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的老少配
在2007香港性文化节解读忘年恋的「密」码 论坛的演讲[2]
主持∶
致谢
围绕现代社会中的老少配,有广及全球的长达数千年的大量迷信和偏见。
论述它的必要和可能,并要有说服力,不是像数学或其他精密自然科学那样,列举一些数字和结论,便可奏效的。因此,在本文中引用了许多真人真事。这些有血有肉的实人实事,自然更有动人之处。在这里,要深深感谢那些被引用的人士,不管是正面的或反面的,这些故事都会造福世人。当然也要深深感谢那些把这些事迹记述下来和加以出版的人士,以及那些列在页边引用注、或无从查考因而未能列出的所有原始研究者和著作者,离开他们的贡献,本文是不可能以它现有的面貌出现的。
2004年以後,提到“老少配”,至少在华人世界中,一定会说到82男岁配28岁女的杨振宁教授∶
82岁杨振宁要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8岁硕士生翁帆
??现年八十二岁的第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今年十一月五日 与
芳龄二十八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在北京订婚,预
计明年一月结婚。杨振宁形容翁帆为「上帝恩赐的最後礼物,给我的老灵
魂重回青春的欢喜。」
??今(十六)日出刊的《知识通讯评论》披露了杨振宁订婚消息。杨振
宁最近将这则喜讯以电子邮件寄给少数朋友,《知识通讯评论》发行人江
才健也收到了。江才健表示,杨振宁知道他和翁帆年纪上有五十四岁的差
距,难免会引起议论,因此心理上已经有了准备。
??江才健指出,杨振宁和翁帆是在电话上订婚,两人并没有举行公开仪
式。杨振宁将在北京清华大学这学期课程结束、大约明年一月时,正式和
翁帆结婚。这不是两人的第一次婚姻,杨振宁的太太杜致礼去年十月因病
过世;翁帆则离过婚。
??翁帆出生在广东省潮州,杨振宁和杜致礼一九九五年夏天到汕头大学
参加一项国际物理学家会议时遇到她,当时她还是大一学生,负责接待杨
振甯夫妇等人。杨振宁说∶「那是一个只有上帝才会做的安排。」
??翁帆当时是英文系学生,英文说得极好,加上漂亮、活泼、体贴而且
没有心机,杨振宁夫妇非常喜欢。杨振宁夫妇离开汕头後,和翁帆偶有联
络。翁帆大学毕业就结婚,不久离婚,几年後进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
系硕士班就读,目前还是在学生。
??杨振宁和翁帆曾有好几年时间没有联络,但有如天意,翁帆今年二月
寄了一封信到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给杨振宁,但杨振宁当时在香港,信转到
香港给他。之後几个月时间,杨振宁与翁帆有了密切联络,两人逐渐熟识
。
??杨振宁表示,青春并不只和年纪有关,也和精神有关。他虽然岁数上
已经年老,但精神上还是保持年轻。这也是翁帆觉得他有吸引力的部分原
因。
??杨振宁以一首诗描写翁帆∶
??没有心机而又体贴人意,
??勇敢好奇而又轻盈灵巧,
??生气勃勃而又可爱俏皮,
??是的,永远的青春。
??杨振宁和翁帆订婚後,才将消息告诉他在美国的孩子和他的弟弟妹妹
,他的亲人都深表祝福。
??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公开後,势必在国际学术圈引发震撼。一位亲近
杨振宁的物理学家回信给杨振宁,举例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八十一岁
时和他的二十一岁学生结婚,作为对杨振宁的祝福。
杨振宁与翁帆今天在广东汕头登记结婚
新华网汕头2004年12月24日电(张肄文 林军强)24日上午,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物理学
24日上午9时许,俩人在亲友的陪同下来到汕头市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10点半左右,翁帆先行离开,据汕头市民政局工作人员称,她是去公证处办理相关公证手续的。领证後,杨教授在11时许离开。因为翁帆的户口在汕头,所以到汕头办理登记手续。
翁帆,生於1976年7月,潮州人,现就读的是广外英文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翻译班,将於明年7月毕业。
杨振宁,192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1956年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教授的原配夫人杜致礼女士於2003年10月因病去世。2003年12月,从美国退休的杨振宁定居清华大学。从2004年9月开始,他在清华大学为一年级学生讲授基础物理,还带研究生。
杨振宁先生和翁帆女士的恋爱和婚姻,果然引起了纷纷的议论。一向“口无遮拦”的李敖先生,说了一句对很多人来说是“很不中听”的赞美∶“很正常,这是任何一个82岁的男人都会有的愿望”。也许论者会说,这是说话时也已经69岁的李敖为自己辩护,因为和他相恋8年才成婚的妻子,也比他小29岁,也是“老少配”!除去那些未吃上葡萄而说尽挖苦话的嫉妒酸话,加上那些根本无立场说三道四却血口人身攻击的卫道恶词,倒也有不少颇为诙谐但并无恶意的评论。下面引的是其中的一篇∶
