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417票支持、1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军事援助租借法案。该法案旨在简化美方军事援助程序,使美国可以更快地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及军用设备。目前该法案已移交总统办公室等待总统拜登签署,预期会在尽快签署。
对于很多熟悉二战历史的人,美国的军事援助租借法案应该不陌生,但是对于其它多数非历史迷,这个法案的由来和它的作用,就值得我们细细说来。
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同盟国提供战争物资,租借法案使得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民主兵工厂”。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可以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
租借法案改变了原来军事物资需要现金交易的惯例,亦改变了原来“中立国”的意义。小罗斯福总统在1941年10月即以此案向英国提供超过10亿美元援助。
租借法案对盟军在二次大战取得胜利有直接影响。特别是美国于1941年12月参战前,英国、苏联等盟国在战略物资生产皆处于下风。而在美国正式参战后,租借法仍然继续为盟国提供物资,一直至1944年。接受租借法援助的国家包括英联邦国家(占约60%,调整后约占58%),其中的英国(占约45%,调整后约占40%)、苏联(占约22%,调整后包括英联邦国家转交的约占总比例的32%)、自由法国(占约7%)、中华民国(占约3%)等,共38个国家,总值超过480亿美元。
二战之前,美国其实是长期奉行孤立主义的,除了美洲大陆,其它地区的事务尽量不参与,不站队,当然也就会没有约束和各个交战国进行商业贸易。但是党二战欧洲大陆就要沦陷时,大洋彼岸的罗斯福总统意识到美国再奉行孤立主义,后果不堪设想。很快,在民主党的大力支持下,《租借法案》于1941年3月11日正式签署生效,美国终于能向盟友运输大量武器装备、战略物资以支持反法西斯战争。接受了美国大量援助的其中一个国家,就是日后被美国的最大对手苏联。
苏联和美国之间基于《租借法案》产生的援助关系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甚至诞生出了两种极端的意见——一方认为苏联没有美国的援助,将根本不可能打赢德国;而另一方则认定美国的援助毫无意义,苏联只靠自己就能击败德国。那么,美国的援助对苏联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苏联在二战时生产的T-34坦克堪称历史上最经典的坦克,一些T-34至今仍然在第三世界国家服役。靠着T-34,苏联红军势如破竹地一路打到柏林城下,但实际上,红军使用的坦克并不全都是国产的。
1941-45年间,美国向苏联提供了约4102辆M4「谢尔曼」 坦克和1386辆M3 「李式 」 坦克,这放在当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加上英国向苏联提供的坦克数量,那么英美两国向苏联提供的坦克数量,将达到苏联战时坦克生产数量的8%。也许这个8%看上去不是很多——那么,在天上飞的飞机呢?
很多人都知道苏联当年有自己的拉-7、雅克-9等战斗机,但实际上,苏联从美国接收了11400架飞机,其中包括4719架P-39 「眼镜蛇」 战斗机及配套武器弹药和维护备件。要知道,那时苏联空军的明星战机——雅克-3战斗机也仅生产了4848架。事实上,当年苏联通过《租借法案》获得了来自各国的约18200架战斗机,这几乎是苏联战时军机生产数量的30%。
除了这些外,美国还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航空燃油、坦克燃料、装甲车辆、地雷、炸药、军靴等物资。除了重型战略轰炸机外,美国几乎向苏联提供了一切自己能拿的出手的东西。至于它们有没有用,那就见仁见智了。
战争的胜负不仅仅要看谁的火炮口径更大,更要看部队的整体机动性——而美国向苏联提供的这些车辆能够适应苏联恶劣的道路环境,极大地提升了苏联红军的战术机动性。到反攻柏林时, 苏联军队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卡车都来自美国,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然,苏联人也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把美国人援助来的斯图贝克卡车焊上防护钢板、架上火箭弹,用于远程压制德军阵地。没错,这就是著名的BM-13 「喀秋莎」 火箭炮。有趣的是,苏联人发现斯图贝克卡车比苏联自己的卡车底盘性能更好,转而选择美制底盘作为标准型号。而火力最猛的300mm口径12管喀秋莎火箭炮,也是用斯图贝克的US6 U3卡车为底盘。
不过,卡车并不是《租借法案》援助物资中对苏联最重要的物资。比卡车更重要的,是美国向苏联提供的火车。众所周知,苏联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广、战略纵深最长的国家,极其依赖铁路网络来运输物资。
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本就不多的火车工厂几乎全部转型生产坦克、卡车和装甲车来抵抗德国侵略者,再加上德国的侵略和空袭,导致苏联火车的产量暴跌。从1942年到1945年,仅有446台苏联机车开下生产线。那时的苏联坐拥欧洲最长的铁路里程,却因为战争而没有足够的火车头来使用,令斯大林头疼不已。
这时,《租借法案》解了苏联的燃眉之急。美国向苏联提供了1911台蒸汽机车、66台内燃机车和11075辆各型火车车厢,包括运输车厢、油罐车和检修车等等。据不完全统计, 美国向苏联提供的机车及配套设施,占了苏联战时使用量的92.7%以上。
得益于这些来自美国的机车,苏联在大后方募集的红军新兵,才能乘坐火车直奔前线、对抗德国侵略者。因此有学者评价称: 「苏联红军攻进柏林,美国的火车和卡车将红军战士送到柏林城下。」
美国还向苏联提供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物资——食物。在苏德战争的前两年,苏联总播种面积中有41.9%落入德国之手,农场数量锐减40%以上,粮食产量下降幅度超过42%。此外,苏联还失去了超过1700万头母牛、2000万头猪、2700万只羊和700万匹马,苏联畜牧业的半壁江山全部沦陷。
