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八八

深度八一八牛人们,走近大神的世界,探索自由心灵,感悟独立思想。
正文

冯·诺伊曼先知般的准确预言

(2019-03-01 19:06:39) 下一个

喜欢推特治国的川普总统最喜欢的是在推特上怼人。

朝x最著名的小胖子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说:整个美国都在朝x核w器的射程之内,核按钮就在我的桌子上。这是现实,不是威胁。〞

川普马上在推特上怼道,“麻烦这个资源匮乏、忍饥挨饿国家里的什么人告诉他,我也有核按钮,我这个可要比他那个大得多、威力也要强得多,而且我这个按钮是真的管用的!

川普这个真不是吹牛,他的这个真的管用的按钮就是好莱坞电影喜欢的“核按钮手提箱”。

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爆发?来啊,互相伤害啊

 

从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开始,每个美国总统就任时,都会从前任总统那儿“继承”这样一只黑色手提箱,绰号"核橄榄球"。手提箱存放的是美国发动战略核打击的密码,密码卡绰号"饼干"。

现在这样的一个"核橄榄球",已经成为有核G家领祷人的“标配”了,出门在外,谁身边没有个保镖提着"核橄榄球"如影随形?尤其是排名前面的几个有核G家。

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爆发?来啊,互相伤害啊

 

1949年,前苏第一颗核弹炸醒了依然自我陶醉的美国人。他们认识到单纯的防御并不能给予美国足够的安全感,拥有足够强的报复打击的军事实力才能使美国立于不败之地。相互毁灭保证(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简称 MAD)的均衡战略可算是当时对于两难推论最好的解决方案,

冯·诺伊曼是这个理论的开山鼻祖之一和著名代表 (爱思考的童鞋们可以想想,在当时的情境下,前苏拼命发展核W器,其他国家如何自保,是否存在比MAD更好的战略了?)。这个理论提出,在全面核战争中必须保证:先发打击能力和二次打击能力。

先发打击能力又称第一次核打击,指通过压倒性的力量来一次击毁对手的几乎一切核力量。而二次打击能力也称为核报复,指的是在经受对方的一轮核攻击之后,还能存活下来并予以核回击的能力。

相互毁灭保证也被称为“恐怖平衡”。这是根据战略中的吓阻理论:要避免有人使用强大武器就必须部署这样的武器。只要具备二次打击能力,那么无论谁先发动核攻击,最后的结果都是两个国家一同灭亡。此一策略最后有纳什均衡,双方都要避免最糟且有可能会发生的结果-同归于尽

所以冯.诺依曼非常重视并领导了携带紧凑型氢弹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的研究,B52 战略轰炸机和陆基弹道导弹是历史上的二次核打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被视作二次打击的最有效手段的弹道导弹潜艇,这三种武器一起构成了美国的战略核三角(Nuclear Triad),又称核三位一体,是“相互毁灭保证”战略的重要构成。

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爆发?来啊,互相伤害啊

 

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爆发?来啊,互相伤害啊

 

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直没有爆发,人类这几十年来的无核战和平,有没有MAD的均衡战略的功劳?古巴导弹危机,珍宝岛事件等其实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答案。

今天看来,在这方面,冯·诺伊曼简直如同先知般地准确预言,虽然后人却一直在因此诟病他。

相互毁灭保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人类头上,但最后却反过来巧妙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爆发?来啊,互相伤害啊

 

只是可惜的是,矫枉总是过正,在 MAD思想的指导下,双方都开始大规模制造核武器以确保自身遭受到核打击后仍有足够力量进行反击, 1960 年代,美苏开始疯狂的加速核武器的制造和部署,双方因此各生产了数万枚核弹头。

但是不论如何,人类文明的大车终究会轰隆隆地向前,由于维持相互毁灭保证的恐怖平衡存在着可怕的不确定性,以及保持核军备竞赛的巨大开支,世界各国终于纷纷转向核裁军政策。

1990年代,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美国、俄罗斯等大国都放慢核武器的发展脚步,并且宣布暂停本国的核试验。

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爆发?来啊,互相伤害啊

 

2017年10月6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将和平奖颁给“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ICAN),以“提请各方注意使用任何核武器后造成的灾难性人道主义后果,以及为实现禁止这些武器的条约造出的突破性努力”。

在现世安稳的美好时代,让我们一起给曾经致力打造无核世界的行动者们怒点1千个赞。但是也别忘记像冯.诺依曼这样从另一个维度推动世界和平的勇士们。他们虽然殊途,但是同归,我们能够纵享岁月静好,是因为他们在尽心尽力负重前行!