2004年终最值得关注的爱情:祖孙恋
博客中国 於 2004-12-17 10:11:12[3]
2004年快要结束了。这两天媒体开始提前过年,引发过年的是导火索是有个82岁的老头准备迎娶28岁的娇妻。老头是世界大名鼎鼎的杨振宁博士,女方是某大学一位在读的硕士翁帆。年龄、身份、生活、观念、地位┅┅,除了性别是互补以外,其他方面均存在著巨大落差。“爷爷”和“孙女”之间擦出了奇异的爱情火花,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谈资。年迈的杨博士老树开新花,为“她”赋诗一首称赞,更是引发了人们无限“遐思”。
有人喜欢从夫妻生活上进行评论,认为双方今後难得和谐;有人发现了这婚姻背後的功利动机,说名声和财产是傻子也能看得见的利益,就算不稀罕,那绿卡也是容易到手;甚至有人忧心忡忡的指出,这事情背景复杂,老杨定然有把柄被人抓住了,甚至还有人从道德的高度指责老杨,太太刚去世一年,你就有了年轻漂亮的新欢,还有丝毫夫妻感情可言吗?荒唐,实在荒唐啊。
这些猜测都可以理解,只因为这事本身实在太不一般,这事情比起
但是,这“老少配”祖孙恋情就如同众人眼里看到的那麽荒唐吗? 上世纪,英国科学家曾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老夫少妻的後代儿子多於女儿,而老妻少夫的後代则是女儿多於儿子。老夫少妻多发生於上层阶级,而老妻少夫则多发生於社会的底层,人们认为这个结果符合进化论原理。
不光如此,前几年有个丹麦的科研机构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老夫少妻的後代大多比较聪明,易出天才。其解释就是後代的智力遗传大多来自父亲,高龄父亲的智力相对更为成熟,而年轻的母亲则能给胎儿在母体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於胎儿的发育,这样就易出天才人物(详见後注[i])。春秋时期,有个老头娶了一个女孩,结果他们合作生产的孩子,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影响中国三千多年,至今仍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这孩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据说孔子父母年龄相差54岁(一说40多岁)。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老夫少妻合作并非一定就出现天才,孔丘的例子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例子也有,现代名人中,比如孙中山与宋庆龄、刘少奇与王光美、鲁迅与许广平、徐悲鸿与廖静文,都相差20多岁。张学良与赵一荻年龄差距12岁,乔冠华与章含之年龄差距22岁。他们的合作结果都不曾产生孔子这样的後代。是不是年龄差不够大?希望专家来研究。
1988年,已入花甲之年的阿拉法特感慨人生短暂,遂生成家之念。出访法国,恰巧结识了美丽的姑娘苏哈。苏哈的父亲是一位大银行家,母亲创办了巴勒斯坦通讯社。当时,苏哈负责礼宾接待,阿拉法特对这位金发姑娘印象颇佳。短短几天你攻我守,二人已经难舍难分。1991年金秋,62岁的阿拉法特迎娶了28岁的苏哈,年龄相差34岁。
更胜一筹的是澳洲大款默多克。1996年,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曾在酒店举行过一个盛大的鸡尾酒会。还在做实习生的邓文迪,巧妙地引起了这位被认为脾气暴躁的大老板的注意,两人交谈了好一会儿。这一点,很让几位卫视高层雇员惊叹,因为近来他们发现很难让大老板专注地谈话,而邓居然有本事与他第一次就谈这麽长时间。不过,没人会想到这竟然是他们忘年恋情的开始。许多人发现,此後默多克在香港停留的时间多了也长了。後来默多克与邓文迪在
从正常的婚姻来讲,男人可以娶少妻,女人为什不能嫁少夫?颠覆男人世界,并不是女人造反要骑在男人的头上,而是要给妇女们以前只有男人拥有的权利。在夫妻年龄相差悬殊的婚姻中,和传统观念反差巨大的“老妻少夫”也越来越多,并一改以往为人不齿的基调,上演著感人至深的佳话。
美国人一名老妇就领导著世界新潮流。
如果说“老妻少夫” 在美国是女权主义,那在日本,就是恋母情节。心理学专家说日本男人是很有恋母情结的。老妻少夫这种事情在日本很盛行。日本男人认为年长女性有成熟风韵,所以日本盛行“老妻少夫”。日本著名的女性杂志日前做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日本青年男性喜欢比自己大的女性。接受这个调查的共有496名“适龄”男士,从16岁到35岁不等,职业从学生、模特儿、歌手、设计师、编辑到一般职员都有。在问卷中发现,有55%的被访者表示爱慕比自己大的女性,33%的人不置可否,只有10%的“顽固者”坚决地说“NO”。
英国统计局称“老妻少夫”在英蔚然成风。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去年英国国家统据局公布的数据表明,喜欢选择年龄比自己小的男性作为结婚对象的英国妇女越来越多,从1963年至今,这个数据已经增长了两倍多。
在台湾,也发生过一段震撼全岛的世纪婚礼,一个十八岁的美少年不理父母强烈反对,决心迎娶比他年长三十二岁,拍拖只有半年的五十岁妇人为妻,惹来社会人士议论纷纷。是爱情可以令人疯狂,还是老妻少夫才是新世代的恋爱写照?
