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讨论过中国式教育的特点:
1. 不鼓励问为什么要做,强调人与人个体的比较(见中国人在比较中体会快感)
2. 对于uncomfortable的情况强调“忍”,而不是be vulnerable地公开表达(见亚洲的“忍” vs 西方的be vulnerable)
这样的教育只教会了中国人如何在不平等人际关系中,而不是在平等人际关系中,处理问题和矛盾。为了在比较中让自己保持快乐,我们很自然地会使用反驳(就是给自己找理由)这种方法,而不是反思(因为会让我们痛苦)。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华民族对其他民族优点的学习和借鉴。
这样的特点在西方工作的华裔身上有充分体现。
1. 华裔不太多会思考讨论为什么要做,如何让团队公平有效的合作这样的高级问题,而过多专注于具体怎么做。这就失去了管理上的leadership。
2. 华裔对于一些小的摩擦不善于处理,会暂时“忍”了下来,但怨恨的种子不断长大,最后爆发,而且华裔只反驳不反思的特点这时候会明显展现,这其实对自己image的影响很大,常常被认为性格缺乏包容性和不能倾听。这就失去了人格魅力上的leadership。
3. 华裔极少和其他族裔交流工作以外的生活,我们自己觉得外语不好,所以只和华裔聊天,这会给别人一种距离感,别人并不了解你,如何能建立trust。这就失去了人际关系上的leadership。
缺了这些leadership,就只剩死磕专业能力,拼命工作这一条路了。这也就成了许多华裔专业技术不错,但不容易获得提升的主要原因。华裔其实不是看不到,但我们选择忽略这些,因为那需要反思,反思是痛苦的。
华裔常给自己找的理由是:强调自己专业技术好,但外语不好,所以老板看不到,别人技术很差,但是会说。这样虽然没有获得实际利益,但我们就在比较中又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维持了“自我感觉很好”的快乐。
还有一种安慰自己的理由是:反正我也不想往上爬。从中国的比较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们,几乎个个都是“官迷”。嘴上说不想,真提拔他(她)的时候,你看他(她)干不干。
--------这位说的对,玻璃天花板肯定有别人歧视的因素。所以反AA才那么重要:防止隐性的歧视变成显性的歧视。
不过也不能否认华人自身的问题。如果我们关起门来讨论,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有则改之。但如果有人在入学,招工或者刑事犯罪方面歧视或者打击华人,就应该一致对外反对歧视而把自己的问题先放一放。
种族意识永远是世界的主流,别看现在社会口号包装的这么美好。
并不是华人不会做人,而是留洋的华人是用专业标准被选拔出来的,为人处事上自然弱了一等。相反留在国内的混的风生水起的人就不同了,有领导力的人就很多。
中国不同于印度的是缺乏精英教育,把知识和做人分开了。所以华人知识分子在欧美比印度人逊色。
---------
这可以追到宗教里,宗教问题其实是在心理最深处追问“人为什么要做”的。
中国一群疯狂的傻逼竟然用强力取消了宗教,认定自己已经掌握真理。
从最深处就已经让人不要问为什么活着了。把人的灵魂已经弄死了。
---我觉得boss和leadership在心理上有差别,leadership类似中国原来说的主人翁意识,initiative. 有心理自发性。
well said。这点印度人比中国人强很多,他们会从manager的角度考虑问题,华人大都只从自己个人的利益出发,眼光很狭窄
--------对。华人有心态问题。虽然不能说以单位为家,但是要有为大家,为team谋利益的心态。如果只看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人能感觉到,不信任被你领导。
我觉得boss和leadership在心理上有差别,leadership类似中国原来说的主人翁意识,initiative. 有心理自发性。
只不过现在中国是没有“主人翁意识”了。这跟公有制、专制有关吧。
即使讲利益,最少也要先讲道理的基础上吧。取之有道才好啊。整个体系都不让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