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2021-07-25 00:10:04) 下一个

在战场上打过仗的老兵讲战争的残酷无情的时候,会说:
“真正打起仗来,那种炮火横飞,硝烟弥漫的时候倒不可怕,因为那个时候都知道,要死就死了。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冲啊!“

”最可怕的时候,反而是进入阵地了,四周都是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不知道是中了埋伏呢?还是敌人的炮火已经瞄准了我们?还是黑洞洞的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了?“

这个寂静的时候才是最恐惧,最无奈,最可怕的时刻!

悉尼居民现在处在什么时刻呢?
肯定不是在枪林弹雨的时候,也希望我们能够重回到之前的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的时候。

我们做生意,去加班,不停地去各种各样的旅游景点。
这些都是老兵的枪林弹雨。

我们现在真的是到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阵地上。

去年疫情中,悉尼人打了一个漂亮仗。

但是,没有想到,到今年,我们又遇到另外一场更大的挑战,就是德尔塔(Delta)病毒。

现在看过来,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疫情是免不了的。

这场疫情的持续时间不可能在短期之内结束,甚至会以年来计算。

我们要长期处在不停封城,又不停开工,停工,这种反复无常的日子里。

我们必须与病毒长期共存。

这两天时间,我分别打电话给一个是77岁的独居老者,另一个是30几岁年轻人,有儿子的小家庭。

我都很惊讶,他们竟然是这么,这么的无助,也这么,这么的孤独。

其实我也是孤独,无聊,所以才打电话给他们的。

在跟他们交流的时候,我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的想法,心情,郁闷,孤独。

这时候,我要有机会问Qantas(澳大利亚最大航空公司)总经理的想法,不出意外的话,他现在也正在家里郁闷着呢?

这个航空公司的飞机迟迟不能起飞,公司一直没有营业收入,那么这些工人怎么办?飞机要不要卖掉?飞行员要不要裁减?其实摆在他前面的难处,与我们只不过一条街的距离罢了。

疫情给了我们一个充分的思考时间,也让我们不得不去听各种各样的新闻。

河南的水灾,昨天悉尼游行闹事的事情,眼睛在看,脑子却不知道想什么?

当你往正面看的时候,你的思想会越来越正面,但你天天在关注这些负面消息和情绪的时候,心情是越来越郁闷,越来越负面的。
不幸的是,现在的报刊,杂志,网络,电视,报道的大部分都是负面消息。

因为只有通过负面消息才能吸引更多人的眼球。

我也不建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孤陋寡闻。
毕竟世界就像一个地球村,每一件事情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置身其外。

在这个时候,现在坐下来思想,思考一下:
什么是工作?
什么是事业呢?

如果对工作和事业不明白的话,我做一个不很恰当的比喻吧。

工作就是说,
“如果这份事情,没有钱入账的话,我还干不干?“

我是做房地产中介工作的,如果业主说:
“你帮我把房子卖了,我一分钱不付给你。”


我肯定回答说:“no,我不干。”

这是我的工作,要靠此为生的。

事业是什么呢?

事业就好比这样:

先不管付不付我钱,我现在就是有这个负担,要给老者打电话,我要给这个一家之主的男子汉打电话,跟他通电话,目的不是买我一套房或者帮他卖一套房,而是说,
“你过得好吗?有什么难处?也许我可邦上一点忙?”

这些话语不可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是不是?

但是,即使这样子,我还愿意去打电话,愿意通过电话来彼此鼓励。
这就是我的事业,为普通人的心理健康提供邦助。

这个老者和年轻人跟我说谢谢的时候,其实我反而觉得要谢谢他们。

我当时看到老先生在悼念他妻子时写下的诗,感动得泪流满面。
还有一位小伙子,是我有事要找他帮忙,如果他能帮到我的忙,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帮助,而他自己可能还没意识到。

所以,很多时候打电话的时候,不是老想从人家身上赚点什么。
打电话的时候,其实他们也能给我带来了安慰和帮助,永远大过只想赚钱的那一亩三分地。

现代人心理健康,这个负担真的成为我自己事业的一部分。
我也想为此付出自己的往后余生。
如有可推荐的书或视频,关于心理健康的,麻烦大家推荐。
谢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