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独啸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视金钱如粪土者

(2019-03-16 12:24:46) 下一个

视金钱如粪土者

 

“自私自利”是生物的本能特性,理所当然,人类也具有这种“自私自利”的本能特性。而且,人类在智慧的支配下,可以把这种“自私自利”的本能特性,发挥到极致。例如,对生存资源的占有,即对金钱的占有,人类个体,可以无限制、无休止、无止境地占有金钱,永远都不能满足他们“自私自利”的本能欲望,他们占有的巨额金钱,远远超过他自身能够消费的数量,却对身边的其他人类同类,没有的足够金钱开销的窘境,视而不见。而在其它生物界,这种现象根本不存在,它们一般只攫取足够自己生存的物质资源,不会无休止、无限制、无止境地占有自己消费不了的、过多的生存资源。例如,世界上最贪婪的动物莫过于豺狼,豺狼以滥杀所食用的弱小动物闻名于世,但豺狼的“滥杀”也是有止境的,当它们所“滥杀”的猎物,足够食用有余后,便会适可而止;饱食后的豺狼不会“滥杀”。而人类贪婪的欲望,远远超过豺狼,永远不能满足!

但是人类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具有社会性动物的某些本能特征:为了自己种类能够继续存在,而不被自然淘汰,存在着强者照顾或保护弱者,年长者照顾或保护年幼者;这是动物内部相互之间本能的“爱”的关系。人类社会内部也存在强者把多余的生存资源无偿赠与弱者,或者把自己的生存资源与他人共享。

人类这种社会性的动物,因为具有高级智慧,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本能欲望,或者为了满足其它生物所不具备的精神需求,而把自己占有的生存资源(金钱),用来换取“本能欲望的发泄”,或者换取自己的“精神需求”,而肆无忌惮地作践、浪费自己的生存资源(金钱)……

儒家思想文化意识认为:“视金钱如同粪土者”,为儒家道德的高尚典范,被津津乐道。然而,世界上的确有许多人,在特定的场合、特别的环境、特殊的条件下,“视金钱如同粪土”。

 

第一节    乐善好施者

 

人类这种具有高级智慧的社会性的动物,为了整个人类族群能够继续繁衍、生存,存在着强者照顾或保护弱者,年长者照顾或保护年幼者;强者把多余的生存资源(金钱或物资)无偿赠与弱者,或者把自己的生存资源与他人共享。

人类个体在社会道德、宗教信仰、生物本能等的影响下,把自己多余的生存资源(金钱等),或自己并不充足的生存资源,无偿捐赠予因天灾、战争、疾病等制造的社会弱者,而获取精神上的快感和心灵上的慰藉,来满足自己的生物本能的“爱”的欲望。而且,获得的这种精神上的“助人为乐”的快感和心灵上的慰藉,是永恒而持久的,虽然它们不是很特别强烈,但是可以伴随他们终身,让他们终身沐浴在“爱的奉献”的“助人为乐”的海洋里。

A、当天灾、瘟疫、疾病、战争、政治制度、国家政策、社会体系等制造的贫穷,许多人面临饥饿、疾病、死亡等的威胁下,一些自身并不富裕的人们,表现出让人惊叹的“爱的奉献”,他们把自己并不多余的生存资源与他人共享。

B、有些人本身是社会体系里的巨富,他们拥有终身享用不完的财富。在社会道德、宗教信仰等的影响下,他们把自己的部分财富捐赠予社会、回馈与社会,表现出非凡的“爱的奉献”。

C、在社会道德、宗教信仰、社会思想文化意识的影响下,一些人决定把毕生奉献给社会,他们时时刻刻以行动表现“爱的奉献”。而且,他们在对社会“爱的奉献”的过程中,从未要求或想到社会给予他们以回报,许多人是默默无闻地进行“爱的奉献”。

当然还有其它形式的乐善好施者。

按照现代欧美人的认知:真正的乐善好施者,对于金钱的对待非常认真和重视,对他们而言,金钱是帮助他人、解除他人脱离困境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载体。在欧美,许多大富豪捐赠天文数字般的财富予社会,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而做出决定。而且,他们把财富捐赠的对象,都要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和考虑,绝不会轻而易举地捐赠给个人或机构。因此,决不能把欧美的“乐善好施者”,归为于“视金钱如粪土者”。