冯.诺依曼还参与设计了用来帮助美国发现前苏核攻击的计算机系统SAGE(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这是一项美国空军耗资80亿美元构建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它能接收各侦察站雷达传来的信息,识别来袭飞行物,由操作者指挥地面防御武器瞄准敌对飞行器,该系统一直从20世纪50年代末应用至80年代。

1956年2月15日,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威尔总统颁发给冯·诺伊曼自由勋章,表彰他的卓越贡献:

冯·诺伊曼博士在一系列具有重大国家意义的科学研究项目中,大大增加了美国在军备领域的科学进步。冯·诺伊曼博士通过他在美国大陆范围之外进行的各种高度机密任务的工作以及至关重要的国际计划,解决了一些最困难的国防技术问题。

但是很多人对冯·诺伊曼后来投身到国防和军事科学中很不以为然,比如雅各布·勃洛诺夫斯基直截了当地写道:“冯·诺依曼浪费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他认为,冯·诺依曼的错误不但在于偏离了纯数学,而且偏离了纯科学。

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爆发?来啊,互相伤害啊

 

冯·诺依曼为什么去承担那么多完全同智力无关的工作,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有人甚至揣测“他父亲对金钱的强调可能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烙印”。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指责他“到处走穴赚钱。”

确实冯·诺依曼喜欢富有,也喜欢变得更富有,但他对很多别的东西同样保持着兴趣,而且跨界总是很成功。更重要的是,他对人类的未来和极权主义都保持着极大的关注和警惕,并为之终生不懈努力。冯·诺伊曼在自己的文章中暗示他对军方官僚的无能感到震惊,他认为,引入科学的方法,才能拯救和平与整个世界。

斯大林能安插间谍到冯·诺伊曼身边,从最绝密的曼哈顿计划中偷走了原子弹的秘密,这让冯·诺伊曼清醒地警觉到,斯大林很有可能用原子弹来毁灭地球或者奴役全人类,只有坚决地威慑和“恐怖平衡”,才能阻止独1裁1者。为此,他果断,勇敢,冷静地采取了行动,从而阻止了可能的浩劫。但也因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罪了许多“善良,热爱、和平主义”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是石头。”

罗素在1955年发表了非常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对核武器带来的危险深表忧虑,并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冲突。宣言的签字者包括11位著名的科学家,其中10人均为诺贝尔奖得主, 爱因斯坦也位列其中。

罗素和爱因斯坦也因此赢得了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人道主义者的名声。我们在感谢他们贡献的同时,也请不要忘记像冯诺依曼这种用远见,行动和生命在真正维护世界和平的天才,因为真正的和平,不是 靠呼吁就能得来的。

(包括朱八八在写这篇的时候,肯定也会得罪不少倡导“和平主义”,“非暴力运动和不抵抗运动”的读者,朱八八也一样敬仰圣雄甘地,但是很幸运的是,他的对手不是希特勒或者斯大林)

而我们国家对冯·诺依曼的评价更绝,《计算机与人脑》(1965年的中文版),在叙述完冯·诺伊曼的生平后,赫然写着:“他是一贯地为美国战后的扩军备战反动政策服务的科学家之一”;“我们应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武器,和这些反动思潮作斗争,……”

总是这么被黑这么被喷,也许这正解释了惊才绝艳、居功至伟如冯诺依曼,所获得的声望却远远远远“名不副实”。

当我们处在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美好时代,看着这个世界正在慢慢、慢慢逃离核武器毁天灭地的疯狂时,愿我们铭记在时代的某些关键节点上,在一群拯救地球的勇士之中,有这样一位天才,他不但妙语连珠,而且思想深刻超前,虽然他所代表的强硬派从一开始就不受待见,因而也一直到今天都顶着”战争贩子”, 好战份子的帽子,但他毕生都追求人类的终极自由,无悔地坚持着冷静的逻辑。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愿每一个负重前行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全面了解冯诺依曼系列文章(推荐按顺序阅读):

 

1. 天才中的高富帅,数学界的暖男——冯诺伊曼

2. 量子的世界你不能不懂,冯诺依曼伴你闯荡量子江湖

3. 计算机的前世今生:不务正业的富二代如何改变世界

4. 他是科学界的国民老公,最会玩的天才--博弈论之父教你如何中年不油腻

5.   绝密Y计划,从胖子到比基尼美女,烧了20亿

6.   通往地狱的路,都由什么铺成?关于北极熊,你至少要知道这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dq51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的预警和反击能力有限。美国在暗中向中国提供了预警。
大荣确 回复 悄悄话 我总感觉所谓珍宝岛后美国出手阻止苏联核打击中国的说法不太可信。中美敌对关系当时没有丝毫解冻,美国为何对中国施加援手?怎么跟国内交代?美苏当时正处于冷战高峰,互为对手,何来被对方出卖一说?而且对美国来说,中苏开战岂不更加有利?中国当时已经装备了可携带核弹头的远程弹道导弹,而且在境内进行了实弹发射试验,足以震慑苏联。
done_that 回复 悄悄话 感谢博主,很长见识。
朱朱八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北佛风光' 的评论 : 谢谢,见笑了。
Sam大树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
北佛风光 回复 悄悄话 “但是很多人对冯·诺伊曼后来投身到国防和军事科学中很不以为然,比如雅各布·勃洛诺夫斯基直截了当地写道:“冯·诺依曼浪费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他认为,冯·诺依曼的错误不但在于偏离了纯数学,而且偏离了纯科学。”

朱重八博主对科学家的历史真是太熟悉了, 佩服。

跟读了博主的几篇博文, 很长见识很愉悦, 哈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