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专著
小时候酷爱绘画,那时正值文革后期,书店里基本看不到美术技法方面的书籍。记得有几次母亲带我去新华书店询问,均失望而归。幸好在我家的旧书箱里找到了一本著名书法家费心我所著的《怎样画毛笔画》,如获至宝。当时物资匮乏,买不到宣纸,我就索性用旧帐本当作练习册,反复揣摩临写涂抹,乐此不疲。现在想来,倒是可惜了那些“古董老物件”,帐本为蓝布面精装、宣纸木版印刷、竖版红格。此可见证清末到民国时期精致的手工制作及那时人的从容与德厚。
后来,至文革结束后,屡见美术书籍发行。我买来《芥子园画谱》悉心研读,不得其法。比如,如何运笔?浓淡该如何变化?色彩又如何搭配?苦思不解。父亲带我去见张建时先生拜师求学,张老师收我为弟子,算是他的最小年龄的学生。至此,我才得以亲眼看到中国画的真面目。技法真的太重要了,它能让你快速把握绘画的要领。
再后来,我成为了美术专业老师。创作与教学多年,愿意把积累的绘画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年轻学子少走弯路。也算是为社会做点贡献吧。
终于,我的专著《色彩静物技法实例》一书于1998年付梓,1999年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至此,算是了却了一个心愿吧。
朱铭先生(已故)欣然为此作序。
书中荟萃王力克,阎萍,曲志刚,李如,杨凯亮等老师的作品。
同时也感谢各方力助。
自序
色彩赋予绘画以生命的活力。色彩之于绘画犹如声调之于音乐。翻开美术史,我们不难发现, 凡是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是在色彩艺术修养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底。艺术风格的演变同时也是对色 彩艺术表现力的不断探寻的历程。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借助科学原理创造出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 生动的色彩和艺术形象,唤起人性的复苏。在伦勃朗的作品中,色彩变成了物质化的发光能,具 有令人感奋的力量。在印象派之前,德拉克洛瓦就已经开始了对光与色彩的研究。对自然界光色 原理的诠释,是印象派画家的首要课题,他们追求和迷恋着光与色彩,并乐此不疲。莫奈面对同 一景色在不同的时间产生不同的光色变化和气氛用多幅画面表现出来。新印象主义的代表修拉和 西涅克将色点并置,运用视觉混合的方法获得更加透明、柔和的色彩感觉,表现了自然界的光色 颤动效果。塞尚用具有视觉逻辑的色彩系统,表现他庄重、严谨的风格。勃纳尔则强化了物象的 冷暖色调关系。马蒂斯夸张了色彩和形状,使画面更具抽象性。表现主义画家用强烈的色彩来表 现内心的冲突和悲喜,在视觉上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抽象派画家则把色彩从自然物象中抽离出来, 用色彩自身的力量作用于人的心灵。
色彩成为造型艺术形式强有力的手段。画家在掌握色彩语言的同时,要具备生理学和心理学 等方面的知识。视觉的、思维的和精神的现象在色彩认识和表现过程中相互关联。因而要求画家 在刻苦训练色彩的感知和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汲取各方面的营养,提高审美意识。经过长期艺术实 践的积累以及敏锐的直觉把握能力的培养,色彩理论这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知识,也就完成了它 指导性的使命,艺术家凭直觉判断就能驾轻就熟。
色彩的感知和表现能力通过写生训练来达到。画家面对真实的自然去体会、观察,从而积累 丰富的经验。另外,还要多观摩历代大师的优秀作品,这是从别人那里获取技巧的有效办法。 本书力求从实例出发,阐述具象绘画在色彩方面的普遍规律,帮助那些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 生提高色彩的表现技巧。
本书局限在静物写生范畴,并且以水粉画为主,由于水粉色兼具水彩色的水溶特性和油画色 的可覆盖性,并且操作简便,因此,它是训练色彩的最佳选择。 绘画艺术应遵循一定的规律,但不能死守规律。套公式、背条文,只能使艺术走上穷途末路。
“色彩有自己的逻辑。画家只服从这个逻辑,而决不受自己头脑中逻辑的支配,他必须永远遵循他 眼睛的逻辑。如果他能准确地感觉,他就能准确地思考。绘画主要是视觉的艺术。我们这种艺术 的特点就在于此,在于我们是用眼睛在思考。”塞尚的这一论点道出了绘画艺术的真谛。我们在面 对自然时,只有抛开先入之见,忘掉观念、学说,用自 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去体会,这种感觉才是真实 的。所谓“无法之法”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当然达到 这种境界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段艰难的历 程。从“无法”到“有法”最后到达“无法之法”,画 家必须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读万卷 书”,吸收古今中外之精华,广采博取,为我所用,锤 炼自己的绘画语言,达到心手相应,艺术灵感方能从画 家心底像泉水一样自然涌出。
愿有志于探索色彩奥秘的年轻朋友,让我们先从 色彩的基本规律开始吧!
杜崇刚 199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