当然,在中国整个历史上都存在“视金钱如粪土”的“乐善好施者”,中国的儒家书面文字描述:他们“见义勇为”,对待落难的“英雄”,慷慨解囊,却对身边真正需要帮助的穷人、弱者等视而不见……这是真正的“视金钱如粪土者”。

 

第二节   赌徒

 

中国人喜欢赌博,即使在严厉禁止赌博的“文化大革命”时代,中国人都照样赌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流传广泛、人人皆知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二百五”;当中国大陆的经济迅猛发展后,澳门一跃而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赌城,其中的豪赌客绝大部分是中国人;在华人占总人口比例非常低的欧美国家里的赌场,接近一半的赌客是华人……

很少有中国人认为赌徒是“视金钱如粪土者”,因为赌徒的主观意愿:是想在赌场里或在赌博的过程中赢钱,而不是输钱(当然,现代中国大陆以赌博的方式,变相行贿者例外)。

赌博是一种精神性的娱乐游戏,对人的精神性的刺激,不比人类其它生物本能的欲望刺激,所产生的精神快感低。而且这种精神上的快感刺激,不是可以由任何其它快感可以代替。但是这种刺激快感不能持久,很快就会让赌徒产生强烈的“后悔”感,赌徒就在这种患得患失之间,让自己的精神意识,处于“火与冰”的交替之中,而不能自拔……因此“赌瘾”是一种精神性的疾病,这种疾病是后天形成的,这种“疾病”容易在精神空虚的族群里横行肆虐,例如中华民族。

当赌徒在“搏斗”时,他们的意志、精神非常集中,智力水平超常发挥,全神贯注于每一张牌、每一匹马、每一个号码、每一注筹码等。在此时,金钱只不过是赌徒用在赌博过程中的道具,只不过是赌徒用于赌博战场上搏杀用的武器……正如中国小顽童之间的赌博游戏,他们之间的输赢物品是弹珠、纸牌等儿童玩具;而正在赌博过程中的赌徒手中的金钱,与小顽童手中的玩具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因此,赌徒在赌博的过程中,或在下注的时刻,他们是“视金钱如粪土者”,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是超级吝啬鬼。

 

第三节   毒品瘾君子

 

与赌徒一样,当毒品瘾君子的毒瘾发作时,他们的眼中、心中、意识里只存在毒品,在他们的思想精神意识里,仅仅是希望获得毒品。只要能够满足他们的吸毒欲望,他们可以把身边的一切用来交换毒品,其它的一切都与粪土无异。

因此,毒品瘾君子的毒瘾发作时,他们是“视金钱如粪土者”,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是超级吝啬鬼。

 

第四节   饿夫

 

中国儒家文化津津乐道的是:不食“嗟来之食”,是儒家君子的典范。在等级森严的儒家封建神权崇拜的社会里,一个出身于上层社会的“落难君子”,为了捍卫自己“君子”的高贵的面子尊严,宁可饿死,而拒绝接受没有尊严的“嗟来之食”,是有他们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文化意识的原动力。如果本身是受人随意使唤的奴隶,或社会地位处于下层的人物,根本不存在“面子尊严”,他会心安理得地接受“嗟来之食”。而“嗟来之食”,也只能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产生,在现代“人人平等”的欧美资本主义社会里,根本不可能存在“嗟来之食”。

人类个体都有继续生存的强烈的本能欲望,“饥不择食”,是饥饿的人的本质特征。对于饿极的人而言,在他们的眼中、心中、思想意识里,就仅仅存在食物……此时,世界上的一切都没有比食物更重要,他们可以用自己所有的一切,来换取食物,金钱等其它物资,都不比食物更重要。

因此,可以把“饿夫”认为是“视金钱如粪土者”。(如果按照生物的本能欲望而言,对于人类,“金钱”就是人类所有的生存资源的“代称”,其本身就包含“食物”,因此把“饿夫”归类为“视金钱如粪土者”,有些牵强附会。)