无独有偶的是,伊朗戈纳巴德村20岁帅哥哥赫萨,最近与77岁的未婚女子法蒂梅共结连理。为这对老妻少夫主证婚礼的,是负责婚姻登记的官员阿利。他说,两人均体格健壮,而且男未婚女未嫁,实在没有任何法律根据不让他们结合。
在泰国,一名25岁小夥子娶62岁老寡妇,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媒体争相报导。痴情郎说年龄只是数字,为了展现他爱的是老妇的人而不是钱,他要求老情人在婚前把财产全都分配给子女,一毛不留!
中国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广东信宜某山村一名年方17岁的林姑娘,爱上了邻村一位年过70,发妻健在、儿孙满堂的黄老翁,相爱相恋已达两年之久,且已发展到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地步。消息一出,顿遭质疑,认为是假新闻。记者通过电话向当地村民和记者求证,确有其事。
广东还有一个20岁的男生小李单相思一个50多岁的老妇。小李高中毕业後在家,父母离异,没有工作,穷困不堪,得到其高中班主
老少配中二人的关系肯定不是向美国人说的那样完全基於生理需要,而社会亦不接受这种与父系社会道德标准相违的事情。双方能走在一起,很可能是性格和气质上的配合。排除其他可能的因素,老少配的现象之所以能发生,可能有这样原因:如果男方父性很强,喜欢保护指导,女方柔弱感很强,喜欢受接受保护和指导,恋父情结发生作用,两人很容易走到一起;如果男方的依赖性应是很强,而女方则母性过强,两人的性格各走极端,却能异常地配合而擦出爱火,这是恋母情结。
老少配绝不是个别社会现象,切尼斯中国纪录有如下记载:老妻少夫纪录:涉外婚姻中老妻少夫年龄相差最大的是42岁。上海市某造船厂一位26岁的技术员,与一位比他大42岁的美国老太产生了好感,并结婚。美国老太对登记人员说:“我很幸运,能找到这麽好的小夥子,这在美国是会受人尊重的。” 老夫少妻纪录:据1995年上海媒体报道,华东师大的一位女教师,容貌俏丽,芳龄25,却找了个比她大52岁的美国多病老头。老夫大少妻52岁是曾经是涉外婚姻中年龄悬殊最大的一例。到现在,记录被
一个17岁的妙龄少女誓嫁70老翁,一个18岁的少男非娶50老妇,一个20几岁的青年硬与50多的老妇结了婚┅┅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宽容,这种社会现象已多多少少被人们理解成追求爱情自由的方式,变得无可厚非。2004年底传来
本文要说的是,从科学的角度看,从“老少配”发展成年龄过度悬殊的“祖孙恋”,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心理原因,还有很多的社会原因,社会应留意并检讨出现这个社会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这篇文章不仅举了不少老夫少妻配,还举了很多老妻少夫配的例子,并正确地认为“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宽容,这种社会现象已多多少少被人们理解成追求爱情自由的方式,变得无可厚非。”然而,他的一个论断“也许老杨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创造了一个世界记录”,却是一句错话。相差54岁的“老少配”,并未创造世界记录∶
巴基斯坦有一位115岁的寿星卡迪尔,最近第3次结婚。他的娇妻19岁,几乎比他小100岁,不知道是不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其实很难也无须去认证。卡迪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有很多子孙,但从不要他们代劳。他每天要步行到集市上购物。他喜欢吃粗茶淡饭。他的娇妻与他结婚,完全是自愿的,而且是她主动找上门来的。因为在巴基斯坦由“福星高照”的说法,认为结婚会给老夫少妻带来无穷大的幸福。[4]
土耳其的人瑞
老夫少妻∶83 VS 22
再看∶马来西亚麻
杨-翁配带来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请看一例∶
|