更致命的是,数以万计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机械被摧毁,更有超过1950万名农业工作者加入苏联红军保家卫国——那些纪实文学作品中描写的 「二战中的苏联人吃着带木屑的黑面包」 的场景,正是对苏联粮食紧缺现象的生动刻画。
为此,美国向苏联提供了超过440万吨的食物,其中包括大量的罐头、糖、面粉和盐等等,这些都是正在前线奋战的苏联红军战士所急需的能量来源。 美国在二战期间向苏联提供了约1645万吨的装备物资,其中食物就占了将近四分之一。
那么,美国的大量援助究竟对苏联有没有意义呢?现在看来,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期间曾公开承认: 「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盟军将永远不可能赢得战争。」 而苏联元帅朱可夫则表示:「今天有人说盟军并没有真正地帮助我们……但是,请听着,我们不能否认美国人向我们运送了物资,否则我们就无法武装我们的部队或继续进行战争。 」
苏联前领袖赫鲁晓夫也在回忆录中表示: 「斯大林曾说,如果美国没有帮助我们,我们就不可能赢得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和德国孤军奋战,那我们将输掉这场战争……当我在听他讲话时,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即使到了今天也一样。」
如果没有《租借法案》,没有盟友齐心协力的帮助,苏联想要如此迅速地击溃德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美国向苏联提供的大量物资和装备,苏联将很难向德国发动战略反攻,因为大集团反攻将压垮苏联自己的后勤系统,即使苏联强行发动进攻,也只能维持短短数日。这样一来,德国军队就赢取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二战研究专家大卫•格兰茨预测,如果苏联没有得到美国的援助,那么柏林被攻克的时间至少要再往后拖延12个月到18个月,并且攻进柏林的可能不会是苏联红军,而是西线盟军部队。
没有人能否定苏联红军在历史上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没有人能抹除《租借法案》和美国物资援助对苏联的巨大帮助。不论是那些鼓吹 「美国援助才能让苏联取胜」 的人,还是 「美国的援助根本没有用 」 的人,都是带着 「有色眼镜 」 做出的判断。这些人不论是在冷战还是现在都存在着,他们将极端民族主义和政治立场凌驾于历史事实之上,犯下了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
当然,租借法案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有着重要的意义,1941年5月,美国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为援助中国取得了法律依据。5月18日,第一批包括300辆汽车在内的价值110万美元的援华物资就从纽约运往中国。此后,美国援助的武器装备开始一批批运往中国。但1942年3月,日军占领缅甸,中国和国际社会联系的最后一条运输线——滇缅公路被切断。于是美国开辟了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到中国的“驼峰航线”,采取空运方式向中国提供援助物资。美国投入的运输机从最初的142架到1945年9月的629架,每月空运量从最初的200吨到最后的8万吨,总共进行了8万架次的空运,飞行时间高达150万小时,共运送各种物资约73万吨,人员约3.3万人。在历时三年五个月的驼峰空运期间,美军总共损失了468架飞机,空勤人员约1500人。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援华物资总计约8.46亿美元,其中枪炮弹药、飞机、坦克、车辆、船舰及各种军用装备价值约为5.17亿美元,其余为工农业商品和各类劳务开支。由于美国采取“先欧后亚”的战略,对中国的援助物资仅为全部480亿美元《租借法案》援助物资的1.7%,不但远远低于给予英国的270亿美元和苏联的110亿美元,甚至都不如援助自由法国的23.7亿美元。但是横向对比,美国的援助却是所有国外援助中最多的,对于中国能够坚持抗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外,派往中国的美国军人,包括军事顾问和作战人员,截至1945年8月已经达到约6万人。接受美国训练和装备的中国军队约有30个师,这些部队成为抗战后期中国军队的中坚,为最后战胜日本发挥了巨大作用。
前面回顾了美国的军事租界法案在二战中的重大作用,就是说美国成为全世界同盟国的兵工厂,成为打败轴心国的重要后勤支援。二战后,尽管美苏一直存在冷战,但是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的世界级大战,军事租界法案也就一直没有再被用过。
不过,历史的诡异再现,当年接受租界法案最大的援助国,前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这次成为了军事租界法案的对立面,就如同当年德日意轴心国的地位,当然从参战规模来看,只有俄罗斯一国,连它最亲近的盟友,白俄罗斯都没有参战,而对战方,被侵略的乌克兰成为了援助的接受方。
我们现在还 单单从美国通过了军事租界法案,就认定乌克兰可以在俄乌战争中取胜,还言之过早,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地,那就是军事租界法案的高票通过,反映了美国两党和民众的多数共识,对于乌克兰的大力支持,即便不能取得胜利,但是肯定也可以成为乌克兰长期抗战的坚定后盾,从而形成和俄罗斯打长期消耗战的局面,尤其是美国并不是单独行动,几天前的43国会议,形成了对付俄罗斯的国际同盟。
俄罗斯的再次伟大,我不看好,但是长期战争下来,俄罗斯的再次没落很有可能成为现实,这个对于西方国家是个好事,对于中国也不见得是坏事,有关的分析,以后再聊,也欢迎大家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