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24年12月9日在美国做了脂肪瘤切除术,胳膊上、胸腹部、左后背下方多处。
以前在加拿大做过两次脂肪瘤切除手术。感觉美国这次做的麻醉效果更好,醒后不恶心。加拿大大温哥华新西敏斯特的医院疫情期间给我做的那次虽然全麻也用了防止恶心呕吐的药,但全麻醒后还是超级恶心,吐也吐不出来,很受罪。而且,加拿大缝合伤口用的是传统的可吸收线,而美国用的是皮肤胶水,伤口当即粘合,做完手术感觉就跟没做过一样,所以术后没有服抗生素等任何药,且该泡澡就泡澡。
三天后12月12日人回到温哥华,一切感觉很正常,但是26日发现左后背下方的伤口有渗液,不像是血液。估计是睡觉翻身时弄得衣服上全是斑点。同时伤口略略发痛。当即想到会不会有感染?于是直接前往家附近的急诊诊所,不是医院急诊部。
急诊诊所用于小伤小病急须救治的情况,比如家里被开水烫了,切菜切到手指了,去大医院看急诊肯定不合适,去约家庭医生要等候数天甚至数周也不合适,那就必须去急诊诊所了。有一次温哥华一老外朋友穿凉鞋脚趾被重物砸掉了大母脚趾盖子,于是自己走到了市中心一家急诊诊所就医。
像我这种情况去急诊诊所再适合不过了。
我家附近这家急诊诊所不像前几年刚开张时候那么清闲了,如今全是印度病人,男女老幼满满一屋子,像是长途客车站,果然如同加拿大网民所说:加拿大被印度人占领。
进来以后要筛选——先到前台描述自己的情况,人家会初步判断适合不适合接纳你。如果适合,请你就坐,再等着另一前台叫你输入个人信息,出示身份证明。再请你就坐,有一女护士来叫你跟她去量血压、问话。她看见我的伤口,说渗液可能是化脓了。问我有无发烧,我说无有。没有发烧是好事,说明没有感染。
再就坐,护士会叫你去几号诊室等候见医生。
就这样,耗了两小时终于进了诊室。又等了许久,这医生姗姗来迟。再次描述自己的情况,他匆匆看了看伤口,说没事儿,略有感染,会给我开抗生素,让稍等,然后匆匆离去。
这一“稍等”又是大半天,那个女护士进来,给我医生的处方和两个包伤口的纱布。
她当即给我贴了一块纱布,让我第二天换上那个额外给我的。
我说,一天换一个,怎么就俩?那第三天、第四天还渗液怎么办?
她说可以去药店多买些。
她给我的医生处方,龙飞凤舞。美国早已淘汰手写处方了。
回家后便去药店取药,抗生素才八加元,真心便宜。询问有无这种纱布,两家药店都说买不到,必须去专门的医疗器材店,于是我只好买了大号创可贴。
网上又搜了这种医用纱布,产自瑞典,上面说一个可用一周,所以那护士说的不对,没必要一天换一个。
四天后揭下纱布来看看,居然还有渗出的血液。立刻换上第二个纱布。
接连几日伤口奇痒,总想抓挠,估计已经长好,于是三天后又揭掉第二块纱布,发现竟然还在渗液渗血。
摸摸看,貌似伤口已干。视频请一病友帮助判断一下,她说伤口长好了。于是我就没有再贴创可贴。
揭下来数日,每天起床都检查一下T恤,多少还有些渗液斑点,但越来越少,应该是好事。
回美国第二天去医院复查,医生、护士都说伤口已很好地愈合,没有感染(如果感染早就发烧了),而且和我美国的全科医生说的全都一样,也和我网上搜的一样:那黄色渗液不是脓,而是serous液——取出较大的脂肪瘤后,伤口处呈现一个洞穴,愈合过程中会有体液充盈,再加上这个部位多活动,比如睡觉时翻滚,弯腰时拉伸,都会导致渗液。这也就是为什么其他部位伤口都好好的,因为没有外部作用力使然。
我跟这个医生说,这个缝合伤口的皮肤胶水太棒了,做完手术就感觉正常,不像以前缝针,毕竟走路、爬楼梯、洗澡,都会受到影响。我说,加拿大医生也不是不知道这个胶水,毕竟都用了十多年了,而是全民免费医疗不会给你用最贵的耗材。这个医生说,是的,我们这里不一样,我们都用最好的耗材。
不过,此次回温哥华见到以前给我做过扁桃体手术的耳鼻喉专家。她是温哥华本地生本地长本地上本科本地上医学院本地行医的地地道道加拿大温哥华白人,今年将67岁了,她却不以为然,道:“我倒是不稀罕他们那胶水。他们用胶水就是为了懒省事儿,因为缝针更需要时间、耐心和技术。”
我心想,是啊,您倒是耗费了时间、用尽了耐心,展示了技巧,可是病人伤口愈合期间受罪啊!而且疤痕更明显。话说回来,他们不用胶水还是因为胶水比缝合线贵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