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八方

四季美景,八方朋友,一园净土,九州茶香。百年沧桑,千古遗训,两袖乾坤,天下兴亡。
正文

为什么要平仄

(2006-07-08 22:19:30) 下一个

学习体会:为什么要平仄(答友人)

问:平仄规律有什么好处 ?
答:为了抑扬顿挫的音律美并读起来朗朗上口啊!当然还不止这些。

音乐创作是在对音律的构成要素(音调的高低、音阶的长短、音节的排列等)按照特定的规律进行有序和个性化组合的基础上来实现音乐艺术的表现力的。我想诗词艺术的创作,与音乐创作有类比性,何况诗词的起源本来就是以唱和为表现形式的艺术。所不同的或许是,音乐靠旋律和乐感来表现意境,而诗词借助语义和逻辑来表现意境。但音乐和诗词的艺术感染力,都离不开结构和音韵的组合创作。比如,格律诗词的起承转合、平仄对仗、韵脚轻重以及词牌特色等,新诗的篇章设计、段落承接、移行断句以及语义和音韵朦胧的相得益彰等。。。

一谈到 平仄(声调) “规律”,有的朋友总是将其局限在古格律诗词的“律”上,这是一种误解。平仄规律是调整诗词的音韵组合中音调高低、音阶长短、音节排列的基础,并非只在格律诗词中起作用。平仄本身就是音调、音量和音阶的标志,平仄(包括平声和仄声内的不同音调)在句中的不同排列就构成了不同形式的音节组合。象这种句子内部的有序组合自然就构成了句内的音律美;再扩展到句子间的有序组合(比如律诗中粘对等)自然就构成了句间的音律美;句组(或联)或段落间平仄的合理搭配,如韵句与非韵句尾韵的平仄间隔,以及对平仄韵脚的选择和设计都是整体音韵美的体现,等等。。。

既然平仄规律是构成句子抑扬顿挫的音韵基础,那么平仄感觉则是一种创作素质。无论是古体、近体还是现代诗词,如果真把它作为艺术创作来看的话,就不可能不考虑平仄规律和感觉。比如:平仄音多成对(或二三)相间,尽量避免三个以上平或仄音挤在一起,尽量避免孤平(单仄无碍)等等。。。否则读起来多半是不顺的,平仄单独相间会觉得上下颠簸过重,平声连续太多象憋了一口大喘气,仄声连续太多似喘气过急,孤平好象音韵还没舒展开就半途而废了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诗词艺术中有序与个性化相结合的、起伏波动的音律美。

如果把平仄规律所包含的抑扬顿挫的精神用在结构上,则会强化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结构美,即节奏感与整体结构的结合。首先,平声发音较长较轻,仄声发音较短较重(入声则更短类似音乐的休止符);根据特定语言环境,平声或许更易于表现开放舒缓的情感色彩,仄声则可能易于表现忧郁厚重的情感色彩。如能把结构上的语义和逻辑安排与韵律的平仄设计相结合,则必定大大增强意境的感染力。其次,诗词结构推进的抑扬顿挫还体现在对不同层次的高潮有意识地把握和运用上。有分析表明,很多古典和现代著名音乐曲目的章节和整体高潮往往出现在作品局部和整体进展的黄金分割点上( 70% 左右的位置)。律诗的颈联之所以重要,或许也是因为它处在这一黄金分割点上。这种可以称为“大平仄”的规律相信也同样适合新诗的章节内或整体的高潮体验。之所以称它为“大平仄”,因为平仄规律同样体现了高潮黄金分割率。以律诗的平仄为例:通常情况下,句内(句尾除外)的音节组合总是平音(平升调)的连续长于仄音(降调)的连续,比如:“平平仄平”可以接受,而“仄仄平仄”(孤平)是不能被接受的,即使“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也是平声长。如果根据意境的需要在某个音节上打破了这一常规,那么就必须用拗救之理在其他音节上或对句的相对音节上补救回来,最后还是要在整体上保持这一黄金分割律的完整。

当然无论诗词还是音乐创作首先是要有灵感的,灵感也是离不开天分的,但灵感如果不以一定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是不会自己成为艺术的。根据诗境需要,有意进行反常规的效果设计,也算是超现实的艺术特点,应另当别论。但即便如此,也得先弄懂常规才好反啊。当然,若只为自娱自乐而随笔涂鸦也就不必顾及那么多了。


以上所述,仅是来文城诗坛取经的体会,纯系个人感觉,非专业讨论。这方面小金儿、 winzoom 和 stat 他们都是专家,定会有更多高见!

----------------------------------------------------

按照您的说法,平仄规律完全可以创作(自创),为什么一定要守格律的规律

文章来源: 微语轻嘘  2006-07-09 13:59:13

我看很多李杜的很多诗并不守格律,也是朗朗上口啊?