下面是另一些“名人老少配”(并不是特别把“名人”和“老少配”相联系,而是不是名人,也就很难知道是不是老少配了)∶
南非总统曼德拉"老树开新花",在它80岁生日的前一天,和前莫三比克总统的遗孀马谢尔正式结婚。现年55岁的新人称赞她的行将80大寿的新郎"勇於爱也渴望被爱,是个很有魅力的男人。"(《时报》,
70岁的前阿根廷总统孟年
娶朝鲜裔养女伍迪?艾伦自曝家有仙妻
年逾花甲的美国著名导演兼编剧伍迪·艾伦,曾凭著《安妮·霍尔》和《汉娜和她的姐妹们》两次摘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桂冠,绝对称得上是电影界的怪才。日前,接受《名利场》独家专访时称∶其实自己创作的电影都是平庸之作,人生中做得最成功的事情是在年逾花甲之时,在1997年,娶了比自己小35岁的朝鲜裔养女苏伊·普雷文为妻。他说∶“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说,‘如果让你和一个比你小35岁的朝鲜女孩结婚,你觉得怎样?’我肯定会说,‘你疯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伍迪称,他与苏伊的关系更像是父女关系,而年龄差异则是一笔财富,因为它淡化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如果意见不一致时,我从来没有觉得她是一个充满敌意或者威胁的人。”他说,“她很克制,她照管著家里的一切∶房屋、孩子和我们的生活。” (宁凝)[6]
美国著名影星琼考琳丝
据马来西亚当地报纸《新星期日时报》报导,今年58岁的汶莱苏丹(即国王)哈桑纳·波尔基亚2005年8月20日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玻举行了秘密的婚礼,新娘子则是现年26岁、马来西亚私营电视台TV3频道前新闻女主播阿兹里娜斯·玛扎尔·哈齐姆。後者成为了汶莱国王的第三任妻子。
虽然相差廿四岁,在摄影家柯锡杰和舞蹈家樊洁兮心中,一直认定,他们前半生的经历,都是为了後来与对方相遇而准备。 十九岁就持相机的柯锡杰,被誉为「台湾现代摄影第一人」,是1970年代在纽约商业摄影的激烈竞争中,少数崭露锋芒的亚裔摄影家。带著对舞蹈的憧憬,樊洁兮在柯锡杰的世界里完成了她的舞蹈美学梦想。由敦煌飞天舞姿发想,樊洁兮致力创出东方与西方结合的现代新舞种。早享盛名的丈夫领她进入国际艺术殿堂,由台北到纽约,走过丝路、敦煌,登上灯光汇聚的舞台,柯锡杰的影像与樊洁兮的舞作,成为彼此艺术创作的重要养分。 夫妻同走艺术之路,有助力也有牺牲。访问中,柯锡杰为妻子未竟的理想,委屈地哭了起来。樊洁兮抱住像个孩子似的丈夫,也流下泪来。这对在2006年庆祝结婚廿一年的忘年夫妻,真情尽在眼泪中展现。
2004年4月底,因演“傻儿师长”而出名的巴蜀笑星刘德一永远失去了相濡以沫三十多载的原配妻子张祥林。此後,刘德一孤身一人,独自生活,脸上鲜有笑容,身体也逐渐弱下去。追求刘德一的女士,为刘德一介绍老伴的红娘,络绎不绝,几乎踏破了刘德一家的大门。但61岁的刘德一对爱情已经绝望,纷纷回绝,“我都这麽老了,恐怕找不到爱情棉!”然而,2005年9月,来自四川乐山夹江的年仅21岁的女大学生含洁,却偶然走进了刘德一的爱情世界,重新燃起了刘德一的生命之火,二人正在2006年步入婚姻殿堂。
2002年,96岁的释法缘产生了还俗的想法。老人
在一篇题为“年龄不是问题盘点中国知名的8对老夫少妻”的配图短文中[9],除前已出现的佳偶外,还列有∶伏明霞、梁锦松,年龄相差30岁;陈凯歌和陈红,年龄相差15岁;武打巨星刘家良与娇妻年龄相差40岁。
至於谢霆锋老爸身材健硕的谢贤68岁女友是21岁的美女,华人首富78岁的李嘉诚 ,女友周凯旋45岁,等等,尚未结为夫妻的,更是不胜枚举。
有一些少夫老妻的老少配,也许正因为太不常见,却因而成为了知名人物∶
奥地利的一位39岁的建筑工人庇基勒和81岁的爱妮丝为妻。他说∶"我们互相深埃对方,没有任何障碍能够分隔我们。"(《中华论坛报》,
马来西亚33岁男青年娶104岁人瑞
当爱情来临时,年龄绝对不是问题!马来西亚一名33岁的青年就证明了这句话。他日前与一名高龄104岁的人瑞结婚,虽然附近的邻居议论纷纷,但他仍认为,这是上帝的旨意。
