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markya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马克谈天下(486) 聊聊俄乌战争可能的结束方式

(2025-01-11 10:22:52) 下一个

随着川普即将在一月二十日宣誓上台,开始美国总统的新一届任期,不管你是那个国家的国民,或者你的政治倾向如何,你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新的国际政治时代开始了,而它会有多大的影响,我们不可预知,但是有理由相信,很多国际大事件,都会有新的走向,包括俄乌战争,中东危机,中美关系,美欧关系等等,今天我想聊一聊俄乌战争可能的结束方式。

新闻欣视角】俄乌战争何时结束? | 乌克兰| 泽连斯基| 川普| 新唐人电视台

根据我个人的知识和理解,我把俄乌战争可能的结束方式分成六大可能性。


1. 乌克兰割地,俄罗斯完胜,可能性很低

2. 乌克兰全面收复失地,俄罗斯完败,可能性很低

3. 乌克兰承认现在的分割线,四州自治,可能性较大

4. 乌克兰承认现在的分割线,四州托管,可能性较大

5. 乌克兰收复部分两州失地,俄罗斯霸占两州,可能性中等

6. 乌克兰收复部分两州失地,另外两州自治,可能性中等

烏克蘭戰爭:圖文解讀烏軍對俄羅斯的跨境反攻,兩地進入緊急狀態數十萬人疏散- BBC News 中文

下面是具体的分析,我尽量用数据说明观点

1. 乌克兰割地,俄罗斯完胜

可能性分析:低

原因:

乌克兰国内民意强烈反对割让领土。

北约和欧盟对乌克兰的长期军事、经济和外交支持使其不易屈服。

割地将削弱国际对乌克兰的信任,造成持续内乱和政治危机。

数据:

乌克兰军队已从2022年初的25万人扩大到约70万人,显示持续的抗战能力。

2022年至2024年,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70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包括价值超过4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民调显示,超过80%的乌克兰人反对任何形式的领土让步。

2. 乌克兰全面收复失地,俄罗斯完败

可能性分析:低

原因:

俄罗斯在战争初期虽然未能迅速占领乌克兰,但其防御体系较强,且核威慑力使北约不敢直接介入。

乌克兰的反攻在东部和南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速度较慢,补给和兵员压力较大。

数据:

乌克兰的2023年秋季反攻仅在南部扎波罗热地区推进了约20公里。

俄罗斯国防开支从2021年的约600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近900亿美元。

乌克兰东部两州公投:逾8成民众支持自治|乌克兰|顿涅斯克_凤凰资讯

3. 乌克兰承认当前分割线,四州自治

可能性分析:较高

原因:

俄罗斯可能接受这一方案以保住面子和部分领土,而乌克兰则保住主权的名义。

国际社会可能推动这一妥协以结束战争。

国际影响:

美国和北约:可能接受这一方案作为战争结束的现实解决方案,同时继续对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中国:可能支持这一结果,既保住与俄罗斯的关系,又避免长期动荡。

印度和巴西:作为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可能支持和平解决方案,反对领土完全割让。

数据:

四州(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总面积约为9.6万平方公里,占乌克兰国土的16%。

超过500万居民仍留在这些地区,自治可能被认为是权宜之计。

俄罗斯吞并乌克兰四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4. 乌克兰承认当前分割线,四州托管

可能性分析:较高

原因:

托管模式下,由国际社会(可能是联合国或其他中立机构)接管争议地区,避免直接冲突。

各方均可暂时接受这一安排,以换取停战。

国际影响:

北约和美国可能支持托管,以减轻直接军事援助的长期压力。

中国可能促成中立托管方案以提升自身国际调停形象。

中东国家:可能在经济重建中发挥作用,为冲突后稳定提供资金支持。

数据:

俄控区的重建费用估计约为500亿美元,国际托管需要资金支持。

5. 乌克兰收复部分两州失地,俄罗斯霸占两州

可能性分析:中等

原因:

俄乌双方均无法完全达成战略目标,可能妥协为部分停战。

双方可以将此方案对内宣传为"阶段性胜利"。

国际影响:

美国:可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以平衡局势。

北约国家:分歧可能加大,部分国家或推动更早结束战争以减轻经济负担。

日本和韩国:在经济援助和重建中可能发挥更大作用。

数据:

乌克兰东部地区经济贡献下降至2023年的不足5%,而战前接近15%。

6. 乌克兰收复部分两州失地,另外两州自治

可能性分析:中等

原因:

这种模式可能被视为双方可以接受的妥协,减少直接冲突。

自治区的存在可以作为长期谈判的缓冲区。

国际影响:

美国和北约可能继续支持乌克兰,但可能更关注中国和亚太地区。

印度和巴西可能通过非对抗性的方式支持重建。

中东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可能推动其支持停战。

数据:

自治区的设立需要明确的国际法律框架,可能涉及类似于1995年波黑的代顿协议模式。

俄乌战争后俄罗斯新占领区地图-抖音

上面的六种可能性分析之后,我们要重点分析一下世界各国的作用和影响。

美国与北约:

