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归丸和右归丸,“归”向何方?
要认识两味中成药须从中医的肾脏解剖说起。古代医家认为人有两肾,左肾藏元阴,而右肾藏元阳。中医典籍《难经·三十六难》有云:“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又云:“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张景岳在其所著之《质疑录》则明确提出:“左肾主真阴,右肾主真阳。” 而左归丸的主要功效是滋补左肾之阴;右归丸则是温补右肾之阳。可见二者确实有点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的意思在里面。
左归丸、右归丸两味中成药均源自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之《景岳全书》,其功效如前所述,分别滋补肾阴和温补肾阳,那么二者具体有何区别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首先,二者的药味组成不同。虽然皆出自《景岳全书》,但是它们的基础方却不同:
左归丸:是以平补阴阳的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存“三补”之山药、山萸肉、熟地黄;而去其“三泻”丹皮、泽泻、茯苓。加入龟甲胶滋阴补髓,同时配伍温补肾阳之品:枸杞、菟丝子、川牛膝、鹿角胶,从而变调补肾阴之方为填补真阴,纯甘壮水之剂。
右归丸:是以肾气丸为基础,亦去其中“三泻”之品,而以山药、山萸肉、熟地黄佐以补火助阳之品肉桂、制附子,进而配伍温肾益精之鹿角胶、菟丝子、杜仲、枸杞、当归而成,故益肾壮阳之力颇著,为填精温阳之峻剂。
从药味组成可见,二者均为“所用诸药纯补无泻”之剂。但左归丸为滋补肾阴,配伍温阳药物以取“阳中求阴”之意;而右归丸则为补阳药配伍补阴药,以收“阴中求阳”之功。充分体现了中医“阴阳互生”之特色。
其次,就像上文所说的二者功效不同,它们各自的主治或适应症也不一样:
左归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可用于真阴不足之证,其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聋失眠,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右归丸则为温补肾阳、填精益髓,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其症见:年老久病气衰,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临床上常见的滋补肾阴的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温补肾阳的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