娶了104岁人瑞妩坤陀的是诺仄姆沙,这是这名女人瑞的第21次婚姻。这对夫妻相差71岁,在保守的马来西亚常遭致异样的眼光,但两人都坚定的认为,这是神的旨意,他们希望大家能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婚姻。
根据《光明日报》报导,诺仄姆沙说,虽然他与104岁妻子的年龄相差太多,但他每次向任何人介绍他的妻子时,一点也不会感到尴尬。诺仄姆沙一年前在瓜拉柏浪板厂找到工作,向妩坤陀租房子居住,妩坤陀从来不向他收取房租。报导说,诺仄姆沙看见妩坤陀孤家寡人无依无靠,便由怜生爱,进而决定把她娶回家好好照顾,於是在今年2月结婚,他说,“我和妩坤陀的缘份是注定的,是上苍安排的。其他人看到我们在一起,难免会嘲笑我们,但我结婚後,到现在仍觉得很平静。”
他强调,这段婚姻不是为了财产,妩坤陀也没有财产,接受访问时还不时深情望著爱妻,妩坤陀也以微笑相对。妩坤陀希望能与丈夫一直相爱,也请外界给予祝福,「希望大家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婚姻,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做出违抗上帝旨意的事。」
2006年,台湾相差34岁的“老妻少夫”刘孙权和黄高学,在“私奔”至大足龙水镇同居4年後,又传出“要分手为男的另外徵婚”的消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早在两年前两人就准备分手,但他们“特殊的爱情”也正是在那时被全国各大媒体连环报导。二人继而放弃分手,赴全国各大城市接受采访并收取金额不等的“采访费”。
在步入老年的日子,无论男女都不应把自己看成是在结束人生的性爱,而要看成是创造一个人生性爱的新阶段的开端。丹麦华人作家池元莲写得好,她说∶
我个人一向认为,女人到了五十岁左右应该开始一个新生命。此时,女人是失去了青春,但她并不老∶她是身处"非年轻"的人生阶段。追悔不能改变过去,但把握将来尚为时不晚。再度成年的“非年轻人”为何不创造一个新的自我,去过一个新的人生!
?
创造一个新自我并不是肤浅的整容改貌。女人跑去找整容外科医生做扯脸皮、割眼泡、抽肥等手术,只要她个人感到满意快乐,旁人无可批评。但是,世界上最能干的整容外科医生也没有神医之术,能把一个超过五十岁的女人的面孔和身材回复到二十多岁时的青春样子。
其实,美丽不是青春女人的专利品。可惜的是,全世界的广告媒体都在广泛地宣传这个谎言 。从最无偏见的眼光来判断,年轻女人的美是以青春的肉体为主;非年轻的女人的美是一种偏重灵的魅力,它是气质、风度、智慧、经验及自信心的结晶品。偏重灵的女性魅力是需要女人自己加以培养的。我曾经亲耳听到一位很懂得欣赏女人的欧洲著名人像画家说∶“一个善於表达自己性格中的优点的五十多岁的女人,比一个十八、二十岁的年轻女孩子更富有吸引力。”
创造一个新自我除了培养灵的魅力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环。那就是把在以前忙著求生存、 干活谋生、照顾家庭的年头里没有时间去发掘的内在天资和才能从冬眠状态中唤醒,让一个新的自我萌芽生长。非年轻的女人可向著新的人生目的发展、从事一种新事业、追求一个有创造性的热爱、或再回到学校去接受一门新的学问。在下我举一个非年轻女人创造一个新自我的真实故事为例。
我以前的丹麦女牙科医生,在五十五岁那年便退休,回到大学去进修考古学,因为研究考古学是她一生最大的兴趣。
十多年後的一天,我在街上偶然碰到那位退休多年的女牙科医生,两人交谈起来。她对我说 ∶她一点不後悔提早退休,以前做牙医是为了谋生,现在做学问纯然是出於自己的爱好。在考古范围内,她最感兴趣的是旧土耳其的奥托曼帝国,她常常到外国去做实地发掘工作,而且还在从事写一本书。
“我从来没有觉得像现在那麽的快乐!”她开心地说∶“我还遇到一位考
我看著
总起来说,停经期是现代女性新生命的开始,她踏进一个开荒领域。走在开荒领域里的女人,要把多馀的思想旧行李抛弃掉,例如∶“我已经是人老珠黄”的自怜感、“我只好跟著儿女过晚年”的依赖性、“我老了,不中用了”的自疑心。开荒的人要带一套新的装备,它们 是∶大无畏的精神、新的人生目的、对人生的新期望。
尊敬的读者,可不要以为在老年人的婚姻中,只是找个“伴”,而那热烈的“性”,或者是可有可无,或者就是“聋子的耳朵”等於零。且慢!请读读下面的悲剧,你就会理解,对老人的性欲估计不足,可能要以生命为代价!
