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markya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马克谈天下(513) 从四年七副耳机的故事聊起

(2025-05-18 17:04:55) 下一个
最近,有关美国的全球关税战,尤其是和中国的关税大战可能是对于多少人影响最大的事件,而其中的各种讨论和分析也各执一词,不管是川粉还是川黑,还是无感一族,其实都有一些个人的理解成分,今天我想要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故事,看看我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没有强烈购物欲的人,是如何开启一个重复购物模式的故事。
 
5种不同形态蓝牙耳机!谁同时满足舒适佩戴和好音质?——华为Freebuds4/苹果Airpods/三星buds2/Cleer ARC  II/韶音openrun pro 体验对比- 知乎
 
四年七副耳机的消费故事:从“刚需”到“过剩”的边界
 
在 2020年4月 至 2025年1月 之间,我前后购买了 7 副耳机,其中有线耳机 3 副,无线耳机 4 副,平均每年超过 1 副。这个貌似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的正常更换节奏,但回头细看每一笔订单、每一次购买决策,我意识到:其中不少是“非必要”的冲动消费,最终带来的是体验疲劳、资源浪费和重复支出。
 
一、平台对比:不同购物体验背后的消费心理
 
1. Walmart:疫情时期的应急选择
 
在 COVID 疫情高峰期,因为突然从线下改为全部WFH,外加家里突然回来了大学上学的孩子,大家都需要在线上班和上课,那种用spear和microphone的方式显然是不可能的。同时因为突然有很多商业被关闭,我在Walmart线上匆匆买下第一副耳机($8.99)。这款基础有线耳机质量一般,音质平淡,却也算是“刚需”,为当时的远程工作提供了最低保障。
有线耳机和无线耳机音质上有什么区别铭森电子科技-有线耳机和无线耳机音质上有什么区别-东莞市铭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关键词:应急、功能性、无选择空间(基本上好一点的都卖完)
 
现状:已经闲置不用
 
2. Amazon:便捷之上的“升级幻觉”
 
Amazon 是我最多使用的平台,2020年到2025年,我前后在AMAZON上面购买了三副耳机,价格从 $15.9 到 $29 不等。
 
最早的无线耳机仅为“基础款”(2020年6月购买,$15.99),音质不如有线,但因为无线看起来更加高级和方便,我愿意为此多花一倍的钱,但是质量的确不行,用了不到两年就阵亡了
蓝牙耳机- KZ耳机,KZ官方网站,KZ official website,KZ earphone,KZ headphone,深圳市原泽电子有限公司
现状:已经阵亡,作为垃圾处理
 
后来通过仔细看review,2022年选择了一个木纹大耳机($29,配合PC使用),使用体验不错,也很耐用,但是有点夹头
 
现状:主要和PC一起使用,尤其是听音乐用
ATH-WP900 Audio-Technica - 铁三角| Audio-Technica - 铁三角
今年(2025年),因为要大量做gardening,需要一个体验更好的TWS耳机,通过大量的查看review,购买了不知名品牌的优质产品,QYC TWS($24.9),质量稳定,关键是不常掉线,而且连接方便,用来配合日常蓝牙通话,确实使用率高。
 
现状:主要和手机一起使用,尤其是户外干活用
wireless bluetooth headphones earphones white ear buds Latest Model | eBay  UK
 
???? 关键词:体验稳定、溢价明显、功能重叠,多看review
 
3. AliExpress:低价诱惑下的“平行替代”
 
我先后在 AliExpress 上购买了两款 TWS 耳机,小米OPEN EAR款($12.6)与联想白色款($14.7)。虽然价格便宜,但它们的使用体验几乎与早期 Amazon 的基础款一致,而且联想耳机是因为去年春季促销打折,因为相信联想的品牌才冲动购物,后来发现质量有问题,用了不到一年就几乎不用了
Original XIAOMI JS59 Earphone TWS Bluetooth Headset HiFi Wireless Headphone  Mic Noise Reduction Earbuds Sport Game Motion | Shopee Singapore
换句话说:这两笔消费几乎是“为了新鲜而买重复品”。
 
现状:小米耳机是2021年购入,用了两年多,品质一般,现在已经不用,联想耳机有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垃圾
 
Lenovo ERAZER X9 Bluetooth 5.4 Earphones
关键词:品牌幻想、价格诱惑、品质不稳定
 
4. TEMU:最低价背后的最低体验
 
$8.5 买下的一副黑色大耳壳无线耳机,冲动购物,商品图片光鲜亮丽,但是却是我所有耳机中质量最差的。音质糊、连接延迟、不舒适。我几乎从未使用过它,使用两次后退货了
 
