]

这次台北行,是为了擺脱对杰生弟过世的思念,临时决定的。因二哥,二嫂都不在家,我就预订了在台北车站附近的旅馆。离捷远站近,出访朋友方便。这个旅店,座落在人群扰嚷的馆前路上。在7楼。英文叫CavemenHostel,中文是卡夫人背包客栈。都是经过一番琢摸才起的。一进门,这中英文名,就呈现在两扇大玻璃门上(图1)。图1.旅店卡夫人背包客栈进得门里,一个大北極熊st[
阅读全文]
床前书架上有一张照片,是1975年父亲摄護腺手术后照的。父亲母亲坐在前面,大哥及杰生弟站在后頭。母亲1979年在台北过世。14年后(1993),父亲在北京去世。15年后(2008),大哥逝世於泰国碧瑶。又15年(2023),就在前天(4月5号),杰生弟在波特蘭也走了。看着照片,他们都走了。只剩二哥跟我。我没有太悲痛,但有一股黯然神伤的感觉。好像不是真的。但他確實是走了[
阅读全文]

西雅图華大博克博物馆(BurkeMuseum)前几天晚上有一个特殊的展览,BehindTheScenesNight。从下午5点到9点。只对会员开放。我不到5点就到了。一进门,有个电子看板上面写着“Thanksatonforyoursupport“。一位接待员女士对我说“时间尚早,请在那边稍坐。并享用一些点心”。真够殷勤的。不一会儿,可以开始参观了。既然说是Behindthescenes,我就特别关注这一展览的特点。第一楼[
阅读全文]
我父母亲都是北平(北京)人。1949年父亲随着任职的中央研究院(现今大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到了台湾。我1949年出生。跟那时候大约100万人随著蒋介石到了台湾的人一样。都被称做“外省人”,意思是父母亲不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我们这些外省人,多是住在公家宿舍,或是军人眷村里。父母亲讲的话有东北口音,天津话,北京话,湖南,四川,[
阅读全文]

我住在西雅图大学区(UniversityDistrict)的公寓,已经快20年。这栋公寓也已经快100年了。它座落在15thAvenueN.E.上。就在大学区最热闹的一条街,UniversityWay,的东边一条街上。
这公寓没有电梯。连地下室,一共4层,我家在3楼,也就是顶层。是一间不到600平方英尺的小单元。虽小,但够用。一进门,往右,是浴室。往左,是一小卧室(closet改成的)。往前,就是客厅兼卧室。我在客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