“老法官因‘性’杀妻”
新疆沙湾县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该县原法院院长、退休老法官赵某,再婚刚刚109天,竟将自己的新婚妻子活活用刀杀死。
这位年已七旬的老法官在前妻过世後,经友人介绍与58岁的闫某相识,双方接触了几次,都“十分满意”,很快确定了关系,10天这内便匆匆领了结婚证。
婚後,这对再婚夫妻还处和谐,可是两人很快有了分歧和矛盾。老院长甚是爱财、性情暴燥,结婚时没给妻买一件新衣服,让闫穿前妻的衣服,闫十分反感。赵有胃病,常备一些健胃药,赵发现後便训斥,这又如一盆冷水泼到闫的心上。闫嫁赵也是有个人打算的,过门不几天,她就向赵提出4条要求∶结婚时啥也没买,要补给她一万元;要买床和沙发;每月给她100元零花钱;一旦赵过世,怎样分房产要先说个明白,而且还进一步提出赵去世後,家里的电视机、冰箱等一定归她。这4项要求,把老法官说个透心凉∶“原来嫁给我图的是这些呀?!”从此,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迅速降温,经常明争暗斗,吵闹不休。
杀人的导火线是从性生活上引发的。老法官虽已七旬,性欲犹强,而闫则对此不感兴趣,自从两人矛盾升级产生对立情绪後,闫更不愿做此事。事发那天半夜,赵向闫提出性要求,闫拒绝,并说∶“办事儿可以,先拿出一万元钱来!”赵陪笑说∶“明天一定给!”闫答道∶“没钱不能干!”这可把老法官惹火了,他越想越气,跑到客厅摸出一把三梭刮刀,放在床边,又问∶“我再问你一句,干不干!”闫仍然坚持。赵怒从胆边生,猛然用刀向闫身上猛刺,刺罢还不解恨,又从伙房拿来菜刀,向闫一阵乱砍,直到妻子气绝身亡。赵杀妻後割脉自尽未成,左手因失血时间过长而坏死,不得不截肢,现正在押侯审。
这一悲剧使寻求晚年幸福的一对老人一死一残,让人痛心而又发人深思。
所以,在老年夫妻的调适中,特别容意忽略的,也是比较有难度的是双方性生活的调适与和谐。只要双方认识到这一调适与和谐的必要和可能,双方能互敬互谅,即便有分歧,也能达到妥协,即便有困难,也能共同克服。至於老年性生活的特点和调适的方法,在前文老年性学专论中,多以介绍,不再重复。张揆一等。(2003)在《老人婚姻与性生活谘询》一书中,对此有一简明的归纳,选在下面:
老年人的性调适
“人到黄昏性未老”这句话是经过调查得出来的结论。人到老年,虽然体力有所下降,生育“任务”业已完成,但这并不表示性欲、性功能完全丧失。国内性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性欲逐渐消失者仅占20.28%,即1/5强。美国调查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5%的人完全不能性交,70%的人仍能过性生活。日本学者金子荣涛调查了57例65-80岁的老人,其中仅有7人无法过性生活。所以,过早地停止性生活时不利於老年人健康的。男子在60~75岁之间,睾丸并未完全萎缩,仍能分泌激素、产生欲望和过性生活。女子49~67岁期间,虽然月经随著卵巢萎缩已经停止,但体内仍有一定量的性激素分泌。加上大脑皮质性中枢的作用,当受到性刺激时,照样出现性欲,甚至出现高潮。关键在於调适老年的性心理和掌握好老年的性行为。
1、老年人性心理的适调 老年人性心理受自身生理、社会、家庭、环境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又受疾病的折磨和社会的偏见的影响,因而许多老年人性心理并不十分健康,尤其是女性,误认为性即生殖,是承嗣繁衍子孙後代的手段,中青年时期生儿育女任务已经完成,还谈论什麽性与性生活。他(她)们根本不知道性有三大功能∶生育功能、快乐功能和健康功能。而且第二、第三个功能是伴随终身的。
人到老年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愉悦的情绪和稳定的经济收入,更需要有完整的性事,才能摒弃孤独与单调的生活,获得更多的生活情趣。在我们身边,持正常心理的老人,生理和心理状况大都优於自我压抑性心理和性行为者。
2、老年人怎样掌握性行为 老年人性行为得当,方有利於健康快乐:
(1)完整的性行为∶老年人性活动不能只局限於性器官的结合。事实上,观看异性,甜言蜜语,接吻拥抱,触摸兴奋点,性事前後的温存等缺一不可。只有按序完成如同年轻时性行为的各种程式,才能获得性满足。
(2)性事频率∶性行为是受性生理、性心理和社会因素制约的,老年人生活频率绝无相同法则,难寻完整规律。其性事频率如何定值,应因人因事因时而定,以自己性生活感受“惬意”为度。一般而言,夫妻关系甜蜜的老人,只要男性生殖器官勃起能够插入,即不要放过机会,应主动求爱;有时女方兴趣浓浓,男方生殖器尚未勃起,也可进行性唤起活动,使男方生殖器勃起,相互配合,已以达到性满足。
(3)性事缓慢进行,防止失误∶老年人性事中不可操之过急,应心顺意柔,双方都有足够准备时间,缓缓进行,万不可操之过急。即使失败,也不要在意,切不可相互埋怨,说些丧气话。性事中不可操之过急还有一大好处,即防止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意外,造成不应发生的悲剧。[10]