军事援助:2023年北约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军事物资。

目标:避免俄罗斯完全胜利,同时防止战争升级至直接对抗。

中国:

调停作用:2023年提出12点和平建议,强调领土完整和停火。

目标:避免国际局势恶化,同时维护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关系。

印度与巴西:

立场:倾向于中立,呼吁和平解决,避免选边站。

作用:可能在战后重建中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持。

日本和韩国:

援助:日本在2022年至2024年对乌克兰提供了约70亿美元援助。

目标:制衡俄罗斯,同时提升国际影响力。

中东国家:

能源供应:阿联酋、沙特等国可能通过稳定石油市场间接影响战争结果。

目标:避免区域冲突波及全球经济。

各国对俄乌冲突持何种立场? | 新闻| 半岛电视台

结论与展望

北约,尤其是美国长期支持的可能性和力度,欧洲其它国家对于乌克兰战争的倦怠感,以及可能的北约国家的态度分化。

最可能的结局是在国际压力和国内形势共同作用下,达成某种妥协方案(如分割线自治或托管)。

战后重建和国际关系的调整将成为主要关注点,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和区域秩序的变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只可能第三种方案:双方在第聂伯河下游隔河而治(这不是异想天开,类似当年波兰和俄罗斯在1660年代瓜分乌克兰的做法,当年没有独立的乌克兰)。交战双方都累死,其它各方也愿意如此,所以签订类似1953韩战的停战协议不是不可能。
isuiyi 回复 悄悄话 最可能的是:大帝被斩首,为世界和平做出最后的贡献。
sce 回复 悄悄话 土共建政后一直要求出版的中文地图涉及外东北的8个长期有中国人居住的城镇必须标注中文名称,23年并非新规,只不过是时间碰巧。其实苏联未解体之前,土共有的中文地图对外东北城市甚至是把中文名称标前,俄文译名在后面的括号里,或者干脆只有中文名https://w.hs1921.com/p/2023/02/012c5e0eb06c6d0ea500ffa7f125742f.jpg。但是近来的地图已没有这种情况。倒是老毛子在69年和土共打过一架后很担心土共翻旧账,在外东北地区大规模修改原有的中国地名,消除中国统治的痕迹。

心会搁浅123 发表评论于 2025-01-12 16:50:00

从中国给外东北标注中国地名就可以看出来政府一直在提醒老百姓俄罗斯还占着中国的领土,联俄抗美不过权宜之计
心会搁浅123 回复 悄悄话 俄罗斯对美国的战略价值就是用来整合北约的,美国不愿意看到俄罗斯完全战败解体。欧洲这边是希望彻底打垮俄罗斯的(俄罗斯的家底已经被消耗完了,现在光靠欧洲军队也足以彻底打垮俄罗斯),所以我的观点是就算美国希望保住俄罗斯,欧洲也一定会继续支援乌克兰,直到彻底肢解俄罗斯。中国对俄罗斯解体是乐见其成的,中国默许俄罗斯侵乌,就是利用俄罗斯消耗北约和美国,俄罗斯获胜,中国会立刻收复台湾,俄罗斯失败,中国会北上收复外东北(从中国给外东北标注中国地名就可以看出来政府一直在提醒老百姓俄罗斯还占着中国的领土,联俄抗美不过权宜之计),中国是有可能联合日本配合欧洲从东线夹击俄罗斯的。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还有一个可能,拖到一定程度,普京挂了,俄军崩了。
sce 回复 悄悄话 所有方案都把Crimea算作俄罗斯的了,但不管乌克兰有没有实力夺下,Zelensky应该都不会签协议割让Crimea。即使老毛子能暂时保住Crimea,如果不拿下Kherson和Zaporizhzhia,Crimea迟早还是会丢。老毛子应该不会同意退出这两个地方,最多就是原地停火。双方现在还都有接着往下打的需要,等到实在打不动了可能会有停火协议,但应该不会签约,国际托管老毛子肯定不愿意,也难找人趟这个浑水,要是自治乌克兰也不会同意,这是彻底失去的前奏。到时候就会变成小规模的guerrilla warfare,直到实力对比又出现重大变化。不知道土共是不是快笑出声来了?
marky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我个人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不大,倒不是俄罗斯真的如何有威胁,而是北约内部也谈不拢,美国不会支持,但是可以换个思路,从加入欧盟的角度去全面改革乌克兰,与其拼命想要北约的保护伞,不如让乌克兰有个脱胎换骨的改变,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才是更加重要的。
设想一下,乌克兰现在被迫让四州分割,但是几十年后,乌克兰因为经济充分融入欧盟而突飞猛进,但是乌东四州因为和俄罗斯深度绑定,经济停滞不前,最后乌东四州人民会如何选择呢,发展才是硬道理。
Firefox01 回复 悄悄话 有道理。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
此文没有提到。

19428182 回复 悄悄话 Incorrect analysis.
markyang 回复 悄悄话 马克的文章都是个人观点,尽量客观公正,希望大家评论时也是就事论事,不要发表太多情绪化的留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