现状:冲动购物,使用两次后退货
bluetooth headphones wireless sold on Temu United States
关键词:价格陷阱、无使用价值、纯粹浪费
 
二、反思消费:买多,不等于用好
 
我最终真正长期使用的耳机只有两副:
 
QYC PRO TWS($24.9,配合手机蓝牙使用)
 
木纹大耳机($29,配合PC使用)
 
其余 5 副耳机几乎处于备用状态或彻底闲置,或是退货,累积开销超过一百美元,远超我真正需要的设备总价值(55美元)。
 
      耳机购买决策路径图
┌──────────────┐
│ 疫情刚需 → 有线耳机 │
└──────┬───────┘
       ↓
尝鲜无线 → 基础TWS耳机 ×2(重复)
       ↓
海外品牌诱惑 → 小米 & 联想(AliExpress)
       ↓
低价陷阱 → TEMU 耳机(几乎弃用)
       ↓
功能匹配 → 木纹大耳机 + QYC TWS(长期使用)
 
 
过度消费的三个具体害处:
 
重复性开销:为了所谓的“尝试新品牌”、“备一个”,多次买入功能几乎一致的产品,浪费预算。
 
劣质体验陷阱:低价耳机往往意味着低寿命、低舒适度和最终弃用,真正的“性价比”并不成立。
 
资源与环境成本:每副电子产品的制造、运输和淘汰都会带来环境负担,远非“便宜就好”那么简单。
 
总花费:~$110
???? 真正使用:$47.98(QYC + 木纹大耳机)
闲置/弃用:$62.01
 
 
三、从“买多”走向“用好”的建议
 
明确使用场景再购买:一副耳机适配PC、一副适配蓝牙通话,其实已经足够。
 
预算集中买一副好耳机 > 多副差耳机:与其买三副 $15 的耳机,不如花 $30 买一副稳定耐用的。
 
避免“多平台试试看”式冲动消费:AliExpress、TEMU 等平台虽然价格低,但售后体验、质量把控相对薄弱,易陷入“贪便宜吃大亏”。
 
购买平台 × 价格 × 体验对比
 
耳机描述 平台 价格(美元) 类型    使用体验 是否常用 备注
基础有线耳机 Walmart   $8.99 有线        一般         疫情应急使用
基础无线耳机 Amazon     $15.9 无线TWS 一般 急用
小米TWS耳机   AliExpress $12.6         无线TWS   一般                   品牌诱惑,体验无差别
联想TWS耳机 AliExpress $14.7         无线TWS   一般                  外观吸引,冲动购物
大耳壳黑色耳机 TEMU     $8.5            无线大耳                   低价陷阱,退货
木纹大耳机 Amazon    $29              无线大耳 较好         配PC使用,较为耐用
QYC TWS耳机   Amazon     $24.9 无线TWS 很好       日常蓝牙通话主力
 
合理消费建议
 
建议 原因
明确用途再买 减少功能重叠,降低购买冲动
集中预算                 买1副好耳机      总体体验远超多副便宜耳机
不盲目尝试“平台性价比” 低价平台商品往往存在体验和质量问题
重视耐用性而非款式差异       外观吸引≠实质功能升级
 
结语:消费,是对选择力的锻炼
 
耳机是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商品,却是一个放大“消费思维”的镜子。七副耳机背后,是一段从功能需求、平台选择,到冲动消费再到理性反思的全过程。真正的好选择,不是“买得多”,而是“用得好”。

后话:

如果再让我选择,我肯定会更加理性的购物,避免浪费,即便是有贸易战,提高价格一倍,如果去除浪费的成分,我也会是用几乎一样的价格购买较少的商品

本文不作为支持川普关税战的分析,只是从一个小故事分析一下,作为一个没有太多购物欲的华人男性,都可能经受不住网上的购物冲动,重复冲动购物,大量浪费,其它的族裔和女性,如何可能避免各种的消费陷阱,几乎没有可能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marky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low_quick' 的评论 :
哈哈,其实很多年轻人都喜欢BEATS耳机,但是因为我嫌它太大,也不太适合我这种中年人
slow_quick 回复 悄悄话 完了完了,我看成了47副耳机,哈哈

我在运动健身坛学到的,一副Shokz就要$170
markyang 回复 悄悄话 马克的文章都是个人观点,尽量客观公正,希望大家评论时也是就事论事,不要发表太多情绪化的留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