特别要注意性调适的一群是“老少配”, 也就是“代际婚姻”。有人认为现在老少配的越来越多,事实上是与性有关的∶
代际婚姻也是近年来老年婚姻中出现的新热点。
专门从事性学研究的专家史成礼告诉记者,“代际婚姻”的背後,有性的原因。以往人们难以启齿的夫妻“性生活”,如今已成为衡量婚姻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现代医学强调,愉悦的夫妻生活能使人体分泌出有益健康的物质,从而将身体的机能调节到最佳状态,具有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现代的医学专家们鼓励羞於谈性的老年人追求性生活的幸福,他们说60岁以上的男子有性欲者达90.4%,其中54.7%?有强烈的性要求。
但男女生理结构不同,老年男子在70岁时还有性要求甚至还较为活跃,而同龄的老年女性因卵巢功能退化等原因,几乎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代际婚姻”却能弥补这一不足。老年学
显然,假如说现代社会中老少配,更易出现或更易被接受,和现代社会中离婚和再婚都比较容易;男人一定要娶处女的观念日益淡薄;女人不愿生育易避孕技术很发达,如果女方不想为老夫生育很易办到(男方不愿为老妻生育的问题根本就不会存在),如此等等,都使得“老少配”不再像往昔有太多太严重的后顾之忧。因此,流行语所说“年龄不是障碍”,便大行其道起来。随著社会的“高龄化”和“超高龄化”的发展,可以预测这一现象,不会是慢慢减少,而会是越来越多见。
[1] Fang-fu Ruan, M.D., Ph.D., ACS, ABS,FAACS,美国旧金山“高级性学研究院”(IASHS)教授“美国临床性学家院”奠基院士(FAACS),台湾树德科技大学人类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香港大学精神医学系名誉教授,台湾性学会顾问。
[2]
[3]也许老杨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创造了一个世界记录,www.wenxuecity.com,
[4]张揆一等(2003)。《老人婚姻与性生活谘询》。北京∶金盾出版社。第309页。
[5] http://blog.eastmoney.com/syynh/199728.html2006-11-15 8:04:51东方博客
[6] 《新闻晨报》
[7]〈扬子晚报〉(
[8]北京晚报 2006-10-16 00:16:41
[9] 搜狐社区2006-12-21 22:09:21
[10]张揆一等(2003)。《老人婚姻与性生活谘询》。北京∶金盾出版社,第31-33页。
[i] 关於“老少配”对生育与优生的影响,笔者曾有更详细的专文,现以尾注作为附录,全文如下∶
“父亲年龄指标”∶积极优生探索的一个例子
阮芳赋∶性的报告-21世纪版性知识手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
“十年动乱”中,出版停滞,对外国的东西,更是禁得利害。不知有什麽背景,在70年代初(或60年代末),一种名叫《摘译》的的期刊(或“连续出版物”),以书的形式,在全国内部发行,是那时的“知识界”接触外国资料的一条主要途径。我那时总是希望每期都能买到或读到它。巴金的女儿李小林(《收获》副主编)回忆说∶"......1973年......那时他[馀秋雨,是李小林上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引者注]经常到我家里来,每次新的《摘译》(一种译介外国人文动态的出版物)杂?出版,她都带来给我爸爸......”(《中华文摘》第105期第69页,摘自《新民周刊》2000年第34期),由此也可见《摘译》当年受到欢迎的一斑了。
大约在1973到1975年间,我在某期《摘译》上,读到一篇谈“父亲年龄指标”与天才人物的文章,印象很深。这是一篇由前苏联的学者完成的严肃的学术报告,他们研究了国际上古今的“天才人物”、“有杰出贡献的名人”,在成孕时,父亲和母亲的年龄,发现很多的“天才人物”、“有杰出贡献的名人”,在成孕时,父亲的年龄都比较大。其中举出的例证中,最突出的一位是中国人,就是我们的“至成先师”孔子,成孕时父年70岁。他们的结论是和後代的智力关系较大的是父亲的年龄,大一些(例如50岁或以上)才好,而母亲的年龄,则要年轻一些较好。全文和细节,我已记不清了,大意如上。
真是“无独有偶”,二十多年以後,1997年,在《新民晚报》上,以“老夫少妻易出神童”爲题,报导了另一个国家的另一些研究家,用同一性质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不约而同”的同样结论∶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研究发现,神童与父母双亲的年龄差距有著密切的关系。
