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
关东糖 – 一到冬天就想起关东糖,虽然粘牙,但那种甜味里带淡淡焦香的味道是别的糖都没有的。尤其是后来有一种外面带芝麻,里面空心儿的,一咬掉渣儿,酥香好吃,印象深刻。可惜现在好像见不到了。
冰糖葫芦 – 这个现在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了,可是只有冬天那层糖壳儿冻得梆梆的时候,咬一口最过瘾,又酸又甜又冰。在这边的超市买到过冷冻的糖葫芦,味道不错,口感不行:冻着的时候咬不动,化冻了又黏黏糊糊。
糖水榅桲 – 现在不知道还有卖的吗?我感觉吃起来和山楂差不多,但个头儿小点儿。我家都是买来放冰糖水里煮了,晾凉了喝,酸酸甜甜又香。不行,流口水了。
烤白薯 – 街边的小贩在大铁皮桶里烤的最好吃,离得很远就能闻到香味。每次还要挑一挑红瓤儿的,而且外面要糊一点儿的。我最喜欢吃贴着糊的那层里面的肉,有点儿酸,除了白薯香还有焦香。而且现烤的热乎乎,用两张黄色的马粪纸包着,烫得不停倒手。冬天里就是现成的热水袋啊。
糖炒栗子 – 那会儿还没有秋栗香,家住南小街那边的胡同里,小街儿上就有炒栗子的,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那焦糖的香味。还没吃到嘴里哈喇子就下来了。小时候也是看得多吃得少,能吃到的时候就觉得特别幸福。现在好像又恢复了一个“小街儿”糖炒栗子,一个朋友回北京给我带过一袋,还是很好吃。个子不大,甜、糯、焦香四溢,而且不护皮,虽然不如刚出锅的,已经让我心满意足了。
*感谢视觉中国的图片。
元宵 – 那会儿小街儿上也有当街摇元宵的,山楂馅儿、什锦馅儿、黑芝麻馅儿,但最爱的是可可馅儿。现在还是喜欢可可馅儿,可惜美国吃不到。倒是小时候不喜欢吃的黑芝麻现在也成了最爱。只是如果不春节回国也是吃不到元宵的,这边只有汤圆,自己摇的还是和那会儿买的味道不一样。那会儿大家最认的是锦芳的,可惜锦芳离我家有点远。现在锦芳和稻香村的都还不错。
醋溜白菜 – 老北京冬天的过冬菜,每年窗台下都存着几百斤,要一直吃好几个月。那会儿肉也少,经常吃的就是醋溜白菜。拿白菜帮子斜刀切片(这里要切出斜面来才好入味),放几粒花椒炸香,加葱蒜,出香味再放白菜,大火猛炒,点醋加盐,出锅。我家好像不放芡也不放糖,但现在吃的好像都勾芡。
红烧带鱼、平鱼、黄花鱼 – 北京物产没那么丰富,淡水鱼少见,海鱼更是一般只有过年才见到。如果哪天副食店来鱼了,小孩子们一大早就被打发去排队。一想起北京的数九寒天里,在宝珠子胡同副食店的外面一站两三个小时,红烧鱼再怎么也得好吃啊!
*感谢“老北京城”的赵府街副食店老照片。
炒花生瓜子 – 过节的应景儿食物,平常也买不到,只有过节的时候大家才会买了放出来待客或者看电视的时候吃两口。后来还出了傻子瓜子,有一阵特火。
爆米花 –走街串巷爆米花的总是背着个黑乎乎的铁炉子,有人买了就坐下来,倒点儿玉米或者大米粒进去,拉起风箱。一会儿就听砰地大响一声就好了。我最怕听这个,每次都从头到尾堵着耳朵。其实家里没钱,我一次也没买过,而且也不觉得有多好吃,就是每次碰到都忍不住盯着看。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爆米花总是出现在冬天,也许只有冬天农闲了才有人有时间来卖。而且这玩意做起来热乎乎的,夏天估计会中暑。
涮羊肉 – 作为老北京不是很爱吃牛羊肉,我是不是个异数?不过涮羊肉还是能吃一些的。羊肉和芝麻酱、香菜特别配,本来怕膻的我这会儿只觉着浓郁的香。而且冬天里那围炉的温暖是吃什么都比不了的。当然还得是铜锅,配上芝麻酱、韭菜花、豆腐乳拌的小料,糖蒜、香菜也是少不了的,最后还得来个芝麻酱椒盐儿烧饼。
葱爆羊肉 – 老爸爆羊肉我也爱吃,葱的味道和羊肉相得益彰,再爆得糊点儿,焦香四溢(现在发现我很喜欢有点儿糊味的东西),忍不住吃了一口又一口。
山楂糕 – 顾名思义山楂做的,山楂熬成糊,打碎,再加冰糖熬的糖浆煮在一起,晾凉切块就行了。不过小时候都是买来吃,好像没有谁家自己做。小朋友都喜欢吃,酸酸甜甜,带着山楂的清香,还开胃。切成丝拌梨吃,一下儿连梨都高大上了。估计因为老是和梨一起吃,山楂又是深秋才成熟,就总觉得山楂糕是冬天的吃食。现在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了。
*感谢“情不自禁”的心食谱照片。
咯吱盒 – 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形容它吃起来的声音的。和排叉一样,大部分人家都过节的时候吃。我小时候吃的是绿豆面的,一个一个炸得金黄的小卷,吃起来酥脆,带着杂粮特有的香气。咯吱盒也可以做馅儿,尤其是放素馅里,增香。还吃过焦溜的,外面挂点儿芡汁,就跟素焦溜丸子似的,也很好吃。
腊八醋、腊八蒜 – 腊八的时候把剥好洗干净又晾干的蒜放进装了米醋的罐子里,密封搁家里阴凉处,到大年三十正好可以打开吃了。蒜碧绿,一点儿不辣;而醋带着浓浓的蒜香,是就饺子的利器。现在我每年还都泡,就是好的米醋不大容易找到。(待续)