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耳朵

有小说,有翻译,有随笔,想起什么写点儿什么。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想念小时候的北京味道 (五) - 不分季节的吃食儿2

(2019-05-17 13:55:41) 下一个

学校门口小店的吃食 – 首推耗子屎,也不知道谁给起的这名字,够损也够形象。好像是陈皮一类的小吃,黑黑的一粒粒装在小小的塑料袋里,吃起来酸酸甜甜,有陈皮的香味,味道不错。

糖豆也是放在小塑料口袋里,五颜六色的,有些香精的味道,然后就是甜。小朋友要是放学有钱买一袋,那也是土豪啊。

大米做的米花,放在一个细长的小塑料筒里,大概有两根笔那么长,两根笔那么宽。酥香甜,反正没两口就能吃完。

鱼皮花生和空心儿豆,其实外面都是一样的淀粉做的棕色的皮,甜中带着酱油的咸香味。花生有时候会有不太好的,吃起来一股哈喇味。所以我一般更喜欢空心儿豆。这种豆好像一般是散装的,一毛钱拿纸包一小包,可以吃半天。

 *感谢百度百科的照片。

大山楂丸 – 这个现在也有卖的,酸甜口味,淡淡的有一点药味,是开胃健脾的药。但在没有糖吃的年代,这个就是小朋友的糖啊。

*感谢同仁堂的照片。

瓷瓶酸奶 – 前面说到凡是奶味浓的我都喜欢,酸奶当然不例外了。可是这东西贵啊,好像最早一瓶也要两毛六?小时候我牙特差,时不时地要去补牙,就在王府井附近锡拉胡同的口腔医院。每次看完牙,老妈就会带我去米市大街上一家冷饮店喝酸奶。哈哈,所以每次虽然害怕牙医那个钻,还是有点小期待。那会儿瓷瓶酸奶味道不一,虽然都奶味浓郁,但搁得时间长的就特酸特稠,而新鲜的就又甜又稀。我更喜欢喝新鲜的,就是没得挑啊。

面包圈 – 上到初中不知道为什么,每天第二节和第三节课之间学校突然要给学生福利,开始提供加餐。牛奶或酸奶配面包圈。牛奶和面包圈好像都是一毛钱,酸奶两毛?就记得每次做值日生的时候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提个大水壶去打牛奶。酸奶是瓷瓶的那种。最爱的还是面包圈,外面没有糖壳,就是面在油里炸过的浓香,淡淡的甜,很好吃。现在美国的甜甜圈我一般都不爱吃,只有一种什么都不加的,比以前的面包圈甜,但口味相近,是我唯一喜欢的。看网上好像护国寺小吃还有炸面包圈,可惜我没看到过。记得我当时是班上的生活委员,每次要收大家一个星期的加餐钱,记录下来都是哪个小朋友订了什么,再交去学校。真是难为我这个马大哈了,每次都急得一身汗。

 *感谢大众点评的照片。

点心匣子 – 小时候只有去看最亲近的亲戚家人才会买一盒点心匣子带去,最常见的就是桃酥和老北京叫槽子糕的鸡蛋糕。点心匣子底下垫的纸总会被油浸透,暗示着点心有多实在有多香。偶尔父母也会零买几块。在小街儿路东的点心铺子里,我喜欢垫着脚看服务员在柜台上麻利地把点心放到马粪纸上,用纸绳三下五除二转着捆好再剪断。下面的点心包或者点心匣子栓得牢牢的,上面还给您留一个圈儿,容您伸手进去拎着,走多远也不会散架。那会儿京八件其实很少见,除了这两样,还比较常见的有萨其马和蜜供,还有过中秋时候的自来红、自来白,广式月饼和翻毛月饼都是后来的了。好像小时候其实并不那么喜欢这几样点心,觉得桃酥油味儿太重,槽子糕不够松软,萨其马上面有齁甜的青红丝,蜜供粘牙,而自来红又太硬。但点心铺的香味和给人的实在感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这家店好像不记得是不是稻香村了,但是后来稻香村的点心却比这几样好吃许多,咱们下期再讨论稻香村。

*感谢四九城的照片。

*感谢搜狐图片。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wzuo 回复 悄悄话 哈哈,同好!
加州花坊 回复 悄悄话 小时候,我家胡同对面有个中药铺,一分钱一个山楂丸,有时候去买来当零食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