 

第五节    败家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商人范蠡评价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从小就跟着我打拼,知道财富来之不易,因此吝啬;小儿子从小就跟着我过富贵的日子,根本不知道财富是怎样得来的,因此也就不会把财富当着一回事……

对于“生而富贵的人”而言,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里,根本不知道财富得来不易,因此财富在他们的眼中、心中、思想、意识里,就是寻找“取乐”,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生物本能欲望刺激的工具。在“败家子”的思想意识里,财富与粪土无异。

因此可以把“败家子”在满足自己生物本能的各种欲望刺激的过程中,也就是“败家”的过程中,把他们认为是“视金钱如粪土者”。

 

第六节    巨额欠债者

 

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欠下巨额债务,按照他们的能力,即使拼命赚钱,终身都不可能完全还清他们的债务,金钱永远都不可能属于他们自己。

因此巨额欠债者,可能成为“视金钱如粪土者”。

 

第七节   暴发户

 

有些人一夜之间获得巨额财富,就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般。而且他们从来都没有拥有过,这么多不可想象的财富,因此他们的精神思想意识,受到巨大的冲击……

在社会思想文化意识、人文体系、政治制度、社会风俗的影响下,这些暴发户将会彻底地改变他们以前的生活方式 : 他们将会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各种生物本能欲望(此前被压抑的本能欲望),来消费这笔“得之极易的财富”。

因此,暴发户在满足自己本能欲望的过程中,极有可能成为“视金钱如粪土者”,尽管他们以前可能是吝啬鬼。

 

第八节    真正的圣人

 

人类社会存在一个极小的族群,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理想追求中,怀着强烈的理想主义,是一群精神生活的贵族,其精神思想意识,对金钱的认知,近似于“视金钱如粪土”。

 

一、怀着强烈的维护或改造、创建社会制度体系的使命感的圣人。

A、为了自己的理想的追求,怀着强烈的理想主义,却仍然有强烈的权力占有欲望的圣人,如中国的圣人孔子、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等。

B、为了自己的理想的追求,怀着强烈的理想主义,仅仅存在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心甘情愿地承担人类所有的罪孽的圣人,如耶稣基督。

 

二、对社会制度、社会现实非常失望,面对人类的痛苦而不能为力,隐居遁世的圣人。

A、本身怀着改造人类世界美好的理想愿望,但是面对社会现实,却无力回天,最终隐居遁世的圣人,如老子等。

B、面对人类社会的痛苦,却希望逃避社会现实,妄图消除自己一切的生物本能欲望,让自己的精神意识,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如中国的庄子、印度的释迦牟尼等。

 

总之,除了真正的圣人外,也有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强烈的生物本能欲望:权力欲、精神刺激欲、物质占有欲、性欲等,而让他们在某种特殊的状态下、特殊的环境里,对金钱的态度,“视金钱如粪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独啸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unchenxx' 的评论 : 尊敬的先生,肆意地辱骂他人,未必提升您自身的素养。
munchenxx 回复 悄悄话 看成猪啸天。。。
独啸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谢谢你的留言。是的,钱财属于身外之物,钱财是为生活服务的;不是全部生活都为钱财服务的。
独啸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谢谢你的评论留言。
独啸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漂亮姑娘' 的评论 : 谢谢你的评论,不过在欧美社会里存在大量真正的“乐善好施”的人们,但他们不能算是“视金钱如粪土者”。他们的精神思想接近“圣人”,因为他们就是按照基督教“圣人”的人格,来要求自己而实践的。
bashfulx 回复 悄悄话 第九节
挣了足够的钱的人。按前半生花钱的速率,活到一百岁也花不完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杨绛最后几年,把家里的东西都送人了。她感慨当初计较钱,讨价还价,或在乎这个那个,最后全是人家的了。钱,是安全的保证,是尊严的衣服。有这两点就够了,不然太累!
漂亮姑娘 回复 悄悄话 不可能有真正的圣人存在当今社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