-----------------------------------------------------

没错,平仄规律是语感的自然规律,但前人总结的格律是。。。

文章来源: 信步八方  2006-07-09 16:35:46

是经过优化的格律搭配方式,也是被唐宋大家的格律作品创作所承认并总结固定下来的。所以,唐宋名家的格律作品都是合律的,当然任何事情都没有100%的绝对,难免有少数例外。但今人之所以认为不和律,常见有两点原因:(1)今人不懂古韵,以为不合律,但合的是古韵,所以是和律的;(2)有许多拗救之处。有时根据意境需要打破了常规,要用拗救之理进行补救,这样单句可能看起来不和常规,但整体上是和律的。

许多以今韵看起来不和律的名作,读起来却琅琅上口,常见也可能有两点解释:(1)有许多语义强烈的好句名句,他们的震撼力已经盖过了对格律的要求,另外按今韵也没犯普通的平仄忌讳;(2)我们自己没有进入到平仄的艺术感觉并从这个角度去欣赏诗词艺术,只是象读一般语句那样来读,只要语义完整、看得懂,即使今韵不合律也不感到有什么不妥。

平仄规律是语感的自然规律,只要不犯基本的平仄忌讳,就可以写出琅琅上口的诗句,许多五言、七言诗读起来都很好,只要意境美,是完全可以自豪的。这一点是不必担心的。但也应当看到,格律诗词在音韵艺术上的确是很完美的。很多人写格律诗词,其实是在培养一种音韵艺术感觉和素养以及对语言和文字的把握能力,以期在自由发挥时可以作得更美。在没有达到能自由把握意境美和格律美的完美结合的时候,当然应以意境美为主,暂不顾及严格的格律也未尝不可,但基本的平仄规律是不能不考虑的。其实很多人就是这么过来的,写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感到格律艺术的音韵在句内、句间和组句(联)间的完美搭配。为凑格律而凑格律是没什么意思的。

-----------------------------------------------------

古今语音已经由于发生很大变化而十分不同,古韵琅琅上口的用今音则未

文章来源: winzoom  2006-07-09 15:28:24

今音读来琅琅上口的顺口溜等用古音则亦不然。但是目前主要用来创作诗词的平水韵是产生于中古而定型于中古向近古语音(已经十分接近近现代语音)时期的,所 以不但是古诗词的押韵参照系,也很易于为今人所掌握。然而完全使用平水韵作出来的诗词,读来未必会很押今天人们习惯的韵,这也是正常的。您读李杜的不合格 律的诗,感到仍然琅琅上口,我估计大概是指他们创作的古风而言,因为他们的律诗是不可能“经常不合格律”的,可以说,李杜也好,唐初再往以后的所有诗人所 作的律诗都是完全合律的,偶尔有出律也是舍律救义而不是失于疏忽,而且这种现象也非常少见,并不是很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今天读古风以及汉乐府甚至先秦的 诗经楚辞等,依然会觉得很美,甚至在音律上感到是“琅琅上口”的,这也很好理解,因为汉语的语音尽管变化非常大,但是它仍然是有一定变化基础的,不是随意 在变。古今音的差异如同方言差异一样,虽然同样的音在此时(或这里)是这样读,在过去(或那里)是那样读,但是同韵的字发音都是基本保持一致的,不会随意 变化。比如,我们说上古音跟现代音不同,是指音值上的差异,古人读马如母,读贾如古,虽然现代人发音已经跟那时很不同了,但是马和贾仍然是押韵的,正如母 和古押韵一样。这也好比北京人用北京话念很多唐诗押韵,广东人用完全不同的粤语念同样的诗却也一样押韵。所以,您用今音去读古诗,仍然琅琅上口,但其实古 人的发音跟您完全不同,却也是琅琅上口,因为都是押同样的韵的。这是由于汉语发音内部发展协调一致的稳定性仍然优于汉语局部相对变化的差异性。

因此,押韵是非常重要的,只是现在诗词界有古今韵之争,还没有定论。我个人倾向于古韵(废了古韵,很多要求入声字的词牌也就没用了,不能再填,金兄一定不会同意),但是我相信今韵迟早是最后的胜利者,这是历史的潮流。

至于平仄的好处,信步兄讲解得很清楚,古音有入声,也就是促声,同平上去三种舒声形成很强烈的节奏对比;同时,平声又跟上去入三种仄声形成很强烈的音感对 比;这样一来,平仄舒促的音律变化,确实可以使汉语诗歌具备非常独特的音乐美。现代人读诗,更注意的是押韵,对句内的音律变化是非常迟钝的,基本不能作出 很好的审美判断,所以也就会疏于对平仄格律的重视。那么,只注重押韵,甚至只注意押今韵,而且更强调让现代人都能读懂,这样的诗已经跟顺口溜没有太大的区 别。然而,我相信,这正是未来的中国诗。对此,我们谁也无能为力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