丹麦一位学者收集了世界历史上两千名天才人物出生时父母的年龄。这些天才人物中,有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作家、诗人、艺术家等等,他们在各自领域里立下了丰功伟。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夫母年龄相差都较大,最少的差7岁,最大的差50多岁,例如孔子的父母相差54岁、柴可夫斯基的父母相查看18岁,
爲什麽老夫少妻易出神童?"遗传说"的解释是∶後代的智力遗传大多来自父亲,高龄父亲的智力相对更爲成熟,而年轻的母亲则能给胎儿在母体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於胎儿的发育,这样就易出天才人物。
这个“有偶”的报告,对於科学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结论,一定要别人也能重复出来,才可信。丹麦的科学家得到了和前苏联科学家相同的结论,就使得“父亲年龄指标”的有关论断更爲可信。
当然,“可重复性”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现代生殖生物学和生殖医学的成就,也爲这一发现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从生殖生物学上来说,女人和男人有一点是绝然不同的∶女人的生殖细胞卵子,是从母体里胚胎时期便有了的,有几百万之多,出生後多半闭锁、消失,青春发育後,进入生育年龄的妇女,每月在卵巢中有几个原始卵泡开始发育,但也多都中途夭折而闭锁、消失,只有一个能发育到成熟排出;在男性,其生殖细胞精子,并不是从母体里胚胎时期便带来了的,而是在睾丸内不断新生成的,睾丸的曲细精管是産生精子的地方,由“精原细胞”几经分裂才变成的,并须在附睾内贮藏一段时间,才能在生理上完全成熟。女人的卵子,是与生俱来的,有“老化”、“歧变”的问题,“高龄生育”的妇女,胎儿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年轻的母亲就要高许多,所以,女人最好在30岁以前生育。男人的精子是每天新生出来的,没有卵子那样的“老化”、“歧变”问题,所以,男人的“生育品质”并不是30岁以前才更好,从後代的智力遗传来看,高龄父亲的智力相对更爲成熟,反而会更好一些。
那麽,是不是“无限制的男人越老、女人越年轻的老少配”最好呢?也不是。有一种说法是∶在男、女双方年龄都在18岁以上、相加的和数100以内(不是指要达到100,是指不超过100)的条件下,女人的年龄越小(例如18到25岁)、男人的年龄较大(例如45到65岁)比较好。
这种“父亲年龄指标”的说法,是不是爲近年来颇爲流行的“大把年纪的老总包年轻的‘二奶’”,以至所谓的“祖孙配”,提供理论基础呢?当然不是。第一,这一研究是早就有的,也不是“国人”的贡献,谈不上是爲当今中国的“包年轻的二奶”而炮制出来的;第二,这是一种基於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事实而总结出来的科学认识,与有没有当今中国的“包年轻的二奶”的出现无关;第三,假如不是全部,至少也是绝大多数“大把年纪的老总”,并不是爲了生小孩而去“包年轻的二奶”的,小孩倒是他们最要防止或中止的的“心腹大患”。
那麽,是不是爲了“优生”,要去提倡这种“老少配”呢?这种“老少配”会不会越来越多呢?我看是既不需提倡,也不会越来越多。人类过去没有因爲多出天才而去“大面积推广老少配”,我相信现在和未来,也不会到处见到这种大年龄差的老少配。因爲,至少有两种因素是与此抗衡,而不会使其占到优势的。
第一种对抗因素∶“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社会倾向以至压力,加上男女年龄相近(男女同年和男比女大1到5岁),这种配对的现实条件和习惯势力,当然还会继续不断发挥其强大的作用,使现存的婚姻年龄模式,在实际上占到绝对的优势。更何况婚姻关系中的“老少配”,要受到很多的社会、家庭、亲友、舆论的不愉快对待,使当事人望而却步,这也就大大限制了这种配偶的实际数量。
第二种对抗因素∶男性的生殖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明显下降。英国科学家近来发现,男性的生殖能力在二十四岁以後,会随年龄增长而逐年下降。伦敦“生殖医学中心”顾问霍格温特指出,人体的生理构造最适宜在十六至十七岁生育孩子,但基於社会因素,人类才被迫一再推迟生育。最新研究显示,男性在二十四岁後,“在半年内能令女性怀孕的机会”每年下降百分二,“在一年内能令女性怀孕的机会”每年的下降百分三,到了三十五岁,男性在一年内能令伴侣怀孕的机会只有二十五岁时的一半。研究人员人们还不清楚,这是否因年纪较大的男性,其精子的素质较差,还是因年龄大了,做爱较少,但结论是明确的∶男性的年龄会直接影响伴侣的怀孕机会。(美国《国际日报》,
总的说来,从全社会来看,最可能的、最普遍的作法,还应是我的“八字箴言”∶“顺其自然,尊重选择”,许许多多的夫妻,都会是年龄相近的的佳偶;但如随缘结偶“大年龄差的老夫少妻配”,也别有一番天地,也许正把握著生育一位天才的大好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